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事业单位购入固定资产会计分录怎么做
政府会计计提折旧分录如下:
固定资产取得时,
借:固定资产,
贷:财政拨款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
预算会计:
借:行政支出/事业支出/经营支出等,
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资金结存。
⑵ 单位购买的固定资产入库如何做会计分录
单位购买的固定资产,可以先借库存商品贷银行存款,月底借固定资产贷库存商品。
实际上,单位购买的固定资产入库,不一定要入库存商品,也可以入原材料或工程物资。
在月底倒挤出库成本的时候,不是所有入库都计算的。仓库分为行政办公用品库、原材料库、低值易耗品库、产成品库、工程物资库。
拓展资料:
固定资本的实物形态:
属于产品生产过程中用来改变或者影响劳动对象的劳动资料,是固定资本的实物形态。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长期发挥作用,长期保持原有的实物形态,但其价值则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逐渐地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并构成产品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根据重要原则,一个企业把劳动资料按照使用年限和原始价值划分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
对于原始价值较大、使用年限较长的劳动资料,按照固定资产来进行核算;而对于原始价值较小、使用年限较短的劳动资料,按照低值易耗品来进行核算。在中国的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通常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和工具等。
磨损:
固定资产的价值是根据它本身的磨损程度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它的磨损分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两种情况;有形磨损又称物质磨损,是设备或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或因自然力影响而引起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上的损失。按其损耗的发生分为两类。
Ⅰ类有形磨损是指设备在使用中,因磨擦、腐蚀、振动、疲劳等原因造成的设备的损坏和变形。针对Ⅰ类有形磨损,应注意在设备使用的同时,降低其磨损速度,减少和消除非正常损耗。要合理使用设备、做好维护保养工作、及时检修。
Ⅱ类有形磨损是设备在自然力的作用下,造成设备实体锈蚀、风化、老化等的损耗。这类损耗与设备的闲置时间有密切关系。针对Ⅱ类有形磨损,应注意加强管理,减少设备闲置时间,做好闲置设备的养护工作。
折旧:
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因损耗而转移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价值的一种补偿方式,叫做折旧,折旧的计算方法主要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年限总和法等;固定资产在物质形式上进行替换,在价值形式上进行补偿,就是更新;此外,还有固定资产的维持和修理等。
⑶ 购入固定资产怎么做分录
购入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打印机 3076.9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93.10
贷:库存现金 4300使用期
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电子设备和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个月开始计提折旧。
1)计提折旧的账务处理:
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销售费用
贷:累计折旧
2)计提折旧的计算方法: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3)事业单位购固定资产怎么做分录扩展阅读:
固定资产计算公式:
1.平均年限
平均年限法又称为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弥补平均年限法只重使用时间,不考虑使用强度的缺点,计算公式为:
每一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一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和双倍直线法折旧额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例如:某企业一固定资产的原价为1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200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每年的折旧额为:
双倍余额年折旧率=2/5×100%=40%
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10 000×40%=4000(元)
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10 000-4 000)×40%=2 400(元)
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6 000-2 400)×40%=1 440(元)
从第四年起改按平均年限法(直线法)计提折旧。
第四、第五年的年折旧额=(10 000-4 000-2 400-1 440-200)/2=980(元)
4.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也称为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和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折数总和
或: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5.一次扣除法
一次扣除法是在2014年9月新推出的对价值低于5000元的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是不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使用年限等因素,在固定资产入账后第二个月直接将其折旧提完,使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变为0。由于是即时扣除,所以不存在时间价值影响,其折旧的时间价值为1。
⑷ 事业单位购买设备会计分录怎么做
1、购入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按照确定的固定资产成本,
借:固定资产;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同时,按照实际支付金额,
借:事业支出/经营支出/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贷: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
2、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等,
安装完工交付使用时,
借:固定资产;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同时,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
贷:在建工程。
⑸ 单位用其它应付款科目购进固定资产,请问怎么做固定资产分录
如果单位不计提折旧:
购买时:
借: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贷:其他应付款
借:固定资产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付款时:
借:其他应付款
贷:银行存款
如果单位计提折旧:
购买时:
借:事业支出——购置费
贷:其他应付款
借:固定资产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付款时:
借:其他应付款
贷:银行存款
拓展资料:
以固定资产抵账的帐务处理?
固定资产抵债账务处理的方式如下:
将设备转入清理:
1.借:固定资产清理。
2.累计折旧。
3.贷:固定资产。
开出发票用设备抵债:
1.借:应付账款-乙公司。
2.贷:固定资产清理。
3.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用固定资产抵债会计分录:
1.借:固定资产清理(原值-累计折旧额)。
2.借:累计折旧(累计折旧额)。
3.贷:固定资产(原值)。
抵债后(低偿债务后账面差额处理):
1.借:应付账款(或其他应付款)-某某(欠款额)。
2.贷: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清理额):
3.贷:营业外收入(清理额小于欠款额)或:借:应付账款(或其他应付款)-某某(欠款额)。
4.借:营业外支出(清理额大于欠款额)。
5.贷: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清理额)。
固定资产清理:
固定资产清理是指因为磨损、遭受非常灾害和意外事故从而丧失生产能力,或是因为陈旧过时,须淘汰更新的固定资产,所办理的鉴定、报废、核销资产、处理残值等项工作的总称。
“固定资产清理”是资产类账户,主要是用来核算企业因出售、报废和毁损等原因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净值以及在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
借方登记固定资产转入清理的净值和清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贷方登记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其借方余额表示清理后的净损失,贷方余额表示清理后的净收益,清理完毕后应将其借方或贷方余额转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账户。
⑹ 行政单位购入固定资产具体怎么做分录
正确的分录如下:⑺ 事业单位购买固定资产怎么做分录
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特殊经济事务和事项应当按照《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事业单位购入固定资产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借:事业支出/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等,
贷:银行存款等。
⑻ 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应该怎么入账
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的一般账务处理:
1、购入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按照确定的固定资产成本,
借:固定资产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同时,按照实际支付金额
借:事业支出/经营支出/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贷: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
2、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先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安装完工交付使用时,
借:固定资产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同时,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
贷:在建工程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一般采用双分录的形式。购置固定资产的支出,在实际支付购买价款时确认为当期支出或减少专用基金中的修购基金,同时增加固定资产原值和非流动资产基金。在计提折旧时,逐期减少固定资产对应的非流动资产基金。处置固定资产时,相应减少非流动资产基金。
事业单位取得固定资产时,应当按照其实际成本入账。购入的固定资产,其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调试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8)事业单位购固定资产怎么做分录扩展阅读: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要求:
1、事业单位应根据规定的标准和分类,结合本单位情况,制定固定资产目录。作为核算依据;
2、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应按规定程序报批;
3、报废和转让一般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后核销(其中大型、精密贵重的设备、仪器报废和转让,应经过有关部门鉴定,报主管部门或者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财政部门批准),变价收入(国家另有规定者外)应转入修购基金;
4、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比照自有固定资产管理核算;
5、当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会计年度终了前,应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盘点。
⑼ 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购买固定资产时怎么做分录
购入时:
借:固定资产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同时:
借:事业支出
贷:财政补助收入——财政直接支付
(9)事业单位购固定资产怎么做分录扩展阅读:
事业单位应设置“事业支出”科目,核算发生的各项事业支出。
发生事业支出时,借记“事业支出”科目,贷记“现金”或“银行存款”等科目。
当年事业支出收回时,作冲减事业支出处理,实际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结转已销业务成果或产品成本时,再从“产成品”科目转入“事业支出”科目。
年度终了,将本科目的借方余额,全数转入“事业结余”科目。
年终结账后,该科目无余额。事业单位应在“事业支出”科目下设置“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个二级明细科目,并在二级明细科目下按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中的“项目支出”级科目设置三级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分类
按照支出的性质不同,分为经常性支出和专项支出。
按照部门预算的要求,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按照不同业务性质进行分类,分为财政补助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和其他资金支出三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