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机关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工资审批表下面的主管单位和审批部门分别是指什么部门
机关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工资审批表下面的主管单位和审批部门,分别是指新进人员的单位的主管部门和新进人员工资审批表的审批部门。
比如说,某某人新进了一家医院工作,他手里的这张工资审批表需要两个部门盖章确认:
一是该医院的主管部门即当地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二是由于新进的机关或事业单位人员的性质,决定了其工资核定是在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因此该表格也就需要在该部门盖章确认。
(1)事业单位进人哪些领导批准扩展阅读:
五大特征:
1、提供公共服务:事业单位的功能实际上就是提供公共事业产品,提供公共事业产品是事业单位产生和存在的基本条件。科、教、文、卫等领域的事业单位,是保障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正常进行的社会服务支持系统。
2、属于非公共权力机构:事业单位所从事的事业多是政府职能所派生出来的具体事务,但它却不属于公共行政权力机关,不具有公共行政权力,同类事业单位之间也不能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它对于行政区划内的其他部门或个人也不具有行政管理的职能。
它只能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向社会提供诸如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服务,专业性服务是事业单位基本的社会职能。
3、属于知识密集型组织:绝大多数事业单位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知识密集型组织,专业人才是事业单位的主要人员构成,利用科技文化知识为社会各方面提供服务是事业单位基本的社会职能。
② 事业单位升副科长需要哪些上级领导同意
组织部门或者人力资源部门提出拟提拔的人选,最后都是要经过党委讨论同意才能通过。背后的事情你懂得。
③ 事业单位公示后,报人社局审批,具体审批什么
1、公示后,人社局要进行审批和办理入职备案手续。审知核内容一般是招聘单位主道管部门提交的体检情况报告、拟聘用人员人事档案(包括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档案审查登记表、学历验专证报告等)、事业属单位聘用人员审批表、事业单位拟聘用人员花名册。
2、如果以很多单位一起招考的,那么要等所有单位全部公示完毕手续送到人事局后才一次性批的,人事局每个月都要召开一次会议通过的。我这里有一次一个应届学生在东北读书,结果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才搞好。
④ 县人事局招聘事业单位要报县组织部批准吗
如果招聘普通工作人员无需上报组织部,按照权限,县上组织部管副科以上干部,如果招聘普通工作人员都需经组织部批准,那组织部岂不是要累死,最多把招聘方案抄送一下。
⑤ 事业单位人员转岗必须上级主管单位批准吗
事业单位人员转岗必须上级主管单位批准的。市属事业单位岗位聘用中,不同岗位的人员可以转岗。要符合岗位任职条件且通过竞聘上岗,由个人提出申请,经单位审核上报所属主管部门及市公务员局审核同意后,可聘用到相应岗位,不过一个聘期内只能转岗一次。
转岗要求
转岗聘用应本着工作需要、人岗相适和注重实绩的原则,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实行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各级人社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加大工作力度,指导事业单位有序开展转岗工作。要加强监督检查、跟踪分析和评估,严禁无相应空岗而转岗,对违反干部人事纪律的行为应当予以制止、纠正。
⑥ 成立事业单位需要哪个部门批准
法律分析:事业单位是由编制委员会批准设立的。根据工作需要,由要成立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向编委会提出申请,编委会根据要成立的事业单位工作职能研究通过对机构,编制,领导职数,工作职能进行审定,通过后下达文件,即可成立该事业单位,也就是平时说的三定方案。因此事业单位是由编委会批准设立的。
法律依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
第九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的设立、撤销、合并或者变更规格、名称,由本级人民政府提出方案,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核后,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其中,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的设立、撤销或者合并,还应当依法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十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职责相同或者相近的,原则上由一个行政机构承担。行政机构之间对职责划分有异议的,应当主动协商解决。协商一致的,报本级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备案;协商不一致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提出协调意见,由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报本级人民政府决定。
第十一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议事协调机构,应当严格控制;可以交由现有机构承担职能的或者由现有机构进行协调可以解决问题的,不另设立议事协调机构。为办理一定时期内某项特定工作设立的议事协调机构,应当明确规定其撤销的条件和期限。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议事协调机构不单独设立办事机构,具体工作由有关的行政机构承担。
第十三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根据工作需要和精干的原则,设立必要的内设机构。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的内设机构的设立、撤销、合并或者变更规格、名称,由该行政机构报本级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批。
⑦ 批准事业单位设立的机关是哪些
如果是政府部门(人社局等)下事业单位,由政府部门申报,政府批复,编办核批编制人数。如果是政府直属的,政府申报,上级政府批复。事业单位(Institutional Organization),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一般要接受国家行政机关的领导,要有其组织或机构的表现形式,要成为法人实体。从目前情况来看,事业单位绝大部分由国家出资建立,大多为行政单位的下属机构,也有一部分由民间建立,或由企业集团建立。与企业相比,事业单位有以下特征:一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二是财政及其他单位拨入的资金主要不以经济利益的获取为回报。
⑧ 事业单位人员调动要组织部同意吗
不需要
事业编制调动需要县一级的领导审批。县域内乡镇间调动。因干部管理权限不同,又可分为科级领导干部调动和一般干部调动。科级干部,由县委组织部管理,调动分为主动争取和被动调整。主动争取,则是自己通过各种关系到县委组织部门汇报、疏通;被动调整,则是组织部根据工作需要调整乡镇领导班子。 另外,调动函需要调入单位领导的同意才可以调入,调出要调出单位领导的同意
⑨ 市人事局长能批准人进事业单位吗
不能,权限不够。
现在事业单位逢进必考,必须经过考试合格,而且还需要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
即使调动人员也需进入单位和原单位同意,市长批准。
⑩ 事业单位入编需要经过什么程序
在职人员考上事业单位后入编需要办的手续:被事业单位录用后,管辖所在单位的组织部门会通知与原单位办理离职手续,具体是本人提出申请,所在单位批准,所在地人事部门同意后下编,除本人申请外,其余手续由原单位办理。办理完离职手续后,持证明到组织部门报到,新单位会办理上岗手续。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入职后按照相关规定,签订合同期一般为五年,享受事业单位工作待遇。调动的程序:首先接受单位同意接受,给现在工作的单位或者教委发一份商调函,现在单位同意放人还要教委签署意见,然后就可以去人事局办理正是调动手续。
(1)遵守宪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品行;
(3)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
(4)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