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婚后事业 > 事业之变讨正法之本什么意思

事业之变讨正法之本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3-01-05 03:06:37

⑴ 求《商君书更法〉译文

商君书·更法第一》白话译文

题记:此篇记载了秦国实行变法之前革新派与守旧派围绕该不该变法,为什么要变法的问题展开的争论。

原文

孝公平画,公孙鞅、甘龙、杜挚三大夫御于君。虑世事之变,讨正法之本求使民之道。

君曰:“代立不忘社稷,君之道也;错法务明主长,臣之行也。今吾欲变法以治,更礼以教百姓,恐天下之议我也。”

公孙鞅曰:“臣闻之:‘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君亟定变法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之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骜于民。语曰:‘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郭偃之法曰:‘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法者所以爱民也,礼者所以便事也。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孝公曰:“善!”
甘龙曰:“不然。臣闻之:‘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者,不劳而功成;据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今若变法,不循秦国之故,更礼以教民,臣恐天下之议君,愿孰察之。”

公孙鞅曰:“子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夫常人安于故习,学者溺于所闻。此两者,所以居官而守法,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故知者作法,而愚者制焉;贤者更礼,而不肖者拘焉。拘礼之人不足与言事,制法之人不足与论变。君无疑矣。”

杜挚曰:“臣闻之:‘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臣闻:‘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君其图之!”

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兵甲器备,各便其用。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汤、武之王也,不修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君无疑矣。”

孝公曰:“善!吾闻穷巷多怪,曲学多辩。愚者之笑,智者哀焉;狂夫之乐,贤者丧焉。拘世以议,寡人不之疑矣。”于是遂出垦草令。

译文

秦孝公同大臣研讨强国大计,公孙鞅、甘龙、杜挚三位大夫侍奉在孝公的面前,他们分析社会形势的变化,探讨整顿法制的根本原则,寻求统治人民的方法。

秦孝公说:"接替先君位置做国君后不能忘记国家,这是国君应当奉行的原则。实施变法务必显示出国君的权威,这是做臣子的行动原则。现在我想要通过变更法度来治理国家,改变礼制用来教化百姓,却又害怕天下的人非议我。"

公孙鞅说:"我听过这样一句话:行动迟疑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办事犹豫不决就不会有功效。国君应当尽快下定变法的决心,不要顾用天下人怎么议论您。何况具有超出普通人的高明人,本来就会被世俗社会所非议,独一无二见识思考的人也一定遭到平常人的嘲笑。俗语说:'愚笨的人在办成事情之后还不明白,有智慧的人对那些还没有显露萌芽的事情就能先预测到。'百姓,不可以同他们讨论开始创新,却能够同他们一起欢庆事业的成功。郭偃的法书上说:'讲究崇高道德的人,不去附和那些世俗的偏见。成就大事业的人不去同民众商量。'法度,是用来爱护百姓的。礼制,是为了方便办事的。所以圣明的人治理国家,如果能够使国家富强,就不必去沿用旧有的法度。如果能够是百姓得到益处,就不必去遵循就的礼制。"

孝公说:"好!"

甘龙说:"不对,臣也听说这样一句话:'圣明的人不去改变百姓的旧习俗来施行教化,有智慧的人不改变旧有的法度来治理国家。'顺应百姓旧有的习俗来实施教化的,不用费什么辛苦就能成就功业;根据旧有的法度来治理国家的人,官吏熟悉礼法,百姓也安乐。现在如果改变法度,不遵循秦国旧有的法制,要更改礼制教化百姓,臣担心天下人要非议国君了。希望国君认真考虑这样的事。"

公孙鞅说:"您所说的这些话,正是社会上俗人说的话。平庸的人守旧的习俗,读死书的人局限在他们听说过的事情上。这两种人,只能用来安置在官位上守法,却不能同他们在旧有法度之外讨论变革法制的事。夏、商、周这三个朝代礼制不相同却都能称王于天下,春秋五霸各自的法制不同,却能先后称霸诸候。所以有智慧的人能创制法度,而愚蠢的人只能受法度的约束。贤能的人变革礼制,而没有才能的只能受礼制的束缚。受旧的礼制制约的人,不能够同他商讨国家大事。被旧法限制的人,不能同他讨论变法。国君不要迟疑不定了。"

杜挚说:"臣听说过这样的话:'如果没有百倍的利益不要改变法度,如果没有十倍的功效不要更换使用工具。臣听说效法古代法制没有什么过错,遵循旧的礼制不会有偏差。国君应该对这件事仔细思考。"

公孙鞅说:"以前的朝代政教各不相同,应该去效法哪个朝代的古法呢?古代帝王的法度不相互因袭,又有什么礼制可以遵循呢?伏羲、神农教化不施行诛杀,黄帝、尧、舜虽然实行诛杀但却不过分,等到了周文王和周武王的时代,他们各自顺应时势而建立法度,根据国家的具体情况制定礼制,礼制和法度都要根据时势来制定,法制、命令都要顺应当时的社会事宜,兵器、铠甲、器具、装备的制造都要方便使用。所以臣说:治理国家不一定用一种方式,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一定非要效法古代。商汤、周武王称王于天下,并不是因为他们遵循古代法度才兴旺,殷朝和夏朝的灭亡,也不是因为他们更改旧的礼制才覆亡的。既然如此,违反旧的法度的人,不一定就应当遭责难;遵循旧的礼制的人,不一定值得肯定。国君对变法的事就不要迟疑了。"

孝公说:"好。我听说从偏僻小巷走出来的人爱少见多怪,学识浅陋的人多喜欢诡辩,愚昧的人所讥笑的事,正是聪明人所感到悲哀的事。狂妄的人高兴的事,正是有才能的人所担忧的。那些拘泥于世俗偏见的议论言词,我不再因它们而疑惑了。"

于是,孝公颁布了关于开垦荒地的命令。

⑵ 世事多变什么意思

世事多变意思是世事无常,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改变的东西很多,以比喻人世间事物变化极大,或者变化较快。世事指时事;世上的事。多变是描述事物变化转移的意思。

读音为shì shì ō biàn,动宾式结构,通常在句子中作谓语、定语,为组合词。

语出战国商鞅《商君书·更法》:“虑世事之变,讨正法之本,求使民之道。”白话文意思是考虑到世事变化快,商讨变法的根本,还是要使百姓安稳之道。

(2)事业之变讨正法之本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近义词:

1,沧海桑田,读音是cāng hǎi sāng tián,意思是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人世间事物变化极大,或者变化较快。出自清·程元升《幼学故事琼林·地舆》:“沧海桑田,谓世事之多变。"意思是沧海桑田是形容世事多变,时间过去很久世事变化很大。

2,物是人非,读音为wù shì rén fēi,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了,多用于表达事过境迁,因而怀念故人。

出自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意思是季节相同,但时间已不是那个时间了。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了。我做这么多的努力又有什么用呢!

3,日新月异,读音是rì xīn yuè yì,意思是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出自《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使身心清新,更要继续不断地每天清洗,使身体和精神焕然一新,指人的修养。

⑶ 世事变迁什么意思 世事变迁指什么

1、世事变迁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原来的人原来的事都已经改变,多用于感叹世事变化之快。世事指时事;世上的事。变迁是描述事物变化转移的意思。

2、世事变迁读音为shìshìbiànqiān,是动宾式结构,通常在句子中作谓语、定语,为组合词。世事一词出自战国商鞅《商君书·更法》:“虑世事之变,讨正法之本,求使民之道。”白话文意思是考虑到世事变化快,商讨变法的根本,还是要使百姓安稳之道。

3、“变迁”一词出自明代李贽《和韵》之八:“沧海桑田几变迁。”白话文意思是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层多次变化。

⑷ 天有不测风云什么意思

天有不测风云的意思是天气无法预测刮风下雨,比喻有些灾祸的发生,事先是无法预料的。

出处:宋·吕蒙正《合同文字》第四折:“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译文:天气无法预测刮风下雨,人在不同的时间,好的坏的事情都会有发生。

用法:作宾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示例:天有不测风云,谁能知道以后的事呢?

天有不测风云的的近义词

1、世事难料

释义:指世间的事情变幻莫测、错综复杂,很难预料到会发生什么事情。

出处:战国 商鞅《商君书·更法》:“虑世事之变,讨正法之本,求使民之道。”

翻译:他们分析社会形势的变化,探讨整顿法制的根本原则,寻求统治人民的方法。

2、人算不如天算

释义:办事情有时最终的结果会与预期的相违,因此为人做事要顺其自然

出处:民间俗语。

⑸ 《商君书》中“虑世事之变,讨正法之本,求使民之道。”是什么意思

阅读全文

与事业之变讨正法之本什么意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做好财富与幸福的决策 浏览:738
结婚三周年怎么表达爱情 浏览:57
兵团九师工作事业单位怎么样 浏览:663
陶瓷杯与骨瓷杯哪个更健康 浏览:747
310在爱情数字里什么意思 浏览:132
什么软件把自己变美女 浏览:393
美女和帅哥的全家福该怎么画 浏览:309
欧美女人穿什么衣服好看 浏览:819
有哪些表示幸福的诗句 浏览:37
幸福生活节节高的儿童舞蹈视频有哪些 浏览:377
老班长说幸福就是什么补充完整 浏览:74
家庭幸福美好如何做 浏览:536
肥城和宁阳事业编哪个好 浏览:321
美女组团偷项链是什么电影 浏览:724
对中医事业有什么追求 浏览:481
经济下行该如何面对 浏览:453
如何谈幸福恋爱 浏览:789
中国古代爱情电视剧有哪些 浏览:926
合肥和中山哪个经济发展好 浏览:310
红米note9pro如何快速打开健康码 浏览: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