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婚后事业 > 事业单位副高级职称没聘怎么办

事业单位副高级职称没聘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2-12-13 11:38:19

Ⅰ 有职称不聘任怎么办

获到高级职称任职资格,但是单位不聘用,说明单位的高级职称职数有限,不能随便超出。我国的职称评定与聘用是分隔的,有任职资格与聘用不同。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应在岗位有空缺的条件下,按照公开招聘、竞聘上岗的有关规定择优聘用。事业单位应按照管理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聘用人员。事业单位应当与聘用人员签订聘用合同,确定相应的工资待遇。聘用合同期限内调整岗位的,应对聘用合同的相关内容作出相应变更。取得了职称证书,只能证明你有资格聘任,但具体聘不聘你还要看具体的岗位,如果这个地方没有岗位或几个人争一个岗位,当然很难聘用你。
职称的级别一般分为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四个级别。有部分系列初级可分设为助理级和员级。原来只有部份系列设有正高级,部份系列不设正高级。
职称评定:
一、申报初级职称审定应具备条件:
1、中专毕业取得“员”级 并担任本专业职务职称四年以上.
2、中专毕业并担任本专业职务五年以上。
二、申报中级职称应具备条件:
1、大学本科毕业或大学专科毕业取得初级职称后,并担任本专业职务四年以上。
2、获得硕士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二年。
3、获得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三年。
4、获得博士学位当年认定中级。
三、申报高级职称应具备的条件:
1、 获得博士学位确定中级职称后,并担任本专业中级职称二年以上。
2、 获得硕士学位取得中级职称后,并担任本专业中级职称四年以上。
3、 大学本科毕业取得中级职称后,并担任本专业中级职称五年以上。
4、获得博士学位二年以上可申报副高级职称。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Ⅱ 事业单位没有副高岗位怎么办

副高是职称不是岗位。
你可以在工资待遇上享受副高待遇,比如说副工程师、技术主管、技术岗位的管理人员都可以是副高职称。

Ⅲ 事业单位高级职称未聘上,低一级聘吗

根据查询相关资显示,可以。
1、事业单位的每一个高级职称评判标准是按照对单位的贡献(绩效、工作年限)及岗位能力来选择的。
2、高级聘没聘上的情况下还是可以继续聘低一级的职称需要重新考试。

Ⅳ 事业编获得高级职称长期未聘退休怎么办

事业编获得高级职称,长期未聘退休怎么办?我认为,长期未聘与退休待遇给付,它们完全是两码事,只能按政策和规矩办事,别无它法与余地,这是必须坚守的政策原则与行事底线之所在。

获得高级职称机会难得,却长期未聘,确实让人遗憾与疑惑不解。至于为什么导致未聘上岗,究竟是什么具体原由所影响,这是很难预期与讲清楚的一个现实问题。但是,绝不能因为长期末聘上岗,就寄希望于在退休待遇计发上有所松动,或者进行变通,那是压根上不可能做到的。

总之,在聘任高级职称问题上,必须经过所在单位行政批准,并依法依规办理相关正式聘任手续到位,这才是对号入座,顺理成章,落实并兑现相应工资福利待遇的根本前提之所在。而取得高级职称未正式受聘上岗,到退休年龄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只能委屈求全直面现实了。因为退休待遇的计算与核定,是不可以儿戏般任性操弄的。

感谢阅读,请点关注!欢迎广大读者和网友朋友们批评指正。

如果不能获得聘任,只能按原职称退休。

人事部关于职称改革评聘分开试点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早在1991年就明确提出了技术职称实行评聘分开。

也就是说职称包括职称评审和职称聘任。评审和聘任是两回事。评聘分开是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定与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相分离。评审由各行业的专业评审委员会组织实施;聘任由所在单位按照岗位设置指数实施聘任。而专业技术人员工资福利待遇按聘任的岗位确定,在什么岗位享受什么岗位相应的待遇。

也就是说,评上了说明你具备了某种职称的资格,而聘用了你才说明你是某职务的职称,才会享受该职务职称相应的待遇。

人事部2006年11月公布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及其实施意见明确规定,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是1:3:6;高级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按照专业技术总人数控制总体目标。这一规定在具体执行中是非常严格的。

聘任的前提条件是有空岗,只有空岗才有可能聘任。只有获得聘任,才能能享受相应的待遇。

在退休前再做一下努力吧,通过单位领导与本系统上级协调,争取系统内部协商,看看是否可以争取到指数。人社政策事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原则性还是很强的,只能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做一下争取吧!

事业编获得高级职称长期未聘,退休怎么办?这主要涉及退休年龄及退休待遇的问题。

一、退休年龄。

如果是男性的话,年满60岁退休,这是不变的。

如果是女性的话,现在的规定是,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年满六十周岁退休。如本人申请,可以在年满五十五周岁时自愿退休。而其他的女性干部是五十五周岁退休的。

从这个规定可以看出,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虽然未聘任,但也是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也是应当六十周岁退休的,但本人可以申请在五十五周岁退休。

二、养老金待遇。

现在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金还与退休时的职务职级有关,主要是计算养老金用的本人视同缴费指数是按本人退休时的职务职级(技术职称)和工作年限等确定的,退休时聘任的技术职称岗位高,视同缴费指数就高,计算出的养老金就高。

如果获得高级职称后长期未聘任,退休时还是在中级职称甚至是初级职称岗位,那么其养老金只能按退休时的岗位确定视同缴费指数,这样就比按高级职称岗位确定的视同缴费指数要低,其计算出来的养老金肯定就会低一些。

因此,事业编获得高级职称后,不管男性还是女性都是60岁退休的,但女性是可以申请55岁退休的。这些人退休时,只能按其退休时所聘岗位来计算养老金,不能按高级职称岗位来计算养老金。

以上是个人的见解,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比如教师就是事业编制,如果教师获得了高级职称(取得高级职称资格),未正式聘任到高级岗位就退休了,那损失就大了。因为在职时未正式聘任,就不能与工资挂勾,拿到高级职称对应的岗位工资。自然退休金就会受到影响,拿不到高级职称岗位的退休养老金。

的确每个学校(单位)的高级岗位是有比例设置规定的,也就是有一定的聘任岗位指标的。如果长期没有高级空岗,或者高级岗位已满岗,后来取得资格的就暂不能聘任。

一般情况下这种现象不存在,基本上评上了的都是聘任了的。也许少数个别地方可能出现这种现象,人才聚集,可能一次(年)取得了三二个高级资格,而只有一二个岗位而有一二个人不能聘任,要等到有空岗。

如遇这种情况,当事人自己应主动,结合自己的实际,想办法首先聘任。一是内部学校(单位)协调,得到领导,同事的理解,帮助,支持,让你先聘任(也许不聘你明年就退休了)。办法是人想的。如果都行不通,那就只有唯一的办法,离开满编满岗单位(学校),调到有岗位的单位去工作(聘任),牺牲眼前利益,克服当前困难,目的就在退休前正式聘任,拿到高级工资,这样在退休时,计算养老金才能能享受到高级岗位工资的养老金。细算不是一个小数字,拿或不拿差距很大。

退休后也会长期不按高级职称的待遇计算养老金,直至最后!

有高级职称资格,但单位未聘,退休时,还是原职称待遇,不能按高级职称退休。不管什么原因未聘,都不能按高级职称退休。

你有证书,退休后有补贴政策的

未聘是因为没有指标,因为高级职称是退一进一,评聘分开的,长期未聘退休了,那就退了,事业单位有很多被评为正高级职称,都是因为指标问题到退休时都没被聘任。

没事,退休蛮好的。

Ⅳ 事业单位高级职称没聘任,对退休待遇有影响吗

我建议,符合晋级条件就积极争取,能晋高级职称也是对干了几十年工作的肯定,也是给自己工作的一个交代,更是一种无上的荣誉。

有些同志觉得快退休了,晋了高级也不会再长工资,怕麻烦,自己主动放弃晋级的机会。自己主动放弃,太可惜,甚至可能会留下无法弥补的后悔。

事业单位高级职称不聘,对退休待遇有影响吗?这个影响不知道要怎么说,如果评上了高级职称没有聘任的,但是如果之前的中级职称是聘任了的,那按道理还是只能享受中级职称的待遇,只是具有高级职称的任职资格。具有任职资格而没有实际聘任的,永远只能是任职资格。

你是在公立医院的三甲医院工作,在医院这种事业单位,副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之间,待遇差别是非常大的,很多副高级职称的人可以称为专家,专家号和普通号的挂号费等服务价格是完全不同的,而技术职称工资是与聘任后的技术职务挂钩的,这种挂钩的结果不仅体现在在岗时的工资奖金待遇,同时也体现在退休待遇方面。

从在岗待遇来讲,由于事业单位的工资待遇是按照职务、职级和技术职称等来综合确定的,副高级技术职称与中级技术职称之间的待遇差别还是比较大的。在缴纳五险一金时,个人缴纳部分的缴费基数是按照本人的实际工资来缴纳的,这就涉及到一个缴费基数的提高问题,即使这个缴费基数只是提高1000元,个人账户每月就要多80元,一年下来就是接近1000元,同时今后的平均缴费指数工资也会更高。

由在岗工资增加带来的好处不仅是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提高,就是医疗保险的缴费基数也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医保返还到个人账户的资金也是以缴费基数来作为返还的基数的,每月返还到个人账户的医保费用也会增加,同时职业年金的缴费基数也会增加,按照职业现金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12%来计算,每增加1000元缴费基数,每月职业年金个人账户就要增加120元,每年就要增加1200元以上;增加幅度最大的还是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由于单位和个人是按照同比例增加,全部存入个人账户。

在岗时缴费基数的高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今后的养老金待遇。养老金是按照缴费基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资金余额,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等来综合计算的,其中缴费基数是排在第一位的,缴费基数的增加,个人账户才会增加。在进行养老金的计算时,如果你是在2014年10月之前参加工作的人员,还有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计算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时,还涉及到视同缴费系数问题,这个视同缴费系数,按照国发(2015)2号文件实施办法的通知精神,需要和本人在岗时的职务、职级和技术职称挂钩,所以高级技术职称和中级技术职称的的视同缴费系数是完全不同的,但挂钩的前提必须是要用人单位聘任了高级技术职务的,如果聘任的只是中级技术职务,虽然取得了高级技术职称的任职资格,也只能按照实际聘任的技术职务来挂钩,这对养老金待遇的影响肯定非常巨大的。

综上所述,取得了高级技术职称资格后没有聘任的,不仅对在岗时的工资待遇有影响,对退休后养老金待遇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但由于受到聘任名额、岗位设置等方面的限制,虽然有影响但也是属于没有办法的事情。但是只要取得任职资格,今后还是有机会被聘任的,需要个人耐心等待。

事业单位职称实行的是评聘分开,也就是说很多人取得了相应的职称资格,却受到单位名额的限制,不能聘任,这在医院是普遍存在的。

临近退休,取得了副高级职称,但因为名额受限,不能聘任,这也是常有的现象。这在我所在的医院也是常有的。

至于题主所说,聘任或不聘任对退休后待遇有影响吗?我可以肯定的说,有影响。在医院,技术系列人员的工资发放除了绩效以外其他工资待遇都是按照职称来发放的。副高级职称的工资是高于中级职称工资的。

你退休前虽已取得了副高职称资格,但并没有聘任,退休前享受的中级职称工资,那么退休后的工资也会按照退休前的职称工资给予计发;如果退休前聘任了副高级职称,退休前就已享受副高级职称待遇,那么退休后的工资同样按照退休前的副高职称称工资给予计发。

我有2位同时参加工作同事,一个是已聘副高级职称退休,一个是已晋升副高职称,但未聘任,前者的退休后工资明显高于后者。

晋升副高职称不容易,还是建议题主尽可能的争取医院给予聘任后退休。

据了解,职称的情况是这样。有两个概念必须明确。

一是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二是专业技术职务。

现说说它们的区别。

前者就好像是一个毕业证。有了它,只能说明你取得了一个资格。并不是职位。而后者是一个具体的职位,就如同科长、处长,是一个职位。

前者由某个评审机构、评委会评审或者考核,通过之后授予。评委会一般按照专业设置。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各个系列。

后者由用人单位进行聘任。例如医院、学校、研究所等等。聘任之后,享受相应的待遇。

现在,职称的聘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评聘合一。就是说,单位有几个名额,就允许几个人申报,通过之后的人,单位同时聘任技术职务。

另一种是评聘分开。职称资格随便申请,不限制。通过之后,是不是聘任职务,单位说了算。手里有职称资格,可以在不同单位流动。问题中的情况,就是属于后者。

最后,如果只有任职资格,没有聘任技术职务,一切待遇还是按照原来的技术职务。如果低一个级别,退休还是按照低级别的,差距将是巨大的。

当然有影响啊,我单位就是事业单位,以前一个同事就是剩三年退休,评上的高级职称,结果因为评聘分开,到她聘职称时,因为当时根本没有高级编,需要延迟五年才可以聘,她临退休前都没有聘上高级职称,是带着中级职称走的,工资待遇也按照中级兑现,每月得差一千三四百元工资,她估计现在工资就六千五六百元,如果高级兑现了,已经七千大多了。

她一直纠结这件事,刚退休那几年,逢人就说自己的不幸,都有点魔怔抑郁了,后来就再也没见到过她,好像去了南方,估计过去这些年了,也释怀了吧。

当时因为浪费一个高级标,很多年轻人都背地里骂领导,都认为不应该把标给一个临近退休的,再说此同事还是后转到我们单位的。

估计领导是综合考量吧,觉得她年纪大了,应该享受高级待遇,势必政绩业绩在那里摆着呢,再说也不是以前给国民党干活了,也不能把以前工作给全盘抹杀了。

不管如何,浪费一个高级标,实在是可惜!

1、 现行政策

现在养老金制度并轨,既行政事业和企业养老合并。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 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2 缴费年限 1%。

2、 影响因素

因为现在养老金制度并轨,也就是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一个制度,实行多缴多得 ,如果你在职时期交的多,退休之后开的工资越高。因为副高职称比中级职称工资高大约1000元,这是事业单位,而你是医院,差距应该大的多,那么缴纳养老保险会多不少,所以对退休后待遇还是有不小的影响的。 如果按照现在45岁,60退休,每月多1500元计算,退休之后每月能多开约400元。

3 、抓住机会

如果没有指数,那么这几年就多准备一些硬件,等机会来了一举中的把副高聘任上。

祝好运。

事业单位评上高级职称没聘任,对退休待遇有无影响,可以明确地说:当然有影响,而且影响还很大。高级职称未被聘任,不管是退休后还是退休前,按规定都不能享受高级职称待遇。

为什么不被聘任呢?主要原因是,职称呈金字塔形,各个级别的职称都有岗位结构比例的限定。具体到一个单位,就是名额和人数的限制,而且职称级别越高,岗位结构比例就越低,应聘名额和人数就越少,这是由职称制度的设计要求决定的。例如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的比例仅是20%左右。如果在同一时间段内,人人都能评上高级职称,并且同时都能得到聘任,那么职称也就失去了它的激励作用和意义,职称制度也就名存实亡了。

既然评上高级职称不一定全部聘任,为什么还要评呢?何不有几个岗位评几个呢?个人认为,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过去全员聘任形成的惯性思维。

职称制度实施的初期,基本上是按学历和工龄评定的,而且评上即聘,并与工资待遇挂钩。后来在有些地区还特别强调全员聘任,有职称而得不到聘任的被要求整改。

随着经济发展和工资制度改革的深入,公职人员的工资标准大幅提高。企事业单位人员职称级别对应工资级别的差距,让高职称人员的工资和补贴收入越来越高。这种状况,凸显了职称的重要性,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认识,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及早晋升高级职称,激发了前所未有的“职称热”。同时,高级职称岗位名额比例的限定,又在某种程度上引发了无谓竞争和矛盾,影响到工作积极性。

二是政策倾斜带来的能评则评。

为了缓解职称申报过程中的竞争和矛盾,稳定专业技术人员思想,近年来各地对职称申报和评审作了调整改革尝试,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如: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教龄满10年晋中级、满20年晋高级、满30年晋正高级,不受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设立乡村教师晋升高级职称的专属政策通道,实行单独申报评审,资格条件更加灵活优惠;淡化论文、外语、微机作用,降低在高级职称申报中的分值等。一句话,迎合舆情民意,适当放宽条件限制,能报则报、能评则评。



三是评聘分离造成的待岗等聘。

高级职称资格条件的放宽和乡村教师专属通道的设立,使高级职称申报和评审通过率逐渐提高,人数明显增多,令参评者欣喜若狂。同时,也带来了两方面的隐忧:

1、高级职称的持有人数,已经突破了既定的岗位设置比例,职称的金字塔结构面临挑战。

2、全员聘任并与工资待遇挂钩,将给一些地方的财政支付能力带来困难和压力。

在这种形势下,评聘分开应运而生。或评上即聘,或今年评上明年聘,或评上后有岗才聘,形成了事实上的等岗待聘。

高级职称在个别地方成了空头支票。有些评上高级职称的人,到退休也没有被聘任,以至出现女性以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为由,纷纷申请到60岁退休,以便获得聘任机会。无形中又挤占了男性高级职称的聘任岗位和机会。

高级职称聘与不聘,在职时的工资待遇和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有着较大差距。当地在岗高级职称、35年以上工龄,月收入9000元左右,中级职称7000元左右;退休高级职称养老金等收入8000元左右,中级职称7000元以下。因此说,事业单位高级职称没有聘任,对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影响是很大的。

肯定是有影响的,而且影响还比较大。评上高级职称,在职工资待遇肯定有提升。而退休工资待遇与在职工资待遇直接挂钩,在职工资待遇高,缴纳社保基数就高,个人养老账户数目就多,最终的退休工资待遇就高。

以笔者中部地级市为例,副高7级在职教师每月打卡工资为5400元,相同教龄的中级8级在职教师每月打卡工资为4900元,二者相差500元。比照之前退休的教师,副高7级教师的退休工资待遇为5020元,中级8级教师的退休工资为4500元。二者相差480元。

事业单位退休工资待遇,与个人缴纳社保数直接相关。由此可见,越早评上高级职称,个人工资提升越早,缴纳的社保数越多,个人养老账户数越多,退休工资也就越高。 换句话说,评上高级职称的退休工资比没评上的高,早评上的比晚评上的高。



评上高级职称不聘,这种情况常有。不聘,工资不兑现。缴纳养老金的数目不变,仍按中级工资缴,只能按中级拿。对职工基本没实际意义。退了休更不能聘了。所以退休前争取被聘上。没聘也没有资格证书,外出兼职拿不出证书来也没法按高级职称付报酬。所以,聘任这一步程序是非常关键的。

当然有影响。没聘用,工资就没兑现。退休时按中级的工资计算,退休工资要差一千至一千五百元左右。

Ⅵ 事业单位副高没有岗怎么聘你知道吗

首先要耐心等待头衔的空缺。提前做好规划,不然有空位也不一定会被录用,毕竟竞争很激烈。管理职位的晋升方式与专业职位的晋升方式有很大不同,所以他们的薪水也不同。对于管理岗位,按照管理岗位的级别可以分为一到九级,对应的是公务员的部级到文员级,正是由于公务员与管理岗位的关系,干部是否不断沟通。

事业单位的副高级职称,哪怕是最低的副高级职称7级,一般都比一级参谋高出很多。我们单位是混合行政单位,有职业职员和公务员。有副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7人,二级研究员级同龄公务员。如果公务员不计公务交通津贴,副高级七级人员的工资高于二级研究员。包括公务交通补贴,这个二级研究员只比七级副高级研究员略高一点。事业单位副高专业技术职称,参公后套改为一级主任科员,还是比较合理的,毕竟公务员在管理和发展上有些优势。

Ⅶ 取得事业单位高级职称任职资格,没有被聘任的对退休待遇有影响吗

要享有专业技术职称工资待遇,必须做到2个阶段,第一个重要环节是鉴定,如果你合乎某一职称评审的条件时,务必自身向所属单位申请,再由所在单位报送至当地职称管理单位,经审核标准合乎才会依据程序流程审查,假如审查通关便会发送给某一职称的职业资格证;第二阶段是聘请。拥有技术职称职业资格证,只有代表你已经有了某一专业技术职称,但如果想享有这一专业技术职称待遇,也必须会被你所能工作中的部门聘请,要是没有被企业聘任,虽然你拥有这一职称的资质,或是无法享受该职称的工资福利待遇。而会被企业聘请,重要需看企业是不是有了你这一技术职称职位名额,要是没有配额,企业也没办法。

总而言之,在聘用高级职称评审这个问题上,需要经过所属单位行政部门准许,并依法依规办理宣布聘用办理手续及时,这才是真正不懂装懂,名正言顺,贯彻落实并兑付相对应工资福利待遇的核心前提条件所在。而获得高级职称评审未宣布担任入岗,到法定退休年龄也只能是委屈求全,只有委曲求全直面现实了。由于退休政策计算与核准,是不能够闹着玩的般骄纵操弄的。

Ⅷ 有职称不聘任怎么办

1、中职职称和职位不是同一个概念,中级职称是考取的,初级年限够了、考试什么的通过了就能够获到;中级职位是工作的职位、是位置。2、能够聘用,但是要看你所在单位有无中级职位的空缺,有空缺能够聘,无空缺不能够聘。获到中级职称只是中级职位的先决要求。因为目前我国职称实行的是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规则,即评聘分隔规则,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和待遇不挂钩。您通过评审得到了专业技术资格,仅代表你达到了肯定的专业技术水平,只是您学术水平本领和工作成就的等级称号,得到了资格并不代表单位就肯定要聘任你。单位在聘任时,要根据单位职位设置和需求情况以及有关政策,通过竞争流程,择优聘任相应人员,聘任后兑现薪水待遇。尤其是事业单位,对聘任指标有明确的限制。当然,评上职称是个大好事,这起码为以后的聘任奠定了基础。建议是:1、敦促你们单位赶紧向上级打报告,增加统计师的职位;2、如果不能增加能够同上级商洽,把工程师指标换成一个统计师;3、自己也能够到上级人事部门询问一下,掌握信息。

阅读全文

与事业单位副高级职称没聘怎么办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什么美女角色特别多的手游 浏览:670
为什么北欧国家都很幸福 浏览:443
逆藤小说讲的什么故事 浏览:467
怎么知道事业单位招聘具体工作 浏览:171
故事集的卖点怎么写 浏览:245
法国的经济作物有哪些 浏览:129
美女拿手的菜有哪些 浏览:481
为什么女的不让男的看美女 浏览:668
奶奶身体健康怎么办 浏览:488
如何做好财富与幸福的决策 浏览:742
结婚三周年怎么表达爱情 浏览:61
兵团九师工作事业单位怎么样 浏览:666
陶瓷杯与骨瓷杯哪个更健康 浏览:749
310在爱情数字里什么意思 浏览:137
什么软件把自己变美女 浏览:396
美女和帅哥的全家福该怎么画 浏览:313
欧美女人穿什么衣服好看 浏览:822
有哪些表示幸福的诗句 浏览:40
幸福生活节节高的儿童舞蹈视频有哪些 浏览:380
老班长说幸福就是什么补充完整 浏览: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