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婚后事业 > 山东事业单位改革工资怎么涨

山东事业单位改革工资怎么涨

发布时间:2023-01-12 11:05:15

⑴ 省直事业单位的工资标准怎么涨

一、基本工资:

办事员2800元;科员3000元;副科级 3100元;正科级 3300元;副处级 3600元;正处级 4000元;副厅级 4400元;正厅级 5000元;副部级 5500元;正部级 6000元。

办事员三周年按科员对待;科员五年按副科级对待;副科级十周年按正科级对待;正科级十周年按副处级对待;副处级十周年按正处级对待;初次套改以累计年限对应的职务待遇确定基本工资。

二、工龄工资:

每年60元,以虚年计算,按月发放。三年一调。

三、奖励工资:

每月300元,年度考核不合格者次年1月停发,直至考核合格的次年1月继续发放。三年一调。

四、补助工资:

1、车补,随工资每月发放,标准=基本工资÷5,逢一进十。

2、取暖补助,一年发放一次,标准=基本工资÷3,逢一进十。

3、出勤补助,正常上班每天30元,无顾不至每日扣发30元,经单位领导批准的病假、事假和国家规定的节假日等0元。三年一调。

4、山区补助,农村和山区公务员享受山区补助,标准=基本工资÷10,按月发放,三年一调。

5、地区差别补助,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地区差别工资。

除养老、医疗补助按现行政策执行外,公积金、独生子女费等一切现行补助全部废止。

五、新参加工作人员基本工资确定方法:

高中、技校、中专以办事员确定大专以科员确定本科以副科级确定硕士以正科级确定。

六、退休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

退休生活费=退休前工资×80%。三年一调。

⑵ 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方案 能涨多少

事业单位涨工资改革方案
(一)正常增加薪级工资
从2006年7月1日起,年度考核结果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工作人员,每年增加一级薪级工资,并从第二年的1月起执行。
(二)岗位变动人员工资调整办法
工作人员岗位变动后,从变动的下月起执行新聘岗位的工资标准。岗位工资按新聘岗位确定,薪级工资按以下办法确定:
由较低等级的岗位聘用到较高等级的岗位,原薪级工资低于新聘岗位起点薪级工资的,执行新聘岗位起点薪级工资,第二年不再正常增加薪级工资;原薪级工资达到新聘岗位起点薪级工资的,薪级工资不变。
由较高等级的岗位调整到较低等级的岗位,薪级工资不变。
在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之间变动的,薪级工资按新聘岗位比照同等条件人员重新确定。
(三)调整基本工资标准。
国家根据经济发展、财政状况、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和物价变动等因素,适时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标准。基本工资标准的调整由国家统一部署,具体方案由人事部、财政部拟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四)调整津贴补贴标准。
国家根据经济发展和财力增长及调控地区工资收入差距的需要,适时调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根据财政状况和对特殊岗位的倾斜政策,适时调整特殊岗位津贴补贴标准。
高层次人才和单位主要领导分配激励约束机制 (一)高层次人才分配激励措施。
1.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一流人才,经批准,执行专业技术一级岗位工资标准。
2.对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继续实行政府特殊津贴。
3.对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工程建设项目等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不调程度的一次性奖励。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4.对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重要公益领域的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逐步建立特殊津贴制度。对重要人才建立国家投保制度。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5.对部分紧缺或者急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经批准可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办法。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二)事业单位主要领导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
国家对事业单位主要领导收入分配制定指导意见,选择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进行试点,探索建立单位主要领导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政府人事、财政等部门制定事业单位主要领导的收入分配办法,结合考核合理确定其收入水平,使事业单位主要领导的收入与单位的社会经济效益及长远发展相联系,规范事业单位主要领导的收入分配,并加强监督管理。在试点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事业单位主要领导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

⑶ 事业单位工资怎么涨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关于2014年事业单位涨工资,已经谈了很久了,但是,关于本次事业单位涨工资的究竟是哪一部分,各个级别分别能加多少,这应该怎么去算?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每月人均涨工资100元!

机关单位三个部分加薪

据介绍,机关单位的“基本工资”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工龄工资、职务工资、基础工资和级别工资,本次国家决定增加的是后面三部分,其中,机关行政人员基础工资统一增加了50元,由每人每月180元提高到230元;级别工资则按级别不同,十五级到一级分别增加30元到446元不等。以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机关办事员为例,这两部分,便增加了80元。

职务工资则较复杂,同是处长,按任职年限长短就分了11个档次,最高档与最低档相差300元。刚当上处长的,本次加薪幅度还比不上当了10年的副处长。

“级别工资”也存在同样的情况,如某机关办事员本属十五级,本次应加的“级别工资”原为30元,但他工龄在31年以上,级别工资则按十级来算,实加75元。

事业单位基本工资全国统一

1993年是我国工资制度大改革的一年。据介绍,在此之前,我国沿用的都是1956年就定下来的工资制度,全国按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分11个类区,如广东属第10类区,北京属第6类区,各类区有各自的标准。直到现在,有些单位的工资单上还保留着所谓“地区差”、“地区补”之类的名目,其实是历史原因遗留下来的“计划经济的痕迹”。

而1993年起,全国的机关及事业单位的“基本工资”这一块都采取统一标准,在北京当处长跟在广州当处长,基本工资“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各地发的各类“津贴”、“补贴”等等。

自收自支单位加得最多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由专业技术职务工资和津贴两部分组成。而且不同性质的单位,津贴占基本工资的比例不同。属国家全额拨款的单位,如学校,津贴占30%;属差额拨款的单位,如医院,津贴占40%;自收自支的单位,如某些科研单位、新闻出版单位,津贴占50%,即与职务工资等额。本次加薪,都是按此比例同时增加职务工资和津贴。因此,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加得最多,职务工资增加100元,则津贴也相应增加100元。

另据悉,中小学教师和护士是特殊群体,同等级别来说,他们还将额外再加10%。

⑷ 事业单位改革,工资有什么变动

事业单位的工资,实行的是岗位对应制度,在什么岗位,拿的就是什么工资。比如在管理岗位就是管理人员工资,如果是在专业技术岗位,拿的就是职称工资制度,在工勤岗位,拿的就是工勤人员工资。如果原来是参公事业单位,拿的工资、福利、补贴和公务员没有什么两样。如果改革后或者调动到公益类事业单位,那么拿的就是事业人员工资,以往的参公身份,也只是一种工作经历而已。同样的,如果是原来的事业单位承担的是生产经营类职能,在事业单位改革中,被改制为企业,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原则,在新改制的企业就职,那么就是实行的企业工资制度,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企业效益好,个人业绩好,工资就高,如果企业效益不好,或者个人能力不强,赚取的工资收入就少。

不仅工资如此,社保执行的标准,也是按事业单位改革后的性质,执行不同的标准。目前,我国实行的还是双轨制的养老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五险一金”等社保标准不同,缴纳的比率不一样,享受的标准也不一样。如果改革后还是事业机构性质不变,职工执行的就是机关事业人员养老保险制度,如果改革后成了企业,或者改革后编制精简,成为了编外人员,执行的就是企业养老保险制度。

事业单位改革,对个人影响最大的,一个是机构性质随职能发生转变,比如原来的参公单位成为了事业单位,个人的参公身份没有了对应的单位和岗位,到底是保留身份直至自然减员,还是随单位性质发生转变,目前还没有确定的政策,还有待国家正式文件出台。就目前来看,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但为了维持社会稳定,和维护个人既得利益,会对一些特殊情况进行补偿,比如对因参公影响了职称评审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将参公年限认定为职称年限,继续参与职称评定,对一些符合条件的,也可以直接认定更高一级的职称。对于省考、军转、群团、选调生等参公人员,也可以保留参公身份,在公务员岗位自由转任。

第二个影响最大的,是机构整合后,管理岗位减少,原来有职务的管理人员,因机构整合,失去了管理岗位,只能享受已经取得的职级待遇,等待空缺职位出现后按条件递补。无职务人员的大量存在,同样对新进人员的晋升造成极大的影响。管理职位的减少,和因改革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在短时期内,会造成事业人员晋升发生困难,也会使省考事业人员名额大大减少。由于事业单位改革还没有完成,今年的事业人员招考下降还不是十分明确,但公务员招考减少40%的现象,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明年事业单位改革结束后,两三年内事业人员招考名额下降,几乎是肯定的。

第三个影响,就是因事业单位改革,参公身份的失去,或者生产经营类改企,事业人员转变身份成为企业人员,这两种情况对原事业人员的工资收入都会造成影响。参公人员改事业,工资肯定会下降,一般在20%以上。如果是专业技术人员,中级以上职称,影响就不会太大,甚至工资收入更高。同样,事业人员转企后,个人工作的稳定性会变差,工资收入也会受企业、个人能力、业绩等方面的影响更大,收入也会变得不太稳定。

第四个影响,是事业单位改革后,编制管理规范,除国家规定的编制外,不允许地方政府自行设立和使用自收自支、自定、自筹类编制。精简编制的首要对象,就是这三类地方自定编制。中编办有明确的时限要求,必须于今年6月底前将这三类编制回收撤销,今后不再使用。各地改革有前有后,有些地方的自定、自筹编制早已经取消,但绝大多数地方的自收自支编制还存在,数量有多有少,能否在短短的一个多月内完成任务,还存在未知数,但随着生产经营类改企,和机关事业性收费的取消,这个趋势不会改变。

改革是百年大计,势必有阵痛,会触及一部分人的利益。事业单位改革,对全国140多万事业单位、4000多万事业人员造成极大影响,尤其是其中1000多万的自收自支人员、编外人员造成的冲击更大。改革方案规定,为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大局面,可以采取提前退休、分流安置等方式,妥善安置涉改人员,相信各地政府都会采取积极的人员转隶方式,促进涉改人员的平衡过渡,保证事业单位改革顺利、如期完成。

网页链接

⑸ 事业单位工资怎么涨

您好!枣庄华图教育为您服务:
最近,国家一共出台了四项基本政策来调整相应的工资,那么是哪四项呢?
第一,增加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费用
第二,实施艰苦边远地区的津贴
第三,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
第四,从2014年起开始执行一次性的年终奖金政策
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如何调整?
离休人员按照同职务同条件在职人员的增资额增加离休费,每人每月增资额不足100元的,按100元增加。2014年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表
退休人员按下列标准增加退休费:
离退休人员增加离退休费,在时间界限和增资办法及数额方面有明确规定。以2001年1月1日为界,对2000年12月31日前已办理离退休手续和已到达离退休年龄的人员(经组织批准留任的除外),增加离退休费和退职生活费。
对离退休人员增加离退休费问题,我省还进行了进一步细化。一是对离退休人员离休时有职务的,按照同职务同条件在职人员的增资额增加离休费。二是离休时没有职务的离休人员和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工人,按每月100元增加离退休费;退休时没有职务的退休人员,按每月80元增加退休费。三是符合享受每月增发一至二个月生活补贴费条件的离休干部和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工人,可将这次增加的离退休费,作为计发一至二个月生活补贴费的基数。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如何调整?
调整机关行政人员工资标准。采取的办法是:50元用于增加基础工资,另50元用于调整级别工资。基础工资由现行的每月180元提高到230元,级别工资由现行的十五级至一级每人每月85元-720元提高到115元-1166元。十五级至一级公务员两项合计增资额,最高为496元,最低为80元。调整后最高工资标准(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三项之和)为2251元,最低为395元。
在调整机关行政人员工资标准的同时,适当调整机关工人的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职务)工资标准。机关工人的奖金部分按照其在工资构成中的比例相应提高。
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标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调整标准大体参考机关同职务人员的增资水平,相应调整其固定部分标准和活的部分水平。其中固定部分按增资额的70%增加,活的部分按国家规定的工资构成比例相应提高。
年终一次性奖金如何实施?
这次在机关事业单位的调资方案中,明确规定了从2001年起执行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政策,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发放对象是年度考核为称职(合格)及以上的人员,奖金标准为当年12月份本人基本工资。由于今年的年度考核要到明年才能完成,因此,文件规定今年的奖金在明年1月兑现。

⑹ 山东湽抟机关事业单位涨工资什么标准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从2014年10月1日起,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同时将部分绩效工资纳入基本工资;没有实施绩效工资的,从应纳入绩效工资的项目中纳入。调整后的岗位工资标准,专业技术人员由现行的550元至2800元分别提高到1150元至3810元,管理人员由现行的540元至830元分别提高到1130元至2600元分别提高到170元至5795,工人由现行的70元至915元分别提高到150元1855元。

更多信息,可以咨询山东事业单位考试网。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⑺ 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最新消息2022

一、公务员工资调整:
1、职务工资标准由现行的340元—4000元分别提高到510元—5250元;
2、级别工资各级别起点标准由现行的293元—3020元分别提高到810元—6135元
3、其他各级别工资档次标准相应提高。


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从2018年10月1日起,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同时将部分绩效工资纳入基本工资;没有实施绩效工资的,从应纳入绩效工资的项目中纳入。
三、调整后的岗位工资标准:
1、专业技术人员由现行的550元—2800元分别提高到1150元—3810元
2、管理人员由现行的550元—2750元分别提高到1150元—3770元

⑻ 事业单位工资怎么涨

事业单位涨工资:1、以职务工资为基础,还有技术职称补贴,连续评级的,可以晋升工资档次;'2、国家调整事业单位工资方案,以国家相关文件为准。

⑼ 2022事业单位工资会涨多少

1.薪级1级由260元上涨到335元,上涨75元元;岗位十三级由1510上涨到1585元,也上涨75元。
2.薪级20级由1126元上涨到1283元,上涨157元;岗位十级由1810元上涨到1940元,上涨130元。
3.薪级30级由1979元上涨到2139元,上涨160元;岗位八级由2200元上涨到2370元,上涨170元。
还据一位相关人员自制表格(附一)显示,五级专技岗位,薪级21级的人员月增资561元;十三级专技岗位,薪级7级的月增资186元。该表暂不能分辨是机关事业单位,还是义务教育教师。按国家政策,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基本工资比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基本工资高出10%。
另一份相关人员内部表格(附二)显示,全国普调基本工资从2021年10月份起计算,该表也暂不能分辨是机关事业单位,还是义务教育教师。
网上还流出了《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附三)和《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附四)。若将两表对比显示,同样的岗位和薪级,岗位工资数额有细微的变化,薪级工资则相同。
比如,专技人员七级岗位工资是2740元,管理人员七级岗位工资则只有2240元,同样的岗位等级,管理人员比专技人员少500元。专技人员20薪级的工资是1283元,管理人员20薪级的工资也是1283元。
此处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不包括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有专门的基本工资标准表。按照义务教育教师的基本工资高出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的10%。 事业单位还会涨工资吗 关于事业单位涨工资方面,根据全国两年一调正常调整机制,本来2020年是调整年,受疫情影响而推迟了,目前疫情得到控制,在这种背景下,2022年事业单位工资应该不会再推迟。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现行的工资是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补贴三部分组成,但随着事业单位工资改革调整了标准,也完善了工资调整跟制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一条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⑽ 事业单位工资怎么涨

你要想办法让领导注意你好的一面

阅读全文

与山东事业单位改革工资怎么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美女你还好吗现在在哪里 浏览:467
怎么才能开创自己的事业 浏览:344
爱情这么难的东西为什么要放弃 浏览:606
属猴女和属牛婚姻怎么样 浏览:648
属龙的和什么婚姻相配 浏览:484
19中国经济增速多少 浏览:9
爱情什么价dj版完整版 浏览:390
香港美女演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757
互联网事业群什么意思 浏览:815
美女大纸的纸经怎么写 浏览:536
黔西幸福村怎么去 浏览:379
什么是爱情中的分寸 浏览:286
腾讯视频怎么聊天才算爱情 浏览:513
事业单位换算是什么意思 浏览:252
舒茶哪个区的美女 浏览:362
咏叹调你可知道什么叫爱情 浏览:553
半途婚姻适合做什么 浏览:608
食神重叠婚姻如何 浏览:87
什么是白月光的故事 浏览:335
美女什么味道 浏览: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