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么是负债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为: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定义为: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
根据负债的定义,负债具有以下特征: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2、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负债是指事业单位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者劳务偿还的债务。事业单位的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缴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及预收款项、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
(一)短期借款
短期借款是指事业单位借入的期限在1年内(含1年)的各种借款。事业单位实际支付借款利息时,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计入其他支出。
(二)应缴款项
应缴款项是指事业单位应缴未缴的各种款项,包括应当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款项、应缴税费,以及其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上缴的款项。
(三)应付职工薪酬
应付职工薪酬是指事业单位按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各种薪酬。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国家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
(四)应付及预收款项
应付及预收款项是指事业单位在开展业务活动中发生的各项债务,包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等应付款项和预收账款。
(五)长期借款
长期借款是指事业单位借入的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的各种借款。长期借款利息计入其他支出,如为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的专门借款,属于工程项目建设期间支付的,在列支的同时还应资本化。
(六)长期应付款
事业单位的长期应付款是指事业单位发生的偿还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的应付款项,如以融资租赁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跨年度分期付款购入固定资产的价款等
Ⅱ 属于事业单位负债的有哪些
1.代收的各种款项,如代收的预算资金、代收的预算外资金,在实际收到但尚未上缴时,应作为负债入账;
2.借入款项,一般不预计利息支出,实际支付利息时,将其计入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
事业单位负债是事业单位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偿付的债务,包括借入款项、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款和应交税金等。事业单位的负债应当按照实际发生数额记账。
Ⅲ 事业单位负债都包括哪些
负债包括借入款项、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各种应缴款项等。
借入款项包括向财政部门、上级单位、金融机构借入有偿使用的各种款项。
各种应缴款项包括按财政部门规定应缴预算的资金、应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应缴税金以及
其他按上级单位规定应上缴的款项。
Ⅳ 属于事业单位流动负债的有()。 A.短期借款 B.应付及预收款项 C.应付职工薪酬 D.应缴款项
事业单位的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缴款项等。选ABCD。
事业单位的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缴款项等。短期借款是指事业单位借入的期限在1年内(含1年)的各种借款。
应付及预收款项是指事业单位在开展业务活动中发生的各项债务,包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等应付款项和预收账款。
应付职工薪酬是指事业单位应付未付的职工工资、津贴补贴等。应缴款项是指事业单位应缴未缴的各种款项,包括应当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款项、应缴税费,以及其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上缴的款项。
(4)属于事业单位负债的是哪些扩展阅读:
流动负债的会计核算方法
应付票据的核算
1、签发应付票据企业签发、承兑商业汇票以抵付货款或应付账款时,借记“在途物资”、“原材料”、“库存商品”、“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或“应付账款”等科目,贷记“应付票据”科目。
如果企业签发的是银行承兑汇票,向银行支付承兑手续费时,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2、计提票据利息如果企业签发的是带息商业汇票,应于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计提应付利息,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应付票据”科目。:
3、应付票据到期,票据到期收到银行付款通知时,如为不带息票据,应按票据面额,借记“应付票据”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如为带息票据,则按票据账面价值,借记“应付票据”科目,按未计的利息,借记“财务费用”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如果企业无力支付到期商业承兑汇票票款,则按应付票据的账面价值,借记“应付票据”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科目。
如果企业无力支付到期银行承兑汇票票款,则在收到银行转来的“汇票无款支付转入逾期贷款户”的通知等凭证时,借记“应付票据”科目,贷记“短期借款”科目。带息应付票据到期无力支付,并转人有关科目后,不再计提利息。
应付账款的核算
1、应付账款入账时间
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的企业,应于商品的所有权已经转移或接受劳务已经发生时,作为应付账款的人账时间。
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所购商品及发票账单同时收到,应于商品验收八库后确认应付账款。如果所购商品已收到,但到期末尚未收到发票账单,应确认一项暂估应付账款,以便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一项已收到的资产和相应的负债,于下期期初再冲回按暂估数确认的资产和负债。
2、应付账款入账金额
通常情况下,应付账款按实际发生的交易金额人账。在有现金折扣的情况下,应付账款人账金额的确定有两种方法:总价法和净价法。
采用总价法,应付账款按不扣除现金折扣的交易金额人账;采用净价法,应付账款按交易金额扣除现金折扣后的净额人账。中国会计实务中一般采用总价法。即有现金折扣情况下,企业发生应付账款时,按实际交易金额,借记有关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科目。
在折扣期内付款时,把取得的现金折扣作为一项理财收益,冲减财务费用,按原发生的应付金额,借记“应付账款”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取得的现金折扣,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如果超过折扣期后付款,则按原发生的应付金额,借记“应付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Ⅳ 负债的定义是什么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5)属于事业单位负债的是哪些扩展阅读:
负债是指事业单位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者劳务偿还的债务。事业单位的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缴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及预收款项、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
(一)短期借款
短期借款是指事业单位借入的期限在1年内(含1年)的各种借款。事业单位实际支付借款利息时,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计入其他支出。
(二)应缴款项
应缴款项是指事业单位应缴未缴的各种款项,包括应当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款项、应缴税费,以及其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上缴的款项。
(三)应付职工薪酬
应付职工薪酬是指事业单位按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各种薪酬。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国家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
(四)应付及预收款项
应付及预收款项是指事业单位在开展业务活动中发生的各项债务,包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等应付款项和预收账款。
(五)长期借款
长期借款是指事业单位借入的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的各种借款。长期借款利息计入其他支出,如为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的专门借款,属于工程项目建设期间支付的,在列支的同时还应资本化。
(六)长期应付款
事业单位的长期应付款是指事业单位发生的偿还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的应付款项,如以融资租赁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跨年度分期付款购入固定资产的价款等。
负债一般按其偿还速度或偿还时间的长短划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两类:
(1)流动负债是指将在1年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货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付利润、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等。
(2)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1年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Ⅵ 事业单位负债的事业单位负债的核算
它是指事业单位能以货币计量、需在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包括借入款项、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和各种应缴款等。其核算特点:1事业单位代收的各种款项,如代收的预算资金、代收的预算外资金,在实际收到但尚未上缴时,应作为负债入账。2事业单位借入款项,一般不预计利息支出,实际支付利息时,将其计入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
1、应付及预收款项的核算
(1)应付票据的核算
应付票据是指事业单位因从事经营活动购买商品而应偿付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应付票据的账务处理与企业会计核算基本相同,但支付银行承兑汇票的手续费及票据利息时,记入“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科目。
(2)应付账款的核算
应付账款是指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因购买材料、物资或接受劳务而应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设置“应付账款”科目。事业单位购入材料物资等已验收入库,但货款尚未支付时,应根据供应单位提供的发票账单,借记“事业支出”、“经营支出”、“成本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科目。
事业单位如有预收账款,也可比照企业会计进行账务处理。
2、应缴预算款的核算
应缴预算款是指事业单位按规定应缴入国家预算的收入。应缴预算收入主要包括:事业单位代收的纳入预算管理的基金、行政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无主财务变价收入和其他按预算管理规定应上缴预算的款项。事业单位应设置“应缴预算款”科目,核算各项应缴预算款的收取和上缴情况,年度终了,本科目应无余额。
取得应缴预算的各项收入时,借记“银行存款”、“现金”科目,贷记“应缴预算款”科目。上缴时,借记“应缴预算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3、应缴财政专户款的核算
应缴财政专户款是指事业单位按规定代收的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范围按财政部有关规定办理。事业单位应设置“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核算各项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的收取和上缴情况。年度终了,本科目应无余额。
收到应缴财政专户的各项收入时,借记“银行存款”、“现金”科目,贷记“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实行预算外资金结余上缴办法的单位,定期结算预算外资金结余时,借记“事业收入”科目,贷记“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上缴财政专户时,借记“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4、应交税金的核算
应交税金是指事业单位按税法规定应交的各种税金。事业单位交纳的税金主要包括:营业税、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以及所得税等。
事业单位应交税金的账务处理与会计核算基本相同,但计算出应交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应记入“销售税金”科目,计算出应交纳的所得税,应记入“结余分配”科目。
5、其他负债的核算
(1)、借入款项的核算
借入款项是指事业单位从财政门、上级主管部门、金融机构借入的有偿使用的款项。事业单位借入和归还款项的会计处理与企业会计相同。但是,借入款项发生的利息的支出,应在实际支付利息时进行账务处理。支付利息时,借记“事业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如果是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为开展经营活动而借入的款项所发生的利息,借记“经营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2)、其他应付款的核算
其他应付款是指事业单位应付、暂收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款项,包括应付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存入保证金、应付统筹退休金、个人交存的住房基金等。
事业单位应设置“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其他应付款的发生及支付情况。其他应付款的账务处理与企业会计核算基本相同,但事业单位集体的统筹退休金,记入“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科目。
Ⅶ 经营性负债项目有哪些
经营性负债项目包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
经营性负债是企业因经营活动而发生的负债,其中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和预收账款。属于事业单位的经营性负债。
(2)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1年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Ⅷ 什么是事业单位债务
法律分析:事业单位债务是指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从事卫生、文化、科技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债务则是指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民事义务,有合同之债还有法定之债。事业单位的债务是指事业单位需要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民事义务,如情况借款、交付劳动成果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八条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债权。
债权是因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Ⅸ 事业单位对各项负债都采用什么核算
1.事业单位对于各项负债主要采用应付及预收款项的核算、应缴财政专户款的核算、应缴预算款的核算、应交税金的核算、其他负债的核算的方式核算。事业单位借入和归还款项的会让处理与企业会计相同。如果是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为开展经营活动而借入的款项所发生的利息,借记经营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2.事业单位负债是事业单位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偿付的债务,事业单位的负债应当按照实际发生数额记账。一般不预计利息支出,实际支付利息时,将其计入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负债类科目包括借入款项、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款和应交税金等。
事业单位对各项负债都采用什么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