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事业编制副科转行政编制副科的条件是什么是否有必须任现职满两年的说法
按照公务员法第七十条和公务员调任规定,一般要求具备三点:
第一、在事业单位取得副科以上职级或副高以上职称;
第二,年龄在45周岁以下,处级在50周岁以下,相较2019年公务员调任新规前,无论科级还是处级调任年龄上限都比以前放宽了5年。要突破这个年龄上限,必须报省级组织部门审批。
第三,有接收单位,接收单位有行政编制空缺。
事业编制副科转行政还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学历要求。按照规定,调入市级以上机关任职的,一般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调入县(市、区)级以下机关任职的,一般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2、年龄要求。调任县(市、区)领导班子成员职务的,一般不超过50周岁;调任其他处级职务的,一般不超过45周岁;调任市级机关科级领导职务的,一般不超过40周岁;调任县(市、区)级以下机关科级领导职务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3、专业技术人员调任。专技人员调入市级以上机关担任处级领导职务,拟调任人员应当聘任副高职称2年以上,或具有正高职称。
调入市级机关担任科级领导职务的,拟调任人员应当聘任副高职称1年以上,或具有正高职称;调入县区以下机关担任科级领导职务的,拟调任人员应当具有中级职称2年以上,或者具有副高职。
4、管理岗位人员调任。在事业单位取得副科级及以上职务,同等调任机关担任领导职务。
只有具备了以上条件,事业人员才可以调到行政机关变为公务员。但这也只是前置条件,在实际中,具备这样条件的人不在少数,但很少人能通过这种方式转成公务员,原因在于事业人员基数太大,行政编制紧缺。
尤其是在基层,相比起从事业单位“空降”而来的领导,公务员更容易接受行政编制内部人员的提拔,而且在手续上,事业人员调任的手续要更加繁琐,相关部门承担的压力也很大,所以现实中只有少数人能通过这种途径实现编制转换。
以上内容参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② 事业单位干部可以直接提拔为行政副科领导吗
1编制性质制约
不可以,在事业单位中一般干部是不可以直接提拔为行政副科级干部的。那么不能够提拔的原因有哪些呢?一方面是编制性质约束,其实无论是一般干部还是领导干部,都是事业编制,而行政副科领导是行政编制,这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直接转换的关系。实际上行政编制是可以通过任命的方式到事业单位进行任职的,需要放弃公务员身份。但事业单位是不能够直接任命到行政单位,这是逆向转换,行不通,因此事业编制只能在事业单位内部提拔任职。
2不合调任规定
并且也不符合调任规定的。通常情况下,满足调任的条件,是需要调任乡科级年龄在45岁以下,需要能够达到基本能力、相应的学历条件以外,事业编制的干部还必须要在管理八级岗位上年满两年。专业技术人员在调入机关任职之后,需要担任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在2年以上,或者已经担任了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才符合条件。如果想要直接提拔为行政副科级干部的话,是无法满足该条件的。
3间接实现方式
如果想要一般干部想要成为行政副科领导职务,可以间接实现。首先大家可以通过参加公务员考试,被录取之后,通过试用期之后,就可以完成编制转换。在试用期满后,单位会根据个人工作年限和空缺的职级职数,来进行任职定级,通常情况下为一级科员,在积累了工作经验、年限,有良好的工作表现,后续才会陆续提拔为副科领导的岗位。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也是一种方式,就是党委及其组织部门会面向社会公开报名,采取考试与考察相结合的方式,来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大家还可以参加乡镇的换届选举,其中乡镇事业编人员就是5大类之一,只要各位小伙伴们参加了换届选举能够当选乡镇副职,就可以从事业编制直接过渡为行政编制。
事业单位干部可以直接提拔为行政副科领导吗
③ 事业单位科员晋升副科条件
事业单位晋升副科级的条件有:1、年龄在35岁以下;2、学历大专以上;3、参加工作三年以上;4、连续三年年度考核称职;5、符合任职的其他条件。担任副科级的相关程序有:1、单位向组织部门提交推荐干部意见;2、组织部门在其所在单位进行干部考察;3、通过以上环节,被列为拟提拔人选,进行为期七天的任前公示;4、由组织部门提交县、市委常委会研究任命。
④ 在事业单位作为一名普通员工,如何提升为副科级
事业编制升职副科和公务员晋升副科一样,都得历经宣布的就职程序流程。
01.事业编制升职副科,指的是升职管理方法八级职位。
机关事业单位分成管理工作和专业技术人员职位,管理工作归属于领导职务,发展趋势升职程序流程和国家公务员破格提拔升职程序流程类似,都得必须 历经强烈推荐、调查、党委会科学研究、公示公告、交谈、就职等阶段。换句话说,别看着你升职的是工作副科,事实上和升职国家公务员副科没差别。
总而言之,事业编制升职副科必须 达到一定的任职要求标准,且不可以立即到国家公务员企业升职副科。
⑤ 事业单位是工人身份,如何升级为副科级领导职务
事业单位,普通工人的身份想升到副科级的职务,这个不太可能,因为这是一步一步来的,两者不是跨一步就能到的,普通工人要升到现场的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就是一个小主管的位置,小主管的位置之后再进行进一步的调动,调到公司的职能机关里面一个副部长应该就是对应副科级别的职务。
能不能当上领导副科正科副处正处这些,他取决于个人的职业发展方向,就是说这个部门人不是特别多,然后本身就是比较关键的部门,人家天然就具备一个优势,只要上面的这个正部和副部长都逐渐退下去空出来一个位置,这人自然而然就补上了,但是在那种生产部门的单位基本上很难的。因为生产部门的人太多了,就算提拔也是从管理人员里面提拔,而不是工人里面提拔。
⑥ 事业编提副科需要什么条件
晋升副科级须任科员级或科员满12年,级别达到23级。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任副科级相关条件:
1、年龄原则上35岁以下;
2、学历大专以上;
3、参加工作三年以上;
4、连续三年年度考核称职(或合格);
5、符合任职的其它条件(灵活的,是因岗位所需提出的要求)。正常情况下这是硬性要求。
事业编制,是指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事业编制单位有科研单位、教育单位、文化单位,新闻、广播、出版单位,卫生单位,体育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农业、林业、水利和气象单位,社会福利单位,环境保护单位、交通、城市公用等其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列入事业编制的单位,其工作人员的工资和活动经费的开支渠道除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外,还有部分事业单位的经费,采取自收自支,差额补贴等办法。
副科级,中国干部行政级别中最低一级的领导职务名称。县、县级市或地级市设的区正科级局的副局长、副科级局的局长、乡镇党委副书记和副乡镇长,地级市辖县区、县公安分局大队长、派出所所长、中共县、县级市、市辖区纪委室主任。
法律依据: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第四条 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人事管理制度。事业单位制定或者修改人事管理制度,应当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听取工作人员意见。
⑦ 事业编制人员如何提拔至事业副科级领导干部
对于大部分选择报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的大学生来说,成为副科级领导干部无疑是职业奋斗的阶段性目标,但是,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因为编制原因,提拔成为领导的机会也不相同,一般来说,公务员由于职数设置较多的因素,成为领导的几率相对较大,那么,事业单位编制人员怎样才能成为副科级领导干部呢?
最后,对于事业编制干部提拔副科级,在其程序上和公务员提拔并没有多大区别,也是按照民主推荐、上会研究、公示等环节进行的,但是,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基层事业编制想要提拔至副科级岗位,大多数人都是没有这样的机会,即使个别人能够成为副科级领导,事业编制副科级也是其职业生涯的终点,当然,地市级以上的事业单位情况会好些,但是,这些事业单位进去的难度并不比行政机关小,考试竞争激烈程度也很强。
⑧ 事业编提副科流程是怎样的
事业编制的人员,可以通过招考直接过渡为公务员。或者通过提拔,在事业单位担任副科级干部职位,工作满两年后,可以调任或者晋升为其他参公事业单位或者行政部门领导职。
严格来说,事业单位管理岗现在已经没有副科正科的讲法。它实行的是职员制,一到十级职员,依次对应部级正职、部级副职、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副科,即对应八级职员,科员则为九级职员。
如果是参公单位,其在职在编制人员虽然使用的是事业编制,但参照公务员管理,执行的是公务员晋升方式,按照公务员法逐级晋升职务,要想提拔为副科,必须在科员岗位上任满三年。这是硬性条件,但符合此条件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晋升。
如果是公益类事业单位,按岗位管理分管理、专技、工勤三种,专技人员走的是职称路线,依据职称晋升工资待遇,不存在副科不副科的概念;工勤人员虽然可以转岗享受相应的待遇,然而受限工人身份,不能转干,也无法提拔到副科级以上领导职务。剩下就是管理岗,管理岗和参公事业编制人员不同,执行的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其岗位晋升采用的是职员制管理,按照职级晋升,分1到10级,分别对应正部到办事员,其中管理9级对应科员,8级对应副科,要想从9级晋升8级副科,按照事业单位领导人管理条例,和参公人员、公务员一样,都需要在9级岗位上任满3年才行。
不过无论公务员、参公事业编制人员还是普通事业编制人员,职务与职级晋升除了必须具备硬性条件外,最关键的是要看领导意见。领导首肯,满足条件就有机会,哪怕条件不符,也可以适当破格,完善必要的程序公示即可;领导不支持,你再满足条件也是白搭。
根据规定,在职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已经不能参加公招,但是事业编人员是不受限制的。
⑨ 事业编人员如何才能晋升副科级
事业编人员晋升副科级,主要指的是享受副科级待遇,身份还是事业编不是公务员,事业和行政两个编制之间有一条鸿沟。不论是事业编还是公务员,不论是以前的提拔实职,还是现在职级并行后提拔的职级(事业单位也要开展,具体政策尚未正式公布,但应该为时不远)都有相应的政策规定,比如具体的流程以及任职的要求,这些东西通过网络文献一查,都可以查到相应的信息,但是,我认为没什么用处。因为那些不过是政策上的标准,现实中,更多的是你早已符合基本的要求,比如任职的年限、工作的能力、业绩等等,但是就是没办法提上去,或者机缘巧合,因为种种原因(比如没有空余职数、领导不支持)被压制住了,就是不能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