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学业顺利应念什么经,念完如何回向
心经开智慧
准提神咒心想事成
以上两咒以大悲咒为基础才有效
最好每天:大悲咒7遍,心经7-21遍,准提21遍
自己念或者家人帮你念都行
如果你家人肯发愿这段时期吃素然后功德回向给你,或者农历初一十五为你放生,你会得到很大的加持,状态会大大提高
如果家人反对,不支持,那就是福报不够了
和你家人沟通下
B. 每天念诵完心经该如何回响
菩萨发心,一切所行悉皆回向众生与菩提。
诵经后可先回向总体(十方法界),再回向较明确的个体。
一、回向内容,略举三说:
1. 慧远于《大乘义章》说明:“回己善法有所趋向,是名回向”。《华严经》十回向义为:1) 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2) 不坏回向; 3) 等一切佛回向;4) 至一切处回向;5) 无尽功德藏回向;6) 随顺一切坚固善根回向;7) 等心随顺一切众生回向;8) 如相回向;9) 无缚无着解脱回向;10) 法界无量回向。
2. 依般若空之说,若了无回向者、回向法、回向处之心相,方可谓真回向。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鸠摩罗什译)回向品:“无有法能回向法,是名正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 依净土宗之说,回向有二:1) 往相回向,回施自己过去及今生之功德于众生,而愿共生净土;2) 还相回向,已生净土后,生大悲心,再回入此土教化众生,以期共向佛道。
因此,以究竟义而言,总体回向或个体回向,均为修行者阶段性的的功课。
俾使行者发心、行愿,至无心可发,是真正的回向。
二、回向文
《妙法莲华经》化城喻品,诸梵天王于佛前偈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观经玄义分》序偈(唐朝善导):“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
上述回向文属于总体回向,至于个体回向,则视个人需求而定。
并无特定体裁,诚心便佳。
由此可知,回向总体以后,再回向个体,亦是修行者惕励自己,须得时刻精进,直至究竟。
C. 诵心经要如何发愿
请参考宣化上人十八大愿
一、愿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菩萨等,若有一未成佛时,我誓不取正觉。
二、愿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缘觉等,若有一未成佛时,我誓不取正觉。
三、愿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声闻等,若有一未成佛时,我誓不取正觉。
四、愿三界诸天人等,若有一末成佛时,我誓不取正觉。
五、愿十方世界一切人等,若有一未成佛时, 我誓不取正觉。
六、愿天、人、一切阿修罗等,若有一未成佛时,我誓不取正觉。 七、愿一切畜生界等,若有一未成佛时,我誓不取正觉。 八、愿一切饿鬼界等,若有一未成佛时,我誓不取正觉。 九、愿一切地狱界等,若有一未成佛,或地狱不空时,我誓不取正觉。 十、愿凡是三界诸天、仙、人、阿修罗、飞潜动植、灵界龙畜、鬼神等众,曾经皈依我者,若有一未成佛时,我誓不取正觉。 十一、愿将我所应享受一切福乐,悉皆回向,普施法界众生。 十二、愿将法界众生所有一切苦难,悉皆与我一人代受。 十三、愿分灵无数,普入一切不信佛法众生心,令其改恶向善,悔过自新,皈依三宝,究竟作佛。 十四、愿一切众生,见我面,乃至闻我名,悉发菩提心,速得成佛道。 十五、愿格遵佛制,实行日中一食。 十六、愿觉诸有情,普摄群机。 十七、愿此生即得五眼六通,飞行自在。 十八、愿一切求愿,必获满足。
D. 我想问问我念地藏经是想求自己和老公事业顺利,我该怎么做回向
“回向”其实是不同于“祈福”的。“回向”中其实是给予,施舍,利他,救他等等发心。而并不同于我们祈福时所一味表达自己想要索取的东西。
比如,现代印刷版《地藏经》中末尾处的那段白话回向文,提出的概念是“回向给怨亲债主,愿他们离苦得乐。”这就树立了最基本的“善心”。“为他”其实就是在“为自己”了。就好比我们欠了债,债主总是来找麻烦,令自己生活不得安宁。这时我们的发心应该是尽可能地把债还上,所以努力去为债主们赚钱,还给他们,这是正面的用心。而不是说怎样能让自己不还债,这样的发心就不正面了。只要发心是为了债主们着想,即便一时还不上债,也起码有个积极的态度,看看能不能以别的方式来弥补人家的损失,这样自己才能够逐渐的解决问题。回归平静的生活。
所以我们做功课等等就相当于赚钱,积累成果。有了成果,有了钱怎么办?给别人,给那些痛苦的人。比如“怨亲债主”这个概念,就是我们曾经伤害过的接下不善缘的众生。愿他们离苦得乐,也就是愿意将自己积累的成果拿出来给他们,这就是功德。越不自私越是功德。越为自己越影响功德。之所以鼓励“回向”就是要我们有了成果不要有私藏的心,而是给出去,让大家都沾光,这个心念一旦发出来,就是功德。
所以如果希望丈夫事业顺利,这也就是意味着希望丈夫工作没有阻碍,有客观的收入。那么不妨就以《地藏经》后面的白话回向文的思路去回向,回向给丈夫的累世的怨亲债主,真诚愿菩萨加持他们都能离苦得乐,往生净土,得到美好的归宿。帮丈夫忏悔过去的过失。由此,祈求菩萨加持,令丈夫障碍化解,福慧增长,事业吉祥。一定要有希望丈夫能够增长智慧的心,所以这里提出的是“福慧”有“福”还要有“慧”。因为有了智慧,就能察觉善恶,那么有了钱就不会造恶因,不会学坏,相反,有了钱会更多的利益众生,这样反而会积累更多的功德。由此再回向出去,则无量无边。
您也要劝丈夫能够配合发心。让丈夫事业通达后努力行善布施,这样就更加积极。丈夫事业吉祥,就会利家利子女。帮助别人,这是利他心,您愿意丈夫事业吉祥,这也是理他心,那么这样就是一个很好的运转状态。
但是临时抱佛脚是收效有限的,需要长期坚持积累,才会有效果。确是有用的,自己可以体会。而且希望事业吉祥或者说收入可观,还需多作财布施,在种子上下功夫。这些都需要坚持,无论出现什么烦恼障碍,照着3年坚持,自己体会成果。
E. 回向文 具体怎么说 怎么我听到了好几种说法 下面哪种是正确的
所有的回向文都大同小异的。
我们很多的师兄对回向一向做得不多,所以重点为大家简述一次,这样能够帮助大家在平时念佛、诵经、持咒、放生时能够获得更大的功德和福报。
回向是佛教非常重要的一种修行功夫。所谓“回向”,就是将自己所修的功德,不愿自己独享,而将之“回”转归“向”与法界众生同享,以拓开自己的心胸,并且使功德有明确的方向而不致散失。很多人对回向不理解,老以为我这一样东西本来是我的,结果给了别人,那岂不是我越来越少了?其实这是世俗对回向的理解错误。回向的真正的原理就如手拿一根蜡炬去引燃其它的蜡烛,不但原来的蜡烛本身的光亮未曾减弱,反而和其它蜡烛的光光相照,而室内更为光明、更为明亮。所以,回向愈多,不但自身的功德未曾减少,而且能利益更多的人,功德也就更为殊胜。
因此,念完经书啊、放完生啊等的活动以后,一定不要忘记做回向,回向有两种,一是大回向,也就是回向给法界众生的,二是小回向,回向给你指定的人或众生的,二者合起来做,受益很大:
一、大回向(三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二、小回向(三遍):
弟子某某某,愿以本次持诵___经____部的功德回向给某某某(您希望回向者的姓名)、某某某(你顺带回向的亲人、朋友等的姓名,回向的人越多,功德越大)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愿他们业障消除、离苦得乐,弟子某某某真心求忏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