㈠ 十九大明确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方向是什么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新时代民族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统揽历史和现实不难发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
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才具有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才可久可大、根深叶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了新征程,中华民族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同时,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更要团结一致、凝聚力量,始终确保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1)把什么作为基础事业抓紧抓好扩展阅读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站在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立场,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其贯彻到民族工作各领域、各环节。要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积极培育民族团结进步意识,推动中华民族形成凝聚力更强、包容性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㈡ 把什么建设作为基础性经常性工作
把政治生态建设作为基础性经常性工作。
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也是全党同志的应尽义务和庄严责任对强化全党党章意识,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要引导全党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把准政治方向
政治是党的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关系到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成败。我们要坚持的政治方向是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的奋斗目标,这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战略。
㈢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把什么作为基础性经常性工作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把政治生态建设作为基础性经常性工作。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把政治生态建设作为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不断推动党的自我革命,实现正气充盈、政治清明。对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进一步发挥党的组织优势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和行动指引。
激励各级党员干部为加强党建事业不懈奋斗。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的历史任务,最根本的保证还是党的领导,必须充分发挥优势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全面”就是管全党、治全党,面向8800多万名党员、440多万个党组织。
覆盖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部门,重点是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严”就是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治”就是从党中央到省市县党委,从中央部委、国家机关部门党组(党委)到基层党支部,都要肩负起主体责任。
㈣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把什么作为基础性经常性工作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把:政治生态,作为基础性经常性工作。
政治生态的风向标:
政治生态的风向标是选人用人,直接影响着政治生态走向。政治生态好坏,直接影响版用人生态,影
权响干部队伍状态。政治生态清明,选人用人就会风清气正,干部队伍就人心顺、正气足。同样,
选人用人风清气正,把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能够促进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
全面从严治党的意义: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
“全面”就是管全党、治全党,面向8900多万党员、450多万个党组织,覆盖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部门,重点是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严”就是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治”就是从党中央到省市县党委,从中央部委、国家机关部门党组(党委)到基层党支部,都要肩负起主体责任,党委书记要把抓好党建当作分内之事、必须担当的责任;各级纪委要担负起监督责任,敢于瞪眼黑脸,敢于执纪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