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事业单位怎么评职称
事业单位怎么评职称
事业单位怎么评职称,对于民营企业,可享受绿色通道,不受单位岗位限制和自身职称的限制,只要年限和专业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可越级申报相应职称。事业单位怎么评职称。
事业单位评定职称四种方法
一是职称评审。
即通过评审委员会评审取得职称的一种方式。一般程序是个人申报、单位民主评议、单位推荐委员会推荐、单位和主管部门审核。最后,提交到当地的人社部门组织进行评审。提供的主要材料有:毕业证、学位证、继续教育证明材料、证明个人能力的奖励和荣誉、论文等。需要说明的是:评审取得的职称仅在本地有效。
二是职称考试。
即通过全国统一组织的考试,成绩合格取得的一种方式。能考试的取得职称的不再设置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主要有会计、经济、统计、审计、卫生、社会工作者等初级和中级职称。这种方式取得的职称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三是职称确认。
即通过人社部门的认定直接取得职称的一种方式。前提条件是正规全日制毕业,并且学历要和从事的专业一致或相近,即学的和用的相一致方可。一般情况下,硕士研究生工作三年可确认中级、本科毕业生工作一年可确认初级、专科毕业生工作三年也可确认初级。
四是流动认定。
前面提到了评审取得的职称仅在本地有效。如果因工作调整到职称评审地以外的地方工作,需要到本地人社部门进行流动认定。前提条件是,在现单位工作一年以上,并且符合当地的评审条件方可。在事业单位,职称的取得一般要逐级取得。即先取得初级、够一定年限再申报中级、中级够一定年限再申报高级。
但对于民营企业,可享受绿色通道,不受单位岗位限制和自身职称的限制,只要年限和专业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可越级申报相应职称。
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各方面的待遇差距
一、两者的财政保证程度不同
公务员的工资以及相关的绩效都是由国家进行统筹安排,也就是由国家进行补贴。即使地方的财政出现问题,上级部门也会进行补充。所以当出现问题的时候,公务员依然不会断发工资,基本都能够正常。
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的工资,基本都是由地方进行管理。由于事业单位的人数众多,所以国家方面很难进行充分的保障。如果财政出现问题,可能就会出现断粮的情况。有2020年疫情期间,部分教师的工资无法按时发放,就是一个例子。
二、两者的奖金以及绩效有较大差距
现在的公务员都有公车补贴,每年起码有5000元左右,这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都没有。另外,公务员还会有绩效考核,每个月都会发放相应的奖金。现在很多地方的公务员还有评优嘉奖的奖金,这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这些方面的补贴,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都没有,也根本无法和公务员相比。所以很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都是女生,基本只能够维持自身的生活。
三、两者的隐形福利有差距
许多公务员都会有福利住房,只要满足条件的公务员,都可以通过较低的价格在当地买房,如果是在一二线城市生活,这就是一个非常大的福利。而普通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只能够进行排队,很难享受这样的优惠措施。
四、两者的保障制度完全不同
公务员缴纳公积金的.比例远高于事业单位,那么在将来的房贷还款以及养老方面,就会有比较大的差距,就是我们明面上可以看到的。另一个方面,公务员在退休之前,都升到一定的级别,将来退休享受的福利也更高。
而事业单位基本都是固定,很难评定更高的级别,享受的退休金以及医疗保障都是根据平时的工作表现以及缴纳的费用决定。
事业编制转成公务员编制主要是以下几种方式:
1、参加事业单位参公岗位的考试
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进入事业单位时,选择参公的岗位,参公就是参照公务员办法管理的一种岗位,虽然在编制上属于事业编制,但是不管是薪资待遇和晋升都跟公务员编制一样,所以,进入这种事业单位也是一种途径,因为参公和公务员队伍是可以直接调岗的。
2、参加省级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
因为事业单位人员只要满足服务期和经过单位的同意可以再次报考公务员,每年都会有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各省的省考考试,只要年龄没有超过35周岁,符合职位报考的其他条件要求就可以报考。有些岗位需要有工作经验,对于在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来说,这个也算一个优势。只有你有足够的能力就可以拥有公务员编制,也是事业编制转公务员编制最常见的方法。
3、参加各级副科岗位选拔(公选 )
根据工作的需求,每年在特定的时间,地级市或者县政府会面向本地区或者全国,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岗位或副科工作岗位(储备干部)。这类考试报考,要求会比较严格,报考人员最少需要3年的工作经验,年度考核连续都是优秀,对于年龄也有具体要求。
(比如五年一次的乡镇换届,全国很多地方都面向县直机关、乡镇事业编制干部,开展了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的公选,不少事业编制干部由此进入了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行列,不仅编制解决了,而且直接提拔为副科级领导,为这些兄弟姐妹点赞!)
4、破格提拔的情况(直接调任)
原则上事业编制不会自动转为公务员编制,这种途径只有两种人,一种拥有强大的社会关系和背景,一种是工作特别突出、年度考核连续都是优秀,而且是高科技人才,有可能破格提用。常见的有,某单位引进高科技紧缺人才等,如引入某高校博士为副科级干部等。不过这类情况很少见,而且对人的要求特别高。
‘贰’ 当了8年公务员,现重新考到事业单位,工龄,职称怎么算
工龄的话,按档案中参加工作时间开始计算,也就是说,那八年的工作年龄是算在里面的,职称的话是根据考取的一些,专业证书啊,什么专业考评之类的进行一个评定,工作时间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叁’ 大学毕业后入伍,退伍后进入事业单位是干部身份还是工人身份
大学生毕业入伍,退伍后进入事业单位,为什么要辨别干部身份和工人身份?还不是中国人几千年的传统思想闹的,特别是官本位思想,无论在何时何地或者是何种政策之下都存在。那些说事业单位不再以身份管理,改成岗位管理,有岗位就能竞聘的同志,费事你分离实践状况再来说这个问题。
事实上,转业士官固然安顿的是工勤岗,但干的都是管理岗或专技岗的活,这一点在街道乡镇事业单位特别突出。
‘肆’ 正营转业到事业单位评定什么职称
正营转业到事业单位一般不是平的职称而是套改的行政级别,一半都是 正科级(正科或主任科员),如果套改技术级的话很难套改到高级职称,除非自己有国家公认的职业技术等级证书才能评定职称。
‘伍’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怎么评职称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评职称方法如下:
分别是:初级、中级和高级。
1、初级职称评定方法
一本科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一年以上;二大专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年以上;三中专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三年以上;四高中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七年以上;五初中生及以下,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
2、中级职称评定方法
一本科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二大专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六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三中专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四初中生及以下,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3、高级职称评定方法
一本科生,从事专业工作十年以上,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二大专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并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三中专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十年以上,并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陆’ 原来是中级职称,调工作后转岗重新聘了中级职称,中级职称任职年限怎么算
按照获得中级职称证书后首聘之日算起,调工作后不影响计算。年限不考虑职称的,除非原所在的事业单位原来有级别,有组织部认定的副科级以上职务才能算年限。
从事本职工作1年可以评定助理工程师,职称评定时的年限计算是工作经历时间。按照规定,只要是从事原来本职工作,任助理工程师职务满4年可以评工程师职务。职称评定文件有明确的规定,新单位和老单位的任职时间可以累积计算。
(6)转业到事业单位怎么算职称扩展阅读:
《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
第十九条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一般应当实行任期制。每个任期一般为三至五年,在同一岗位连续任职一般不超过十年。工作特殊需要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经批准后可以适当延长任职年限。
第二十条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一般应当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任期目标内容的设定,应当体现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特点,注重打基础、利长远、求实效。
第二十一条任期目标由事业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确定,领导班子的任期目标一般应当报经主管机关批准或者备案。制定任期目标时,应当充分听取单位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代表的意见,注意体现服务对象的意见。
‘柒’ 转业交流,军转干部进事业单位该怎么定职级
定级时首先分管理类和技术类岗位,这个在你进单位之前基本定下来了,都说是管理类比技术类岗位好,但我个人觉得并不绝对,这说起来就很啰嗦了。给我定的是技术类岗位,直接套职称,我在部队中职套过来就是工程师,基本工资按部队级别发,职务工资包括奖金按实际职务发,如果在部队走行政转到事业技术岗比较吃亏,只能从助理工程师干起。
‘捌’ 转业干部副处级到事业单位2016年退休应该定为哪级职称退休
转业干部副处级到事业单位2016年退休应该定为六级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在事业单位工作中,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的级别是比较高的了。而副处级干部职务如果没有职称的话,那么就应该是管理岗位人员级别六级了,所以说管理岗位副处级干部的管理绩效应该比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没有行政职务的人员的要高一些,所以说管理岗位副处级干部的工资收入待遇要比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六级要高一些,但是退休后的退休金应该基本上差不多了。
‘玖’ 军转干部在事业单位的职位如何定
职务确定如下:担任师或团级领导职务且任职满最低年限的军转干部,一般安排相应的领导职务。安排领导职务确有困难的地区,可以安排相应的非领导职务;团职务以下军转干部,计划分配到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的,可相应安排非领导职务。
确定军转干部的非领导职务原则上在本部门、本单位非领导职数限额内进行。如本部门、本单位非领导职数已经满额,允许暂时超职数参照原任职务,对应确定非领导职务,出现空缺后,须计入该部门、该单位的非领导职数之内。
军转干部非领导职务与原任职务的对应关系如下:
原任行政干部 原任专业技术干部 对应的非领导职务
正营职 技术8、9、10级 主任科员
副营职 技术11级 副主任科员
正、副连职 技术12、13级 科员
排职 技术14级 办事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