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行政单位补提以前年度折旧依据是什么
补提以前年度折旧借非基建累计盈余贷累计折旧。
实行“虚提”折旧的处理方法,即在计提折旧时冲减资产基金(行政单位)、非流动资产基金(事业单位),而非实际计入支出或费用。
‘贰’ 固定资产怎么补提折旧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定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相等。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3)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也称合计年限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以各年年初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做分子,以预计使用年限逐年数字之和做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4)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即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叁’ 固定资产折旧补提政策
第一,如果只是本年度忘记计提折旧,自发现之日起补提即可;
第二,如果涉及以前年度或以前几个年度都未计提折旧,那么如果现在补提,则需要和税务沟通,避免因为以前年度折旧计入当年成本费用,造成本年利润大幅降低而带来的税务检查风险,因为企业是持续经营,以前年度所得税率与本年相同的话,补提并不影响累计缴纳给税务的所得税,所以要提前和税务说明情况,本年补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公司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条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肆’ 如何补提折旧
按计提折旧的方法计算,每月可以计提多少?
本年度的(2013年度)应计提折旧与已计提折旧的差额,可以在12月补提。
补提的分录与月计提5000的分录一样。
属于管理部门使用的计入管理费用,生产车间使用的计入制造费用。
5000元与300万,差距巨大,以前年度少提的折旧额,建议不做补提。
补提折旧抵减利润的话就得经税局认定,比较麻烦。
不抵减利润的话,补提的意义不大。
以前少提的折旧可以采用后移的方法,就是把计提折旧的时间向后推。
或者在报废清理时,再将未计提的部分(净值)转入营业外支出(此时抵减利润是政策允许的)。
供参考。。
‘伍’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旧衔接,固定资产是否补提折旧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除文物和陈列品、动植物、图书和档案、名义金额计量资产以外的固定资产均计提折旧。
新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均自1月1日起实施。
此次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中关于“固定资产”要素的变动较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固定资产分类进行了调整,即把“房屋和建筑物”调整为“房屋及构筑物”、把“一般设备”调整为“通用设备”、把“图书”调整为“图书、档案”、把“其他固定资产”调整为“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
二是固定资产价值标准提高,即通用设备由500元提高到1 000元、专用设备从800元提高到1 500元;
三是把“固定基金”修订为“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四是引入“折旧”因素;
五是明确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
六是每月末把“基建账”数据纳入大账核算;
七是明确了盘盈固定资产计价的方式方法,即依次计价的标准为:重置完全价值、按同类或类似资产市场价格确定的价值及名义金额等。
调整后的“固定资产”账户的核算内容更能体现财政改革和业务处理的需要。正是由于“固定资产”变化较大,就需要我们及时把握这些变化,及时进行会计处理。
其中,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目的就在于适应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的需要,而形式上却采取了“虚提”的方式,即计提的折旧额不直接计入“支出或费用”,而是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年初“固定资产”要素新旧制度的衔接方法 年初,适用新制度的事业单位应根据新的固定资产标准对现有固定资产逐项进行重分类,并做账项调整。
新制度规定:凡达不到新标准的固定资产均列入“存货”管理,并要求各单位重新确定固定资产目录。
据此原账中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实物资产,将有一部分按照新制度规定的标准转为存货。转账时,应当根据原账中“固定资产”科目的余额及其明细账进行分析调整。
(一)账项调整
对于达不到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应当将相应余额转入新账中“存货”科目,将相应的“固定基金”科目余额转入新账中“事业基金”科目;同时做好相关实物资产的登记管理工作。具体的账务处理如下:
1.对达不到新标准的固定资产转为“存货”,账务处理为:借“存货——种类(或规格、报告地点)”、贷“固定资产——类别(或项目、使用部门)”,同时,借“固定基金”、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基金”。
2.对于符合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应当将相应余额转入新账中“固定资产”科目, 账务处理为: 借“固定资产(新)”、贷“固定资产(旧)”。
3.把原账中“固定基金”账户余额——次全部转入新账中的“非流动资产基金”账户,账务处理为:借“固定基金”、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基金”。 通过上述账项调整后的余额可作为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项目和“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基金”项目的年初余额。
(二)新旧制度衔接时需注意的事项 根据新制度规定,计提折旧的事业单位对以前年度形成的固定资产在本年度开始时暂不按月计提折旧,待到年度终了时,再进行补提;
但对2013年1月1日起形成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新制度的规定按月计提折旧。
‘陆’ 漏提以前年度的折旧应该怎么补提上去,分录怎么做
对于以前年度应当计提而未计提的折旧等费用,也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进行企业所得税处理,即在应当计提、摊销的年度进行税前扣除。补提的会计分录如下:
1、补计累计折旧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补提折旧XXX
贷:累计折旧-XX固定资产XXX
2、结转上一年度利润分配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补提折旧XXX
3、调整应纳所得税额
借:所得税-汇算清交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汇算所得税XXX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汇算所得税XXX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事业单位改制补提折旧怎么补提扩展阅读
计提折旧的注意事项
1、折旧期间跨年度时年折旧额的确定。
2、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3、处于更新改造过程中的固定资产。
4、再计提固定资产这就是应考虑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5、按照规定单独计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6、未使用的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运输工具、工具器具、季节性停用也要计提折旧。
‘柒’ 事业单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需要从购买日期补提吗
楼上已经把新旧制度衔接的要求复制了,我就不复制了。
如果你们单位从今年1月1日起执行了新的制度,且从计提修够基金改为计提折旧,那么今年12月31日前,要对执行新制度前购置的固定资产补提折旧。补提折旧的期间为购买当日的次月至本年年末。而今年购买的固定资产,自购买之日的次月就要开始提。若没提,也需补提。
另外建议你征求一下上级主管单位财务领导的意见。我们上级主管单位转门组织我们开过会,提过说如果执行新制度前固定资产太多,可以不补提:)
‘捌’ 补提固定资产折旧,账务怎样处理
跨年度补计提折旧的,应由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进行处理,具体分录如下:
1、补计累计折旧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补提折旧
贷:累计折旧-固定资产
2、结转上一年度利润分配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补提折旧
3、调整应纳所得税额
借:所得税-汇算清交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汇算所得税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汇算所得税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8)事业单位改制补提折旧怎么补提扩展阅读: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会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本年度发生的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以及本年度发现的重要前期差错更正涉及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报告年度损益的事项,也可以通过本科目核算。
二、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调整增加以前年度利润或减少以前年度亏损,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调整减少以前年度利润或增加以前年度亏损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二)由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增加的所得税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等科目;由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减少的所得税费用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三)经上述调整后,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本科目如为贷方余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如为借方余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三、本科目结转后应无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