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婚后事业 > 事业单位有哪些审计业务

事业单位有哪些审计业务

发布时间:2022-12-11 10:55:43

Ⅰ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职能有哪些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职能——监督、评价和鉴证。
经济责任审计是具有我国特色的审计,已是各级政府、行政事业单位和国企等一项法定的审计业务。

Ⅱ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审查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合法性,执行的规范性。审查预算收入的合法性、真实性,审查预算执行、?决算编报的真实性、完整性,是否真实地反映了预算拨款情况;上级补助经费是否及时完整入账,有无账外设账、隐瞒转移资金的问题。2、审查各项支出的合法性、真实性、效益性。检查财政预算拨款和上级补助经费支出是否按财政批复的部门预算用途和标准使用资金,专项资金是否专款专用。3、审查行政性收费及收取罚没款的合法性、完整性、及时性。行政性收费、罚款依据和标准是否合法,是否实行了收缴、罚缴、票款分离,是否及时上缴国库,纳入财政预算等问题。

Ⅲ 实行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主要审计内容,可以具体告诉我吗

实行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主要审计内容:
1、财务收入来源的合法性、入账的完整性;
2、财务支出范围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
3、资产的安全性等。
具体的审计内容:
(1)预算管理情况。
事业单位的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是事业单位的重要收入来源,事业单位收入预算中这部分收入预算的编制是否真实、科学直接影响事业计划的完成和财政、上级补助收入的确定。审计中应注意检查事业单位是否参照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根据预算年度收入增减因素,合理确定收入预算,有无故意低报事业、经营等收入,骗取财政、上级补助的情况,或高报上述收入,影响事业计划完成的问题。
(2)预算执行情况。
预算批复和拨款到位情况;财政部门、上级主管部门是否按规定批复预算并办理拨款,有无预算批复不及时,占压拨款的情况;事业单位的各项收入是否全部入帐并按规定纳入预算管理,统一使用,有无隐瞒、转移收入的问题;经费使用情况:事业单位是否按预算和规定的用途使用经费,有无突破预算、挪用经费的问题;各项经费的使用是否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标准,有无提高开支标准,扩大开支范围,挥霍浪费等问题;专项经费是否专款专用、单独核算并向有关部门报告经费使用情况;有预算收入上缴任务的单位是否及时足额上缴应缴预算收入,有无截留挪用的问题;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是否正确,有无虚增、虚减成本的问题,各项应缴税费是否及时足额缴纳。
(3)结余及专用基金管理情况。
结余的形成是否真实合法,有无虚增虚减的问题;各项专用基金的提取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和来源渠道;专用基金的使用是否符合规定的用途,有无挤占挪用的问题。

(4)资产管理情况。
大多数事业单位要组织收入,有一定程度的经营活动,这是事业单位在业务特点上与行政单位的一个重要区别。与此相适应,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的要求上与行政单位也有所不同。从资产的种类上看,表现为事业单位有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对无形资产,审计内容主要是:无形资产的形成和计价是否真实、正确,有无虚增无形资产价值的问题;无形资产的转让是否经过资产评估,评估的程序是否合法,方法是否正确,是否存在压低转让价的问题,转让收入是否按规定计入事业收入。
对对外投资,主要审计内容有:对外投资是否合法,是否经过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批准或备案;对外投资是否真实,即投出款项是否确实用于预定用途,必要时应向被投资单位核实;以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对外投资的,是否按规定进行评估,确定投资价值,有无故意压低投资价值,侵占国有资产的情况。另外,事业单位将资产用于经营活动的,还应核算资产的使用成本,并与经营收入相配比。
(5)往来款项管理情况。
往来款项指事业单位的债权、债务。往来款项是否真实、合法,核算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审计中应重点审查往来款项是否合法,有无挪用事业经费、专项资金或违规拆借资金等问题;
往来款项是否真实存在,有无虚列债权债务的问题,必要时应向对方单位查询;审计中还应对往来款的结算情况进行检查,督促事业单位及时催收到期债权,按期偿付债务。事业单位的负债,还包括事业单位收取的、应上缴财政预算的资金和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应缴税金及其他应上缴的款项,审计中应重点检查事业单位是否及时足额上缴,有无截留挪用的问题。
(6)经费使用效益。
事业单位的效益可分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主要从事物质生产活动,总的来看,对事业单位效益的评价,要比行政单位更侧重于经济效益方面。但由于事业单位在根本上是非盈利性的服务性组织,社会效益仍然是评价其效益的主要内容。对事业单位经费使用效益的评价,主要有以下内容:一是事业计划的完成情况,即事业单位是否完成了事业任务,完成情况的好坏;二是事业单位业务活动对其本身产生的经济效益,即所谓“一次效益”,主要用投入产出比来衡量;三是事业单位业务活动产生的社会效果,即“二次效益”,如某一科研项目在社会上发挥的作用,教育经费的使用为公众提供的教育服务等;四是经费的使用是否合理节约,是否存在损失浪费的问题。
(7)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
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只是在报表种类、具体的编制方法和分析指标上与行政单位有所不同。

Ⅳ 实行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主要审计内容是什么

实行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主要审计内容是:
1,预收收入审计,因为没有实施预算管理之前,这个性质的单位收入项目弹性较大、随意性多,例如:运输管理行业原来是自收自支性质,他的收入都带有控制性质的,也就是说只要当期收入满足当期开支即可,如果剩余还得上交,不如留存潜在收入为下期收入不足铺垫;
2,实行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收入项目繁琐、变化大,有时就把应收的项目、变化增收的项目一字不提,留在自己控制手中,作为自己徇私舞弊的仓库,应收的不收,还是那句老话自己够用即可;
3,预收支出审计,这是近年来普遍存在的问题,因为有些应该用的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临时用品都满足需要,但是当今的发票购货者任意开,只要购货消费即可,卖办公品的可以开汽车发票、卖五金的可以开电脑发票,就这样发票样式五花八门、形形色色,这就给别有用心的人打开方便之门,这类审计更不能掉以轻心。

Ⅳ 行政事业单位审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行政事业单位审计主要有四类:报表审计、项目(含基建项目)验收审计、专项资金审计和离任审计。
不知你指的是哪类审计?

Ⅵ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等单位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经济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履行本部门(系统)、单位有关职责,推动本部门(系统)、单位事业科学发展情况;
(二)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财经纪律情况;
(三)有关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
(四)重大经济决策情况;
(五)本部门(系统)、单位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
(六)国有资产的采购、管理、使用和处置情况;
(七)重要项目的投资、建设和管理情况;
(八)有关财务管理、业务管理、内部审计等内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以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情况;
(九)机构设置、编制使用以及有关规定的执行情况;
(十)对下属单位有关经济活动的管理和监督情况;
(十一)履行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以及本人遵守有关廉洁从政规定情况;
(十二)对以往审计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十三)其他需要审计的内容。

Ⅶ 请问在行政事业单位做审计工作是做什么呀

审计的主要内容 1.任期内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真实性、完整性、合理性; 2.任期内国有资产管理、使用及保值增值情况; 3.任期内重大经营和投资决策情况; 4.年度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5.内控制度建设和执行效果情况; 6.任期内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

Ⅷ 审计项目有哪些内容

审计的内容主要可分为以财务活动为对象的内部财务审计和以经营管理活动为对象的经济效益审计两大类。但在具体实施审计时,二者又是互相联系、交叉、渗透的。审计人员正是通过对这两部分内容的联系审计来促进审计工作目标的实现的。一般地,审计工作的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
一、财政财务收支审计
同外部审计相比,内部审计实施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仅限于对本部门、本单位及所属各部门、各单位财政财务收支进行的真实、合法和效益审计。由于各部门、各单位的资金来源状况及资产、负债管理情况不尽相同,内部审计的重点也各不相同。对有国家财政资金介入的部门、单位,不仅要审查其自身财务状况,还须重点检查财政资金的使用渠道和使用方向。
1.行政单位的内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重点是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党派、社会团体及其在境外的派出机构的行政经费、罚没收入和行政性收费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
2.事业单位的内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重点是各项事业经费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包括用于科学、教育、文化、卫生、广播影视、地震、体育、民政、外交及农业、工业、交通、邮电通讯、商业贸易、工商行政、商品检验等各项事业发展的经费。这里,既包括财政预算拨款的审查,也包括财政预算外安排的各项资金、事业周转金和事业性收费的审查。
3.企业单位(包括金融企业)的内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重点是其资产、负债和损益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审查的主要内容:企业制定的各项制度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企业一定时期内拥有的资产、承担的债务、经营成果及其分配情况的真实、合法性;企业占有的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情况。
二、经济效益审计
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是内部审计的基础,经济效益审计则是内部审计发展到现阶段的特殊内容。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加剧,质量和效益已成为每个企业发展的直接决定力;通过内部审计找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经济效益,也成为企业管理者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主要目的。内部审计人员在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进行效益审计,有许多方便之处:一是熟悉本单位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地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二是有足够的时间深入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及时取得有关资料和信息;三是内部审计的相对独立地位,有利于提供客观、真实、可靠的信息,更好地为改善本部门或本单位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1.行政单位内部审计所进行的经济效益审计,是结合行政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审查,通过对行政经费使用情况的检查和分析,促使行政单位节约开支,提高行政经费管理水平,提高行政效能,同时也促进行政单位的廉政建设。
2.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所进行的经济效益审计,是结合事业经费筹集、管理、分配和使用等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审查,通过对事业经费使用情况的检查和分析,促进有关事业单位加强事业经费的管理,提高事业经费的使用效益。
3.企业单位(包括金融企业)内部审计所进行的经济效益审计,主要从改进生产经营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供、产、销各环节,人、财、物各要素的检查、分析,提出建设性意见,可以帮助本部门、本单位负责人制定改进生产经营的措施,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内部审计通过评价本部门、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发现管理缺陷,提出管理建议等手段,可以帮助本部门、本单位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提高经济效益。
三、经济责任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审计人员依法对经济责任人所承担的经济责任的执行情况进行的审查。内部审计人员进行的经济责任审计,是结合日常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及经济效益审计进行的,一般侧重于经营责任目标的审计;并通过审计资料和信息的积累,为离任责任审计服务。内部审计人员在执行经营责任目标审计时,首先通过分析企业盈亏指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业务经营指标和企业职工收入分配指标及各项指标的影响因素,确定审查的重点;然后再抓住几个关键的指标,进行局部审查以便及时找出错误所在,纠正偏差,改进提高,最终促进任期经营目标的实现。

Ⅸ 公司内部审计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公司内审工作内容有以下:
一、财政、财务收支审计
与外部审计相比,内部审计实施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仅限于对本部门、本单位及所属各部门、各单位财政财务收支进行的真实、合法和效益审计。由于各部门、各单位的资金来源状况及资产、负债管理情况不尽相同,内部审计的重点也各不相同。对有国家财政资金介入的部门、单位,不仅要审查其自身财务状况,还须重点检查财政资金的使用渠道和使用方向。
1、行政单位的内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重点是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党派、社会团体及其在境外的派出机构的行政经费、罚没收入和行政性收费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
2、事业单位的内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重点是各项事业经费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包括用于科学、教育、文化、卫生、广播影视、地震、体育、民政、外交及农业、工业、交通、邮电通讯、商业贸易、工商行政、商品检验等各项事业发展的经费。这里,既包括财政预算拨款的审查,也包括财政预算外安排的各项资金、事业周转金和事业性收费的审查。
3、企业单位(包括金融企业)的内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重点是其资产、负债和损益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审查的主要内容:企业制定的各项制度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企业一定时期内拥有的资产、承担的债务、经营成果及其分配情况的真实、合法性;企业占有的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情况。
二、经济效益审计
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是内部审计的基础,经济效益审计则是内部审计发展到现阶段的特殊内容。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加剧,质量和效益已成为每个企业发展的直接决定力;通过内部审计找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经济效益,也成为企业管理者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主要目的。内部审计人员在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进行效益审计,有许多方便之处:一是熟悉本单位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地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二是有足够的时间深入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及时取得有关资料和信息;三是内部审计的相对独立地位,有利于提供客观、真实、可靠的信息,更好地为改善本部门或本单位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1、行政单位内部审计所进行的经济效益审计,是结合行政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审查,通过对行政经费使用情况的检查和分析,促使行政单位节约开支,提高行政经费管理水平,提高行政效能,同时也促进行政单位的廉政建设。
2、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所进行的经济效益审计,是结合事业经费筹集、管理、分配和使用等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审查,通过对事业经费使用情况的检查和分析,促进有关事业单位加强事业经费的管理,提高事业经费的使用效益。
3、企业单位(包括金融企业)内部审计所进行的经济效益审计,主要从改进生产经营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供、产、销各环节,人、财、物各要素的检查、分析,提出建设性意见,可以帮助本部门、本单位负责人制定改进生产经营的措施,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内部审计通过评价本部门、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发现管理缺陷,提出管理建议等手段,可以帮助本部门、本单位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提高经济效益。
三、经济责任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审计人员依法对经济责任人所承担的经济责任的执行情况进行的审查。内部审计人员进行的经济责任审计,是结合日常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及经济效益审计进行的,一般侧重于经营责任目标的审计;并通过审计资料和信息的积累,为离任责任审计服务。内部审计人员在执行经营责任目标审计时,首先通过分析企业盈亏指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业务经营指标和企业职工收入分配指标及各项指标的影响因素,确定审查的重点;然后再抓住几个关键的指标,进行局部审查以便及时找出错误所在,纠正偏差,改进提高,最终促进任期经营目标的实现。

Ⅹ 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

行政事业单位审计主要是对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对各种收入的审计
二、对固定资产的审计
三、对各类票据的审计
四、对往来款项的审计

阅读全文

与事业单位有哪些审计业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浙江事业单位统考哪个地方竞争大 浏览:826
如何看男命婚姻的好坏 浏览:819
中年人如何重生和幸福 浏览:233
爱情金钱英语怎么写 浏览:138
怎么画两只爱情鸟 浏览:781
张幸福最后怎么样了 浏览:125
幸福如何拥有密尔 浏览:797
聊斋的故事怎么来的 浏览:294
在郑州怎么申请一个健康证 浏览:603
网上婚姻登记怎么办 浏览:47
平安夜用什么数字代表爱情 浏览:325
下列哪个故事是体现了爱国精神 浏览:558
瓦特有哪些科学故事 浏览:400
网上预约健康证为什么显示满员 浏览:281
为什么事业单位考核没有奖金 浏览:857
包菜和醋能做什么事业 浏览:119
如何认识经济的概念 浏览:310
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哪里办 浏览:528
兰州疫情健康证明怎么办理 浏览:206
美女看守所逃跑什么电视剧 浏览: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