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会计一级科目、二级科目各有哪些
一级会计科目包括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科目,是会计用语。如:银行存款、存货、短期借款、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生产成本等。⑵ 事业单位会计的收入与支出类科目有哪些
收入类:
财政补助收入
事业收入
上级补助收入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经营收入
其他收入
支出类:
事业支出
上缴上级支出
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经营支出
其他支出
⑶ 事业单位的支出的包括哪些类别
具体介绍如下:
1、按科目划分: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辅助单位补助支出、经营支出、其他支出。
2、按支出功能划分:工资和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
3、按基本支出划分:项目支出、财政补助支出、非财政补助专项资金支出、其他资金支出来明细核算。
⑷ 事业支出包括哪些
目录概念分类账务处理概念事业支出的概念:
事业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开展各项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实际支出。包括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助学金、公务费、业务费、业务招待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和其他费用。分类事业支出的分类:
事业支出按照支出的对象和用途不同,分为人员经费支出和公用经费支出;
按照支出的性质不同,分为经常性支出和专项支出。账务处理事业支出的账务处理:
事业单位发生事业支出时
借:事业支出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
银行存款(财政实拨资金方式下)
财政补助收入(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
年终结账时:
借:事业结余贷:事业支出
⑸ 事业单位财政补助及事业单位支出科目的明细科目
1.增设“304 财政拨款结转”一级会计科目及相关明细科目。
2.增设“305 财政拨款结余”一级会计科目及相关明细科目。
3.“306 事业结余”科目核算内容的修订。
4.“401 财政补助收入”科目相关明细科目的设置。
5.“504 事业支出”科目相关明细会计科目的设置。
6.“108 预付账款”科目相关备查簿的设置。
(二)相关账务处理。
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在每年年末将财政拨款收支转入“财政拨款结转”和“财政拨款结余”科目有关明细科目。
1.结转财政拨款安排基本支出的收入和支出。
(1)结转财政拨款安排基本支出的收入。
(2)结转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
2.结转财政拨款安排项目支出的收入和支出。
(1)结转财政拨款安排项目支出的收入。
,贷记“财政拨款结转——当年财政拨款结转——项目支出结转”科目。
(2)结转使用当年财政拨款的项目支出。
(3)结转使用以前年度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的项目支出。
(4)分析并结转财政拨款项目支出结余资金。
完成上述处理后,根据有关项目执行情况的分析,按照当年财政拨款项目支出结余资金数额,借记“财政拨款结转——当年财政拨款结转——项目支出结转”科目,贷记“财政拨款结余
3.当年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的结转。
事业单位应当在下年初将“财政拨款结转——当年财政拨款结转”科目下的全部明细科目转入“财政拨款结转——以前年度财政拨款结转”对应明细科目,借记“财政拨款结转——当年财政拨款结转——基本支出结转(人员经费结转、日常公用经费结转)”科目和“财政拨款结转——当年财政拨款结转——项目支出结转”科目,贷记“财政拨款结转——以前年度财政拨款结转
——基本支出结转(人员经费结转、日常公用经费结转)”科目和“财政拨款结转——以前年度财政拨款结转——项目支出结转”科目;同时,将“财政拨款结余——当年财政拨款结余”科目下的全部明细科目转入“财政拨款结余——以前年度财政拨款结余”科目,借记“财政拨款结余——当年财政拨款结余”科目,贷记“财政拨款结余——以前年度财政拨款结余”科目。
4.使用以前年度财政拨款结余安排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对于事业单位需要使用以前年度财政拨款结余安排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经财政部门审批同意后,调整财政拨款结余和结转科目的年初金额,将以前年度财政拨款结余转入以前年度财政拨款结转,借记“财政拨款结余——以前年度财政拨款结余”科目,贷记“财政拨款结转——以前年度财政拨款结转——基本支出结转(人员经费支出、日常公用经费支出)”科目或者“财政拨款结转——以前年度财政拨款结转——项目支出结转”科目。同时,事业单位应当建立使用以前年度财政拨款结余安排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备查簿,详细登记已经使用的以前年度财政拨款结余安排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资金数额。
⑹ 工会会计制度规定的收入和支出的一级科目各有几个
一级科目也称总账科目,也就是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产成品、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应付账款、应交税金、本年利润、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利润分配、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二级科目也称明细科目,也就是对一级科目再进行细分,比方说银行存款的二级科目可以为工行、建行、农行等等,二级会计科目是在一级会计科目基础上进一步划分。
(6)事业支出一级科目有哪些扩展阅读
工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如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工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工会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其平衡公式为:资产 = 负债 + 净资产。会计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方,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
⑺ 事业单位会计的收入与支出类科目有哪些
1、收入类
财政补助收入
财政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按核定的预算和经费领报关系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事业经费。收到财政补助收入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科目;缴回时作相反的会计分录。平时“财政补助收入”科目贷方余额反映财政补助收入累计数。年终结账时,将“财政补助收入”科目贷方余额全数转入“事业结余”科目,借记“财政补助收入”科目,贷记“事业结余”科目。
事业收入
事业单位的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其他收入和基本建设拨款收入等。按规定应上缴财政预算的资金和应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不计入事业收入;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计入事业收入。
上级补助收入
上级补助收入是指非财政的补助。收到上级补助收入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上级补助收入”科目。年度终了,将“上级补助收入”科目余额全数转入“事业结余”科目,借记“上级补助收入”科目,贷记“事业结余”科目。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经营收入
其他收入
2、支出类
事业支出
事业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开展各项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实际支出。包括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助学金、公务费、业务费、业务招待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和其他费用。
上缴上级支出
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经营支出
其他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