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婚后事业 > 事业编如何计算工作年限

事业编如何计算工作年限

发布时间:2023-01-30 17:45:52

‘壹’ 事业单位入编前工龄认定

事业单位入编前工龄认定

事业单位入编前工龄认定,现在的很多人由于忍受不了大公司的压力,从而选择一些压力较小的事业单位,那么事业单位的工龄是怎么算的呢,那么事业单位入编前工龄认定呢。

事业单位入编前工龄认定1

一、事业单位怎么计算工龄

事业单位的工龄计算,是需要看考入者以前的身份以及工作情况而定的,以下是详细的说明:

1、若是应届生考入事业单位,则工龄为零。包括专科应届生,本科应届生,研究生和博士。

2、若是原来的国有企业或者是集体所有制企业与单位解除了劳动合同又重新考了事业单位的话,则其在国有企业或者是集体所有制企业里的工龄算在事业单位工龄上。

3、在非公有制企业工作的人员,在工作期间,如果与企业签了合同,并缴纳了社会基本的养老保险一类的,则在考上了事业单位后,其工龄是从开始缴纳养老保险的那年开始计算。例如,2010年开始在私企交养老保险,2012年考入了事业单位,则工龄就已经是两年了。

4、原被机关事业单位聘用的编制外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单位与本人签订了书面劳动(聘用)合同,并为其缴纳了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录(聘)用为机关事业单位在编正式工作人员后,其缴费年限与正式录(聘)用后的工龄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5、不满足以上条件的人,则考入到事业单位的工龄是与应届毕业生一样的工龄计算。

二、工龄对经济补偿金的影响

经济补偿金是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上的补助。说的简单点就是如果用人单位提前解约,该赔付多少补偿金的问题。这个时候就要看你在该用人单位的连续工龄了。

不满六个月的,需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满六个月但不满一年的,补偿一个月工资;之后每满一年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

事业单位入编前工龄认定2

事业编工龄一年加多少

工龄越长,相对地工龄工资也就越高,工龄工资虽然不多,但它是工资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工龄的计算方式大致有三种,确定了工龄多少,也就能得出该职工的工龄工资的具体数额了。

法律分析

事业单位工龄工资计算标准

1、这次调整工龄津贴标准的范围是实行结构工资制度的机关、事业单位。

2、机关、事业单位的在职正式工作人员,其工龄津贴标准由现行的每工作一年0.5元调整为1元。工龄津贴按本人实际工龄计发。

3、已达到国家规定的离退休年龄未办理离退休手续的人员,属于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批准继续工作的,可以按实际工龄计发工龄津贴;其余均按本人达到国家规定离退休年龄时的工龄计发工龄津贴。

4、相应调整机关、事业单位离休、退休人员的待遇,具体办法是:对参加了1985年工资制度改革的,按本人离退休前的实际工龄和调整后的标准计算原工龄津贴数额,纳入离退休费基数。对未参加1985年工资制度改革的,按本人离退休前的实际工龄和每工作一年1元的标准增加离退休费基数。

工龄的计算方法

1、连续计算法,也叫工龄连续计算。例如,某职工从甲单位调到乙单位工作,其在甲、乙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不间断地计算为连续工龄。如果职工被错误处理,后经复查、平反,其受错误处理的时间可与错误处理前连续计算工龄的时间和平反后的`工作时间,连续计算为连续工龄。

2、合并计算法,也叫合并计算连续工龄。是指职工的工作经历中,一般非本人主观原因间断了一段时间,把这段间断的时间扣除,间断前后两段工作时间合并计算。如精简退职的工人和职员,退职前和重新参加工作后的连续工作时间可合并计算。

3、工龄折算法。从事特殊工种和特殊工作环境工作的工人,连续工龄可进行折算。如井下矿工或固定在华氏32度以下的低温工作场所或在华氏100度以上的高温工作场所工作的职工,

计算其连续工龄时,每在此种场所工作一年,可作一年零三个月计算。在提炼或制造铅、汞、砒、磷、酸的工业中以及化学、兵工等工业中,直接从事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职工,在计算其连续工龄时,每从事此种工作一年,作一年零六个月计算。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四条 工资支付主要包括:工资支付项目、工资支付水平、工资支付形式、工资支付对象、工资支付时间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

事业单位入编前工龄认定3

工龄折算法。从事特殊工种和特殊工作环境工作的工人,连续工龄可进行折算。如井下矿工或固定在华氏32度以下的低温工作场所或在华氏100度以上的高温工作场所工作的职工,计算其连续工龄时,每在此种场所工作一年,可作一年零三个月计算。

在提炼或制造铅、汞、砒、磷、酸的工业中以及化学、兵工等工业中,直接从事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职工,在计算其连续工龄时,每从事此种工作一年,作一年零六个月计算。

在计算一般工龄时,应包括本企业工龄在内,但计算连续工龄时不应包括一般工龄(一般来说,因个人原因间断工作的,其间断前的工作时间只能计算为一般工龄)。确定职工保险福利待遇和是否具备退休条件时,一般只用连续工龄。所以一般工龄已经失去意义。

实行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以后,以实际缴费年限作为退休和计发养老保险待遇的依据,之前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工作年限或连续工龄计算应按国发[1978]104号文件的规定计算,即“满”一个周年才能算一年。

工龄的作用

工龄规定是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的组成部分,是衡量职工工作时间长短的标志,是确定职工享受保险福利待遇的重要条件和依据。具体说来,工龄具有以下作用:

①工龄是指职工退休的条件之一。

②工龄的长短决定保险福利待遇的高低。

③工龄是国家处理职工工资和工资性津贴问题的依据之一。

由于工龄是衡量职工为社会劳动和所作贡献大小的重要标准之一。所以国家在处理职工工资和某些工资性津贴问题时,往往对职工的工龄作了充分考虑,并给予适当的规定。例如:

规定一定年限杠杆内职工标准工资应当达到的最低水平,低于或等于最低水平的可以升级。又如:现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务结构工资制,工龄津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工龄津贴的设置,就是对工龄长的职工的一种激励。

(9)经审批同意后由人才交流中心出具《干部身份证明书》、《流动人员工作介绍信》,工龄证明。

‘贰’ 事业单位报名工作年限以月为单位怎么算

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一年12个月,工作几年就×12。比如工作2年,就用2×12=24个月,工作2年的工作年限以月为单位就是24个月。

‘叁’ 事业单位工龄怎么计算

楼主你好,事业单位的工龄怎么计算?事业单位的工龄就是你所对应的工作年限,我们是机关事业单位,在2014年10月份以后开始缴纳职工养老保险以来,那么所谓的工龄就等同于你养老保险的,实际缴费年限这一点和企业单位基本上实现了完全一致的一种态势。那么在2014年9月份之前,所谓的工龄,就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年限来确定每工作一年,那么都可以被认定为一年的工龄,最终在计算退休金的过程中都是可以正常计算的。

其实这个工龄指的就是我们的累计缴费年限,对于有企业单位个人来说,无论你的是实际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还是视同缴费年限,那么只要你的累计缴费年限越多,将来就可以享受到一个更多养老金的待遇,这就是我们工龄的作用,作为机关事业单位在交纳机关养老保险之后,实际上计算方式也是按照这样的逻辑来进行计算了,而且到了2024年10月份以后,所有的机关事业单位新人,将采用跟现行企业单位的计算方式相一致的办法来确定,今后养老金的待遇计算。

所以说自己的工作年限,实际上就等同于是工龄。对于企业单位可能认定视同缴费年限还需要提供个人档案等相关的有效材料,但是如果说你一直是机关事业单位的编内人员,实际上是不用考虑这方面的事情,因为你所到的工作单位肯定会给你有效的保留好个人档案,那么最终在办理退休的时候,也不会对自己产生任何的影响。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一、事业单位的工龄工资计算方法

1、这次调整工龄津贴标准的范围是实行结构工资制度的机关、事业单位。

2、机关、事业单位的在职正式工作人员,其工龄津贴标准由现行的每工作一年0.5元调整为1元。工龄津贴按本人实际工龄计发。

3、已达到国家规定的离退休年龄未办理离退休手续的人员,属于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批准继续工作的,可以按实际工龄计发工龄津贴;其余均按本人达到国家规定离退休年龄时的工龄计发工龄津贴。

4、相应调整机关、事业单位离休、退休人员的待遇,具体办法是:对参加了1985年工资制度改革的,按本人离退休前的实际工龄和调整后的标准计算原工龄津贴数额,纳入离退休费基数。对未参加1985年工资制度改革的,按本人离退休前的实际工龄和每工作一年1元的标准增加离退休费基数。

二、事业单位的工龄计算

1、连续计算法,也叫工龄连续计算。例如,某职工从甲单位调到乙单位工作,其在甲、乙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不间断地计算为连续工龄。如果职工被错误处理,后经复查、平反,其受错误处理的时间可与错误处理前连续计算工龄的时间和平反后的工作时间,连续计算为连续工龄。

2、合并计算法,也叫合并计算连续工龄。是指职工的工作经历中,一般非本人主观原因间断了一段时间,把这段间断的时间扣除,间断前后两段工作时间合并计算。如精简退职的工人和职员,退职前和重新参加工作后的连续工作时间可合并计算。

3、工龄折算法。从事特殊工种和特殊工作环境工作的工人,连续工龄可进行折算。如井下矿工或固定在华氏32度以下的低温工作场所或在华氏100度以上的高温工作场所工作的职工,计算其连续工龄时,每在此种场所工作一年,可作一年零三个月计算。在提炼或制造铅、汞、砒、磷、酸的工业中以及化学、兵工等工业中,直接从事有害身体 健康 工作的职工,在计算其连续工龄时,每从事此种工作一年,作一年零六个月计算。

在计算一般工龄时,应包括本企业工龄在内,但计算连续工龄时不应包括一般工龄(一般来说,因个人原因间断工作的,其间断前的工作时间只能计算为一般工龄)。确定职工保险福利待遇和是否具备退休条件时,一般只用连续工龄。所以一般工龄已经失去意义。实行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以后,以实际缴费年限作为退休和计发养老保险待遇的依据,之前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工作年限或连续工龄计算应按国发[1978]104号文件的规定计算,即“满”一个周年才能算一年。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如果事业单位有工龄工资的发放制度的话,那么用人单位就不得无故拖欠或克扣职工的这部分工资。而各位职工需要依据所在事业单位如何计算工龄工资的相关规定来计算自己所能领取到的工龄工资,一般情况下在事业单位的工龄越长其所能领取到的工龄工资也就越多。

更多三农相关解答请关注农地圈

东方花雪

事业单位人员的工龄怎么计算?

事业单位人员的工龄、退休办法、养老金的计算:

一:老人老办法:2014年以前、满60岁的事业单位人员,不用个人交纳“五险二金”的费用、有国家财政全额支付,其工龄全部按“实际交费”计算;交费的比例、档次是按本人档案工资的100%一300,具体多少,单位、个人都得听从政府的主见;

二:中人中办法:所谓中人,是指2014年以前参加工作、2024年达到退休年龄的人员,中人2014年以前的工龄为“视同交费年限”、个人不用交纳“五险二金”的费用,由国家财政全额支付;2024年以前退休的中人,按2014年个人的档案工资标准、计算退休养老金;2014年一2024年期间、实际交费的工龄与退休金计算年限之间的差价,如何补差、现在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有少数地区与行业(部门)、已开始补发差价;

三:新人新办法:所谓新人、是指2014年以后参加工作的人员,他们“五险二金”的交费比例、档次,退休时养老金的计算方法、比例,退休以后的各项待遇、完全与企业职工的标准同样;

四:事业与企业所不同的是:

①:行业、个人的工资高低不同,交费的档次、金额不同,退休金的高低也不同;

②:企业职工的交费单位是企业;事业人员交费的单位是事业单位、部分是政府的财政;

③: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基本是全员、全覆盖;企业的企业年金(补充养老保险)、只有20%的企业与职工才有企业年金;



事业单位的工龄怎么计算?事业单位的工龄计算,其实和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企业工作人员工龄的计算是没有什么差别的。所谓工龄,其实就是指从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实际领取劳动报酬的当月开始,到离开用人单位或是解除劳动合同之时终止。

工龄分为国家承认的工龄或是用人单位认可的工龄。国家承认的连续工龄主要包括经过必要的招考或是选聘程序,进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或是国有企业工作的工龄,属于国家承认的连续工龄;单位认可的工龄,主要和本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成为本单位正式职工的工龄。国家承认的连续工龄,在社保缴费之前可以计算为视同缴费年限,实施社保缴费以后的工龄计算为实际缴费年限。单位认可的工龄只能在本单位使用,比如享受本单位的工龄工资待遇,作为本单位计发福利,享受分房、奖励等的依据。

对于事业单位的工龄应分为两段计算。由于机关事业单位是从2014年10月1日开始缴纳养老保险,2014年10月以后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的工龄,应该从用人单位开始缴纳养老保险当月计算。比如是2014年10月1日到用人单位报到,在领取10月份的工资时扣缴了个人应当缴纳的养老保险等社保,那么他参加工作的工龄就要从10月1日开始计算;对于2014年10月1日之前参加工作的人员,从到用人报到开始上班的第一天计算工龄。但是在进入事业单位工作之前,在企业工作的实际缴费年限要计算为正式的工龄。比如在考取到事业单位工作之前,已经在民营了企业工作了5年,而且这5年是按照规定缴纳了 社会 保险的,那么在民营企业工作的5年应该计算为工作工龄;如果在民营企业工作的5年没有缴纳任何 社会 保险,则这5年不能累计计算为工作工龄。

如果过去在事业单位从事编制外临时工或是合同工,后来通过人事部门统一组织的考试成为该事业单位编制内正式工作人员,按照原劳社部办公厅有关答复精神,原在事业单位最后一次从事合同工、临时工的工龄,可以计算为事业单位的连续工龄,但是在外单位从事合同工、临时工的工龄不能计算为事业单位连续工龄。但在外单位从临时工或是合同工期间,如果缴纳了养老保险的,要计算为实际缴费年限,也相当于连续工龄。

综上所述,作为事业单位的工龄,除了在办理退休是要计算视同缴费年限或是实际缴费年限以外,同时可以作为事业单位对工作人员考核、晋职晋级、奖励等的重要依据,所以正确计算自己参加工作的时间具有比较重大意义。

其实,随着工龄工资这个相对直观且涉及切身利益的概念逐渐退出 历史 舞台,很多人已经不太重视工龄这件事情了。事业单位在改革之后,也按照相应的岗位级别晋升与发展来兑现工资、待遇和各项补贴。但在年假、医疗假期、医疗报销比例等方面还是有一定影响和作用的。通常都是呈正向比例,工龄越长享受的待遇越高。

工龄计算目前看来有以下三种方式:

连续计算

按照进入事业单位时,办理入职手续为起始点开始计算,入职前服役、民办教师转公等情况视为连续工龄累加计算。此外,在非公有制企业工作的员工,后考、招入事业单位的,按照缴纳社保之日起开始计算,前段工作时间可视为工龄累加计算。这种计算方式现阶段使用比较普遍。

合并计算

当事业单位员工,因为一些原因而退出现有工作,一定时间后又返岗工作或,结束上一段工作后,待业一段时间,后考入事业单位的将上一段符合要求的工龄合并计算。

工龄折算

工龄折算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包括时间的特殊性、条件的特殊性和对象的特殊性。

工龄这算仅仅是针对于刚刚实行统筹社保时,为了提升加强特殊工种的保障,而将特殊工种员工的工龄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折算,让视同缴费时间更长,从而达到养老金收益更多的效果。针对从事极寒、高温等工作的特殊工种人员,按照工作1年相当于1年3个月;从事有毒、有害工作的特殊工种人员,按照工作1年相当于1年6个月进行折算,折算最高不超过五年。

楼主你好,事业单位的工龄的计算方式跟我们企业单位工龄的计算方式是一样的,都是根据你的工作年限来计算的。因为事业单位在2014年之前没有缴纳基本养老保险,所以说他们的工龄是按照实际的工作年限来确定的,而且事业单位人员在2014年10月份以后退休的人员称之为是事业单位的中人,在计算养老金的过程中,是2014年之前的工作年限都被认定为是视同缴费年限。

所以自己的工作年限越长,那么所对应的工龄也就会越长,自己最终将来享受到养老金的待遇,水平也就会更高一些。也就是自己参加工作的年限就是自己的工龄。本身事业单位人员他要考取事业单位编制,是需要经过正规的录用考试之后才可以被聘用,所以说自己从入职工作的第1天起就可以计算自己的实际工龄了。

只要是你没有发生离开自己工作单位的情形,那么你的这个工作年限将会被一直记录。直到自己退休为止,那么比方说你在工作单位能够工作35周年,那么基本上你的工作年限也就是所谓的工龄,60 35周年在计算养老金的过程中就按照35周年来计算,除非就是你中途离开自己的工作单位,那么去寻找新的工作单位,这样的话你的事业单位工龄,就按照你的实际工作年限来计算。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工龄这个概念,很多人还是存在着误解,以为工龄就是缴费年限,它们实际上是有差别的。

工龄和缴费年限的区别

实际上 工龄 一般是指职工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起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或者全部来源的工作时间。

我们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有可能不给我们缴纳社保。最突出的就是一些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给他们缴纳,也可以不给缴纳。

工龄决定的是劳动者参加工作的时间长短,包含了其知识、经验和技术熟练程度的高低等等因素。

比如我们报考一些职业资格或者职称,都需要从事专业工作满几年以上,这一个要求指的就是工龄。

缴费年限 一般是指用人单位给职工缴纳社保的年限。缴纳的社保包括了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等5项保险。但是没有建立养老保险等 社会 保险制度以前,国家认可的连续工龄,可以视同缴费。因此也出现了缴费年限包括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

缴费年限主要决定了社保待遇的享受。比如养老保险要求累计缴费满15年以上,退休才能享受养老金;医疗保险也是要求满足国家规定年限。

机关事业单位的工龄和缴费年限的联系

机关事业单位实际上是陆续建立起来的保险制度。

企业单位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是从1992年建立养老保险制度,1999年建立医疗保险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2002年建立工伤保险制度,生育保险制度实际上是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明确的。

机关事业单位则是2014年10月才最终建立起养老保险制度,其他保险早已经于更早之前陆续纳入了。

机关事业单位的工龄,一般看职工档案。从用人单位入职开始,以前正规就业的程序都可以认定为连续工龄,包括在用人单位的试用期。在很早以前,一开始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当临时工作人员的被正式录用以后,可以将在本机关工作时间,计算为工作年限。

但是,如果是受到刑事处分的,所有连续工龄都会被清零。也就是说没有视同缴费年限了,工龄将从重新入职开始计算。

但是,在机关事业单位从事灵活就业人员,自己参保缴费的时间一般不被视为连续工龄。

工龄的作用

目前工龄的作用,主要关系的带薪年休假休假的长短。工作年限满一年,不满10年的可以享受带薪年休假5天,10年到20年的可以享受带薪年休假10天,20年以上的可以享受带薪年休假15天。休假时间单位和个人共同商量而定,单位也有强制安排的权力,职工也有不休的权力,但是主动不休假就不会有未休年休假工资了。

另外工龄的一项作用,就是关系到病假时间的长短。根据在单位工作时间的长短,病假时间最长可达24个月,病假期间发放不低于80%的最低工资。

综上所述,工龄目前虽然非常复杂,但是仍然有其特殊的作用的。大家还是了解好相关知识,用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作者是事业单位的,1968年上山下乡,从那年12月起算到提前退休那年,工龄为30年,年满50。又到法定年龄退休那天,我也算不出有多少年工龄,但肯定的至少有40年工龄。,退休后到现在,认不得是否还有工龄?

一般情况下和特殊情况下的工龄计算是截然不同的!待遇当然就不一样了!

一般情况下的工龄很简单,从开始工作计算,工作了多少年,工龄就是多少年。 ——这个是实打实的,没有一点虚假成分。工资待遇当然也是正常调整的。

主要就是特殊情况下的工龄需要注意。

看看上图中的右上角黄色椭圆形里面的内容。这个教师实际上没有脱离岗位去学习,结果还是给少计算了两年。 这样的话,今后养老金挂钩调整时,年年都要少计算两年的调整数额。

一、事业单位怎么计算工龄

事业单位的工龄计算,是需要看考入者以前的身份以及工作情况而定的,以下是详细的说明:

1、若是应届生考入事业单位,则工龄为零。包括专科应届生,本科应届生,研究生和博士。

2、若是原来的国有企业或者是集体所有制企业与单位解除了劳动合同又重新考了事业单位的话,则其在国有企业或者是集体所有制企业里的工龄算在事业单位工龄上。

3、在非公有制企业工作的人员,在工作期间,如果与企业签了合同,并缴纳了 社会 基本的养老保险一类的,则在考上了事业单位后,其工龄是从开始缴纳养老保险的那年开始计算。例如,2010年开始在私企交养老保险,2012年考入了事业单位,则工龄就已经是两年了。

4、原被机关事业单位聘用的编制外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单位与本人签订了书面劳动(聘用)合同,并为其缴纳了 社会 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录(聘)用为机关事业单位在编正式工作人员后,其缴费年限与正式录(聘)用后的工龄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5、不满足以上条件的人,则考入到事业单位的工龄是与应届毕业生一样的工龄计算。

二、工龄对经济补偿金的影响

经济补偿金是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上的补助。说的简单点就是如果用人单位提前解约,该赔付多少补偿金的问题。这个时候就要看你在该用人单位的连续工龄了。

不满六个月的,需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满六个月但不满一年的,补偿一个月工资;之后每满一年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

工龄的长短与你所能获得的工龄工资相挂钩,工龄越长,所能获得的工龄工资也越高。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肆’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龄认定

法律分析:1955年国务院公布的《关于处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职、退休时间计算工作年限的暂行规定》中,对“工作年限”没有下定义,而是通过列举不同情况,作了一些具体规定。概括起来说,工作年限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机关、事业单位中工作,在国营、合作社、公私合营企业单位和民主党中工作及社会职业为掩护而实际从事革命工作的时间,工作人员被抽调到干部学校、训练班和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大学、中国女子大学等学校学习时间,都可以计算为工作年限。但是,工作人员受过开除处分或刑事处分的,应当从重新参加工作之日计算工作年限(情节较轻、经过任免机关批准,受处分以前的工作时间,也可以合并计算工作年限)。“工作年限”只适用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工作人员。“工作年限”与“本企业工龄”的计算办法有所不同,但其作用都是一样的。从以上几个工龄的名词名义可以看出,工作人员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连续工作或劳动时间,叫工作年限,在公司、厂矿等企业单位连续工作或劳动的时间,叫连续工龄;建国前所有以工资收入为生活来源的工作或劳动的时间(包括在本单位以前工作或劳动的时间),叫一般工龄。工作年限、连续工龄和一般工龄的关系是,工作年限和连续工龄可以计算为一般工龄;一般工龄则不一定都可以计算为工作年限和连续工龄。除工作年限和连续工龄这部分一般工龄可以计算为工作年限和连续工龄外,其他部分不能计算为工作年限和连续工龄。

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第一条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伍’ 事业单位工龄怎么认定

事业单位的工龄计算,是需要看考入者以前的身份以及工作情况而定的,若是应届生考入事业单位,则工龄为零,若是原来的国有企业或者是集体所有制企业与单位里的工龄算在事业单位工龄上,在非公有制企业工作的人员2012年考入了事业单位,则工龄就已经是两年了。

事业单位的工龄计算,是需要看考入者以前的身份以及工作情况而定的,以下是详细的说明:

1、若是应届生考入事业单位,则工龄为零。包括专科应届生,本科应届生,研究生和博士。

2、若是原来的国有企业或者是集体所有制企业与单位解除了劳动合同又重新考了事业单位的话,则其在国有企业或者是集体所有制企业里的工龄算在事业单位工龄上。

3、在非公有制企业工作的人员,在工作期间,如果与企业签了合同,并缴纳了社会基本的养老保险一类的,则在考上了事业单位后,其工龄是从开始缴纳养老保险的那年开始计算。例如,2010年开始在私企交养老保险,2012年考入了事业单位,则工龄就已经是两年了。

4、原被机关事业单位聘用的编制外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单位与本人签订了书面劳动(聘用)合同,并为其缴纳了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录(聘)用为机关事业单位在编正式工作人员后,其缴费年限与正式录(聘)用后的工龄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5、不满足以上条件的人,则考入到事业单位的工龄是与应届毕业生一样的工龄计算。

工龄的计算原则

职工发生以下情况,其前后工龄连续计算:

1、凡经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调动工作、安排下岗者,调动、下岗(与企业保持劳动关系)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2、经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调派国内外学习者,其学习期间以及调派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3、因企业停工歇业或者破产,职工经企业管理机关调派到其他企业工作者,调派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4、企业经转让、改组或者合并,原有职工仍留企业工作者,其转让、改组或者合并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5、职工在疾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医疗期间,在6个月以内者,连续计算为本企业工龄;超过6个月病愈后,仍回原企业工作者,除超过6个月的期间不算工龄以外,其前后工龄应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6、因工负伤或者职业病停止工作医疗期间,应全部计算为连续工龄;

7、转入企业工作前的专门从事革命工作的工作年限和革命军人的军龄,均作连续工龄计算;

8、学徒在本企业学习期间,应作本企业工龄计算,临时工、试用人员转为正式职工时,其本企业工龄,应自最后一次进入该企业工作之日算起。

9、原分配在国营农场,垦殖场当职工的知识青年及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由国家统一组织下乡插队的城镇知识青年,在他们按政策离开农村、垦殖场或农村回城镇参加工作以后,其在农场、垦殖场或农村参加劳动的时间,可以与参加工作后的时间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10、归国华侨职工,从进入本企业工作之日起计算连续工龄 。归侨职工在国外从事革命工作,确因工作需要调回国内或受迫害回国的,如有可靠证明,报经中侨委审核属实者,其在国外参加革命的工作时间,可计算为连续工龄。

阅读全文

与事业编如何计算工作年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什么是上升式婚姻 浏览:164
不主动的人怎么可能有故事 浏览:745
如何自救婚姻的星座女 浏览:518
质量问题是社会经济的什么 浏览:928
厦门人的幸福是什么 浏览:593
婚姻生育证在哪里办理 浏览:160
事业单位言语一般多少分 浏览:21
福建宁德和湖北襄阳哪个经济强 浏览:457
有声故事会怎么制作 浏览:92
找美女qm是什么意思 浏览:606
如何扫健康码图片 浏览:777
蚂蚁深林爱情树需要多少能量 浏览:744
幸福航空0元机票什么意思 浏览:964
中巴经济发展前景如何 浏览:917
微信里健康码填错了怎么重新申请 浏览:433
美团伪造健康证被驳回会怎么样 浏览:551
血泪婚姻最后的结果怎么样 浏览:306
为什么古代美女都穿红肚兜 浏览:465
婚姻动数是什么意思 浏览:713
在哪里查健康绿码 浏览: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