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事业单位岗位编制在2020年会全部改革完毕吗听说都变成合同工是真的吗
2020年目标是全面完成事业单位改革。事业单位改革是根据单位性质改革。事业单位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公益服务,从事生产经营三大类。从事生产经营的转企,高校和医院保留事业单位性质,新进人员不再拥有编制。承担行政职能的少部分转为公务员,其他会分流到别的事业单位。
Ⅱ 事业单位改革新进展
大学生就业难是全社会普遍存在的Ⅲ 《事业单位人事条例》2014,7,1实施了,以后事业单位公务员都是合同制了吗。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事业单位和公务员是有区别的,没有事业单位公务员。《事业单位人事条例》实施之后凡是事业编制的都是合同制管理,需要缴纳社保。这个规定是仅针对事业编制的。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Ⅳ 新考到的事业单位都是合同制吗
越来会越来越发现身边的很多事业单位很少有编制,大部分进去的人都是签合同,成为合同工?那么究竟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先一起看看什么编制?
编制通常是指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由财政拨款的编制数额由各级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确定,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根据编制调配人员,财政部门据此拨款。编制通常分为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
2012年开始我国大力推进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即对事业单位分成三个类别进行改革:对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为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将其转为企业;对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将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
那么差异化在哪里呢?简单的可以归纳为:就是分为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三类单位,全额的就是国家财政负担所有支出,差额的就是国家财政补贴一部分,再有单位自己根据收益进行支出,而自收自支的就完全是自己负担自己的财政支出了,这次分类改革中,对自收自支这部分事业单位改革力度应该说是最大的:
经济效益较好的,2017年前转企改制;经济效益一般的,2018年前转企改制;人员、资产规模较小或资不抵债、债权债务不清晰,基本不具备转企条件的,妥善做好资产处置、人员安置等工作,2020年年底前退出事业单位序列。也就是说,到2020年,这一部分事业单位将彻底转变为企业,不再占有事业单位编制。
而这三类改制单位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人员,将逐步过渡为公务员身份,承担公益属性事业单位人员保留事业编制,有经营性质的事业单位人员,将去除编制,成为企业职工!
从《2017年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方案》我们可以得知,公立医院和高校教师改革后属于公益二类单位,全国高校和公立医院将进保留高校和公立医院事业单位的属性,但是取消其编制。改为合同制。这样很多单位就没有编制体系,所以就出现了我们看到 的一系列场景,很多进入事业单位的人没有了编制,只能签订合同!
虽然公立医院和高校教师编制改革,但并不意味着原有从业人员全部变成企业员工身份。原有从业人员一般情况下会分类处理,总的原则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处理的力度主要是根据改革阻力大小决定的,并无一定之规。也就是说,有可能改革方法跟国企一样,在公立医院和高校,原有的编制人员将不动,新进人员全签订劳动合同。以后,高校和公立医院的编制人员将越来越少,直到基本没有。
网页链接
Ⅳ 哪些事业编制将取消
首先,是护士。
以后为了减少矛盾,采取同工同酬。对女生来说护士是不错的铁饭碗工作,但以后新招收的护士将采取合同工录取,以前有编制的不会被取消。大家同工同酬,也会减少很多的矛盾。
其次,是高校老师。
以后的高校教师事业编制将会转变为合同工。但是作为高校教师,稳定性并没有太大影响,而且工作更为灵活。
想要成为高校老师并不容易,因为高校老师对于学历和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只要没有犯重大错误,自己也愿意的话,还是可以实现终身任教。
第三,是公立宾馆酒店,采取聘任合同制
以前的一些国有宾馆和酒店职工都是有编制的,但是随着改革的来临,那些以接待为主的公立宾馆和酒店的工作人员,以后将变成合同制。这种岗位的竞争制,能让单位更有活力。
第四,电视台的职工,将转为合同制。
很多学习传媒专业的毕业生,都希望可以进入电视台工作,因为工作稳定且体面,但是电视台的员工以后的竞争可能会更激烈,因为电视台的职工转变成了合同工,这也会让更多的人看到希望。
Ⅵ 三大体制内岗位将取消“编制”,降级为合同工,你知道是哪三个吗
很多人觉得体制内的工作就可以一劳永逸,但是如今某些体制内的工作岗位出现了降级的情况,变成了“合同工”,这也意味着这些工作不再具有以前那么大的稳定性了,想要报考相关岗位的人需要慎重考虑。
医护人员是最受人尊重的,尤其是女生非常适合做护士的工作,护理专业一直很热门,而且这个工作属于体制内的一种,可以享受到不少的福利。
公检法的书记员是一份非常体面的工作,而且这个岗位相对来说是比较轻松了,在法律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和开庭辩护时,都是需要书记员把案件的整个过程记录下来的。虽然他们在法院工作,但是这个岗位也发生了一些调整和变化,新进入的书记员,都是“合同工”形式,不过福利待遇相对来说依然是不错的。
在这个就业环境不怎么好的社会中,铁饭碗仍然是应届生的首选,考公考编也确实是不少毕业生的最佳选择之一。不过想要获得一份足够稳定的工作的学生一定要提前了解相关岗位的具体内容以及最新的规定,否则最终的结果可能会与自己的想象有很大的不同,毕竟有些岗位已经不再是铁饭碗,变成“合同工”了!
Ⅶ 7月1日实施事业单位合同制怎么回事
事业单位合同制,已经在事业单位的人员也要改为合同制。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确定,事业单位作为法人,与工作人员通过签订聘用合同,建立人事关系,确立了双方平等人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工作人员可以自主应聘,按聘用合同履行职责、享有待遇。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2014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事业单位打破终身制,改为与职工签聘用合同。新规还规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部分事业编人员或7月起缴社保。中国现有事业单位111万个,事业编制3153万人。
Ⅷ 2022年大学教职工招聘还是事业编,不是说已改合同工了吗
大学教职工招聘🈶事业单位编制,也有工勤人员,有些是控制数教师,不是改合同工。
Ⅸ 乡镇林业部门的事业编人员能改合同制吗
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不能。事业编不是全面转为合同制,乡镇林业部门在改革完成之后,单位的事业身份属性依然保留,乡镇林业部门的事业编制人员将全部消失变成合同制员工,编制人员是没有权利改合同制的。
Ⅹ 事业单位改革之后,还有编制吗
事业单位编制改革,其实就是把所谓的“单位人”身份改变成“社会人”的身份。由“铁饭碗”变成了“合同制”。
虽然身份变了,但并不是没有保障,在合同期内,是不可以随便解聘劳动者的。劳动者的权益,一样得受劳动法来保护。
所以,只要遵守劳动法,有没有编制并不那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