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事业单位拨款三种方式
所属事业单位是指:党政机关下属不是公务员编制但是全部或部分以国家财政作为工资发放的单位,不同于企业,一般不以盈利为目的。下属事业单位这个单位一般来讲是行政机关,行政机关都是职能部门,属于管事的部门,它是不会办具体业务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自主事业单位。其中,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即为一类事业单位。
1、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也称为全供事业单位,也就是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是其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的一种管理形式。
这种管理形式,一般适用于没有收入或收入不稳定的事业单位,如学校、科研单位、卫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业单位,即人员费用、公用费用都要由国家财政提供。采用这种管理形式,有利于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收入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督,同时,也使事业单位的经费得到充分的保证。
(这就是:一类事业单位)
详细阅读:事业单位拨款三种方式">>详细阅读:事业单位拨款三种方式
2、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按差额比例,财政承担部分,由财政列入预算;单位承担部分,由单位在税前列支,如医院等。
差额拨款单位的人员费用由国家财政拨款,其他费用自筹。这些单位的人员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为60%,非固定部分为40%。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差额拨款单位要根据经费自主程度,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办法,促使其逐步减少国家财政拨款,向经费自收自支过渡。
3、自主事业单位又称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作为事业单位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所在单位依据政府,或物价部门的批准自己收取各项行政性收费,然后按当地财政核定的比例留成部分资金用于本单位的日常开支及工资发放。
Ⅱ 行政事业单位和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具体有哪些
学校、科研单位、卫生防疫、工商管理。
Ⅲ 有哪些职业是享受财政拨款的你都知道哪些
所谓“编制”其实是该部门官方职员所占的职位,但协议上社会公认的编制前提是国家支付工资,但国家支付工资并不一定都是编制好的。总的来说,目前公认的编制有四种。
Ⅳ 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有哪些
财政全额拔款的事业单位主要有图书馆文化馆、党校、档案局、文化中心、农业局下属的森防管理事业单位、动物疫病控制中心、中小学校、城建局下城市维护管理的如园林处、公园、绿化站、城肥所、环卫处、疾控中心、防治站等财政差额拔款的事业单位包括:医院等有收入的又承担政府社会职能的单位;自收自支管理的事业单位,现在很少了,我们这里主要是一些原来国有企业的行业主管局,现在企业大部分改制了,他们的职能淡化了,但是他们的人还属于事业编制.这些单位的性质确定由人事局来管理,全部登记备案,核定编制.到人事局问,或上人事局网站上看看有没有,有的网站没有,而且各个地区的事业单位定性也有些差别,所以,你要到你们地区的人事局查才行.
Ⅳ 财政拨款的单位有哪些
财政拨款的单位有图书馆、文化馆、各级公办学校、党校、档案局、文化中心、农业局下属的森防管理事业单位、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城建局下城市维护管理的如园林处、公园、绿化站、城肥所、环卫处、疾控中心、防治站等。
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主要有图书馆、文化馆、各级公办学校、党校、档案局、文化中心、农业局下属的森防管理事业单位、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城建局下城市维护管理的如园林处、公园、绿化站、城肥所、环卫处、疾控中心、防治站等。
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包括:医院等有收入的又承担政府社会职能的单位;自收自支管理的事业单位,现在很少了,主要是一些原来国有企业的行业主管局,现在企业大部分改制了,他们的职能淡化了,但是他们的人还属于事业编制。
这些单位的性质确定由人事局来管理,全部登记备案,核定编制。到人事局问,或上人事局网站上看看有没有,有的网站没有,而且各个地区的事业单位定性也有些差别,所以,要到当地的人事局查才行。
Ⅵ 事业单位的经费形式
法律分析:事业单位的经费形式一般分为三种:一是财政拨款,即全额拨款,或称财政性资金基本保障;二是财政补助,即差额补贴,或称财政性资金定项或定额补助;三是自收自支,即经费自理,或称财政性资金零补助。在中央编办统计中,还有企业化管理形式。根据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有关文件规定,对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根据正常业务需要,财政给予经费保障;对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根据财务收支状况,财政给予经费补助,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十一条 公务员工资、福利、保险以及录用、奖励、培训、辞退等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Ⅶ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是什么意思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解释
1、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执行国家统一的工资制度和工资标准。在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为70%,活的部分为30%。这些单位在核定编制内实有人数的基础上,可实行工资总额包干。
2、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是指有一定数量稳定的经常性收入,但还不足以抵补本单位的经常性支出,支大于收的差额需国家预算拨款补助的单位。
Ⅷ 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有哪些
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主要包括有图书馆、文化馆、各级公办学校、党校、档案局、文化中心、农业局下属的森防管理事业单位、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城建局下城市维护管理的如园林处、公园、绿化站、城肥所、环卫处、疾控中心、防治站等。
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按差额比例,财政承担部分,由财政列入预算;单位承担部分,由单位在税前列支,如医院等。
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一般都是营利性的单位,其实际更接近于企业。如以前很多设计院所。
(8)事业单位拨款有哪些扩展阅读:
如果说,公务员与事业单位的人员有什么区别,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工作性质
公务员从事的主要是国家行政事务性工作;事业单位人员从事的主要是社会公益性工作,或者说是非营利性的工作。
工资收入
公务员的工资收入是按照《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的规定发放,并根据国家财政状况进行调资;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收入一般不受国家约定,由各事业单位根据市场情况而定。一般来说,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收入比公务员高。
保险福利
公务员享受的保险福利是按照《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的规定执行;事业单位人员享受的保险福利是按照国家有关的社会保障规定执行,一般要逐步实行社会化。一般来说,公务员享受的福利待遇比事业单位的人员要好一些。
用人方面
公务员的录用、提升、退休、辞退、辞职等是按照《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的规定执行;而事业单位人员的录用、提升、退休、辞退等是按照国家劳动法的有关规定执行。但事业单位对人员的管理权限要大一些。
单位性质是财政全供,当然应该享受财政全额拨款。
如果项目属性是没有收入来源,那当然也应该享受财政全额拨款。
如果单位不是财政全供,有收入来源;或者项目属性有盈利性质,那财政不应该让你享受全额拨款。
实践中因为领导意志和关系网络,可能会有偏差。
参考链接:财政全额拨款—网络
Ⅸ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有哪些
法律分析: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是:有政府部门办的酒店、印刷厂、公证处、测绘所、规划院等。事业单位都包括 :1、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这类被成为全供事业单位,他们的全部经费都是由国家预算拨款,一般是用于没有收入或者收入不稳定的事业单位,如:学校、科研单位、疾病预防控制、工商管理等事业单位。2、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这类单位的人员费用是由国家财政拨款,其他费用自筹,就如:医院等单位。按差额比例,财政承担部分,由财政列入预算,单位承担部分。3、自主事业单位。这类单位又叫做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管理相对松一些。
法律依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第五条 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明确岗位类别和等级。
第六条 事业单位根据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岗位。岗位应当具有明确的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
第七条 事业单位拟订岗位设置方案,应当报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