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考上事业编档案都要提到单位吗
是的。只需要进行档案的办理,一般事业单位是需要把录取者的档案调入到事业单位来进行保存和保管的。录取者只需要持有效的调档函到自己档案所在地进行办理就行。办理后,不是自己拿档案来事业单位,而是需要档案所在地进行邮寄方式。原来没有办理人事代理,现需办理调动手续等使用到人事档案时,必须先将档案托管到当地人才中心办理人事代理,方可办理调动等手续。
一、考上事业编还能考公务员吗
1、有些地方对考上事业单位是有最低服务期限要求的,一般为五年。有些就没有,有的话只要过了这个期限就可以报考符合条件的公务员了。
2、通常来讲,事业单位工作强度跟公务员其实差不了多少,有些可能还会更忙,具体就要看单位性质和岗位性质了,你要备考公务员的话,可能还是需要在工作之外挤时间来认真复习。当然,从待遇上来讲,事业单位比公务员还是差一些的。
3、考上公务员后,一般办的都是调动手续,而不是新录取手续。以我为例,是在同市不同区考上的,还有一个朋友是同省不同市考上的,都是办的调动手续。因为只要是在编的,都会录入在全省统一的人事系统。所以从事业单位考到公务员,其实就是,同在体制内了,身份再转变一下而已。
4、如果你报考了公务员,并且有幸进入了面试,那在面试资格预审的时候,需要你所在的单位出具一份同意报考的证明文件,才能让你参加后续的面试环节。
二、考上事业单位的人有哪些身份
1.在编在岗人员。这一种身份个人是拥有事业编制的,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事业单位铁饭碗。不仅可以调动去其他单位,在达到一定的级别之后,还可以转为公务员身份。
2.员额备案制人员(每个地区的叫法有所区别),这种一般是在中小学和医疗机构,这种个人是没有编制的,只占用所在单位编制,如果离开了就无效了。这种身份的人员是不能进行跨区域调动的,也无法转为公务员身份,但是在本单位(本行政区域)内,这种身份可以进行提拔晋升。
3.人事代理人员。这种一般在高校和医院中,身份比上面说的员额备案制人员要低一级,算是和单位签合同的合同制人员,没有编制也没有提拔晋升的机会,随时都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4.聘用制人员或者说是劳务派遣人员。这种是没有编制、没有提拔晋升机会的,随时都可以解除聘用合同,是跟劳务派遣公司签的合同。
三、考上事业编后工龄如何计算
1、若是应届生考入事业单位,则工龄为零。包括专科应届生,本科应届生,研究生和博士。
2、若是原来的国有企业或者是集体所有制企业与单位解除了劳动合同又重新考了事业单位的话,则其在国有企业或者是集体所有制企业里的工龄算在事业单位工龄上。
3、在非公有制企业工作的人员,在工作期间,如果与企业签了合同,并缴纳了社会基本的养老保险一类的,则在考上了事业单位后,其工龄是从开始缴纳养老保险的那年开始计算。
4、原被机关事业单位聘用的编制外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单位与本人签订了书面劳动(聘用)合同,并为其缴纳了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录(聘)用为机关事业单位在编正式工作人员后,其缴费年限与正式录(聘)用后的工龄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5、不满足以上条件的人,则考入到事业单位的工龄是与应届毕业生一样的工龄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第十五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向档案馆移交档案,档案馆不得拒绝接收。
经档案馆同意,提前将档案交档案馆保管的,在国家规定的移交期限届满前,该档案所涉及政府信息公开事项仍由原制作或者保存政府信息的单位办理。移交期限届满的,涉及政府信息公开事项的档案按照档案利用规定办理。
⑵ 考上编制之后档案调动流程
事业单位调档案流程:
1、开具调档函
2、转递档案;
3、转入档案。完成这三步才算是完成了档案调动,在过程中,需要按照规章制度,完成相应的流程,不能越级违规操作。考上公务员后,考上的单位就会给开一张调档函,通常在体检通过以后就会给你。然后你直接拿着调档函去你档案的所在地办理调档手续就可以了。
一、未办理过就业报到手续的小伙伴考上公务员后调档所需的材料
1、调档函(调档函上需要体现公务员录用)
2、报到证原件以及报到证复印件
3、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等
二、已经办理过就业报到手续(满一年)的小伙伴考上公务员后调档所需的材料
1、调档函(调档函上需要体现公务员录用)
2、做过就业报到手续的相关单位的离职证明资料
3、做过就业报到手续以来的连续完整的社保缴费记录
4、身份证等个人有效证件
5、如果户口寄存在人才中心,需要写一份声明(户口将在多少时间内迁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十三条 公务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年满十八周岁;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 (七)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
⑶ 事业单位我已经考进去了,我想问一下,是先公示再调档还是先调档再公示
考上事业单位后是先调档。
事业单位,英文是Public Institution,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是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
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机构,其工作人员与公务员是不同的。
根据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精神,事业单位不再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而分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还新兴了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事业单位和社会资本举办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定义: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受国家行政机关领导,没有生产收入、所需经费由公共财政支出、不实行经济核算、主要提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非物质生产和劳务服务的社会公共组织,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是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事业单位
⑷ 事业编考察期间会调走档案吗
会,是招聘单位去调取你的档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第九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机构依照《档案法》第七条的规定,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建立、健全本单位的档案工作规章制度;
(二)指导本单位文件、资料的形成、积累和归档工作;
(三)统一管理本单位的档案,并按照规定向有关档案馆移交档案;
(四)监督、指导所属机构的档案工作。
⑸ 事业单位调动工作,档案已到人社局审核中,多长时间发调令
人事调令有时间有期限,如无特殊要求,至批准之日起一个月左右。
商调函是指没有隶属关系的地区、部门或国有单位来之间为了人才流动而互致的公文。商调函源一般采用规定格式,具体有以下内容:发函单位名称、字号、文号、受函单位名称,商调理由、商调事项、发函日期等。只有具有人事档案管理权的单位才有资格出具商调函。
事业单位调动工作是由人社局发调令的,调动人员凭调令办理行政、工资等转移手续。
(5)考上事业编多久会调档案扩展阅读
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文件对事业单位人员调动做出了如下要求: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交流,坚持工作需要、人岗相适、公开透明、程序规范。调入单位应有空缺编制和岗位,拟交流人员须符合相应岗位基本任职条件,具备相应履职能力;
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可通过交流方式进入事业单位工作,并规定了6种一般不得交流的情形:
试用期未满,或试用期满考核合格但在原单位工作不满1年的;县(市、区)以上所属事业单位从乡镇(街道)机关事业单位选聘人员,在乡镇(街道)工作不满5年的;
通过招生招聘并轨方式为基层事业单位定向培养的人员,未满规定最低服务年限的;人事档案涉嫌涂改造假,或者出生时间、参加工作时间、入党时间、学历学位、工作经历、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身份(以下简称“三龄两历一身份”)等重要信息记载存疑的;
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组织审查且尚未作出结论的;不符合相关政策规定的其他情形。
⑹ 应届生考上编制了档案怎么调
1、当你成功考上事业编后,新单位会让你将档案调过来,会给你开具一份调档函,你按照调档函上面的要求操作即可。需要准备什么资料问一下单位,全部弄好后可以进行第二步。
2、回到你档案存放地,提交调档案等其他资料,档案存放地的工作人员就会开始调档。注意,调档的时候,你的档案并不是给你拿到新单位,而是通过机要方式将你的档案寄到新地方。
3、一句话总结就是档案接收地开具调档函,你将调档函提供给现存放档案的地方,然后他们之间会自行操作,将你的档案调过去。记得调档成功后要查询一下,避免档案不见了。
档案一般存放在哪里?
调档的时候需要去档案接收的地方处理相关事宜,所以提前要知道自己的档案在哪。要么在人才中心,要么在公司或者学校,都可以去问一下。如果在自己手里,及时将档案托管到人才中心。
1、如果签了三方,你的档案会在公司或者公司所在地人才中心。毕业后如果你找到的工作和你签了三方协议,你的档案就会被放在签三方协议的单位,如果单位无法接收档案,就会被放在当地人才中心。
2、没有签三方协议,那么你的档案会被学校打回原籍,也就是回到你户口所在地的人才市场。那么你调档的时候就要去这个地方了。
3、如果你自己拿到了档案,请及时托管到人才中心,不然是死档,事业编考试政审会不通过的。另外要注意,档案在自己手里,千万不要自行打开,一旦打开档案就失效,需要重新去核验资料真伪,非常麻烦!
4、如果档案找不到了,记得要及时去补办档案,时间越久补办越麻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2020修正)
第二十八条 档案馆应当通过其网站或者其他方式定期公布开放档案的目录,不断完善利用规则,创新服务形式,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积极为档案的利用创造条件,简化手续,提供便利。
单位和个人持有合法证明,可以利用已经开放的档案。档案馆不按规定开放利用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档案主管部门投诉,接到投诉的档案主管部门应当及时调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告知投诉人。
利用档案涉及知识产权、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第二十九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公民根据经济建设、国防建设、教学科研和其他工作的需要,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利用档案馆未开放的档案以及有关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保存的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