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婚后事业 > 事业单位和乡镇卫生院哪个待遇好

事业单位和乡镇卫生院哪个待遇好

发布时间:2023-01-28 23:54:23

A. 乡镇事业编和卫生系统自筹哪个好

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事业编好。
1、乡村事业编事业单位多,工资待遇高,而卫生系统自筹没有事业单位作保证,难以吸引人才。
2、事业编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而卫生事业编是差额补款事业单位。

B. 事业单位编制分为哪几种哪种事业单位待遇最好

感谢悟空邀请。

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编制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简称“参公单位”),这种事业单位承担部分行政职能,招录、任用、晋升以及工资待遇等各方面都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如果是通过省级公务员考试进入参公单位的人员还可以调入到行政单位,也可以参加上级机关单位遴选考试。比如条管的水文系统,都是参公编制,但是参加省级公务员考试。

二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又叫全额财政拨款事业编制,多为一些公益性事业单位,有行政机关单位下属二级单位,如扶贫办下属老区建设促进会,人社局下属人才交流中心等单位,文广新局下属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有科研单位,如研究院、研究所;有学校等。

三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挂钩,如医院、歌舞剧院、 科技 馆、部分 旅游 景点等。

四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实际上与国有企业差不多,待遇和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多为一些服务型事业单位,如设计院、政府接待宾馆等。

不考虑其他方面,仅考虑工资待遇和发展前途而言,当属参公事业单位,因为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无论是工资福利待遇还是职业发展前景,相比其他事业单位而言都更好。

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编制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简称“参公单位”),这种事业单位承担部分行政职能,招录、任用、晋升以及工资待遇等各方面都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如果是通过省级公务员考试进入参公单位的人员还可以调入到行政单位,也可以参加上级机关单位遴选考试。比如条管的水文系统,都是参公编制,但是参加省级公务员考试。

二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又叫全额财政拨款事业编制,多为一些公益性事业单位,有行政机关单位下属二级单位,如扶贫办下属老区建设促进会,人社局下属人才交流中心等单位,文广新局下属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有科研单位,如研究院、研究所;有学校等。

三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挂钩,如医院、歌舞剧院、 科技 馆、部分 旅游 景点等。

四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实际上与国有企业差不多,待遇和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多为一些服务型事业单位,如设计院、政府接待宾馆等。

不考虑其他方面,仅考虑工资待遇和发展前途而言,当属参公事业单位,因为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无论是工资福利待遇还是职业发展前景,相比其他事业单位而言都更好。

事业编制按财政供养方式分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三种类型。全额拨款事业编制顾名思义即指工资待遇由财政全额负担的事业编制;差额拨款事业编制人员工资部分由财政供养,剩余由单位自营收入补充;自收自支事业编制则全部由单位自负盈亏,财政不拨付任何费用。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事业编制是在机构编制部门注册登记的“正式编制”,自收自支事业编制虽然使用的是事业编制,但属于地方自筹自定类型编制,过去由地方根据自身需要设定,报机构编制备案即可。因此,自收自支编制虽然有体制身份的名,实际上和企业员工无异,已被纳入清理范畴。根据中央统一部署,自收自支性质的事业单位在2020年底前将全部完成转企,其在职在编人员将剥离事业编制身份实行市场化管理。

单论工资待遇,多数情况全额拨款性质人员要高于差额拨款性质人员,差额拨款又高于自收自支人员。不过,全额拨款受财政捆绑限制,有时候也有局限性,而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因为有经营收入,有一定的绩效自主权,有时候全额拨款编制人员不见得工资待遇就比差额拨款或自收自支编制人员。比如设计院,有的是自收自支或差额拨款单位,因为有设计费等经营收入,其员工待遇多数就超过全额拨款人员。

在全额拨款性质事业编制中,有一种身份比较特殊,那就是参公事业编。这种身份人员同样是财政全额拨款,使用的也是事业编制,但不执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而是按照公务员法管理,享受和公务员一样的工资和晋升待遇。这种编制和公务员一样都需要参加公考招录,录用后有车补,有年终绩效奖,可以调任、提拔到行政机关任职,在事业编制中无疑是待遇和前景最好的。

参公事业编制主要存在于行政执法类事业机构。行政类事业单位在此前的党政机构改革中已经全部被清理,今后不再设置类似的单位,相关编制人员或转岗或归并,逐步消化完毕。执法类事业单位目前尚未有统一的改革方案,因此还存在大量的参公人员。有机会进事业单位,可以尝试报考类似机构,发展空间会更好。

事业单位定义

是指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从事教育、 科技 、文化、卫生等活动的 社会 服务组织。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是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

事业单位分类

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 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机构,与公务员是不同的。 大体可以分为 "全额拨款"、"参公(即参照公务员)"、"财政补贴"、"自收自支"四类。

1、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也称为全供事业单位,也就是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是其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的一种管理形式。这种管理形式,一般适用于没有收入或收入不稳定的事业单位,如学校、科研单位、卫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业单位,即人员费用、公用费用都要由国家财政提供。采用这种管理形式,有利于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收入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督,同时,也使事业单位的经费得到充分的保证。

2、“参公”事业单位

“参公(即参照公务员)”是一些涉及国家安全,对政策和经济管理工作有明确辅助作用,以及明显以 社会 公益性为属性的事业单位。

3、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按差额比例,财政承担部分,由财政列入预算;单位承担部分,由单位在税前列支,如医院等。差额拨款单位的人员费用由国家财政拨款,其他费用自筹。这些单位的人员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为60%,非固定部分为40%。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差额拨款单位要根据经费自主程度,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办法,促使其逐步减少国家财政拨款,向经费自收自支过渡。

4、自主事业单位

又称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作为事业单位的一种主要形式,由于不需要地方财政直接拨款,因而一些地方往往放松对它的管理,造成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有不断膨胀的趋势。

事业单位编制分类

事业编制可分为 全额事业编制、差额事业编制和自筹自支 事业编制三种。

①全额编制又叫全额财政拨款事业编制,参照公务员管理,基本待遇与公务员一致,多为一些公益性事业单位和部分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如城管、学校、农技站等;

②差额事业编制,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挂钩,如医院和部分景点等;

③自收自支事业编制,实际上与企业差不多,待遇和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多为一些服务型事业单位,如宾馆、培训中心、设计室等。

另外,就事业单位的编制而言,很多部门都是既有行政编制,也有事业编制。例如银行,银行是具有企业性质的,但是银行里面的工作人员(除了临时工),有相当部分是事业编制,而银行的领导,从中央到地方,都是组织部门任命的,基本也都是行政编制。 上述四种待遇每年增加的生活补贴不同,由大到小,依次是:公务员、全额、差额、自收自支。

事业单位待遇

事业编制分三种:1、全额拨款事业编;2、差额拨款事业编;3、自收自支事业编。

其中,全额拨款事业编为最稳定,但工资较少;

差额拨款事业编待遇形式比较灵活,电台、电视台等都属此类,虽然财政拨款只占一部分,但每月拿钱却很多;

自收自支事业编不是财政拨款,退休时拿 的是和企业职工一样的养老保险退休金。退休后,上述几种待遇每年增加的生活补贴不同,由大到小,依次是:公务员、全额、差额、自收自支。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构成

一、基本工资:

1、岗位工资:体现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分为:专业技术岗位(设13个等级)、管理岗位(设10个等级)和工勤技能岗位(设5个等级),每个岗位等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

2、薪级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

二、绩效工资:

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国家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进行总量调控和政策指导。事业单位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按照规范的程序和要求,自主分配。

三、津贴补贴:

1、艰苦边远地区津贴: 主要根据自然地理环境、 社会 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生活的工作人员给予适当的补助。对艰苦边远地区根据发展变化情况,每5年评估调整一次。

2、特殊岗位津贴补贴: 对在苦、脏、累、险及其它特殊岗位工作的人员实行特殊岗位津贴补贴,国家统一制订特殊岗位津贴的项目、标准和实施范围。

根据岗位性质、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分为:事业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

1、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即一至十级职员岗位。

2、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高级岗位分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

3、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即一至五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岗位待遇

从 2018 年 7 月 1 日起,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 调整后的岗位工资标准,专业技术人员由现行的每月 1390 元至 4850 元分别提高到每月 1510 元至 6010 元,管理人员由现行的每 月 1390 元至 4770 元分别提高到每月 1510 元至 5910 元,工人由现 行的每月 1360 元至 2010 元分别提高到每月 1480 元至 2250 元;薪 级工资标准,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由现行的每月 215 元至 6355 元分别提高到每月 260 元至 7204 元,工人由现行的每月 185 元至 2047 元分别提高到每月 225 元至 2232 元。

事业单位编制分为全额编制、差额编制和自收自支三类编制,是按财政供给模式划分的。其中全额编制和差额编制属于正式编制,自收自支编制属于地方自定编制类型,根据地方实际需要,自行核定,自行使用,自行供给,自行管理,只需要向机构编制部门备案即可。从这方面来讲,全额编制和差额编制肯定要比自收自支编制好,事实上,自收自支类编制属于被明文要求取消的对象,机构编制部门要求今年6月底前就清理撤销,今后不再使用该类编制。

在使用全额事业编制的事业单位中,又有一部分因为承担行政职能或者行政执法职能,经审批后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其在岗在编的干部身份员,登记为参公人员,使用的编制,也被称为“参公事业编制”。参公人员可以在公务员岗位自由转任,其待遇和身份,也和公务员一样,可以提前退休,可以享受“职级并行”规定,可以享受公车补贴,一切和公务员没有什么两样。 参公事业编制虽然不是正式的编制类型,但这部分事业编制,显然又是全额事业编制最吃香的。只不过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划转到相应的政府部门承担,除行政执法外,事业单位不再承担行政职能,也不再参公管理。因而参公编制只限于行政执法机构使用,数量极为稀少。

差额事业编制主要使用的对象是公立医院、中医院、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医疗单位,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明确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只保留事业单位属性,取消编制使用。除乡镇卫生院外,其他事业单位将不再使用差额编制。其他使用差额事业编制的单位,因其承担的部分生产经营类职能改企,只保留公益服务职能,其保留的人员和编制,都转换为全额编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成后,事业编制将以全额编制类型为主要存在模式,剩余的极少部分差额编制也逐步向全额过渡,自收自支编制将不再使用。

综上所述,事业编制按分类类型,待遇从高到低依次是参公编制、全额编制、差额编制、自收自支编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全成,将变为参公编制、全额编制、差额编制。

你好,事业单位编制统一为事业编。主要差别还是在事业单位不同。

事业单位可以大致分为四种:

1.参公事业单位:即虽然是事业单位,但是按照公务员制度管理,一般待遇好于其他事业单位;

2.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内的经济支出全部由国家财政全额拨款;

3.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内的经济支出部分由国家负担;

4.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能够自己实现盈利,不由国家拨款,类似于国企的运行;

下午好,由于事业单位改制,目前来说,基本上大家都一样是企业化运营的,也就是会自负营亏,而且对职员的业绩要求,可能都会普遍提高,因此很难一概而论。但是,我们依然 可以照传统的分一下门类吧:


一、最有钱的:科研单位

即高等院校里的科研部门或其它科普研究所,据统计,我国的院士70%以上都在事业单位工作,因此,可见事业单位还是非常受高级知识分子的欢迎,而这些高级知识分子的薪酬收入,比一般的事业单位,肯定要高得多。




二、可能是最完美的:教师

教师的工资不能说很高,但是自从去年事业单位改革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多次声称,要让教师的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的公务员——这就厉害了~也就是,无论如何都会和当地的公务员保持一个水平。


所以,事业编改革,教师岗位无疑是最大赢家。


另一个点,就是教师有一点是非常吸引人的,即一年两假——暑假与寒假,都是让人很羡慕的,大家一年到头都是忙,只有教师能够一年两次大假,有很多的时候去 旅游 。

所 以,站在改革的角度看,加上教师的特性,说它是最完美的事业单位岗位,亦不为过。



三、其它

医疗、党校、文化、卫生、社福、 体育 等。

事业单位编制分为哪几种?哪种事业单位待遇最好?


这个问题比较 专业 ,我认为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最起码自己得是事业编人员。


2015年到2020年11月,我在我们当地局机关做临时工,整整做了5年。2020年11月,我通过邻市的事业单位考试 成功上岸, 到现在已经工作半年了。


如果说事业编分为几种,那要看分类的依据是什么,目前最为普遍的分类依据是按照 拨款性质 来分。



01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编制,待遇完全参照公务员,性价比最高


在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中,有这么一种“奇葩”的人群,他们拿着公务员的收入,但是编制却是事业编,这就是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 的事业编,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参公”。


其实我们可以从名字上就能看出端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意思就是参考按照公务员法去管理和管辖,待遇自然 和公务员完全相同 。像这样的特殊人群,在国考中就会有招录,参加过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人应该清楚,在招录计划表中就专门有“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岗位。


在事业编制中,“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自然是 性价比最高 的,他们的工资、奖金、绩效等各种收入,完全和公务员没有差别。



02 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多为公益性单位,性价比较高


抛去“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编制这个“出头鸟”不谈,在“纯血统”的事业编制中, 全额拨款事业编制 无疑是事业编制中最好的一个。我现在的编制,就是全额性质。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其经费全部由 国家事业费开支 ,无需单位自己承担。说的通俗点,就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吃的皇粮,捧的是铁饭碗,你的工资、奖金、绩效等都由国家给你发。


一般来说,我们在报考事业编制的时候,都会在招录计划表中看到事业编制的性质,如果写明是 “全额” ,那么我们就可以判定这个岗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



03 差额拨款事业编制,收入由“两头”承担,性价比中等


与全额事业编制想对应的,就是 差额拨款事业编制,其实从字面上也容易理解,就是差了多少,财政拨给你多少。


这种类型的事业编制,收入由 “两头” 承担,单位自行承担一部分,不足的部分由财政进行拨款。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单位效益不好,只是承担了收入的很小部分,财政又不想补齐剩余的部分,经常会出现“两头都不管”的现象。


当然,上述所说的现象,现实中还是 少见的 ,毕竟好歹是个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的收入最起码还是要保证的。



04 自收自支事业编制,待遇最不稳定,与企业相差无几


最后一个,就是 自收自支的事业编制 了,这种事业编制,其实说的难听点和没有编制的相差不大。因为他的收入,完全由单位自己收了算。


这种事业编制,待遇和单位的 效益息息相关 ,比如设计院等,效益好了,在编人员的收入也就高了,反之就下降了。我在网上还看到过不少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到最后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了,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


这样来说的话,其实就 和企业差不多 了,只不过就是套了个事业编的名头。所以,我们在报考的时候,遇到这种类型的事业编制,一定要慎之又慎。




我是@一个临时工,做了5年临时工,2020年11月份通过事业编考试成功上岸,和你一起探讨关于编制的大事小事。

事业单位定义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Public Institution)是指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从事教育、 科技 、文化、卫生等活动的 社会 服务组织。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是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

事业单位分类

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机构,与公务员是不同的。大体可以分为"全额拨款"、"参公(即参照公务员)"、"财政补贴"、"自收自支"四类。

1、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也称为全供事业单位,也就是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是其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的一种管理形式。这种管理形式,一般适用于没有收入或收入不稳定的事业单位,如学校、科研单位、卫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业单位,即人员费用、公用费用都要由国家财政提供。采用这种管理形式,有利于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收入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督,同时,也使事业单位的经费得到充分的保证。

2、“参公”事业单位

“参公(即参照公务员)”是一些涉及国家安全,对政策和经济管理工作有明确辅助作用,以及明显以 社会 公益性为属性的事业单位。

3、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按差额比例,财政承担部分,由财政列入预算;单位承担部分,由单位在税前列支,如医院等。差额拨款单位的人员费用由国家财政拨款,其他费用自筹。这些单位的人员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为60%,非固定部分为40%。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差额拨款单位要根据经费自主程度,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办法,促使其逐步减少国家财政拨款,向经费自收自支过渡。

4、自主事业单位

又称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作为事业单位的一种主要形式,由于不需要地方财政直接拨款,因而一些地方往往放松对它的管理,造成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有不断膨胀的趋势。

事业单位编制

编制通常是指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由财政拨款的编制数额由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制定,财政部门据此拨款,通常分为行政编制、事业编制(包括参公事业编(在省考里招)和普通事业编)以及公益性岗位。

事业编制是指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 社会 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

事业单位编制分类

事业编制可分为参公事业编、全额事业编制、差额事业编制和自筹自支事业编制三种。

①全额编制又叫全额财政拨款事业编制,参照公务员管理,基本待遇与公务员一致,多为一些公益性事业单位和部分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如城管、学校、农技站等;

②差额事业编制,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挂钩,如医院和部分景点等;

③自收自支事业编制,实际上与企业差不多,待遇和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多为一些服务型事业单位,如宾馆、培训中心、设计室等。

另外,就事业单位的编制而言,很多部门都是既有行政编制,也有事业编制。例如银行,银行是具有企业性质的,但是银行里面的工作人员(除了临时工),有相当部分是事业编制,而银行的领导,从中央到地方,都是组织部门任命的,基本也都是行政编制。上述四种待遇每年增加的生活补贴不同,由大到小,依次是:公务员、全额、差额、自收自支。

C. 卫生院工资高还是事业编工资高

卫生院工资更高。但是在乡镇卫生院工作,你除了能够享受正常事业编制的工资待遇,以及年底的绩效之外,还能够享受医院给你发放的医疗绩效,这一笔钱甚至要远远超过你事业单位给你发的工资,这就是在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好处。

D. 120事业编急救站和乡镇卫生院哪个好

乡镇卫生院好。
1、乡镇卫生院待遇虽低点,但工作稳定,便于照顾家庭。而120事业编急救站不稳定。
2、乡镇卫生院也属于事业编,相对于120事业编急救站来说,工作更轻松,没有那么累。

E. 乡镇卫生院是哪类事业单位,待遇好吗

我女朋友就是在乡镇卫生院上班,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乡镇卫生院一般情况下是基层卫生系统事业单位性质的单位。 卫生系统事业单位主要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补款事业单位两种,目前自收自支的乡镇卫生院事业单位还是比较少的。主要原因是乡镇本来就很难留住人才,如果没有了事业单位作保证,更难吸引人,留住人才,稳定人才队伍。 至于待遇,乡镇卫生院人员和很多公立医院一样分为两种。包括在编人员和编外人员。在编人员就是有事业单位编制的工作人员,他们的工资按照普通事业单位发放,绝大部分包括基本工资,职称工资,和与单位收入有关的绩效。这个各地情况不一样,从2000元到8000都有,但是西部贫困县大部分在编人员也在4000以上。收入比相同级别的乡镇公务员要高很多。 另外就是编外人员,也就是聘用人员。他们一般是乡镇卫生院为解决医务人员不足问题,自主招聘的一些医生和护士,他们的工资主要靠医院的营业收入来分配,一半工资都不会太高,福利待遇也会差很多。流动性也很大。 总的来说乡镇卫生院属于最基层的卫生系统,待遇肯定没有县级及以上单位工资待遇高,当然要求条件也低一些。在卫生系统待遇肯定不是太好,收入较低,工作也辛苦。 乡镇卫生院属于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有明确的政策规定。 乡镇卫生院编制内人员基本工资及应由单位承担的五险两金,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另外,绩效工资及聘用人员经费由单位创收解决。实际上是差额拨款。 各地情况有差别,这两年,去过本地几十家乡镇卫生院,情况比较熟悉,就以本地为例。 各县、市、区经济发展状况差别明显,财政按预算实际拨款存在不能及时到位的情况。 再加上卫生院所处的位置不同,辖区人口量、经济发展水平、卫生院规模、个人业务能力等等因素决定了个人收入。 规范医学教育专科或者本科毕业工作8 10年晋升中级职称不是什么困难事儿。就以乡镇卫生院中级职称人员为例,来说一说待遇。 正常运作的乡镇卫生院里,中级职称人员年收入在5 7万很正常,上规模的乡镇中心卫生院,业务开展得好,个人业务能力强,可以达到8 10万年收入。 如果全面比较,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平均收入一般与所在乡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平均收入差不多,有些还稍高一些。 我是康医生,谢谢朋友们的关注! 1、乡镇卫生院是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乡镇卫生院是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而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却被划分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这主要是由于乡镇卫生院的公益服务属性决定的,它承担着农村医保的大部分公益职能,确保新农合政策在基层的落实,以及农村公共卫生、 社会 保健、家庭医生等国家政策的贯彻执行。相比较而言,其经营、赢利模式反倒是其次,虽然有的乡镇卫生院非常有名。 2、乡镇卫生院是差额事业单位: 根据财政供养方式划分,乡镇卫生院和大部分医疗机构一样,都是差额事业单位,使用的是差额事业编制。其差额比例,由地方政府根据其收入情况,具体划分,并按现状进行调整。 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乡镇卫生院是唯一的差额供给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3、乡镇卫生院从业人员的工资收入,除财政供给保障的部分之外,医院赢利也占了一部分。 医院经营情况差的,主要收入以财政供养为主;经营情况良好的,个人收入中奖金福利所占比重相应增大。因此,从实际收入来讲,乡镇卫生院的正式职工,其个人收入最低水平与同地区事业单位人员持平,如果卫生院经营状况良好,其收入就高于事业单位人员,甚至翻倍,也是正常的。乡镇卫生院属于卫生计生委下属的事业单位,有些地方卫生院发展的不错,收入好,一般这样的都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绝大部分乡镇卫生院都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还有一些地方卫生院发展的特别差,都没有人去看病,没有收入,人员工资全部财政负担,有的地方已经改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至于待遇好不好,这个地方差异很大,就是看医院的发展了,医院看病人多,收入就好,待遇自然就好,没人看病,也就没收入了,待遇好不了。当然了,物极必反,穷的让当地政府给你改成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这样就会待遇好了。 乡镇卫生院收入以前确实不高,但是现在国家推家庭签约医生,分级诊疗,国家的目的是想以后病人看病先在基层,也许以后基层医院收入就高了,不过谁说的准呢。首先乡镇卫生院属于医疗卫生类事业单位,一般是全额拨款,但是很多乡镇卫生院因为绩效好,效益高也是可以发放奖金的,但必须在规定范围内发放,有些卫生院因为绩效低,待遇差,很难留下人才,一般大专生和中专生在卫生院,但也有很好的卫生院,本科生也是有的,一般是编制内的,我的大学同学就回自己家乡,到当地卫生院上班,待遇还可以,效益也不错,有各种补贴,当然还是编制内的。 对于在大城市的卫生院一般都不错,待遇好,效益高。但在西部一些偏远的,经济不发达的省份,就不一样了,在这些西部省份,有些乡镇卫生院待遇还是有待提高的,有些卫生院工作人员一个月工资不到3000元,如果是合同制的话,那就更低了。 所以,要想待遇高,还是要往发达地区跑,工资高,奖金高,而在一些偏远的卫生院,每月发工资后,还不知道怎么用,因为没有用钱的地方,天天出门就看见大山,想要出门用钱,可能还要走一段路。 我是一名工作二十一年的乡镇卫生院的工作人员,乡镇卫生院属于基层医疗单位,属于一级医疗卫生单位,现在,凡能考上乡镇卫生院的职工工资都属全额拔款的,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公共卫生工作,家庭签约服务,分级诊疗工作等,越来越重视基层医疗单位。在考职称无论是在评评条件还是年限上.还是职称指标指数上都有明显的倾向,现在好多县级医疗单位的职工考上职称后在评职称无望时,都会调入户镇卫生院工作。 乡镇卫生院的工作很辛苦,待遇呢,现在都有乡镇补贴,工资下来比基层医疗单位还多。工作中也有加班,值班的情况,但要比综合医院要清闲的多。 国家越来越重视为乡镇卫生院培养人才,现在有脱产培养全科医生,还有千名医生下基层活动带帮基层医生,总之,我觉得乡镇卫生院的待遇还可以吧。 乡镇卫生院属于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全额财政。同是地方医院,县一级医院属于公益二类,差额财政,但是县医院有很强创收能力,拿到手反而比全额乡镇卫生院工资高不少,就是人比较辛苦。 那乡镇卫生院待遇怎么样,和一般事业单位工资基本上一样的,就是多了教户津贴300元左右,乡镇津贴200+工龄(每个工龄10元),职称工资(基层混编混岗事业人员是没办法评职称的)。我们这个五线小县城工资下来4500左右,房价3000不到,其实挺幸福的。在乡镇卫生院有什么优势?一是待遇好,工资在全县属于中等偏上。二是工作清闲,压力小,但凡有病人看病基本上推到县医院了,因为有财政兜底,工作绩效不和工资挂钩。三是乡镇卫生院人员少,中高级职称多,闲时间多,职称上去了就可以选择跳槽。所以乡镇卫生作为一类事业单位院蛮好的,祝你好运!!!乡镇卫生院是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已明确,未来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和高校,将逐步取消编制,变为合同制管理模式,其人员将被剥离体制推向市场,但单位的事业单位属性不会改变(基本上被划为公益二类)。改革后的公立医院,将更加依赖市场生存,在人才的流动等方面变得更加自由、通畅。虽然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将面临市场化的改革,但乡镇卫生院却独善其身, 被划为了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行列。国家将乡镇卫生院继续保留在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行列,更多看重的是农村医疗政策的稳定,对于其经营的考虑倒在其次,毕竟,随着农村新农合的全面实行,乡镇卫生院作为政策的保障机构,需要承担一定的 社会 责任。有意思的是,尽管乡镇卫生院被划为了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但却独树一帜差额拨款,没有享受其他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的全额拨款政策,显得非常另类。由于是差额拨款,其人员的工资待遇,一部分由财政供养补贴,另外一部分则依靠医院自身的经营收入承担。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收入上的差距。效益好的,五六千上万的月收入都有,效益不好的,月入两三千的不在少数。因此,如果你要问乡镇卫生院效益好吗?小公只能告诉你, 看情况 。我是小公,专注公务员考试、任用、提拔等体制类问答,感兴趣或有疑问咨询的,可以关注私信我,我将提供全方位的权威解答 乡镇卫生院是县或乡设立的一种卫生行政兼医疗预防工作的综合性机构,其任务是负责所在地区内医疗卫生工作,组织领导群众卫生运动,培训卫生技术人员。 并对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和会诊工作。是农村三级医疗网点的重要环节,担负着医疗防疫,保健的重要任务,是直接解决农村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一关。医院的种类按 医疗 技术水平划分:1 三级医院 主要指全国、省、市直属的市级大医院及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 2 二级医院 主要指一般市、县医院及省辖市的 区级医院 ,以及相当规模的工矿、企事业单位的 职工医院3 一级医院 主要指农村乡、镇卫生和城市 街道医院随着国家每年的医改还有逐年加强分级诊疗,国家开始重视起下面的医院,并且给予了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要让“小病不出县,大病不出省”目前的待遇比以前好多了,如果你想生活的安稳点还是不错的。本人在乡镇卫生院工作三十余年,在乡镇卫生院最困难时期担任过领导职务,那时还说不上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叫自负赢亏集体事业单位,能够运行良好的卫生院免强发的起工资,但各种福利几乎为零,稍有积余的单位领导会动员职工积资就作为改善工作条件,运行不好的单位几乎处于半解体状态,职工自找门路。这些年国家开始重视卫生,拨款增加,但是花样翻新,随着国家对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视,乡镇卫生院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三天两头的各类装修扩建,我所知道的有些乡镇卫生院才新建不到十年墙群地砖装修就换了二次,据说是颜色格调不符要求。但职工待遇仍须以业务收入为支撑,待遇同其他单位仍有很大差距,过去疾控部门的很多业务现在都已下放给乡镇卫生院(主要是不收费)。但现在基层卫生院的各种规定动作增加如业务开展门类减少,药品零加价及各类公卫工作,感觉乡镇卫生院成了卫生行政部门完成各项 游戏 的的道具,然后主管部门领导就可升官领贝赏,我们现在的家庭医生制度就是这种现状,毫无实际意义。

F. 医院好还是事业编好

医院好。这个不好比较,事业单位有好有坏,医院也有好有坏。

好的事业单位待遇很高的,保险等制度很健全,医院也分为三甲医院二级医院和社区医院,相对应的三甲医院待遇比较高,但医院比较累,大多需要上夜班,而且医生培养周期比较长,学历要求比较高。

不管是医院还是事业编制工作性质都稳定,有前途,对社会以及个人都是很好的选择,不愁找不到工作,不担心失业,而且越老越值钱。

相关拓展

事业编制,是指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

科研单位、教育单位、文化单位,新闻、广播、出版单位,卫生单位,体育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农业、林业、水利和气象单位,社会福利单位,环境保护单位、交通、城市公用等其他事业单位。

工作人员列入事业编制的单位,其工作人员的工资和活动经费的开支渠道除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外,还有部分事业单位的经费,采取自收自支,差额补贴等办法。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事业编制

G. 乡镇卫生院是哪类事业单位,待遇好吗

乡镇卫生院属于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全额财政。同是地方医院,县一级医院属于公益二类,差额财政,但是县医院有很强创收能力,拿到手反而比全额乡镇卫生院工资高不少,就是人比较辛苦。

乡镇卫生院属于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全额财政。同是地方医院,县一级医院属于公益二类,差额财政,但是县医院有很强创收能力,拿到手反而比全额乡镇卫生院工资高不少,就是人比较辛苦。

所以乡镇卫生作为一类事业单位院蛮好的,祝你好运!!!

阅读全文

与事业单位和乡镇卫生院哪个待遇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自救婚姻的星座女 浏览:518
质量问题是社会经济的什么 浏览:928
厦门人的幸福是什么 浏览:593
婚姻生育证在哪里办理 浏览:160
事业单位言语一般多少分 浏览:21
福建宁德和湖北襄阳哪个经济强 浏览:457
有声故事会怎么制作 浏览:92
找美女qm是什么意思 浏览:606
如何扫健康码图片 浏览:777
蚂蚁深林爱情树需要多少能量 浏览:744
幸福航空0元机票什么意思 浏览:964
中巴经济发展前景如何 浏览:917
微信里健康码填错了怎么重新申请 浏览:433
美团伪造健康证被驳回会怎么样 浏览:551
血泪婚姻最后的结果怎么样 浏览:306
为什么古代美女都穿红肚兜 浏览:465
婚姻动数是什么意思 浏览:713
在哪里查健康绿码 浏览:203
古代称呼年轻貌美女子叫什么 浏览:509
五个点怎么编小故事 浏览: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