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婚后事业 > 乡镇的事业编是怎么转的

乡镇的事业编是怎么转的

发布时间:2023-01-01 23:13:50

❶ 事业编制如何转为公务员编制

一般事业编制人员转成公务员最直接的方式是参加公务员考试。

一般途径主要有三种:

(一)参加公考

通过国考和省考进入公务员队伍,这也应该是大家广为熟知的可以转为公务员的方式。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公务员在职原则上是不能再报考的,或者参公人员也无法再度报考。但是如果是事业单位人员,在经过单位统一,符合报考要求的前提下,是可以报名参加公考的。

(三)转岗

转岗的要求可能相对来说会更高一点:主要针对的对象为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根据《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在党政机关有空缺、工作需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任的形式转岗或者提拔到行政机关任职。

涉及到转岗的,一般对年龄会有比较明确的要求。比如:如果涉及到调任县级领导班子成员职务的,年龄需在50周岁以下;如果调任其它处级领导职务的,年龄需要在45周岁以下。

❷ 事业编怎么转公务员编制

事业单位编制转成公务员编的主要有三种途径:参加国考或省考、参加各级副科岗位选拔、破格提拔的情况。

1、参加国考或省考

每年各省都有1-2次省级公务员招考,主要岗位设置在乡镇,部分岗位为公安干警、法院、检察院岗位等。如果事业编制工作人员要去参考,工作年限务必要超过1年。

事业编

事业编全称为事业编制,主要从事专业技术岗位或者工勤等岗位,无论是事业单位还是行政单位,这些岗位的工作人员都是事业编制,事业单位人员编制一般为非公务员序列的事业编制,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

❸ 事业编制可以有几种途径转为行政编

事业编转行政的方式
一是调任。通过调任的形式进入公务员队伍。
二是公选。各地有行政职务空缺,面向社会公开选拔,符合条件的事业编可以报名,通过笔试、演讲等方式进入组织考察视线,即可调入行政机关担任领导职务,置换为行政编制。
三是换届。在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可以通过换届选举的方式进入乡镇领导班子,转为公务员身份。参加换届选举的事业编制人员需符合一定的条件,比如必须有乡镇工作履历,且任职满四年以上、近三年年度考核称职以上等。

❹ 乡镇事业编怎么转公务员编制

乡镇事业编转公务员编制的途径:提拔到事业副处以上领导职务,转岗行政机关置换身份。

调任科级以下只能通过调任方式解决。事业单位调任行政机关,是有政策依据的。

新《公务员法》规定:国有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其他不参照本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可以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四级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层次的职级。

即国企、事业单位在职在编人员可以通过调任的方式,调到行政机关担任副科级以上领导职务即可转换身份成为公务员。

科级以下只能通过调任方式解决。事业单位调任行政机关,是有政策依据的。

新《公务员法》规定:国有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其他不参照本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可以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四级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层次的职级。

即国企、事业单位在职在编人员可以通过调任的方式,调到行政机关担任副科级以上领导职务即可转换身份成为公务员。

在具体操作中,事业编调行政,必须具备几项硬性条件:

有接收单位;

接收单位有空编;

取得事业副科(管理岗位8级)。

除此之外,根据有关地方规定,还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学历要求。按照规定,调入市级以上机关任职的,一般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调入县(市、区)级以下机关任职的,一般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2、年龄要求。调任县(市、区)领导班子成员职务的,一般不超过50周岁;调任其他处级职务的,一般不超过45周岁;调任市级机关科级领导职务的,一般不超过40周岁;调任县(市、区)级以下机关科级领导职务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3、专业技术人员调任。专技人员调入市级以上机关担任处级领导职务,拟调任人员应当聘任副高职称2年以上,或具有正高职称。调入市级机关担任科级领导职务的,拟调任人员应当聘任副高职称1年以上,或具有正高职称;调入县区以下机关担任科级领导职务的,拟调任人员应当具有中级职称2年以上,或者具有副高职。

4、管理岗位人员调任。在事业单位取得副科级及以上职务,同等调任机关担任领导职务。

❺ 乡镇事业编是如何分配工作的

我就是乡镇的事业编工作人员,乡镇的事业编制,一般是计生服务所、农技中心、文化站、水管所、林业站等编制的。乡镇的事业编制考进去一般都是这些编制,虽然是这些站所的编制,可是并不意味着就在这些站所上班,只负责这些站所的工作,而是根据实际的工作需要来分配工作的。像我是计生服务所的编制,但是并不是在计生办(计生服务所)工作,而是根据工作需要分配到了经济发展办公室,而经济发展办公室并不是只是单一的只管经济方面的工作,而是包括经济、安监所、消防、打假、统计、武装等各种各样的工作,一到年底,考核的资料都要做五六套,同时还要驻村,是一个行政村的驻村负责人,这些还不是全部的工作,平时哪里出现紧急的情况,比如山林失火,全部人员都要集中上山救火。因此可以这样说,事业编工作人员是乡镇的核心力量,因为他们比公务员稳定的多,比较少调动,但是所负担的工作比公务员只多不少 ,在我单位,每个办公室都有一两个事业编工作人员负责做着办公室大部分的工作。

乡镇人少事多,岗位的安排特别是事业编制人员的调配,基本以实际工作需要为中心,哪里工作重要,可能就会把人往哪里放,一切以领导的意见为准,不一定按照招录时注明的岗位定岗定人。比如对外招考时注明是招规建站的工作人员,到岗后可能直接安排到经发办工作,类似的随机调配在乡镇是常有的事。

朋友的女儿前两年考到了本地一个乡镇的社保所工作,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到岗第一天,领导刚好来检查工作,一看来了新人,而且长得还不错,第二天就把她调到了党建办,协助组织委员开展党组织工作。干了半年,乡里扶贫任务重,又把她抽调到了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协助其他人员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后来,乡里开展立面改造、移风易俗、经济普查等阶段性任务,她无一例外都被抽调进了工作组,期间还协助各站所、中心开展防灾减灾、安全生产、市场整治、山林灭火等事项,前后干了将近三年,除了第一天在社保所待过,其余时间都是在乡镇机关和其他各站所度过的,什么写材料、做台账、搞统计、驻村入户、信访维稳等各种杂七杂八的工作都干过,硬生生从一个柔弱女子被锻炼成了女汉子、万金油。

这就是乡镇事业编的现状。在乡镇,公务员岗位本身有限,且绝大部分是领导,不足以应付庞大的工作任务,为了弥补工作力量的缺失,乡镇只能大量调用或者借调事业编制人员,充实到各个岗位。走进乡镇,很多办公室看起来人很多,其实公务员可能只有一两个,其余全是事业编制人员,有的甚至一两个公务员都没有,用的都是事业编。现实中,受制于工资待遇和发展空间的限制,事业编都有转身份、提拔的愿景,普遍比较好管好用,乡镇乐见其成因此都把事业编当成工作的主力军来对待,很多工作都是通过事业编来完成,客观上也造成了乡镇事业编岗位的不固定。

总的来说,乡镇事业编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岗位的安排完全取决于工作需要和领导的想法,不是一成不变的。


·


以上答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作为局中人,我可以明确告诉你,没有分配的,打乱仗的。

原因?请你泡一壶茶,听我慢慢说。

大家都知道,乡镇政府是最底层的行政机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基层。水利所是属于乡镇政府下设的事业单位,主要职责包括,这个职责还挺多的,不照搬了,简单点说吧,全乡镇的河流、水库、山塘、灌溉渠等与水相关的,都基本是水利所的职责。根据我镇的三定方案,我镇水利所一共有3个事业编制,设1名所长,2名副所长。

大家还知道,乡镇政府是最忙最乱最杂的单位,到处是千线一针的情况,每一项工作都要求越来越高,动不动就一票否决,动不动就问责,检查、督导、调研等等。

就水利所来说,3个人的话,365*24都做不完,只能招临聘人员(也就是无编制的职工临工),然后领导把全镇看做一盘棋,那边任务重,就把人员往那边调,一年换个三四个部门都很正常。

我曾经主持我们镇的执法证考试,要求就是有编制的人才能考,其中事业编制人员,对编对岗的,基本上只有各站所的负责人,其他人员都是打乱仗的。能力强的,多个岗位轮岗,充当救火队员,也容易出成绩,进入领导的视线。能力弱的,找个不重要的站所里面一丢就是几年,没那么多时间精力去理你。

在乡镇人员都是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去,一般能够按照专业按照特定岗位分配的很少。

一、专业性特别强的会按专业、岗位分。比如会计、审计类的,一般会分到财政所和经管站,建筑类的会被分到城建等部门。

二、大部分是哪里需要就分到哪里去。乡镇各个部门都很忙,都需要人,每年新人还没来,各个分管领导就早已开始向主要领导汇报要人。所以新人一来,基本上都会被分到特别需要人的科室。

三、内部调动频繁。不是说你去了这个岗位,就一直会在这个岗位工作,而会根据你的工作表现以及实际工作需要,在单位内部进行调动。

四、一般新进的年轻人员大概率会先被分到党办、组织、宣传、经发、城建等十分忙碌的部门。后期,再根据你的工作表现以及能力进行调动。

从去年开始进行乡镇和街道层面的机构改革,将所有科室设置为行政科室和事业科室,行政人员进入行政科室,事业人员进入科室,按要求不得混编。各省对乡镇街道改革中科室的设置也不尽相同,但总得来说基本维持6个行政科室和4个事业科室的编制,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增设1至2个自设科室。虽然现在乡镇街道基本都存在行政编制少,事业编制多的情况,导致可能暂时存在混编的情况,但随着改革的深入,这种情况会逐步改变。

作为一名在乡镇工作七年多的乡镇干部,最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在乡镇,从来都是按照工作需要安排岗位,不是按照你的编制而分派工作。混岗是乡镇的常态,有工作大家一起干,在乡镇所谓的文化、水利等业务工作都是兼职工作。新来的同志,很有可能会让你去党政办干事,也会让你包村,总之哪里忙哪里就会有你的身影。

看我昵称,就知道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最合适了。

在基层,行政编和事业编混岗的现象是相当普遍的。招聘你的岗位,只不过是正好这个岗位有编制空缺,但是不一定招来就在那个岗位干活。

服从组织安排,这是你进入体制内必须要遵守的纪律。所以,入职之后,组织上让你去哪,就乖乖的去哪吧。

而且,还有可能,你在乡镇干几年,工作比较出色,组织部、办公室这些部门看上你,直接就把你借调走了,表现的好正式转过去也不是没有可能。

所以,入职之后去哪都是有可能的,但是,要做好思想准备,基层是比较苦、比较累的,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各种活都得干。

你这种情况,即使不分在水利站也不一定是坏处,水利站属于边缘部门,有机会到镇政府上班发展前景也会不错的。

当然,除非你就想当一条闲鱼。

乡镇的工作可以说是充满了野性,粗犷无比。

请做好作为一块砖的准备,因为在乡镇, 你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乡镇事业编的工作分配是一年一个样,去了乡镇,你就可能从事除了领导之外的任何一项工作。

在乡镇,七所八站的工作人员是集中在一个办公楼办公的,除了财政所的工作人员因为专业性比较强,工作岗位相对固定以外,其他的站所可以说工作是一年一个样。比如,今年你在安监站从事安全生产相关的工作,明年有可能去政务大厅办业务。有个考上了乡镇事业编的朋友,第一年去被分配在扶贫办工作,第二年又给书记开车,第三年去当了综治专干,第四年又当了水利站的站长,现在机构改革水利站没有了,又被安排去搞民政,明年可能又去另一个部门。

乡镇分配工作往往都是这样,至少从表面上看起来是很随意,很草率的,只要主要领导发个话,那么就可以重新分配工作。

以上说到的是本职工作,乡镇的干部还需要联系村子,一般是三个工作人员加一个副职联系一个村子,哪些人联系哪个村子也是很随意的,变来变去,一年一个样。

在乡镇,公务员和事业编的差别微乎其微,都是做一样的工作,事业编里的专技岗、管理岗的差别就更小了,甚至有的乡镇都把工勤编当公务员用,毕竟乡镇还是太缺人手了。

考上了乡镇,无论事业编还是公务员,都要提前做好一个心理准备——你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❻ 乡镇事业编怎么转公务员编制

有以下三种方法:
第一种:换届选举
为了增加干部的来源渠道,提高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每年乡镇换届选举都会允许公务员、事业单位、第一书记、村干部这四类群体参加。只要通过换届选举,就可以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序列,并登记为公务员身份。只要在乡镇事业单位工作年限达三到四年以上,并符合乡镇公务员任职条件的,就可以参加换届选举,不过这种途径通常比较困难。
第二种:组织部调任
除换届选举外,也可以通过组织部调任的方式实现转岗,但需要满足这几个条件:一是晋升为副科级职务,尽管难度比较大,但至少是有希望的;二是年龄必须在45周岁以下,处级干部放宽至50周岁,难度同样非常的大;三是调任单位必须有空余的编制,难如上青天。
第三种:参加公务员考试
满足基层最低服务年限后,乡镇事业编人员即可在职参加公务员考试,属于骑驴找马。考上了就是公务员编制,考不上也可以继续在事业单位工作。
一、乡镇事业编报考条件
1、遵纪守法,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年龄在18周岁以上,年龄上限以岗位要求为准,一般是在35周岁以下。
3、拥有与岗位要求相应的工作能力。
4、身体素质符合岗位要求。
5、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对于符合条件的人来说,可以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相应的事业编岗位报考。
二、公务员报考的基本要求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
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具有良好的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7、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8、具备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十三条 公务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年满十八周岁;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 (七)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

❼ 事业编转行政编条件

事业编转行政编是有政策依据的。公务员法第十一章“交流与回避”中第六十九和第七十条有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公务员交流制度,公务员可以与国企、事业单位进行交流,交流的方式包括调任和转任,即:国企和事业单位人员可以通过调任的形式调入行政机关担任副科级以上领导职务或四级调研员以上职级,置换为行政编制即公务员。具有一定级别的领导职务也可以转任行政机关领导职务。

一、乡镇事业编报考条件
1、遵纪守法,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年龄在18周岁以上,年龄上限以岗位要求为准,一般是在35周岁以下。
3、拥有与岗位要求相应的工作能力。
4、身体素质符合岗位要求。
5、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对于符合条件的人来说,可以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相应的事业编岗位报考。
二、公务员报考的基本要求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
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具有良好的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7、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8、具备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十三条 公务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年满十八周岁;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 (七)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

❽ 事业单位人员怎样才能转为公务员

先说考录:

大家知道,普通公务员身份必须逢进必考。就是要通过每年国家、省市组织的公务员考试。经过报名、笔试、面试、体检、政审、公示等环节没有问题后,正式由人力资源部门正式通知你上班。这就是正常的、正规的考录程序。

通过考录,你的身份就由国家干部变为公务员(包括参照公务员管理的,简称参公),编制由事业变为行政。国家干部的编制又分为全额事业、差额事业以及自收自支事业。比如,教师考上公务员,就是全额事业单位正式干部转为行政编制的公务员。

当然,每年考录公务员都会发布招考简章,包括各种条件。其中有一条就是年龄限制。一般情况下,只允许35岁周以下的报考。超过35周岁,就只有调任一条路,这是硬杠杠。

❾ 事业单位职工怎么调动

行政事业单位在编人员调动,手续都差不多,只要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就可以办理调动:有接收单位;接收单位有空编并同意进人;原单位同意放人。

上述三个条件看起来简单,蕴藏着很大学问。

1、如果在辖区内或本级调动,相对较为容易。比如从乡镇调县区,从市某个单位调另外一个单位,因为不涉及到财政增加供给,操作起来相对简单,原则上只要有单位接收,接收单位领导同意并报县区领导批复,报编办审核备案即可完成调动,调动周期一般两三个月。

2、如果本辖区或本级逆向调动,难度有所增加。比如从自收自支到差额,从差额到全额,从事业编到参公或公务员,要转换身份必然涉及到财政增支以及编制增额问题,因此按规定都要过编委会,经过编委会研究同意后,才能调动。编委会的主任一般由地方行政主官担任,成员包括常务、组织部长、政府秘书长、财政局长、编办主任等主要领导,要过这些领导的手,没有一个领导牵头协调很难完成。加上编委会开会非常不容易,有的地方一年也就开两三次会,调动需要的周期也比较长。正常情况下,逆向调动从开始办理到最后报到没有半年以上根本办不了,有的甚至要等上一两年时间。

3、如果是跨区域调动,最为麻烦。编制之所以重要,与它的财政供养性质息息相关。因此,编制其实有地域性。你考取了这个地方的编制,换到另外一个地方是不被承认的。哪怕是从县里到市里,因为县市财政分立,两级编制也相对独立。因此跨区域调动,原则上要求主官签字,并经编委会研究同意才能完成,难度非常大,需要具备强大的推力才行。

事业单位职工怎么调动?

目前两种方式,一是借调,人走编不走;二是调离,编随人走。具体介绍下两者的流程。

一、借调

借调相对而言比较简单,也是目前普遍使用的一种事业单位人员调动手段。

自中央、省委巡视以来,要求不允许长期借调、严格规范借调程序,且一次借调时间不得超过3个月。目前借调现象有所改观,但仍然比较普遍。这种方式操作比较简单,只需要原单位和借调单位统一意见即可。

具体借调流程为: 原单位召开班子会议,集体表决同意人员借调,形成会议记录或纪要,盖单位公章,一式三份,自留一份,另两份报组织部及借调单位。 如要长期借调,每3个月要重新形成这么一份证明。

二、编随人走,直接调离

我亲手办理过几个事业单位人员的调动手续,其实一点都不复杂,我以乡镇政府事业编人员调至区直部门为例,简单说一下调动流程。

1.前期操作 。这里有三个必备条件: ①原单位要放你走;②要去的单位同意接收;③需要当地主要领导签字 ,比如区内调动,需要区委书记签字。

原单位和接收单位的工作做通了,主要领导签字这一步,一般由当地组织部长操作。

由接收单位与组织部门对接,组织部长再向主要领导汇报,请主要领导签字。这三个前期流程,是必须要走完的,要不然人事关系是无法调动的。

2.当地人力资源和 社会 保障局开事业单位人员商调表,我们俗称“调令”, 一式两份,分别给原单位和接受单位。有的地区需要你本人去送这两份“调令”,有的地区人社局直接就发给这两个单位了,用不着自己跑。

3.原单位和接收单位收到“调令”后,分别办理“减员”手续和“增员”手续。

4.原单位开具《工资介绍信》给接收单位, 然后原单位就会停了该人员的工资、社保、公积金等一切待遇的发放。接收到位收到《工资介绍信后》,办好“增员”手续,你的关系就算是正式转到接受单位了。

三、如果想跨市调动

首先大家要明确一点,事业编只是在地级市组织部门、人社部门有备案,在其他省市是没有备案的,简单的说,其他省市并不承认你的事业编身份。 这与公务员不同,公务员是都有备案。

所以事业编想要跨市调动是非常非常难的,不是一般的人脉背景可以操作的。以省厅从各地市选拔人员为例,第一个硬性标准就是要求必须为行政编,即公务员。

另外,针对事业编的遴选非常少,至少我连续关注了4年,只有一次事业编遴选。我们平常所说的遴选,只是针对公务员和参公人员,事业编没有资格参加。所以有的朋友说通过遴选,那就是在忽悠你。

最后,不管从哪调到哪,对于能力一般、没有关系的人来说,都是挺难的,程序和流程一直在,但调动的门槛也一直有。

第一、

到县人社局(人力资源和 社会 保障局)领取“事业单位人员商调表”一式X份(根据地区差异性,有可能是“事业单位调动人员呈批表”、“人才引进审批表“等等,具体以当地人社局的表格为主,可以事先问一下你的主管人事部门,是什么表格)。

第二、

现在要分成两层同时走,这样会快点。

第一层:填写”事业单位人员商调表“,到接收单位将商调表的“调入单位意见”和“调入单位主管部门意见”栏签字盖章。再到调出单位将商调表的“调出单位意见”和“调出单位主管部门意见”栏签字盖章。“调入组织人事部门意见”可先不盖章,不用管它。(在这里须要说明下,调入和调出单位主管部门都要开局务会议或主任会议研究同意吸收你进入单位/调出单位,调入单位和调出单位领导也要同意才可)

第三、

第二层:调入单位主管部门到机构编制部门办理使用空编,办理出“编制使用通知书”。

第四、

到时,凭着”事业单位人员商调表“、”空编使用通知书“、单位现实鉴定材料、调入单位主管部门的函(关于调入某人的函)到人社局办理调动手续。人社局负责办理事业单位人员调动的部门查看你的材料是否齐全,然后受理,开具”商调函“。

第五、

凭着”商调函“到调出单位主管部门人事部门办理调档手续,然后人事档案转移到人社局,人社局负责办理事业单位人员调动的部门会进行查档,如果没有任何问题,再开具“调动通知”或“商调函”到调出单位主管部门办理人事关系、工资关系调动。

第六、

凭着“调动通知”或“商调函”到调出单位主管部门办理人事关系、工资关系转移,调出单位主管部门开出介绍信到人社局和工资关系转移介绍信。

第七、

凭着调出单位主管部门开出“介绍信”到人社局和“工资关系转移介绍信”到人社局办理。人社局再开出介绍信到调入单位主管部门,把人事档案也转移到调入单位主管部门。调入单位主管部门再开具介绍信到所属事业单位(调入单位)。你凭这介绍信就可以到新单位报到了,恭喜你!

第八、

调入单位主管部门凭着人社局开具介绍信和工资关系转移介绍信为人社局、财政局,机构编制部门办理工资和编卡(编制实名使用通知书)

第九、

事情还未结束喔,你还有社保,公积金没有转喔。接下来你得自己继续办理。首先,你了解新单位什么时候缴社保和公积金(别到时新单位缴了,旧单位又没有帮你缴,你的关系又转出来,那么这个月你就漏了)。确认后,让旧单位到社保局和住建局报停,报停后,新单位到社保局和住建局报增,你的社保关系和公积金就转移过去了(公积金账号挂靠银行不同,可以申请提取,提取的话,去旧单位的住建局拿表申请)。

事业单位福利待遇好毋庸置疑,每年都能吸引大批考生参考。可对于很多在异地上班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来说,面临着各种关系、圈子、人脉的重新建设,会给自己的生活造成很多不便,这不得不说是一件头疼的事情。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其实还是有办法的,那就是工作调动,如果大家对此不了解,重庆中公教育事业单位的我今天就给大家强势科普一波。

可以肯定的是:事业单位可以调动,事业单位也可以跨省调动,但是比较难。

如果想从事业单位调动, 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可以接收你的单位。 若想要跨省调动,则你的调动申请需要由省市分管人事的副市长或者市长签字后才可以调动。每年也只有几个名额,这种情况是比较困难的。所以调动是可以的,只是要看政策和运气的成分。对于跨省调动,总体来说,你首先要在外省找到一个好单位,而这也是最难的一个步骤,然后确定你现在的单位同意你离职,再由新单位人事部门开具事业单位调动函,再到现单位人事部门办理档案移交,社保结算等等。

调动的具体程序是:

1.接收单位把你的材料交给省人事局审批

2.人事局核准后由接收单位向你现在的单位递交商调函

3.你单位同意调走后报当地人事局批准,商调函上“同意”要有两个章:人事部门的和你单位主管部门的

4.商调函发回接收单位核准,人事局正式发调函调你的档案,这个应该不用你自己跑了,调档案完毕后在编制办注册,随时接受通知准备报道。

另外大家 需要注意的是,调动这种事情千万不能心急,而且在试用期内是不能够调动的。 由于事业单位的调动程序比较复杂,因此我建议有此想法的新录用人员,与其花费大精力去操作调动程序却不能预知结果如何,倒不如脚踏实地在现工作中安心“改造”, 只有自己发挥出了特长,自己的职业发展前景才会更为乐观。

1.最重要的是你要找到一个接收单位,而且这个单位有你对应的编制

2.其次你的所在单位领导要同意,通过单位常委会(党组会)研究通过你的转任。形成会议纪要,报人社局审定。

3.人社局经过会议研究,出同意调动的提案报组织部,一般情况下组织部部长为人事调配会常务副组长,地区主要领导为组长,报组织部后,还会在审查,审查你是否符合调动条件,有没有违纪违规问题,有没有服务期未满的问题,如果没有一般情况下属于调动工作业务范畴不会为难,如果考虑到干部年龄结构等问题可能会不同意。如果地区内单位调入程序比较简单,填写人事调动调配表,上面需要所在单位,组织部,人社局,调入单位签字,当然还有你本人同意签字。人事调配会一般一个季度召开一次。

4.如果跨地区调入就比较麻烦了,还要报上级组织部们批准,他们程序和在下一级一样,时间会很长,少则一年,多则两年。

不过话说回来了,有一种叫特事特办,就看你了,说白了没有一个调动背后是简单的

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调动分为逆向调动(差额财政向全额,自收自支向全额或者差额财政调动)、同向调动(全额财政向全额财政调动,差额财政向差额财政调动,自收自支向自收自支调动)、顺向调动(全额财政向差额财政或者自收自支调动,差额财政向自收自支调动)三大类,要实现逆向调动几乎不可能,顺向调动应该很好办理,毕竟能腾出一个编制,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一般都是同向调动。

事业单位职工调动程序其实很简单,你先找一个愿意接受你的事业单位,再说服单位主要领导愿意放人,然后去人社局人才交流中心开一个介绍信(调函),调动工作基本就完成了,剩下的编办、财局上编制和变换工资关系都是公对公。但是现实中真是这样的嘛?大错特错,比这要麻烦得多。

我大姐事业单位调动工作,折腾了将近一年,特别难办理。主要是调动工作要主管人社局常务副县长签字, 教育、卫生系统跨系统调动和乡镇干部调到县城需要县长和县委书记初审后,上县委常委会决定, 然后编办、财局签字和手续还要个人自己跑,没有一定人脉关系还是别想调动工作的事,太难了,比重新安排一个事业编要复杂的多。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欢迎大家讨论留言!

事业单位职工调动需要先经过领导同意,再由组织人社部门进行审批等程序。

事业单位调动和公务员调动一样,目前还没有特别完善的调动规定,除了自己再参加机关事业单位考试以外,一般情况下想要调动都必须经过有关领导签字同意。

具体的调动程序是:

①个人先找好单位,由本人或者拟调入单位向主管领导提出调动申请。②主管领导签字同意后,将申请转给主管组织人事的领导或主要领导。③有关领导全部同意后,由编办进行核编,在不超编的情况下,编办出具核编证明。④拿着有关领导签批手续和编办核编证明到组织人事部门办理调动手续。⑤到编办转调整编制、到财政部门转工资手续。⑥到目前为止,调动手续基本完成。

这就是目前事业单位调动的基本程序,虽然各地各部门掌握的程序有所不同,但也都大同小异。最主要的是都需要经过有关领导同意,方可办理调动手续。这种调动方式的好处就是可以随时解决职工问题,可以随时发现人才,可以随时解决单位人员配备问题。但这种方式最大的缺点就是,首先需要经过领导同意,如果领导同意还好说,万一领导不同意,你再有能力,再有实际困难也是白搭。我身边就有那种两地分居二十多年也解决不了调动问题的情况。

总之,当前事业单位的调动方式还存在一定欠缺,不利于真正解决职工实际问题,也不利于真正发现和使用人才。 欢迎关注中省直遴选,有问题欢迎随时交流!

分两种方式!1、商调。就是需要你去托关系自己跑调动,原单位同意放人,接收单位要有空编空岗并且同意接受你,同时还需要你单位和分管领导、县长同意签字,最重要的就是必须满5年工作年限,当然如果你关系特别硬的另算。

2、遴选考调。这种方式首先要在招考简章上看看有没有符合你条件的职位,然后给主管单位领导,分管领导,县长打报告,然后拿上考调申请表挨个签字盖章,其目的就是同意你去参加考试同意放人,如果你运气好笔试 面试 体检全过,你考调的单位人事科会派人去你原单位考察合格就进入3个月试用期,试用期完了以后正式办理调动手续。这种方式难度大竞争激烈,但是一旦考上只要不干违法乱纪的事调动是很稳的,没人敢卡你!注意:这种方式千万不能干先斩后奏的事,我知道的就有很多考前不报告不申请跑去考试,结果考上了不放人白考了……

说简单非常简单,领导一句话就可以,说难也难,拎猪头找不到庙门。

1、事业单位调转程序

事业单位调转程序最根本的就是调令,也就是编委开出的调动介绍信,然后落户新单位即可,当然需要新单位有空余编制和原单位同意。


2、具体流程

一般都是某个单位出现空余编制时,由想调入的人向单位和编委提出调转申请,在调出单位同意情况下,编委召开会议研究决定是否同意调转和调转到什么单位,然后出具调动介绍信,同时调整人员编制并办理人员调转相关手续。

组织关系、工资转移、人事档案等一般都由接收单位相关人员拿编委调令到相关部门办理即可,不需要自己单独去做,也有单位让本人去做的情况,不过从程序上讲本人去做是不太好的。

3、 关键

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编委的会议研究和之后的调动介绍信,其他相关手续都是以调转介绍信为基础办理的。一般来讲都是政府一把手担任编委办主任,同时还有一位常务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就是大家常说的主任,但实际一把主任是政府一把手),编委会议都是政府一把手召开并主持决定的,所以只要实际的编委主任(政府一把手)同意,调转介绍信就很简单,那么调转就水到渠成,所以就看你能不能联系上政府一把手,当然不一定直接联系,你可以曲线救国。

4、 其他

事业单位调转还需要注意一下人员的具体财政供养情况,一般原则上来讲,全额拨款内部、差额拨款内部、自收自支内部可以无障碍调转,相互之间一般是不能调转的,但随着机构改革的进行(成立大事业中心,其中既包括全额又包括差额和自收自支),这种情况在逐渐打破,不同供养情况单位之间在相互调转,但是编委编制登记上仍然是原供养方式,无法改变。

调动的时候程序不关键,最关键的是你现有单位能放你走,接收单位愿意主动接收你。

机关事业单位调动都有一定的程序要求,但是这个确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先协调好愿意要你的单位。

我总结了一下,大概需要办理下面几个事情。

一、与接收单位对接好。 比如你要调到某单位,先要了解这个单位的情况以及去了后的岗位和待遇问题,不可盲目,要不然会后悔。

调动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找到接收单位,因为人往高处走,你调动的单位肯定比目前单位要好,好单位又岂能容易进入。所以协调好这个才是调动的关键环节。

二、给单位领导报告自己的意愿。 通常来说,你要调走,单位也不会阻止你的,毕竟不能影响别人前程啊,而且你走了以后还能空出一个编制,岂不是两全其美,所以这一步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三、办理相关调动程序。这 个事情不是你做的,双方单位人事部门会进行对接,他们都比较熟悉操作流程,所以你不必担心,等着就行。

在体制内,这个调动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关键问题是能否找到愿意要你的单位。一般来说想要跨地区调动难度很大,跨省就更难了。但是现在很多省份出台了相关文件,就是鼓励家乡人回原籍工作,这样就有很多人可以用这个政策回到家乡,为家乡的建设做贡献了。

阅读全文

与乡镇的事业编是怎么转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做好财富与幸福的决策 浏览:740
结婚三周年怎么表达爱情 浏览:59
兵团九师工作事业单位怎么样 浏览:665
陶瓷杯与骨瓷杯哪个更健康 浏览:749
310在爱情数字里什么意思 浏览:134
什么软件把自己变美女 浏览:395
美女和帅哥的全家福该怎么画 浏览:311
欧美女人穿什么衣服好看 浏览:821
有哪些表示幸福的诗句 浏览:39
幸福生活节节高的儿童舞蹈视频有哪些 浏览:379
老班长说幸福就是什么补充完整 浏览:76
家庭幸福美好如何做 浏览:538
肥城和宁阳事业编哪个好 浏览:323
美女组团偷项链是什么电影 浏览:726
对中医事业有什么追求 浏览:483
经济下行该如何面对 浏览:455
如何谈幸福恋爱 浏览:791
中国古代爱情电视剧有哪些 浏览:928
合肥和中山哪个经济发展好 浏览:313
红米note9pro如何快速打开健康码 浏览: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