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婚后事业 > 事业绩效工资是指什么

事业绩效工资是指什么

发布时间:2023-01-29 10:11:07

❶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是什么

法律分析:1、绩效工资又称绩效加薪、奖励工资或与评估挂钩的工资,是以职工被聘上岗的工作岗位为主,根据岗位技术含量、责任大小、劳动强度和环境优劣确定岗级,以经济效益和劳动力价位确定工资总量,以职工的劳动成果为依据支付劳动报酬,是劳动制度、人事制度与工资制度密切结合的工资制度。1、岗位工资:体现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分为:专业技术岗位(设13个等级)、管理岗位(设10个等级)和工勤技能岗位(设5个等级),每个岗位等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

2、薪级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

绩效工资又称绩效加薪、奖励工资或与评估挂钩的工资,是以职工被聘上岗的工作岗位为主,根据岗位技术含量、责任大小、劳动强度和环境优劣确定岗级,以经济效益和劳动力价位确定工资总量,以职工的劳动成果为依据支付劳动报酬,是劳动制度、人事制度与工资制度密切结合的工资制度。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第三十二条 国家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应当结合不同行业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因素。

❷ 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绩效工资是什么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10月1日起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从1月1日起,在其他事业单位实施。

“绩效工资”即一种将雇员薪酬待遇与个人业绩、工作成效密切挂钩的工资计量形式——工作绩效高、干得好,工资待遇就高,反之则低。其反面,正是我们熟悉的“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大锅饭”工资制。因此,在事业单位全面推行绩效工资,有利于充分体现个人的劳动价值和工作技能,实现多劳多得,也有助于单位调动和激励员工潜能,提升工作效率、节省成本。

不过,要使绩效工资的上述好处和价值真正发挥出来,恐怕还要进一步斟酌——比如说,事业单位的“绩效”究竟是什么,又如何厘清和界定?

在我国,“事业”主要是一个与“企业”相对的社会组织概念,是以服务社会公益为基本目的的非营利公益组织,正如古人所说“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而后者则以私益为基本目的和首要出发点,最大程度追逐自身“利润”实乃其天性。

因此,“绩效”之于事业和企业的内涵、标准也截然不同。企业绩效以企业利润为核心,利润高、赚钱多,便是最大的绩效。而对于事业单位,一方面,其“绩效”必须最大程度地凸显其社会公益性,并抑制、克服其可能潜在的自利性和营利性;另一方面,其“绩效”还必须同时依循各自具体行业的内在要求,凸显其独特的公益价值。以医疗和教育为例,其各自的独特公益价值便是:“救死扶伤”和“教书育人”。

不得不说,目前我们许多事业单位在这两个方面都做得不尽如人意——事业“绩效”应有的内涵和标准均被严重异化、扭曲。仍以医疗和教育为例,一方面,一个时期以来,产业化、逐利化均成为它们共同的特征、趋势,在追逐自身部门利益及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内在的“公益”本性深度迷失,如教育乱收费的盛行、天价医疗的频仍,并逐渐纠结成“读不起书”、“看不起病”的民生困境。

另一方面,受制于私益膨胀、公益凋零,医疗和教育的公益特质也不断蜕变。如“救死扶伤”蜕变为“见钱开方”——或见死不救,或开大处方、过度治疗,患者愈来愈成为医院、医生眼中牟利的工具;“教书育人”蜕变为教书收钱、收钱不育人,学生也愈来愈成为学校、教师眼中追逐升学率等学绩、政绩的道具。

就此而言,时下我国事业单位并不是不重视绩效——比如“大处方”的绩效、升学率的绩效,并以这些绩效来考核员工,只是此绩效非彼绩效——事业单位理应有的公益绩效,而仅仅是自利私益,背弃基本事业伦理如医学伦理、教育伦理。显然,以这种扭曲异化的绩效作为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的依据,如以处方的大小来判定医生的工作绩效,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教师的工作绩效,所能激励出的“绩效”必然与事业内在的本性南辕北辙、格格不入。

所以,事业单位全面实行绩效工资,不能不首先从厘清什么是事业绩效开始,而要保证这种厘清,新医改、新教改等新一轮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入、落实到位,正是根本的制度基础和前提。

❸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标准是什么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标准是由事业单位根据自身情况制订的,没有固定标准,且一般根据结合不同行业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因素确认,通过年度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等档次确认具体数额。
一、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标准是什么?
以本次事业单位工资改革调整办法为例,本次改革将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同时将部分绩效工资纳入基本工资。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工资标准,将由现行的550元至2800元分别提高到1150元至3810元,管理人员由现行的550元至2750元分别提高到1150元至3770元;薪级工资标准,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由现行的80元至2600元分别提高到170元至5795元。将部分绩效工资纳入基本工资后,绩效工资水平相应减少。
专业技术人员的减少金额,从最低岗位等级到最高岗位等级减少金额为220元至655元。管理人员绩效工资从最低到最高岗位等级减少金额为220元至650元。那么,经过增加基本工资和减少绩效工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扣除养老金前实际收入如何变化?经过简单计算得知,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工资由低至高分别增加470左右至3500左右。当然,这部分增加的工资,将大部分用来支付个人养老保险与职业年金。个人需缴纳工资8%的养老险和4%的职业年金,12%的总比例至少有360元。
《劳动法》第四十八条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二、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构成是什么?
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由四个方面构成:一是基本工资,二是津贴,三是补贴,四是奖金。基本工资,即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是工资结构的主体,也是确定公务员退休金、抚恤金等项目的主要依据。津贴由地区津贴和岗位津贴构成,其中地区津贴又包括地区附加津贴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公务员的补贴制度还在改革之中,有待将来的配套法规作出具体规定。奖金实际上是指公务员的年终一次性奖金,凡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称职的公务员均可享受。津贴、补贴和奖金是公务员工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补充。
三、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掌握,我们大抵了解了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标准是什么。近年来,绩效工资越来越被事业单位看重,其标准并没有统一规定,是事业单位根据自身情况制订的。通常来说,绩效工资一般会占到总工资比例的40%左右。事业单位引入绩效工资是非常不错的一个措施,那些工作认真负责、业绩突出的职工拿到的工资报酬相对会多。
法律依据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第二十条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聘用合同规定的岗位职责任务,全面考核工作人员的表现,重点考核工作绩效。考核应当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和评价。
第二十一条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年度考核的结果可以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等档次,聘期考核的结果可以分为合格和不合格等档次。
第三十二条国家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应当结合不同行业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因素。

❹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是什么意思

一、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含义

绩效工资(1)又称绩效加薪、奖励工资或与评估挂钩的工资,是以职工被聘上岗的工作岗位为主,根据岗位技术含量、责任大小、劳动强度和环境优劣确定岗级,以经济效益和劳动力价位确定工资总量,以职工的劳动成果为依据支付劳动报酬,是劳动制度、人事制度与工资制度密切结合的工资制度。

二、绩效工资的组成部分

绩效工资(2)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基础性绩效工资占绩效工资总量的70%左右,奖励性绩效工资占绩效工资总量的30%左右。基础性绩效工资按月随基本工资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财政部门核定总量,在核定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内由单位确定分配方式和办法,年度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发放。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负担。

三、绩效工资计算方法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辖下的石嘴山市(3)为例,事业单位人员的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基础性绩效工资占70%(按人社局核定的标准,一般按月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占30%(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依据有关考核结果差异化发放,专业技术类人员和行政后勤类人员分别核算和分配,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一)专业技术类人员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

专业技术类人员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划分为三部分进行分配,具体分配如下:

1.专业技术类人员的教学科研津贴

2.专业技术类人员的工作量津贴

工作量津贴主要包括:监考津贴、论文指导答辩津贴、出卷阅卷津贴、试讲评审费等,专业技术类人员兼职行政岗位工作的,每人每月150元发放行政事务津贴,事业编制人员担任科级干部职务的,科长每人每月发放50元职务津贴,副科长每人每月发放30元职务津贴;

3.专业技术类人员的年终考核奖励

在每年兑现完上述各种奖励津贴后的结余部分,依据年终综合考核得分再进行分配,一次性发放;计算方法为:专业技术类人员奖励性绩效工资=本类人员奖励性绩效工资余额÷本类人员考核总得分×个人考核得分;

(二)行政后勤类人员的奖励性绩效工资

行政后勤类人员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划分为两部分进行分配,具体分配如下:

1.行政后勤类人员干事档案考核奖励

将本类人员奖励性绩效工资的50%用于干事档案考核奖励,根据季度干事档案考核结果,划分等次,按相应奖励标准逐月兑现;

2.行政后勤类人员年终奖励

在每年兑现完上述各种奖励津贴后的结余部分,依据年终绩效考核得分再进行分配,一次性发放;计算方法为:行政后勤类人员奖励性绩效工资=本类人员奖励性绩效工资余额÷本类人员考核总得分×个人考核得分。

❺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又称绩效加薪、奖励工资或与评估挂钩的工资制度 ,是以职工被聘上岗的工作岗位为主,根据岗位技术含量、责任大小、劳动强度和环境优劣确定岗级,以企事业单位经济效益和劳动力价位确定工资总量,以职工的劳动成果为依据支付劳动报酬,是劳动制度、人事制度与工资制度密切结合的工资制度。绩效工资由基本工资、年龄工资、岗位工资、奖励工资四部份组成。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六条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❻ 绩效工资是什么意思

绩效工资是指通过对员工的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工作技能等方面的综合考核评估,确立员工的绩效工资增长幅度,以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为基础。工资分为三部分,绩效工资是其中一种,还有基本工资和其他工资。

法律依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 国家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

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应当结合不同行业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因素。


❼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包括哪几项

一、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包括哪些

1、基础绩效工资:国家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进行总量调控和政策指导。事业单位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按照规范的程序和要求,自主分配。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包括哪些?

2、津贴补贴:

(1)艰苦边远地区津贴:主要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生活的工作人员给予适当的补助。

(2)特殊岗位津贴补贴:对在苦、脏、累、险及其它特殊岗位工作的人员实行特殊岗位津贴补贴,国家统一制订特殊岗位津贴的项目、标准和实施范围。(尚未制定)其它工资

(3)保留奖金:在1993年工改前,国家规定机关执行的奖金额度为:3个月工资,事业单位为3个半月工资,工改后该奖金项目取消,但保留了事业单位多出的半月工资。

(4)老粮贴:1965年开始执行的因粮食价格提高而发放的补贴。补贴数额不同地区、职工有差异。1979年11月1日后参加工作的职工不再发该补贴。1993年工改对职工原有的该项补贴予以保留。

(5)保留津补贴:原执行的69元保留津贴。

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一)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三)劳动生产率;(四)就业状况;(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二、绩效的本质是什么

绩效反映的是员工及组织在一定时间内以某种方式实现某种结果的过程。在绩效管理中,一般认为绩效是指那些经过评价的工作行为、方式及结果。这个概念包含三层含义:首先,绩效是一个过程;其次,绩效必须考虑时间因素;第三,绩效反映在工作行为、工作方式以及工作结果三个方面。因而我们可以通过综合考虑行为、方式、结果以及时间因素来理解绩效的本质含义。

阅读全文

与事业绩效工资是指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福建宁德和湖北襄阳哪个经济强 浏览:457
有声故事会怎么制作 浏览:92
找美女qm是什么意思 浏览:606
如何扫健康码图片 浏览:777
蚂蚁深林爱情树需要多少能量 浏览:744
幸福航空0元机票什么意思 浏览:964
中巴经济发展前景如何 浏览:917
微信里健康码填错了怎么重新申请 浏览:433
美团伪造健康证被驳回会怎么样 浏览:551
血泪婚姻最后的结果怎么样 浏览:306
为什么古代美女都穿红肚兜 浏览:465
婚姻动数是什么意思 浏览:713
在哪里查健康绿码 浏览:202
古代称呼年轻貌美女子叫什么 浏览:508
五个点怎么编小故事 浏览:515
佳星幸福使者用什么配件 浏览:709
美女用海口话怎么说 浏览:960
2021江西省事业编制是什么 浏览:364
哈尔滨幸福桥在哪里 浏览:153
社会该如何关爱心理健康 浏览: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