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事业单位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分别指什么
人员经费支出是指直接用于公务员个人部分的支出,具体包括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等。
公用经费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完成工作任务用于设备设施的维持性费用支出,以及直接用于公务活动的支出,具体包括公务费、业务费、修缮费、设备购置费、其他费用等。
(1)公用事业费用怎么算扩展阅读:
人员经费按照国家预算收支科目的划分,包括工资、补助工资(如副食品价格补贴、冬季取暖补贴、民办教师补助费等)、职工福利费、离休退休人员费用和人民助学金等项。
行政、事业单位发给个人的抚恤金、出国实习和留学人员生活费、收养人员生活费等,也属人员经费。人员经费,应根据定员编制和开支标准,编列预算,掌握开支。教育事业费中人员经费与公用经费的比例,是研究教育经费内部分配的重要内容。计算学校教育成本时,人员经费中与培养人才无关的费用(如离退休人员经费、抚恤金等)应予扣除。
⑵ 日常公用经费包括哪些
事业单位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分别指什么
行政单位的经常性支出按性质分为人员经费支出和公用经费支出。
(1)人员经费支出。
人员经费支出是指直接用于公务员个人部分的支出,具体包括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等。
基本工资。它是国家 *** 给予行政单位工作人员劳动报酬的主要形式,包括标准工资(由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津贴以及国家规定的地区生活费补贴等组成)、半脱产人员生活费补贴、保留工资等。
补助工资。它是基本工资的补充和延伸,是对在职职工生活、工作方面的补贴,包括冬季取暖费补贴、职工上下班交通费补贴、小单位伙食补贴、粮油补贴等。
其他工资。它是在基本工资、补助工资之外,发给行政在职人员的属于国家规定的工资总额范围内的各种津贴、补贴、奖金等。
职工福利费。它是用于增进职工物质福利,帮助职工家属解决生、老、病、死等方面的困难所支付的费用,包括工会经费、福利费、探亲路费、独生子女保健费、遗属生活困难补助、丧葬费、职工因工负伤住院治疗期间伙食补助费、公费医疗经费、洗理费等。
社会保障费。它包括丁国家规定交纳的各项社会保障费、职工住房公积金以及尚未划转的离退休人员费用等。
(2)公用经费支出。
公用经费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完成工作任务用于设备设施的维持性费用支出,以及直接用于公务活动的支出,具体包括公务费、业务费、修缮费、设备购置费、其他费用等。
公务费。它是指行政单位用于日常行政管理方面的费用开支,包括办公费、邮电费、水电费、差旅费、取暖费、会议费、租赁费、车船保养修理费、机动车船用油和燃料费等。
业务费。它是指行政单位为完成专业所需的消耗性费用开支和购置低值易耗品的费用,包括县以上党派团体业务费、宗教业务费、外事部门及其他行政单位的临时出国人员制装费、差旅费、国外生活费补贴和外宾差旅费、招待费、有关部门的大宗账簿、表册、票证、规章制度、资料、材料的印刷费等。
修缮费。它是指行政单位的公用房屋、建筑物及附属设备的修缮费和租用公房租金,以及不足基本建设投资额度的零星土建工程费用。
设备购置费。它是指行政单位按固定资产管理的设备购置费。包括一般设备购置、专业设备购置、车辆购置、图书购置及其他购置等的费用。
其他费用。它是指除以上各项费用之外的费用。
经常性支出的核算,通过设置“经费支出——经常性支出”二级科目进行,并在二级科目下按财政部门统一规定的“目”、“节”级支出科目设置明细账。
发生支出时:
借:经费支出——经常性支出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支出收回或冲销转出时:
借:有关科目
贷:经费支出——经常性支出
年终结账后,“经费支出——经常性支出”科目无余额。
行政单位的基本支出包括哪些
行政单位的基本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保障其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编制的年度基本支出计划。
行政单位基本支出的内容包括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两部分:
1、人员经费,包括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和社会保障费等。
2、公用经费,包括公务费、小型设备购置费和修缮费、业务费和业务招待费等。
除了基本支出,行政单位的支出还包括项目支出。项目支出是除基本预算支出以外财政预算专项专款安排的支出。包括基本建设、有关事业发展专项计划、专项业务费、大型修缮、大型购置、大型会议等项目支出。
公用经费开支范围包括哪些?
答:教学业务与管理、教师培训、实验实习、问题活动、水电、取暖、交通差旅、邮电、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等购置,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修维护等。不得用于人员经费、基本建设投资、偿还债务等方面的开支。教师培训费按照穿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
行政事业单位的公用支出包括哪些
行政事业单位支出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支出。主要包括:
1.人员经费支出,是指为了开展专业活动的需要,用于个人方面的开支。如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助学金。
2.公用经费支出,是指为了完成事业活动,用于公共服务方面的开支。包括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和其他费用。
公用经费及专项经费明细表
在电子表格上按领导关注的重点(这个你平常要注意观察聆听领导问得最多、最关心的经费内容,按照领导询问频率排序)设置一个表格,如同多栏式明细账一样,设置明细科目名称,用函数设置好小计、累计,然后录入数据,就会自动生成小计、累计,领导一问你就打印出来,只要数字输入及时,打印出来的就是即时数据。
试试看。前提是对电子表格非常熟练。
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包括哪些?
不叫公用经费,应该是商品和服务支出,具体包括办公费、印刷费、咨询费、手续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取暖费、物业管理费、差旅费、因公出国(境)费用、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专用材料费、被装购置费、专用燃料费、劳务费、委托业务费、工会经费、福利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等。
事业单位经费来源包括哪些?
首先中央财政拨款(统称全额);地方财政拨款(差额);自负盈亏(自收自支);
把公用经费用作专项花掉违反了什么规定
《中央部门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管理办法》
第二章 基本支出结余的管理
第六条 中央部门基本支出结余包括中央级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经费结余和公用经费结余。基本支出结余原则上可以结转下年继续使用,用于增人增编等人员经费支出和日常公用经费支出,但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间不得挪用,不得用于提高人员经费开支标准。事业单位按现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由财政拨款提取转为事业基金的结余,也纳入本办法关于基本支出结余资金的管理范围。
该文件网址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
第二十一条 事业单位的结余(不含实行预算外资金结余上缴办法的预算外资金结余),除专项资金按照国家规定结转下一年度继续使用外,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剩余部分作为事业基金用于弥补以后年度单位收支差额;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2006年5月30日财政部令第36号)
第二十一条 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应当进行必要的可行性论证,并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事业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用于对外投资、出租和出借的资产实行专项管理,并在单位财务会计报告中对相关信息进行充分披露。
第二十二条 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行为的风险控制。
第二十三条 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收益以及利用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和担保等取得的收入应当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五十一条 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罚、处理、处分:
(一)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的;
(二)擅自占有、使用和处置国有资产的;
(三)擅自提供担保的;
(四)未按规定缴纳国有资产收益的。
什么是公用经费
公用经费是行政事业单位用于日常办公、 业务活动方面的经常性开支。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 一般的将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划分为办公费等七项:公用经费中的会议费、车辆大修费、设备购置费、 修缮费和专项业务费。它们都纳入专项经费管理范畴。
公用经费按单位编制内实有在职人数核定, 对超编人员财政不供给任何公用经费。 各单位要根据财政部门的核算定额, 结合本单位工作任务和收支计划的安排,做到增收节支,量财办事。 财政部门对各单位公用经费一律实行“包死定额, 超支不补, 结余留用”办法。
日常公用经费比上年多情况说明怎么写
第一,说明实际数据;
第二,说明数据变化过程和路径;
第三,合理的经费增长,予以肯定和解释;
第四,不合理的经费增长部分,确认如何减少。
⑶ 公用事业费用包括哪些
法律分析:公务费。行政单位用于日常行政管理方面的费用开支,如办公费、邮电费、水电费;
业务费。行政单位为完成专业所需的消耗性费用开支和购置低值易耗品的费用,包括县以上党派团体业务费、外宾差旅费、招待费等;
修缮费。行政单位的公用房屋、建筑物及附属设备的修缮费和租用公房租金,以及不足基本建设投资额度的零星土建工程费用;
设备购置。费行政单位按固定资产管理的设备购置费,包括一般设备购置、专业设备购置、车辆购置、图书购置及其他购置等的费用;
其他费用。指除以上各项费用之外的费用。
法律依据:《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管理办法》 第四条 收费标准实行中央和省两级审批制度。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省级政府")的价格财政部门按照定权限审批收费标准。未列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的收费项目,一律不得审批收费标准。中央有关部门和单位(包括中央驻地方单位,下同),以及全国或者区域(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实施收费的收费标准,由国务院价格、财政部门审批。其中,重要收费项目的收费标准应当由国务院价格、财政部门审核后报请国务院批准。
除上款规定的其他收费标准,由省级政府价格、财政部门审批。其中,重要收费项目的收费标准应当由省级政府价格、财政部门审核后报请省级政府批准。
⑷ 公共事业费包括哪些
电费、水费、废物处理费、污水处理费、燃气供应费、交通费、通讯费、宽带费等。
公用事业费,也称为公用事业价格,由企事业单位收取的供居民使用的公共事业费用。
简介
城市和乡镇中供居民使用的电报、电话、电灯、自来水、公共交通等企业的统称。
广义则包括涉及城市供水、市政公用设施、公交车、出租车、户外广告、市容、环卫、园林绿化、公厕、路灯、燃气、广场、下水管道、城市养犬、市政工程管理在内的所有企事业单位。
⑸ 微信公共事业费是什么费用
由微信支付的公用事业账单,可通过微信钱包消费明细和付费通账户交易记录两个途径查找。
广义的公共收费是指以政府部门为主体的收费,包括管理性收费和财政收费。现代意义的公共收费是指政府向公民提供特定服务或实施特定管理所收取的规费,以及政府对其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而直接向使用者或收益者收取的使用费。
城市和乡镇中供居民使用的电报、电话、电灯、自来水、公共交通等企业的统称。
广义则包括涉及城市供水、市政公用设施、公交车、出租车、户外广告、市容、环卫、园林绿化、公厕、路灯、燃气、广场、下水管道、城市养犬、市政工程管理在内的所有企事业单位。
广义的公共收费:
是指以政府部门为主体的收费,包括管理性收费和财政收费。现代意义的公共收费是指政府向公民提供特定服务或实施特定管理所收取的规费,以及政府对其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而直接向使用者或收益者收取的使用费。
1、公共收费不以盈利为目的。公共收费目的主要是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
2、公共收费不应降低公共商品的消费效率,不降低公共商品的正常消费水平。
3、成本效益原则。公共收费应节约成本,减少浪费和低效投入,最终实现收费管理成本的最小化和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4、受益性原则。公共收费必须严格体现负担与受益相对应的原则,即谁受益谁付费。
⑹ 公共事业费是什么费用
公共事业费是指居民为负责维持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公司缴纳的费用。
包括电费、水费、废物处理费、污水处理费、燃气供应费、交通费、通讯费、宽带费等。
公共事业是指负责维持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事业。公共事业处在自然垄断之下,可能是由于政府的控制之下,而如果是私营的则会被行政法规所监督。一般所说公用事业包括电力、供水、废物处理、污水处理、燃气供应、交通、通讯等。
⑺ 日常公用经费支出范围
公用经费包括哪些
【1】公务费
行政单位用于日常行政管理方面的费用开支,如办公费、邮电费、水电费;
【2】业务费
行政单位为完成专业所需的消耗性费用开支和购置低值易耗品的费用,包括县以上党派团体业务费、外宾差旅费、招待费等;
【3】修缮费
行政单位的公用房屋、建筑物及附属设备的修缮费和租用公房租金,以及不足基本建设投资额度的零星土建工程费用;
【4】设备购置费
行政单位按固定资产管理的设备购置费,包括一般设备购置、专业设备购置、车辆购置、图书购置及其他购置等的费用;
【5】其他费用
指除以上各项费用之外的费用。
综上所述,公用经费包括五大费用,即公务费、业务费、修缮费、设备购置费、其他费用,希望以上回答对大家有所帮助。
拓展资料:
公用经费按单位编制内实有在职人数核定, 对超编人员财政不供给任何公用经费。 各单位要根据财政部门的核算定额, 结合本单位工作任务和收支计划的安排,做到增收节支,量财办事。 财政部门对各单位公用经费一律实行“包死定额, 超支不补, 结余留用”办法。
在经营性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中公用经费为生产成本和管理费用之和。
经费分为维持经费和发展经费。
前者指维持原有行政事业单位机构及规模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
后者是指在计划年度内,经批准新增加的机构、人员或其他事业项目所需的经费。原单位增加少量人员,不增设机构和不扩大事业项目的,属于自然增长,不作为发展经费。
公用经费常包括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和其他费用。
⑻ 上年度公共事业费欠缴率怎么算
公共事业欠费缴率:全年欠交金额=全年应交经费-全年度实交经费=全年拨交经费工资总额×2%×40%-全年实际上交经费。由于各单位按月计提工会经费时,本月应计提数额是以上月工资总额为计算依据的,因此,对计算欠交金额带来一定麻烦。中,摸索出了计算欠交金额的三种方法,并在不同的范围内起到了作用。一是简便法。计算公式:某年度欠交金额=该年度工资总额×2%×40%-该年度实际上交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