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全供事业单位
1、事业单位分为全额拨款及事业全供和差额拨款,所以是否是事业全供,要看具体的单位性质,不能一概而论。
2、事业单位是指受国家行政机关领导,没有生产收入、所需经费由公共财政支出、不实行经济核算、主要提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非物质生产和劳务服务的社会公共组织,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是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与企业相比单位,事业单位有以下特征:一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二是财政及其他单位拨入的资金主要不以经济利益的获取为回报。
3、【全额拨款】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也称为全供事业单位,也就是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是其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的一种管理形式。
这种管理形式,一般适用于没有收入或收入不稳定的事业单位,如学校、科研单位、卫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业单位,即人员费用、公用费用都要由国家财政提供。采用这种管理形式,有利于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收入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督,同时,也使事业单位的经费得到充分的保证。
【差额拨款】
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按差额比例,财政承担部分,由财政列入预算;单位承担部分,由单位在税前列支,如医院等。
差额拨款单位的人员费用由国家财政拨款,其他费用自筹。这些单位的人员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为60%,非固定部分为40%。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差额拨款单位要根据经费自主程度,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办法,促使其逐步减少国家财政拨款,向经费自收自支过渡。
2. 单位性质:全额拨款是什么意思
财政全额拨款是一种政府财政分配形式。
一、定义
1、事业单位是我国特有的,它的划分方式较多。有按经费来源划分,按编制管理划分,按组织机构划分等等。
(1)按照经费来源划分: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2)按照组织机构划分可分为: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机构。其中,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构、国家行政机构、国家司法机关、党派组织、人民政治机构;
事业单位包括:
农、林、水利、气象事业单位、文教卫生事业单位、科学研究事业单位、勘察设计事业单位、社会福利事业单位、城市公用事业单位、交通事业单位等。
按照《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规定,国家行政机构的行政编制人员实行公务员管理,国家权力机构、国家司法机关、党派组织、人民政治机构的人员参照实行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一般不要求实行公务员管理,但也有个别事业单位参照实行公务员管理。
二、主要单位
1、全额拨款
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主要有:
图书馆、文化馆、各级公办学校、党校、档案局、文化中心、农业局下属的森防管理事业单位、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城建局下城市维护管理的如园林处、公园、绿化站、城肥所、环卫处、疾控中心、防治站等。
2、差额拨款
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包括:
医院等有收入的又承担政府社会职能的单位;自收自支管理的事业单位,现在很少了,主要是一些原来国有企业的行业主管局,现在企业大部分改制了,他们的职能淡化了,但是他们的人还属于事业编制。
这些单位的性质确定由人事局来管理,全部登记备案,核定编制。到人事局问,或上人事局网站上看看有没有,有的网站没有,而且各个地区的事业单位定性也有些差别,所以,要到当地的人事局查才行。
(2)什么叫做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扩展阅读:
财政拨款和全额拨款的区别和联系
对于事业单位来说财政拨款的形式,从拨款额度来分可分为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全额拨款与差额拨款相比那个好,这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主要还是与单位的实际联系在一起进行分析。
比如单位除财政拨款外没有其他的收入,或其他的收入很少,当然争取全额拨款好,这样人员的工资、基本奖金就有了保障。如单位的其他收入很多,还是差额拨款好。因为差额拨款下,财政对单位的监控较少,单位自由度更大。
现在国家已经宣布进行事业单位改革,全额拨款会逐步减少。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财政全额拨款
3. 全额拨款事业编制是什么意思
全额事业编制又叫全额财政拨款事业编制,它是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一种人员编制。
全额事业编的优缺点:
第一,稳定的工作,稳定的工资。如果说公务员拥有金饭碗的话,那么事业编制人员就拥有铁饭碗,形象地说明了事业编制人员工作的稳定性。事业单位虽然有财政全额拨款,财政差额拨款和自筹自支等三类,但大部分都是全额拨款的,一些差额拨款的经营也非常好,有稳定的收入,如医院等等,一些自筹自支的事业单位下一步基本上也会改成企业,以后就不会存在。总体看,事业编制人员工作非常稳定,如果不是犯了很严重的错误,基本上不会失去工作,是可以干一辈子的工作。工作稳定,工资也很有保障。虽然事业编制人员工资并不是很高,但好在每个月都能定时足额发放,基本上不会拖欠。
第二,限制很多,晋升困难,工资不高。事物都有两面性,事业编制人员的工作稳定,所以也就限制了其自由的出入。事业编制人员总体来说工资也不高,晋升也比较困难。事业编制人员岗位分为管理岗、专技岗和工勤岗。工勤人员不是干部,基本很难有晋升的机会,工资也比较偏低。管理岗如果在一些大的如厅级以上的事业单位,晋升机会还比较多外,在一些市属事业单位,最多也就是个副处级,很难得到提拔,工资也就很难提升上去。专技岗也是一样,虽然会比管理岗压力小一些,但一样有名额限制。很多年轻人在事业单位工资非常低,但是有编制,就如同得了个鸡肋,弃之可惜,嚼之无味,想去外面找份工资高的工作,又舍不得这样的编制,进退两难。
4. 事业单位的全额拨款什么意思
事业单位的工资待遇一般分为半额拨款和全额拨款,全额拨款就是指所有的工资待遇的资金全部由国家财政出。工资待遇受到国家保证。
5. 全额拨款事业编制是什么意思
全额事业编制是什么意思
全额事业编制又叫全额财政拨款事业编制,它是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一种人员编制。基本待遇与公务员一致,多为一些公益性事业单位和部分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主要有图书馆、文化馆、各级公办学校、党校、档案局、文化中心、农业局下属的森防管理事业单位、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城建局下城市维护管理的如园林处、公园、绿化站、城肥所、环卫处、疾控中心、防治站等。
全额拨款事业编,这个群体在机关中的工作和公务员没有差别。由于近些年来公务员的编制比较紧张、人口较多、负担较重,成立事业单位在一定程度上就缓解了公务员的工作量,这类招考人数是比较多的,也就顺利成为考生继公务员之后最好的考编选择。全额拨款事业编财政由相关部门或是政府部门直接拨款,其性质就和公务员相差不了多少了。
除了全额事业编制,事业单位的单位性质还要差额事业编制、自筹自支事业编制 。
1、差额事业编制,是事业编制的一种,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挂钩,如医院和部分景点等。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包括:医院等有收入的又承担政府社会职能的单位;
2、自筹自支事业编制,实际上与企业差不多,待遇和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多为一些服务型事业单位,如宾馆、培训中心、设计室等。自收自支管理的事业单位,现在很少了,主要是一些原来国有企业的行业主管局,现在企业大部分改制了,他们的职能淡化了,但是他们的人还属于事业编制。
6. 事业单位招考时,全额事业、自收自支分别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
一、全额事业是全额事业单位的性质,其工作人员的工资全部由国家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是其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收入全部上交的一种管理形式。这种管理形式,一般使用于没有收入或收入不稳定的事业单位。如学校、卫生防疫等事业单位。采用这种管理形式,有利于国家对单位的收入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督,同时,也使单位的经费得到充分的保证。
二、自收自支是事业单位依据政府,或物价价部门的批准自己收取各项行政性收费,然后按当地财政核定的比例留成部分资金用于本单位的日常开支及工资发放。
三、二者都是事业单位的性质,但全额事业不需要考虑经济效益,自收自支单位是需要考虑经济效益的,如果能报考全额事业单位,最好是报考全额单位。
7.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是什么意思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解释
1、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执行国家统一的工资制度和工资标准。在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为70%,活的部分为30%。这些单位在核定编制内实有人数的基础上,可实行工资总额包干。
2、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是指有一定数量稳定的经常性收入,但还不足以抵补本单位的经常性支出,支大于收的差额需国家预算拨款补助的单位。
8. 全额拨款是什么意思
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是其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的一种管理形式。
这种管理形式,一般适用于没有收入或收入不稳定的事业单位,如学校、科研单位、卫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业单位,即人员费用、公用费用都要由国家财政提供。
财政全额拨款是一种政府财政分配形式,中国主要拨款单位有图书馆、文化馆、各级公办学校、党校、档案局、文化中心、农业局下属的森防管理事业单位、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城建局下城市维护管理的如园林处、公园、绿化站、城肥所、环卫处、疾控中心、防治站等。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是没有经济效益的,一般都是公益类的。
9. 全额拨款是什么意思 全额拨款介绍
1、全额拨款指的是一种政府财政分配形式,是其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的一种管理形式。
2、其中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也称为全供事业单位,也就是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而且,全额拨款是相对稳定,是基于跟着国家进行调控,存在着一定的稳定性。
10. 请问什么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国家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主要有:图书馆、文化馆、各级公办学校、党校、档案局、文化中心、农业局下属的森防管理事业单位、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城建局下城市维护管理的如园林处、公园、绿化站、城肥所、环卫处、疾控中心、防治站等。
按照《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规定,国家行政机构(即国务院、各级地方人民政府,以及国务院各职能部门、地方人民政府各职能管理机构)的行政编制人员实行公务员管理,国家权力机构、国家司法机关、党派组织、人民政治机构的人员参照实行公务员管理。
财政拨款和全额拨款的区别和联系
对于事业单位来说财政拨款的形式,从拨款额度来分可分为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全额拨款与差额拨款相比那个好,这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主要还是与单位的实际联系在一起进行分析。
比如单位除财政拨款外没有其他的收入,或其他的收入很少,当然争取全额拨款好,这样人员的工资、基本奖金就有了保障。如单位的其他收入很多,还是差额拨款好。因为差额拨款下,财政对单位的监控较少,单位自由度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