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事业单位的事业编和定岗定编有么区别,待遇有什么区别
你是工作时间不长,赶上事业单位改革了吧?
两种不同的说法,两个不同的词语。
关于定岗定编。就是在改革中确定岗位和确定编制,岗位是指某某主任1人、某某科长1人,或某副科长3人等等,有了这些岗位才能安排人;编制是指某个部门或科室有几个编制,比如医保科人员编制5个,编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与人挂钩,实际在某个部位工作的人不一定会有编制,也就是说可能会出现人员缺编、人员超编等情况。有无编制,即意味着正式人员或临时人员之区别,工资待遇有严重不同,较大区别。有无职务,其差别就不用说了哈。
关于事业编。它是区别于公务员的行政编而言。一般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编制分为行政、事业两种编制。事业编内又有全额事业、差额事业、自收自支事业之分。全额指人员工资,国家和地方财政全额拔付;差额是指按一定比例拔付;自收自支是指一分钱不拔,只承认你是正式编制,承认你的身份,但发工资完全靠自己了。就不举例了。
希望对你有帮助。
2. 家里托人给我安排工作 是机关得事业编 请问这个 编制是通过领导随便给我安排得还是要等到上面文件录人才可
要走程序。
事业机关的编制也是有要求的,例如,学历、健康、年龄等。这些都要上报,让上级单位审核才能确定。不过,通常都只是走过场,只要你符合要求就可以了。
3. 我想进有编制的事业单位,请问最低要找什么样的人
区长、县长这类的人能将你弄进去!不过你个人也要有一定能力!没有能力几乎不太可能,有点能力比别人差点就没问题!钱是问题,呵呵!小小的科长估计很难能帮你弄进去,弄进去也是非在编的,要想在编的最稳的至少要找区长
4. 乡镇事业编是如何分配工作的
我就是乡镇的事业编工作人员,乡镇的事业编制,一般是计生服务所、农技中心、文化站、水管所、林业站等编制的。乡镇的事业编制考进去一般都是这些编制,虽然是这些站所的编制,可是并不意味着就在这些站所上班,只负责这些站所的工作,而是根据实际的工作需要来分配工作的。像我是计生服务所的编制,但是并不是在计生办(计生服务所)工作,而是根据工作需要分配到了经济发展办公室,而经济发展办公室并不是只是单一的只管经济方面的工作,而是包括经济、安监所、消防、打假、统计、武装等各种各样的工作,一到年底,考核的资料都要做五六套,同时还要驻村,是一个行政村的驻村负责人,这些还不是全部的工作,平时哪里出现紧急的情况,比如山林失火,全部人员都要集中上山救火。因此可以这样说,事业编工作人员是乡镇的核心力量,因为他们比公务员稳定的多,比较少调动,但是所负担的工作比公务员只多不少 ,在我单位,每个办公室都有一两个事业编工作人员负责做着办公室大部分的工作。
乡镇人少事多,岗位的安排特别是事业编制人员的调配,基本以实际工作需要为中心,哪里工作重要,可能就会把人往哪里放,一切以领导的意见为准,不一定按照招录时注明的岗位定岗定人。比如对外招考时注明是招规建站的工作人员,到岗后可能直接安排到经发办工作,类似的随机调配在乡镇是常有的事。
朋友的女儿前两年考到了本地一个乡镇的社保所工作,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到岗第一天,领导刚好来检查工作,一看来了新人,而且长得还不错,第二天就把她调到了党建办,协助组织委员开展党组织工作。干了半年,乡里扶贫任务重,又把她抽调到了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协助其他人员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后来,乡里开展立面改造、移风易俗、经济普查等阶段性任务,她无一例外都被抽调进了工作组,期间还协助各站所、中心开展防灾减灾、安全生产、市场整治、山林灭火等事项,前后干了将近三年,除了第一天在社保所待过,其余时间都是在乡镇机关和其他各站所度过的,什么写材料、做台账、搞统计、驻村入户、信访维稳等各种杂七杂八的工作都干过,硬生生从一个柔弱女子被锻炼成了女汉子、万金油。
这就是乡镇事业编的现状。在乡镇,公务员岗位本身有限,且绝大部分是领导,不足以应付庞大的工作任务,为了弥补工作力量的缺失,乡镇只能大量调用或者借调事业编制人员,充实到各个岗位。走进乡镇,很多办公室看起来人很多,其实公务员可能只有一两个,其余全是事业编制人员,有的甚至一两个公务员都没有,用的都是事业编。现实中,受制于工资待遇和发展空间的限制,事业编都有转身份、提拔的愿景,普遍比较好管好用,乡镇乐见其成因此都把事业编当成工作的主力军来对待,很多工作都是通过事业编来完成,客观上也造成了乡镇事业编岗位的不固定。
总的来说,乡镇事业编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岗位的安排完全取决于工作需要和领导的想法,不是一成不变的。
·
以上答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作为局中人,我可以明确告诉你,没有分配的,打乱仗的。
原因?请你泡一壶茶,听我慢慢说。
大家都知道,乡镇政府是最底层的行政机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基层。水利所是属于乡镇政府下设的事业单位,主要职责包括,这个职责还挺多的,不照搬了,简单点说吧,全乡镇的河流、水库、山塘、灌溉渠等与水相关的,都基本是水利所的职责。根据我镇的三定方案,我镇水利所一共有3个事业编制,设1名所长,2名副所长。
大家还知道,乡镇政府是最忙最乱最杂的单位,到处是千线一针的情况,每一项工作都要求越来越高,动不动就一票否决,动不动就问责,检查、督导、调研等等。
就水利所来说,3个人的话,365*24都做不完,只能招临聘人员(也就是无编制的职工临工),然后领导把全镇看做一盘棋,那边任务重,就把人员往那边调,一年换个三四个部门都很正常。
我曾经主持我们镇的执法证考试,要求就是有编制的人才能考,其中事业编制人员,对编对岗的,基本上只有各站所的负责人,其他人员都是打乱仗的。能力强的,多个岗位轮岗,充当救火队员,也容易出成绩,进入领导的视线。能力弱的,找个不重要的站所里面一丢就是几年,没那么多时间精力去理你。
在乡镇人员都是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去,一般能够按照专业按照特定岗位分配的很少。
一、专业性特别强的会按专业、岗位分。比如会计、审计类的,一般会分到财政所和经管站,建筑类的会被分到城建等部门。
二、大部分是哪里需要就分到哪里去。乡镇各个部门都很忙,都需要人,每年新人还没来,各个分管领导就早已开始向主要领导汇报要人。所以新人一来,基本上都会被分到特别需要人的科室。
三、内部调动频繁。不是说你去了这个岗位,就一直会在这个岗位工作,而会根据你的工作表现以及实际工作需要,在单位内部进行调动。
四、一般新进的年轻人员大概率会先被分到党办、组织、宣传、经发、城建等十分忙碌的部门。后期,再根据你的工作表现以及能力进行调动。
从去年开始进行乡镇和街道层面的机构改革,将所有科室设置为行政科室和事业科室,行政人员进入行政科室,事业人员进入科室,按要求不得混编。各省对乡镇街道改革中科室的设置也不尽相同,但总得来说基本维持6个行政科室和4个事业科室的编制,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增设1至2个自设科室。虽然现在乡镇街道基本都存在行政编制少,事业编制多的情况,导致可能暂时存在混编的情况,但随着改革的深入,这种情况会逐步改变。
作为一名在乡镇工作七年多的乡镇干部,最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在乡镇,从来都是按照工作需要安排岗位,不是按照你的编制而分派工作。混岗是乡镇的常态,有工作大家一起干,在乡镇所谓的文化、水利等业务工作都是兼职工作。新来的同志,很有可能会让你去党政办干事,也会让你包村,总之哪里忙哪里就会有你的身影。
看我昵称,就知道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最合适了。
在基层,行政编和事业编混岗的现象是相当普遍的。招聘你的岗位,只不过是正好这个岗位有编制空缺,但是不一定招来就在那个岗位干活。
服从组织安排,这是你进入体制内必须要遵守的纪律。所以,入职之后,组织上让你去哪,就乖乖的去哪吧。
而且,还有可能,你在乡镇干几年,工作比较出色,组织部、办公室这些部门看上你,直接就把你借调走了,表现的好正式转过去也不是没有可能。
所以,入职之后去哪都是有可能的,但是,要做好思想准备,基层是比较苦、比较累的,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各种活都得干。
你这种情况,即使不分在水利站也不一定是坏处,水利站属于边缘部门,有机会到镇政府上班发展前景也会不错的。
当然,除非你就想当一条闲鱼。
乡镇的工作可以说是充满了野性,粗犷无比。
请做好作为一块砖的准备,因为在乡镇, 你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乡镇事业编的工作分配是一年一个样,去了乡镇,你就可能从事除了领导之外的任何一项工作。
在乡镇,七所八站的工作人员是集中在一个办公楼办公的,除了财政所的工作人员因为专业性比较强,工作岗位相对固定以外,其他的站所可以说工作是一年一个样。比如,今年你在安监站从事安全生产相关的工作,明年有可能去政务大厅办业务。有个考上了乡镇事业编的朋友,第一年去被分配在扶贫办工作,第二年又给书记开车,第三年去当了综治专干,第四年又当了水利站的站长,现在机构改革水利站没有了,又被安排去搞民政,明年可能又去另一个部门。
乡镇分配工作往往都是这样,至少从表面上看起来是很随意,很草率的,只要主要领导发个话,那么就可以重新分配工作。
以上说到的是本职工作,乡镇的干部还需要联系村子,一般是三个工作人员加一个副职联系一个村子,哪些人联系哪个村子也是很随意的,变来变去,一年一个样。
在乡镇,公务员和事业编的差别微乎其微,都是做一样的工作,事业编里的专技岗、管理岗的差别就更小了,甚至有的乡镇都把工勤编当公务员用,毕竟乡镇还是太缺人手了。
考上了乡镇,无论事业编还是公务员,都要提前做好一个心理准备——你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5. 基层乡镇事业编是如何分配工作的是怎样的呢
城镇基层事业单位有民政所、税所、电力工程所、卫生站、公安局、城管所这些,地域称呼上有一定的差别。大部分的城镇“七所八站”都撤销了,工作人员所有弄乱重新组合了,建立新单位,可是职责也都是之前“七所八站”的职责。主要是脱离机关事业单位政府职能,搞好企业区划。
总体来说,乡镇事业编便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儿搬,职位安排主要取决于工作需求和领导的念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之后,村里进行立面改造、移风易俗活动、经普等分阶段每日任务,她无一例外也被调动进到调研组,期间还帮助站点所、核心进行防灾减灾宣传、生产安全、销售市场治理、树林救火等事宜,前后左右做了差不多三年,除开第一天在社保中心待过,其他时间都在乡镇机关和其它站点所熬过来的,什么写原材料、做账表、搞统计分析、驻村干部入户口、信访维稳等各类杂七杂八工作都干过,活生生从一个柔弱女子被锻练变成女汉纸、万花油。
6. 事业编制跨县调动要找到什么级别的人
党委书记。
跨乡镇调动时,你要想调去的乡镇,需要有空缺岗位,也就是有空编。接不接收你,首先要这个乡镇的一把手同意,当然最好是党委书记要同意。
跨县调动是指员工被调动到另一个县内部的另外一个不同领域中去接受某种工作安排。
7. 事业单位改制后,40、50人群的工人身份编制安排有什么依据
该机构的分类改革,或正在进行的党和政府改革,很明显,简化的组织,简化准备,但没有指明,如何应对一定年龄的官方雇员。体制改革的人员移民应当遵循“公平与正义”的原则和法律遵守,妥善重新安置,无法削减单一或资格,并提出了一个特定小组的不公平的政策。在《机构改革方案》中,“达到足够的年龄5年的工作人员足够工作足以支付个人意愿支付,可以提前向社会保障部门采取,这是分裂重新安置中提到的唯一政留计划。措施。
业务部门实施管理管理管理,工作阶段的工作逐渐减少,工作人员符合条件,可以竞争管理职位和专业技术的职位,并享受相应职位的工资处理和福利政策,以及进一步稀释干部工人的身份。区别。在这一制度改革中,令人挑臭的机构,工作司法将与管理和专业技术干部一起运行,根据“边缘事物,建造”的政策,与职能,并将其转移在一起,将不会“随机推动社会“,造成广泛的失业率,影响社会稳定。
8. 公务员编制要什么人同意 怎样可以拿到编制
公务员编制现在必须经过考试,其他任何途径都得不到的。事业单位编制现在还没有全部实行公开招聘,可以调进或分配进去。程序要经过人事部门和编制部门批准同意,具体到决定权都是编委主任签字(有的是常务副县长或县长、有的是县委书记担任编委,市里也以此类推)。进入事业单位后,比如县级或市里部门,你在事业单位提拔为副科级,就可以直接调入机关成为公务员。省里和中央事业单位,都必须提拔到副处级就可以调入机关成为公务员。
9. 事业单位改企业事业编制人员怎么办,40,50这部人怎么安排
1. 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后,事业编制予以核销。2. 个别事业单位未改企,只是参照企业运行的,事业编制一般不予核销。3. 事业单位改企,编制核销,并不意味着原有从业...
10. 求人办理事业单位编制工作中间人说要打点人事局的人,明白的请进。
面试确实是有点问题的,而且人事局的人确实很关键,因为考官怎么安排只有人事局知道,命题出卷人也是人事局安排的,你要么找到你报考单位的一把手,因为报考单位要去两个考官的,而人事局安排剩下的五个,基本上都是抽签,不一定会遇到。只有报考单位去的考官可以提前知道。所以。。。你该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