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事业单位和国企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一是名称。事业单位往往以中心、会、所、站、队、院、社、台、宫、馆等字词作为结尾,而国企往往都是以公司一词作为结尾。
二是性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都是事业编制,而国企工作人员都是企业编制。
三是工资来源。事业单位以前分三类: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后来自收自收自支的大部分都改制成了国企了。所以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工资来源全部是财政拨款;差额拨款部分来源于财政,另外一部分来源于事业单位本身的盈利能力;自收自支以及国企,完全看自身单位的盈利能力。
四是招聘方式。现在事业单位,逢进必考。而国企的话,只要找点关系花点钱,进去不难。毕竟企业编制没事业编制值钱。但这不代表国企的收入会比不上事业单位。甚至可以说大部分国企的收入都完爆事业单位。
❷ 事业单位和国企的区别是什么
1、财政性质不同
事业单位是由国家财政拨款,一般会有绩效工资机制。而国企是属于盈利性质的企业单位,财政的来源主要是通过企业的运营效应,根据自身的盈亏决定的。
2、二者经费来源不同
事业单位按不同的种类,由国家财政或全部或部分或一点不负担。而企业编制的国企则和国家财政完全没有关系,财政的来源主要是通过企业的运营效应,根据自身的盈亏决定的。
3、二者待遇工资不同
由于国企是自负盈亏,所以工资发放属于国企自己管理,工资由国企自己发放,国家不给,如果企业的经营状况很好,那么国企员工和领导的工资就比较高。
而事业单位是国家财政核拨,工资发放由国家负担。事业单位的工资形式有三种:一种是全额参照公务员待遇,全额国家财政拨款,像林业局。
一种是差额的,国家给一个百分点,然后自己单位给你发一个百分点,像公立医院。还有一种就是国家只管编制,不管工资,只给政策,不给钱,如博物馆。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事业单位、网络-国有企业
❸ 国营企业属于事业单位吗
国企属于企业单位。
国企就是属国家所有的企业单位,企业单位一般是自负盈亏的生产性单位;事业单位是指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因此国企并不是事业单位。
❹ 什么是国企什么是事业单位
01 首先国企和事业单位本质上是不同的,国企是企业,而事业单位是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是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其次二者在机构性质、财政供养方式、编制类型、待遇工资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区别。
大家都知道进入国企或事业单位的工作待遇是很好的,国企和事业单位背后都有政府出资,但是国企和事业单位两者间有什么区别呢?其实二者间的区别还不小,虽然都是有政府出资,但其在本质上就有区别。同时在一些细节诸如财政供养方式、编制、待遇福利上都有着不小的区别。
1、机构性质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是行政机构的补充,主要代替政府行使科教文卫等公益服务职能;相当于是一个为人民服务的非盈利性机构,是为了国家正常运转而设置的机构。国企说白了就是企业,只是国家为了控制或方便管理一些涉及国计民生、与百姓利益息息相关的行业,通过国有资本控股或占股的方式,实现企业的主导权。
2、财政供养方式
事业单位分行政类、公益类和生产经营类,行政类和公务员一样,都是财政全额拨款,本轮机构改革已被取消,大部分改为公益类:公益类分公益一类、二类和三类,一类全部是财政全额拨款,二类差额,三类部分差额、部分自收自支;生产经营类一般都是自收自支性质,国家不投入资金,全部由单位经营或收费留成维持运转。自收自支类事业单位国家已明确要求在2020年底前完成改革,全部转企推向市场。至于国企,顾名思义是企业,国家不投入资金负担单位运转,全部由企业自筹自支。
3、编制类型
事业单位统一使用事业编制,但分管理、专技和工勤三种岗位。国企没有编制之说,但实际上套用行政模式管理,如公务员一样也比照设置职级报备上级主管部门或国资委。国企人员达到一定级别,如比照副处,可直接调任行政事业单位任职,不受企业人员身份限制,也无需考试。
4、薪资待遇:
国企是自负盈亏,所以工资发放属于国企自己管理,工资由国企自己发放,国家不给,如果企业的经营状况很好,那么国企员工和领导的工资就比较高。事业单位的工资形式有三种:一种是全额参照公务员待遇,全额国家财政拨款,像林业局。一种是差额的,国家给一个百分点,然后自己单位给你发一个百分点,像公立医院。还有一种就是国家只管编制,不管工资,只给政策,不给钱像一些博物馆。如果单位是全额财政,退休还是吃财政,前提是要是正式人事编制。
以上就是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区别,二者间的区别还是不小的,不过不管是国企还是事业单位都是非常不错的工作。所以还是有很多人挤破头也想要进到国企和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