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如何认定
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的意思是:家庭经济困难的而且是残疾的学生以及残疾人的孩子。如果母亲有残疾证,建议选“是”。
家庭经济困难而且学生本人还是残疾人这可能进一步让家庭的经济得不到发展,而残疾人子女主要是考虑到残疾人缺乏有效的经济来源,经济来源又制约着孩子的教育水平,如果经济来源不可靠,容易造成孩子的失学。
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残疾人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统一规划,加强领导,为残疾人接受教育创造条件。 政府、社会、学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残疾儿童、少年就学存在的实际困难,帮助其完成义务教育。
各级人民政府对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学生、贫困残疾人家庭的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并给予寄宿生活费等费用补助;对接受义务教育以外其他教育的残疾学生、贫困残疾人家庭的学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资助。
2. 学校特殊群体学生调查统计表有啥用
可以更好地锁定特殊目标学生。
特殊群体学生包括,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学生、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孤残学生、烈士子女、家庭经济困难残疾人子女、家庭经济困难退役军人子女等。
此项举措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严格落实学生资助相关政策,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作为“精准资助”的基础性工作抓细抓实。
3.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基础信息确认表 残疾人类型怎么填
无残疾。如果有残疾按残疾证上内容填。
可以填写:无残疾、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其他残疾。
残疾人类型:残疾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
(3)教育事业统计调查表中属于残疾学生的有哪些扩展阅读: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预计将于2013年秋季学期实现全国联网并试运行。
该系统将为每名中小学生建立全国唯一的、跟随一生的学籍编号,从小学一直沿用至研究生教育乃至继续教育,并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学生转学、升学等动态跟踪管理,对解决农村“控辍保学”、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留守学生等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提供有力支撑。
4. 孤残学生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孤残学生是指既是孤儿,又同时身患残疾的学生,他们是特殊的社会群体,是社会救助工作的重点对象,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和关心他们的生存和发展。
法律依据:《残疾人教育条例》 第三条 残疾人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重点的方针,保障义务教育,着重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学前教育,逐步发展高级中等以上教育。
残疾人教育应当提高教育质量,积极推进融合教育,根据残疾人的残疾类别和接受能力,采取普通教育方式或者特殊教育方式,优先采取普通教育方式。
5. 家庭经济困难统计表中的残疾学生是指什么
一般是指家庭成员因残疾、年迈而劳动能力弱情况。
6. 学校统计残疾学生有什么用
统计残疾学生主要是为了摸底,弄清楚学校残疾学生的数量,在以后的补助,或者各种活动中才能做好统筹安排。
7. 目前国内法定的残疾学生共有几类
1、视力残疾:分盲和低视力两类。
2、听力残疾:分一级听力残疾、二级听力残疾、三级听力残疾和四级听力残疾。
3、言语残疾:分一级言语残疾、二级言语残疾、三级言语残疾和四级言语残疾。
4、智力残疾:分一级智力残疾、二级智力残疾、三级智力残疾和四级智力残疾。
5、肢体残疾:分一级肢体残疾、二级肢体残疾和三级肢体残疾。
6、精神残疾;
7、多重残疾:凡是两种以上残疾的为多重残疾。
一、智力残疾儿童的思维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思维长期停留在直观形象阶段,缺乏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
2、思维刻板,缺乏目的性和灵活性。
3、思维缺乏独立和批判性。
二、智力残疾儿童在语言发展上主要有以下特点:
1、语言发展迟缓,词汇量少。有的智力残疾儿童两三岁才会说一些单个的词,到五六岁才会说一些简单的句子。有的上学以后,连自己家住在哪儿也说不清。与正常儿童相比,他们掌握的词汇量要少得多。正常儿童入学时,一般已掌握了2500—3000左右的词汇量,有的甚至更多,而同龄的轻度的智力残疾儿童也只能掌握几百个词汇,并且大多是名词、动词、代词等,连词、副词、形容词等基本不会使用。另外,他们对语文的理解也不全面,在使用某些词汇时,往往不分场合,盲目使用。
2、由于短时记忆能力差和思维的不灵活,智力残疾儿童对稍长的句子听起来有困难,也不会说成份较多、结构较复杂的句子,一般只能说较为简单的陈述句。除了以上的特点外,智力残疾儿童在语言上更多地表现为发音不准、吐词不清,这是语言障碍中比较显着的特征。
三、关于帮助残疾儿童《计划》提出了三大任务:
1、提高普及水平,重点解决8万名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就学问题。
2、加强条件保障,重点保障特教学校正常运转和提高办学水平,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建立健全覆盖全体残疾学生的资助体系。三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建立完善的特教学校课程和教材体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十四条
残疾人、少数民族人员、退出现役的军人的就业,法律、法规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
第二十六条
国家发展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事业,完善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及其保障体系,采取措施为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优先开展残疾儿童康复工作,实行康复与教育相结合。
8. 四类学生情况的意思是什么
四类学生一般是指四类困难学子,包括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学生、非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或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
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具有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注册学籍的我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符合国务院扶贫办发布的《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相关规定,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建立电子信息档案,持有《扶贫手册》的学生。
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是指学生持有残疾证(经济困难残疾人家庭的学生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持有残疾人证)、家庭所在乡镇(街道)民政部门出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材料。
农村低保家庭学生,是指经民政部门认定,持有农村低保证或县级民政部门出具低保家庭证明的学生。
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是指经民政部门认定,持有农村特困救助供养证或县级民政部门出具特困救助供养证明的学生。
四类学生享受生活补助
2019年召开的河北省教育扶贫暨营养改善计划地方试点工作电视电话会上获悉,从2019年秋季学期起,河北省将扩大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享受范围,将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等四类家庭经济困难非寄宿生纳入生活补助范围。
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非寄宿学生生活补助标准为国家基础标准的50%,即小学每生每年500元,初中每生每年625元。为确保四类学生享受到生活费补助政策,各级教育部门将会同扶贫、民政、残联等部门摸清底数,建立资助台账。
据悉,2019年秋季开学后,各市、县级教育部门将建档立卡学生申请名单与同级扶贫部门进行比对,及时落实资助政策。为实现精准资助、及时发放资金,我省将以建档立卡、低保家庭人口和特困供养人员为重点,让最困难的学生享受到最高档的资助,在开学2个月内将助学金发放到位。
以上内容参考:河北新闻网-四类贫困生可享助学金 惠及邯郸3331名学生
以上内容参考:河北日报-四类家庭经济困难非寄宿生将享受生活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