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事业单位的奖金的经济分类
事业单位的奖金的经济分类:统计商品服务支出(公用经费)、个人和家庭支出和工资福利支出三个方面,这种分法即使公布到款,也会知道政府的钱花到哪里。
支出功能分类主要反映政府活动的不同功能和政策目标。支出经济分类主要反映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
事业单位的奖金:
对于大多数的全额事业单位人员来讲,是有年底奖金的,但是因为所在地区和部门的不同,年底奖金会有很大差别,在个别地区甚至没有。 一是发放绩效工资,是国家对事业单位人员的一种待遇保障政策。
2. 事业单位福利待遇标准
第一,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是全国一个标准,主要针对机关事业单位的三类人员,工勤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套用的工资标准。分为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不同的级别,职称,技能等级,分别对照不同的工资标准。岗位等级是最基本的,关系着后续的各种待遇水平。岗位等级越高,岗位工资越高,基本工资也越高,其他各种待遇也越高。而薪级工资有点像工龄工资。每年只要考核合格就可以晋升一个等级。很多人可能听说过转正定级。刚毕业的大学生,如果转正定级的话,就是明确了起薪的级别。普通本科毕业生是7级,双学士九级研究生11级,博士14级。国家对于护士和教师也专门照顾,额外提升他们10%的基本工资。
第二,津贴补贴。一般来说是地区性津贴,和事业单位的一些特殊岗位补贴。最简单的乡镇补贴,所有乡镇的机关事业单位都有。还有国家统一明确的乡村教师生活补贴。说出来可能大家不信,北京市最高可达4000元每月。另外还有一些教师补贴,护士补贴,警衔补贴等等。
第三,绩效工资。绩效工资一般是有12个月的基本工资水平确定。是事业单位的另一个工资构成部分,主要包括基础性绩效和奖励性绩效两部分构成。根据不同的岗位,两部分组成比例不同。普通岗位5:5,医院卫生岗位6:4,教师岗位7:3。
第四,改革性津补贴。这一部分是原先对职工福利的货币化显现,大家最经常遇到的叫住房补贴,一些地区还有提租补贴,物业补贴等名号。
通常来说还有第五部分就是奖金或者各种公会待遇,但这一部分广受争议。这些奖金主要包括一些年终奖金。比如前些天很火的安徽教师36000元的一次性奖励,西安教师是24000元。也并不仅仅是教师才有,所有机关事业单位都有的。还有精神文明奖,一般来说都是1到2个月工资。参公单位还有13个月工资的奖金。工会福利待遇是按照职工工资的2%划入,逢年过节可以发一定的慰问品,一般也是人人有份。除了教师之外基本上机关事业单位都可以领取,未休年休假补贴,如果20年工龄以上按照300%发放,高达45天的工资。教师比较郁闷的是,他们享受寒暑假,所以不能享受年休假。
法律依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第三十二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应当结合不同行业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因素。
第三十三条,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应当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第三十四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事业单位执行国家规定的工时制度和休假制度。
第三十五条 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第三十六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符合国家规定退休条件的,应当退休。
3. 事业单位奖励分为哪几种
免费领取事业单位考试备考资料
1、事业单位奖励分为嘉奖、记功、记大功等,对于功绩卓着的,一般还会授予称号。奖励的方式一般是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强调的是精神奖励,除了个人奖励,事业单位还会对表现良好的集体进行奖励。
2、想要报考事业单位,第一步是可以看一下当地历年考试公告,看看当地报考条件要求以及岗位设置。大部分地方是考公共基础知识,也有一些地方考的是职业能力测试跟综合应用能力,要明确好了考试要求和考试内容,再找对应的教材或者课程进行学习。
事业单位奖励分为哪几种
4. 事业单位津贴补贴有哪些
1.在事业单位中的津贴补贴主要包括职务补贴、住房补贴、交通补贴、通信费、防暑降温、独生子女、副食补贴等等,这部分因政策和资金的来源不同,有国家制定、省制定、行业制定、单位制定的,都可以归到这一类里。
2.对于那些比较贫困的或者边缘地区人员给予相应的补贴,是根据社会发展和地理环境来作为参考的,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人员可以拿到相应的补助。根据发展变化情况,对艰苦边远地区每5年评估调整一次。特殊岗位津贴补贴,对于一些在苦、脏、累、险及其他特殊岗位的人员需要给予特殊岗位的津贴补贴。
事业单位津贴补贴有哪些
5. 事业单位奖励规定
法律分析:关于事业单位奖励性工资的发放的相关规定,奖励性绩效工资占绩效工资总量的30%左右。
奖励性绩效工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财政部门核定总量,在核定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内由单位确定分配方式和办法,年度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发放。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负担。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第二十五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或者集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奖励:
(一)长期服务基层,爱岗敬业,表现突出的;
(二)在执行国家重要任务、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中表现突出的;
(三)在工作中有重大发明创造、技术革新的;
(四)在培养人才、传播先进文化中作出突出贡献的;
(五)有其他突出贡献的。
第二十六条奖励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原则。
第二十七条奖励分为嘉奖、记功、记大功、授予荣誉称号。
法律依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 第四条 工资由以下部分组成
(一)计时工资;
(二)计件工资;
(三)奖金;
(四)津贴和补贴;
(五)加班加点工资;
(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6. 事业单位福利待遇标准
一,事业单位工资福利支出有哪些
1、基本工资
它反映国家统一规定的基本工资,包括行政机关人员的基础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工龄工资、机关工人的岗位(技术等级)工资与国家规定比例的奖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固定工资与国家规定比例的津贴,各类学校毕业生见习期间的临时待遇。
2、补助工资
它反映国家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包括各项岗位津贴、价格补贴、地区性补贴、冬季取暖补贴、取工上下班交通费补贴。
3、其他工资
它反映在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外,发给本职人员的属于国家规定工资总额组成范围的各种津贴、补贴、奖金等。
4、社会保障费
它反映公费医疗经费,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金、津贴、补贴,离退休人员开支的公用经费,按国家规定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和职工住房公积金等支出。
5、助学金
它反映各类学校学习助学金、奖学金、学生货款、出国留学(实习)人员生活费、青少年业余体校学员伙食补助费和生活费补贴,按照协议由我方负担或享受我方奖学金的来华留学金、进修生生活费等
6、公务费
它反映办公费、邮电费、水电费、公用取暖费、工作人员差旅费、调干旅费、调干家属旅费补助、驻外机构人员出国回国旅费、器具设备车船保养修理费、机动车船燃料费、保险费和养路费,牧区办公用马、用车费、会议费,场地车船租赁费等。
7、设备购置费
它反映行政事业单位不够基本建设投资额度,按固定资产管理的办公用一般设备、车船等购置费,车辆购置附加费,教学、科研医疗单位的专业设置购置费,专业图书馆、文化馆、站的图书购置费,以及一般事业单位的图书购置费,档案设备购置费等。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的划分标准,按照国家计委,规定办理。其中按规定由事业费列支的各种设备,符合固定资产标准的列入本目,不够固定资产的列入有关目。
8、修缮费
它反映了事业单位的公用房屋、建筑物及附属设备的修缮费,公房租金。城建部门和房产管理部门经营的由国家预算拨款的房屋、建筑物、公共设施的维修养护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革命纪念建筑物的维修费。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不够基本建设投资额度的零星土建工程费用。
7. 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励的规定主要有哪些
1、奖励条件:
(1)忠于职守,积极工作,成绩显着的;
(2)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作风正派,办事公道,起模范作用的;
(3)在工作中有发明、创造或者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国家取得显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
(4)爱护公共财产,节约国家资财,有突出成绩的;
(5)在移民、扶贫、再就业等工作中成绩突出的;
(6)在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
(7)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
(8)防止或者挽救事故有功,使国家和人民利益免受或者减少损失的;
(9)在抢险、救灾等特定环境中奋不顾身,做出贡献的;
(10)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维护社会公德和社会治安,表现突出的;
(11)同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有功绩的;
(12)在对外交往中,为国家争得荣誉和利益的;
(13)有其他功绩的。
2、奖励的种类:
授予荣誉称号、记一等功、记二等功、记三等功、嘉奖5种。
3、奖励的基本标准:
(1)对在工作中取得优良成绩,在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或者在其他方面做出成绩的,应当给予嘉奖;
(2)对在工作中取得显着成绩,在本单位表现突出的,应当给予记三等功;
(3)对在工作中做出较大贡献,在本系统具有一定影响或者有其他突出事迹的,可以给予记二等功;
(4)对在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在全市或者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或者有其他显着事迹的,可以给予记一等功;
(5)对功绩卓着,有特殊贡献的,可以授予荣誉称号。
(7)事业单位的奖金都有哪些扩展阅读
第二十五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或者集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奖励:
(一)长期服务基层,爱岗敬业,表现突出的;
(二)在执行国家重要任务、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中表现突出的;
(三)在工作中有重大发明创造、技术革新的;
(四)在培养人才、传播先进文化中作出突出贡献的;
(五)有其他突出贡献的。
第二十六条
奖励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原则。
第二十七条
奖励分为嘉奖、记功、记大功、授予荣誉称号。
8. 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奖励有哪些
法律分析:1.奖励的种类:
授予荣誉称号、记一等功、记二等功、记三等功、嘉奖5种。
2.奖励的基本标准:
(1)对在工作中取得优良成绩,在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或者在其他方面做出成绩的,应当给予嘉奖;
(2)对在工作中取得显着成绩,在本单位表现突出的,应当给予记三等功;
(3)对在工作中做出较大贡献,在本系统具有一定影响或者有其他突出事迹的,可以给予记二等功;
(4)对在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在全市或者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或者有其他显着事迹的,可以给予记一等功;
(5)对功绩卓着,有特殊贡献的,可以授予荣誉称号。
法律依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励规定》 第三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励工作,应当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时代性、导向性、实效性,丰富奖励形式,发挥奖励的正向激励作用。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
(二)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三)坚持事业为上、突出业绩贡献;
(四)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严格标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