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事业单位上班快退休了,还是一事无成,该如何应对
事业单位上班快退休了,还是一事无成,该如何应对?
3.很多人在即将退休的时候都很清闲。一方面,他们放松三天钓鱼,两天晒网。另一方面,在你即将退休的时候,单位不为你安排工作。我觉得应该利用好退休前的这个过渡阶段,思考退休后如何安排,尽快适应退休生活。整理工作期间的工作经历和成果,对工作进行总结。为退休后的生活做一个规划,整理一份退休生活备忘录,比如整理老朋友的联系方式、旅行计划、上高级大学的计划,以及了解要去哪些高级大学、学什么、是否有名额等。
‘贰’ 企业员工退休怀疑工资低怎么办
企业员工退休怀疑工资低可以有两种方式进行投诉:
1、你可以到劳动局投诉。
2、鉴于各地受理部门不一致,也可以到社保中心投诉。
第一种是有比较的对象。比方说有一个同事和你同时进单位工作,你俩是同一年生人,只是生日差了一两个月,在单位的时候开的工资也都差不多,可是他的退休工资每个月比你多了几百块。这种情况你可以同他一起拿着你们的身份证去当地的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让工作人员帮你们查询一下到底是什么情况。一般这种情况是因为刚开始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时候,对方选择的是高档而你选择的是低档,虽然现在看来钱不是很多。很可能是他一年交十块钱而你一年交五块钱,即使这样几年累计下来以后,退休的时候工资可能他就比你多一百甚至是几百元。
第二种情况是没有比较的对象,就是感觉自己的退休工资应该比现在高。那么我们可以先去人社局提出重新核定退休工资的申请,然后人社局会重新核定你的工龄,工龄无误后你再去社保局重新核定你各个年度的缴费基数和缴费金额,这样就可以重新核定你的退休工资了。这种情况一般出现的非常非常少,因为工龄的核定都是经过了层层的核查与认定,缴费基数和缴费金额又都是电脑里储存和自动计算的,出错的时候很少。
退休工资有异议可以到当地的社保局进行反馈,国家工作人员在社会保险管理、监督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违反《社会保险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九十三条:国家工作人员在社会保险管理、监督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九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二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对违反社会保险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举报、投诉。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和财政部门、审计机关对属于本部门、本机构职责范围的举报、投诉,应当依法处理;对不属于本部门、本机构职责范围的,应当书面通知并移交有权处理的部门、机构处理。有权处理的部门、机构应当及时处理,不得推诿。
第八十三条:用人单位或者个人认为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的行为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用人单位或者个人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依法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核定社会保险费、支付社会保险待遇、办理社会保险转移接续手续或者侵害其他社会保险权益的行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个人与所在用人单位发生社会保险争议的,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用人单位侵害个人社会保险权益的,个人也可以要求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或者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依法处理。
‘叁’ 退休后养老金不够用怎么办省钱又审心的方案来了!
在2021年5月1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介绍:国际上一般认为,一个国家60岁以上人口占全部人口比重超过10%,说明这个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10%-20%之间属于轻度老龄化,20%-30%之间为中度老龄化,超过30%是重度老龄化。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为18.7%。
随着老年人的比重日益增加,养老几乎成为每个家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肆’ 为什么有些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员工工资比企业退休的员工工资多
一.机关事业退休员工养老金比企业退休员工多的认知与结论,是完全正确的。
从总体上评估,不是“有些”退休员工,而是大多数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员工的养老金,相比企业退休员工的养老金要多。诚然,企业退休员工中养老金较多的也不乏其人,但那是少数大中型国企,或茏断行业的高管或少数白领员工,但他们在全国企退员工中的占比,应该极低。
在全国亿万企退员工中,真正打折压低缴费的中小微民营企业退休员工占比应该很低,多数尚未退休。这说明在存量企退员工中的国企退休员工占比,是很高的。这就告诉我们一个既定的客观事实:目前公认的所谓退休养老金差距矛盾,实际上就是国企退休员工,与机关事业退休员工的待遇差距问题。
上述分析与解读所得出的结论,与本题目的认知是完全一致的,应该是客观公正可信的。那些把存量退休人员养老金普遍偏低的原因,归结为压低基数、打折缴费的说法,是完全不正确的解读,似有转移焦点与混淆视听之嫌。
二.机关事业退休员工养老金,相比企业退休员工多的政策原因分析。
综合考察梳理企业与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来的 社会 实践,我们总结归纳造成目前机关事业退休员工,相比企业退休员工养老金多的原因如下。
1.双轨制政策并行运作是主导因素。这是造成机关事业退休员工,比企退员工养老金高的根本性政策原因。这种较大差距矛盾是由新、老计发办法本身存在的替代率水平差异所造成的。
2.平均工资水平差距是重要原因。机关事业退休员工的养老金,比企业退休员工多的原因,在于平均工资水平明显偏高所致。这也是所谓的多缴多得养老金的重要原因之所在。
3.计发办法存在差异是基本原因。养老并轨改革不仅应该实现并达到基本制度与模式框架上的统一,而且应在核心的计发办法上实现统一。视同年限缴费指数的推陈出新,以及强力普及职业年金,让制度并轨的预期目标遥不可及了。
提问者提出这样的问题时没有经过大量充分的调查,就这样笼统武断地发出这样的提问,有失偏颇,不是所有机关事业单位的人退休工资比企业工人高的!
本人是个公务员退休的,说公务员名义好听,但拿到手的退休工资要比我所在地的安庆某国有大型企业的工人,每个月到手的退休金要少2700多元钱!这就是事实!
要说我的工龄也有46周年了,职务、级别也不比这个国有大型企业的同级别的人低,本人入伍后一直在条件最艰苦的西藏边防部队,既出国打过仗也参加过西南(北)的剿匪平叛,但一说出待遇问题,上级领导总是说是"公务员是没有这些待遇的",对此,我也认了。
对公务员的工资待遇高一说,我并不反对,但要看在什么地方!例如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不可否认是高;我所在的城市只是个三、四线的小城市,能比吗?天壤之别呀!有可比性吗?再说北京、上海和河南省和我省的六安市等几个地方男性退休人员满65周岁、女性满60周岁有享受高龄补贴,我们有吗?
一般在网络媒体上提出问题一定要经过广泛深入调查后,要客观公正事实求是地提出来,不然凭借着自己的想当然乱讲,很容易引起很多涉及到自身利益关系的人反感,不要人为地造成不必要的误会为好。
楼主你好,为什么有些机关事业单位的人群,退休工资待遇比企业单位退休工资待遇要高呢。其实这个问题是有目共睹的,一般情况下从企业单位里退休,他获得养老金的替代率大约是40%~60%左右。但如果说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那么获得养老金的替代率大约是可以达到70%~90%。二者之间是有明显的差距。
再加上本身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可能自己的工资收入相对于企业单位来说要更加的稳定一些,那么这样的话也就意味着更加高一些,所以说退休以后所获得退休金的待遇本质上来讲也是比较高的,但实际上在现实操作中,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在交纳基本养老保险的过程中,严格的按照本人的收入来进行交纳,同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还建立了年金制度。
那么这两方面,都有助于提高自己养老金的待遇,反观企业单位这边,由于企业单位为了降低自己的用工成本,那么很多企业都是为选择最低的缴费标准,来给自己的员工缴纳相应的社保待遇,而且在交纳社保待遇的过程中还没有建立年金制度,所以说这样一来的话,那么退休以后获得养老金的待遇,水平自然会比较偏低。这就是为什么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之间退休金待遇有所差距。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企业职工退休金低的主要原因是,个人账户余额原来没有计算利息,比如1987年社保交费月2元左右,由于没有计算利息,导致个人账户余额无法与通货膨胀同步,社保基数的逐年递增是与通货膨胀同步的,可个人账户余额确没有与通货膨胀同步,导致早期交费的企业职工还不如没交费的事业编制人员(事业编制没交费视为交费年限)大家都知道补交社保时是按照上一年度的社保基数补交断档社保,不按照实际年份缴纳?为什么设定这种标准呢?原因就是社保基数增加实际是和通货膨胀相关,1987年的2元钱和如今的300元是同样的价值,可退休金计算公式,是个人账户余额 139,这就使早期交费的企业职工吃亏了,如果是按照上一年度社保交费基数 交费年限,那企业职工退休金就和事业编制退休人员差距小了,42年工龄的企业职工个人账户余额还不足10万元钱的太多了,如果按照上一年度交费基数乘以交费年限,那42年工龄个人账户余额可就几十万了。退休金也就和事业编制差不那么多了。
为什么有些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员工工资比企业退休的员工资多?
就目前来讲,虽然养老金并轨后,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参加的都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而且缴费方式、计算公式也都一样,可两者之间的退休金确实是存在不小的差距。
其实,这种差距的存在是有客观原因的。
第一、两者之间的缴费基数不同。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都是统一按照本人所在地上年度的 社会 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一般都在100%以上。而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由于经济效益不太好,或者是为了节约生产成本,都是按照最低档位的缴费基数来为职工缴费。根据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越高,领取的养老金就越多的原则,企业职工从缴费开始就巳经决定了将来退休时的养老金要比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低。
第二、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的差别。企业单位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巳经实行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他们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是按照实际缴费年限、缴费基数、缴费工资来计算的,你缴了多少就是多少。而机关事业单位是从2014年10月1日才开始缴纳养老保险金。为了不使他们退休时的养老金待遇吃亏,国家不但把他们并轨前的工作年限算作视同缴费年限,还另外增加了一笔过渡性养老金作为补偿。
在计算养老金时又都按照社平工资的100%以上的缴费指数来计算视同缴费年限。而且还釆取并轨前的老办法和并轨后的新办法两种计算退休金的办法来计算养老金。如果用老办法计算的退休待遇比新办法计算的待遇更高时,就按照老办法计算的退休待遇发放; 如果用新办法计算的退休待遇比用老办法计算的退休待遇更高时,在发放老办法计算出来的待遇的基础上,再对高出部分的待遇用10年过渡期的调节比例,以每一年10%的比例与老办法的待遇加起来发放。由于机关事业单位的缴费基数比来就比企业职工的高,现在又把视同缴费年限与实际缴费年限合起来计算养老金,他们每个人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都要比企业职工多不少,最后拿到手的养老金自然要比企业退休职工高不少了。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由于缴费基数、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等方面拉开的差距,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员工的退休金自然要比不少企业退休员工的退休金多不少啰。而且这种现象要一直等到2024釆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10年过渡期结束以后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拿得多一点,是因为有国家的大政方针,比如我昨天到帐的今年增加的退休工资是1596.84元。记得,有三项收入是企业所没有的,1,离退休人员生活补贴及书报费前久到帐3750元。1680元,不知道何钱?有人说是前段时候的疫情补贴,不是人人都有,2,多年前的改革性补贴,这是机关事业单位才有的。最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企业退休的人归社保局发养老金,我是事业,主管局找过社保中心要求将退休的干部发的退休金转到社保,但人家拒绝了说你们管你们的。所以,我们的退休工资,离退休人员生活补贴,一直仍然由文化和 旅游 局发放!由财政拨款。
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相比,职工退休养老金差距太大了,其中的原因非常简单。
首先 ,退休制度改革,我国首先是在企业实行的,废除了退休养老金按工龄和岗级拿退休工资的计算办法。改革前无论企业还是机关事业单位,都是根据职工退休前的工资为基数,再乘以系数进行计算,比如三十年以上工龄系数就是0.85,三十五年以上工龄系数就是0.9。企业退休制度改革后 ,是以工龄长短,缴费高低,以及上年度当地的 社会 平均工资水平等三个方面综合计算退休养老金。
企业退休改革从1992年就开始实行了,但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改革却是二十多年以后的事了,无形中造成了双轨制,导致机关事业单位长期不用缴纳养老保险 却可以享受高额的养老金。这二十多年恰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虽然比不上个别垄断性的大型国企,但是比那些无数的中小企业强很多。水涨船高,再加上退休制度一直不变,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就比较高了,慢慢地就与企业退休人员拉大了距离。
第二,长期以来,某一个地区在岗的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结构和工资体系基本一致,且一直可以分享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但是企业可就花样太多了,有效益非常好的垄断性央企国企,有效益一般的大型地方企业,还有一直在市场中苦苦挣扎的中小企业,更有成千上万关停并转的各类企业。
这些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就更奇里古怪,有的交的很高,有的按所在地区的平均水平交,有的按最低水平缴纳,在前些年甚至有的工厂连职工的养老保险都欠交。这么多企业平均下来,退休职工的平均养老金水平怎么可能高?
第三,企业退休养老金制度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经历了许多坎坎坷坷,是是非非,但所有一切都是企业职工在默默承受。比如,改革初期制度不完善,有些企业根本就没有给职工缴纳养老保险,过了许多年后职工才发现自己没有养老金账户,损失难以挽回。
比如,对于企业,有的地区是省级养老金统筹,但有的地区是市级养老金统筹,二者的差距是比较大的。都是中部地区,河南和安徽就是市级统筹,但山西就是省级统筹 ,这就是太原市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水平远低于合肥市和郑州市退休职工的主要原因。
第四,企业面临巨大的市场竞争,职工的压力也非常大,企业改革已经是家常便饭,职工下岗转岗也司空见惯了。反观进了机关事业单位就如同进了保险箱,端了金饭碗,二者真的难以相比。一个下岗职工连交养老保险都困难 ,拿什么谈退休养老金的高低 ?
好在国家也看到了这些,也在侧重照顾企业退休职工,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也开始缴纳养老保险,无奈的是,企业退休职工太多,所以照顾也是有限的,大家应该理解国家的难处。
产生题目所说结果的原因,主要还是由于过去实行的养老制度双轨制。其实,过去我们的养老制度分分合合,也是经历了很大变化的。
1951年 ,国家公布并实施《劳动保险条例》,对于部分企业建立了劳动保险制度,相应的养老金有劳动保险基金承担。劳动保险基金有工会部门管理。
1957年, 我国《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公布并实施,标志着我国真正建立了退休制度。相应退休制度,主要是根据工龄发放退休前工资的一定比例。实际上还有一定的生活补贴,这个就不是国家统一的了。
1969年 ,国有企业停止计提劳动保险基金,也代表着劳动保险制度的终止。所有的养老、医疗、工伤、生育等待遇都改由国营企业的行政方负担。这样不管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还是企业退休人员,都是有单位或者国家来养老。
毕竟当时是“大锅饭”时代,大家的退休待遇差别非常小。
1978年 ,国务院公布并实施了《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进一步明确了有关退休制度,也明确有关退休待遇的标准仍然是退休前工资的一定比例。
1991年 ,我国全面推动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过最初的待遇机制仍然保持1978年的标准。
1995年, 国家进一步建立了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机制,相应的养老待遇开始向多缴多得、长缴多得转变。大家退休办理的基础养老金是20%的社平工资,非常平等。另外一部分待遇是个人账户养老金,当时的划入比例是11%,计发月份是120个月。但是由于经济快速发展,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很低,相对贬值非常快。参加工作较早的老人可以计发过渡性养老金。
2005年, 为了增强养老保险多缴多得和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国家又改革了养老保险制度的计算办法,才形成现在的养老机制。对于建立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以前有参保缴费年限,或者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仍然计算过渡性养老金。
2014年10月 ,机关事业单位才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前仍然使用的是1978年的计算办法。改革以后,2014年10月之前的缴费年限会计算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模式跟企业退休人员类似。但是时间是不一样的。
以上就是 有关制度的差异 ,但企业和机关事业都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大家的养老金计算方式是统一的了,也就实现了并轨。
即使是养老保险制度 并轨以后 ,也不代表大家的养老金待遇会一致。随着过渡性养老金的逐渐减少,现在的养老金机制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机制。缴费基数越高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待遇才越高。
所以,未来养老保险制度的平等,只是计算方式上的平等,而不是养老金上的绝对平等。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计算办法自2014年10月1日起与企业职工并轨,养老金暂按2014年9月30日预发,具体金额尚未到位,高低尚未揭牌。预计仍会高于企退,最最不公平的,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仍享受所谓的精神文明奖和啥子安全奖,金额高达数万元,仅此一项就达到或超过企退人员的年养老金的总额。意思不是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不该享受,而是应该一视同仁。
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资金来源不同。世界上各个国家军公教人员和企业人员待遇都有差别,前者由政府财政供养,工作相对稳定,他们在职时都按职级、职称付给薪酬,退休后也按级别付给养老金;而企业系多劳多得,自负盈亏,效益好时收入就高,交的养老保险金也高;效益差的养老保险金交得低,所以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比起来,有高有低,并非人人都低。
二是部分企退人员心态不端正,总觉得自己比农民高一等,想和军公教人员平起平坐,所以感觉自己退休金低了。如果和农民比一比,就会增加满足感了。
三是机关事业单位入职门槛高,人才培养成本大,家庭投入多。工作岗位责任大,要求高,退休后的待遇因此也有区别。
四是有些企业人员当初按最低标准和最短年限交养老保险,退休后却要求得到较高养老金,梦想天上掉馅饼,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啦!
‘伍’ 企业退休人员的工资普遍偏低到底该怎么解决
企业退休人员广泛稍低是怎么回事儿?我们首先要搞清楚这样一个问题。由于做为企业单位退休职工而言,它的这一社保的缴费年限算得上是参差不齐的,因为有的人社保的缴费年限是比较长的,但是有些人事实上参加工作的时长或者说在这个原所在单位参与的时间是短一些,所以才导致自己的社保缴费年限短一些,那在这样的一个必要条件下,事实上自已的退休金待遇相对而言是比较低的。
‘陆’ 好多企业退休的老人说退休金不够花,这是真的吗
这应该是真的。安国家公布的数字,截止到二0二0年,退休职工的平均退休工资大概在三千左右。但这种平均和马云与另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平均工资一样,总额一千万,马云九百九十九万,普通人一万。我退休后,到现在每月不到两千,而据我所知,一些职务并不高的公务员,教师,医生,央企员工,每月至少都七八千,一万多也不罕见。昨天,我在小区散步,听到两个陌生人的对话,让我感到吃惊。一位问,你退休几年了,现在一月有多少退休金。另一位回答道,退休五年了,每月差不多八千。问者说,呀,真不少,花不完。答者说,这还算多。在我们宝钢比我多的多的是。现在退的,快一万了。偶然中听到的陌生人对话,让我的脑子里瞬间冒出了那句老话,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
我们不会去攀比这些,尽管我们的日子过得还比较紧巴,但我们也真希望退休金的差距能缩小些,让 社会 主义的平等,公平,能得到越来越多的体现,让劳动人民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好多企业退休的老人都说自己的养老金不够花,这事还完全有可能是真的。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
我以前的一位好朋友,最近刚退休,生活在一线城市,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公司工作,二十几三十年的企业员工。退休前,他的工资收入大概是1万块钱左右,退休后,则大概在5000多一点。
他不久前亲口告诉我说,他这样的一份收入,在一线城市生活着肯定是没有大问题的。也就是说,解决自己日常的吃、住、行,问题确实是不大的。当然,不能是山珍海味,更不能漂洋过海去远行。
但就是这么个问题不大的问题,反而恰恰是最大的问题。因为,这份5000块钱的退休工资,也就只能是填饱自己的肚子而已。
这样的收入,一旦碰到自己的身体 健康 出问题,那口袋立马就会捉襟见肘,稍微严重一点的 健康 问题都没办法解决。除了普通感冒发烧,别的稍微大点的病痛问题基本上都不敢去医院。因为生怕去了医院以后交不出钱,跟人都没法交待。这确实是件很难为情的事。
我这位朋友的情况,其实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从他的情况不难看出,现在很多企业的退休员工在城市里生活确实还是不容易的,钱不够花也是真的,是完全有可能的。
我相信是真的。因为企业退休的,退休金都不高,或不怎么高。低的只有一千多,两千多,三千左右的较为普遍。如果身体好,一般还祘过得去,如果身体不好,经常看病吃药,那就麻烦了。而且休老人,正好是体弱多病,经常跑医院的人多,如果一个月只有两三千元的退休金,确实经不起折腾,更不用提只有一千多元一月的了。
当饱汉不知饿汉饥的时候,当皇帝说吃不上饭为啥不吃肉的时候,企退老人的泪正在哗哗的流。
好多企退老人说退休金不够花是真的吗?
据我了解,多数企退老人的退休金在2000—3000之间,这个比例很大。
部分不足1000,部分高于3000达到4000—5000的,但是比例在30左右。
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我父母及亲戚朋友,以及同学同事和小区大妈大爷中来。
(本文以退休金2000—3000来讨论)
这里要根据 健康 程度来说。
健康 的企退老人。
小毛小病的每月花费医疗费用基本都在退休金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最大的开销还是在生活上,老人都比较节俭,大都从嘴里省钱,有的老人一碟咸菜腌萝卜可以吃一天,有的白菜豆腐经常吃。
省下的钱去哪里了?
有的补贴子女,有的旅个小游,好多打着100元尽情 旅游 的招牌很受老人的喜欢,结果便宜没好货落得个购物游。
还有很多老人把钱存起来,以备急需之用,毕竟年纪大了,吃五谷杂粮的身体抗不过岁月的不饶人,有了大病手里没几个钱真的很难熬。
身体欠佳的企退老人。
据我看到的,有的老人身体不好,一次重病住院基本上掏空了家底还不够,出院后光花在医药费上的钱占了退休金的一半还多。
我家大姨就是这样,人称药罐子,ICU抢救过来,账单能吓死人,这几年每天都要吃好几种药,一天都不能断,一把一把的吃,退休金都花在药上了。
够不够花,企退老人最清楚。
如果想跟那些七八千上万的那样花,这点退休金撑不过半个月。
老人靠省,只有省才能安度晚年。子女不啃老的话,身体 健康 点的话,老人这点钱还能过得去。
用一个方法可以测试一下。
那就是去养老院。
看看有几家养老院是企退老人能住的起的,住不起的基本就是养老金低的不够花的。
你同意我的看法吗?
如果不生病,孩子不啃老,够基本生活。如果有上面两个之中的一个,就不够。
退休金没有什么够不够花的,别去比,人家事业退休金开的多,吃着山珍海味,你企业每月一两千块钱退休金,也想着跟人家一样去享受那山珍海味,那肯定不够花的。
企业退休金少,那就省着点花,粗茶淡饭能吃饱就行,人家多退休金吃着三文鱼,你退休金少的买点几块钱一斤的海杂鱼吃一样,也吃着鱼了。
不要以为退休了,花钱就大手大脚,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节省点花钱,能吃的饱,衣裳遮体就行。
退休金少我们教育出来的好儿女,也会给父母钱的,家里没有啃老的,退休金少也够用。相对退休金多的,在有儿女啃老,退休金再多也不会够用的,倒是犯愁。
当然了,退休金不仅在吃穿方面节省,在住的方面或其它方面都要省着点花,房子小一点,能节省物业费,暖气费,水电费也要节省着,还的给自己攒点看病钱,别到时候有病了没钱看,就说有医保还的自己先垫付。
所以,不怕退休金少,就怕死的早,看护好自己的身体,每天锻炼锻炼身体,只要寿命长,还怕退休金少吗?
如果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实在觉得退休金不够用,还可以出去找点力所能及的活干干,即锻炼了身体,也补充了退休金不足。
总之,有退休金开,退休老人就有钱花,本着知足常乐的乐观心态生活,总比那些人到老了没有收入强的多。
都在谈论退休金不够花,你们是否想到50后,60后为国家建设所做出的无私贡献,因 历史 原因没交社保,60岁后每月只有100多元的生活补贴,他们够花吗?他们有怨言吗?
我爸三千多我妈三千多,
父母有医保,生病走医保,没有大的医疗问题,水电一个月4.5百,吃饭大约3000,衣服一月500左右,应酬,一个月了500左右,每个月给孙子孙女零花500,一个月余一千多,也就够温饱吧
这个应该是真的。
根据人社部的数据,2020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平均退休金大概在2900元,2021年经过上涨以后,大概平均退休金应该在3000元左右的样子。也就是说,企退人员中养老金高的能够达到五六千甚至更高,也有一些低的可能就一两千,而大部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大概也就是3000元左右。
现在来说,如果家里有房子,身体 健康 ,也没有欠债等其他方面的支出,那么一个月3000元的养老金虽然说不上太富裕,但是如果自己买菜做饭,一天花个六七十元,也基本上足够退休老人过上比较好的生活了。但是3000元的退休金,再想多出门 旅游 几趟或者是补贴下子女可能就不现实了。
而如果是退休老人家里面有人在身体方面有一些疾病,需要经常看病吃药,那一个月3000元左右的退休金在除去生活费用以后,留给看病吃药等的费用就会比较少了,而如果还上一些花费比较大的疾病,那么可能就有点不够花了。
还有一个是有些退休老人年龄大了,子女繁忙也没空照顾,这个时候如果老人想住养老院,那么一个月三千多的养老金可能就不够了。现在很多私立养老院收费还是比较贵的,一个月可能需要四五千元甚至更高的费用,而一些收费相对便宜一些的公立养老院可能就没有床位,需要排队等着。
综上所述,现在有些企业退休的老人说退休金不够花,可能主要是由于退休金比较少,而且可能患有疾病,或者是年龄大了想到养老院去住,这样可能都会面临养老金不太够的麻烦。
企业退休金本身不高,节约的花还不够,哪里敢奢侈呢,难道成了月光族?
‘柒’ 十九大中央对企业退休人员和事业退休人员工资差距怎么解决
应该说是一个差距逐步缩小直到完全一致的过程。根据现在的政策,事业单位的退休工资也不完全高于企业退休工资。原因是:事业单位分为三种,一是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其经费完全由财政负责;二是定额补贴事业单位,也就是财政每年补贴一定数量的资金,其余靠单位自己解决;三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经费完全由自己解决。其中第一种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工资比企业退休人员工资高,因为企业员工退休后,就转入社保,由社保局统一发退休金了。而定额补贴的事业单位一般也退休人员工资也比企业高,但是自收自支的就难说了。另外,有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也已经纳入社保了,他们的退休金和企业退休人员的是一样的。随着工资和社会保障改革的逐步深化,将最终解决退休后待遇不平等的问题,所以退休人员全部纳入社会保障,由社保按照统一的标准发放退休金。但是具体到什么时间能够改革到位,全部解决退休金不一致问题,还需要时间。如果是现在参加工作,完全不必要考虑两者的差异,因为到您退休时,改革早就完成了。
‘捌’ 怎样缩短企业和事业单位的退休金差距有什么办法
怎样缩短企业和事业单位的退休金差距?有什么办法?
4、增加70岁以上老人的养老补贴。这种养老金分配方案的一部分损失是增加老年人的养老金补贴,这可能是一些省市根据其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决定的政策。老年人的补贴可能比普通人高200到300元。一般可以高40%左右。根据养老金收入进行调整:不同省市根据养老金收入标准进行调整。比如养老金2000元以下的朋友,在国家下发的标准上增加1.5%。
‘玖’ 企业员工退体工资低,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你想都别想,依据国家人社部4月16日公布的2021年养老金调整通告,有一条要求企业退休人员和行政事业单位调节的方式统一。换句话说,上年有些省区养老金调整还对企退工作人员倾斜,在今年的方式统一,就谈不上倾斜了。企业退休人员交费时间长,养老保险金广泛稍低,是众人皆知的客观事实,原寄希望于每一年养老金调整多方位企退工作人员倾斜,逐渐变小养老保险金的差别,提升企退员工的生活品质,这类心愿变成了想象。将来,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金一定会涨,但无法跟上物价水平的增涨,你觉得可以解决公司退休人员工资高的问题吗?
企业退休金低应当讲是人为因素编写导致的!或许别人会讲:公司给员工购买社保是最少的这一档,那么多买多得很公平公正!小编还在省属企业呆过,公司上缴利润高,的确无过多资产给员工选购相对应社保金,更何况企业管理层也压根潜意识为职工争得应该有褔利,乃至自己也潜意识到社会转型。因而,除非是编写企事之分主政者在群众怨声和工作压力下稍微改进公司员工过分稍低养老保险金,无其他行得通方法。
‘拾’ 企业退休职工工资为什么,比事业单位低,国家如何解决,企业退休人员不应该受歧视,
我来回答终极解释:行政事业单位,部门自己制定规则说了算,因此自己对自己好,自私自利的给自己制定了有利的规则!!!而更多的企业退休工人,退休后,部分行政事业,企业,同样都是呆在家里,贡献没有差异,所以必须领着退休金,就应该没有差异。可实际是,双轨制就是直接,故意给企业工人少开退休金!把企业退休工人当成韭菜来收割!!!!一字语都没有说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