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住建局下属单位质监站会不会变成企业
不会的。因为质监站是事业单位,代表政府行使建筑质量监督管理职能,此职权是不能赋予给企业的行使的
2. 我是在建设局底下的质监站工作,不知道质监站在改革中是向事业单位还是企业方面改革呢
前几年颁布的建设部141号令中明确了监督与检测要脱离,虽然目前各地情况不一样,有些根本没有脱离,有些假脱离……,但肯定最终必须脱离!检测机构必须是法定的第三方机构,不能政企一家,不能事企一家……所以说脱离肯定是大趋势
3. 事业单位改革中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将变为什么性质的
科学划分事业单位类别
1.清理规范现有事业单位。对未按规定设立或原承担特定任务已完成的,予以撤销。对布局结构不合理、设置过于分散、工作任务严重不足或职责相同相近的,予以整合。
2.划分现有事业单位类别。在清理规范基础上,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
对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将其转为企业;
对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将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今后,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
3.细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细分为两类:
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
划入公益一类;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二类。具体由各地结合实际研究确定。
(3)住建委质监站事业单位怎么改革扩展阅读:
事业单位改革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关键要从体制机制入手,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调整和规范政事关系。
2011年4月初,中央已经确定了一张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时间表,共涉及到超过126万个机构,4000余万人。该表预计到2015年,中国将在清理规范基础上完成事业单位分类;
到2020年,中国将形成新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201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发布。
有统计称,我国有126万个事业单位,共计3000多万正式职工,另有900万离退休人员,总数超过4000万人。
来自高层的判断认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一些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机制不活。
公益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方式单一,资源配置不合理,质量和效率不高。支持公益服务的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监督管理薄弱。
有的事业单位对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追求,偏离了公共服务这个公共机构的基本价值取向。此外,已经形成的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结构在改革中很难被打破,成为事业单位改革的最大阻力。
这些问题影响了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通过分类改革加以解决。
“事业单位改革的实质性推进,与‘十二五’时期切实解决与百姓利益直接相关的医疗、卫生、教育等民生难题,以及‘民富’战略相吻合、相呼应。”汪玉凯说。
国家行政学院宋世明教授说,改革后的事业单位,即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成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组织支撑,成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主力军,以实现政府公共服务的核心职能。
4. 建设局事业单位会取消变成企业吗
建设局所属的事业单位有的要改制成企业,有的要改制成社会服务中介组织,有的要变成公务员编制。例如设计院改制成企业,定额站,监理站,质检站实验室等变为自收自支的社会服务组织,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局等变为公务员编制。
5. 机构改革住建局怎么改
住建局--主要是住房、建筑的审批规划发证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由城乡建设局的职责,以及市房地产管理局等行政职能等整合,组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前后,住建局都是各级政府组成部门。改革前,城管局和城市管理执法局,都是住建局的下属机构,改革后,也不会简单整合成为同一个单位。
就机构改革而言: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企,推向市场,由政府购买服务代替。自收自支类事业单位撤销,这些单位使用的自收自支类事业编制同时撤销,不再使用。
自收自支类事业单位,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生产经费或者收费、中介类单位,改企经营后,合同制管理人员随企改制,到新的企业就业,或者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领取经济补偿后,自主择业。由组织部门任命的管理人员,改制后另行调任;人事部门分配或者后来招录的正式事业人员,以及退役军人安置的工勤人员,则分流安置到其他事业单位工作。
还有一种自收自支类事业单位,是各县乡基层因机构个数限制,或者编制使用限制,将农业服务中心、水利站、建设服务中心等承担公益服务或者行政支持的基层事业单位,设置为自收自支类事业单位,或者设置为全额、差额事业单位,使用自收自支编制。这类单位因为承担的有公益服务职能,在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剥离生产经营类职能,将公益服务职能保留,或者整合到其他事业单位,实行财政全额拨款,其管理人员、一般正式事业人员和工勤人员也都随职能分流安置,全部转为全额拨款的事业人员。合同制管理人员随剥离出来的生产经营类职能改企安置,或者自主择业。
6. 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 如何改革问题
我觉得你们单位变为行政单位的可能性很大,事业单位改革就是要明确行政和事业的界限,明确公共服务与行政管理的界限,从而精简庞大的事业机构,减少财政开支,提高工作效率。你们单位的主要职责是工程质量监督,其实可以并入质监局,或者交通局,因为你们提供的是专业质量监督服务,并非公共服务。
7. 在事业单位改革中,把事业单位划分成三类,请问一下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所属于哪一类改革后有前途吗
分三类,部分纳入参公管理,部分推向市场,部分如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质量监督属于质检的技术职称机构,应该是纳入参公管理,将来如果实施公务员改革,将可能变成技术职称类别。
8. 事业单位要改革了,质监系统的事业单位,如质检所、计量所会改成什么样的单位呢
质监所、计量所实际是个模棱两可的部门,虽然可以改成企业面向市场,但其设置的意义是为公众提供放心的安全保障。工资相对来说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9. 请问县级区建设局下属单位有可能在以后的事业单位改革中改为企业吗(现在是事业编)
没有。代建办现在只有几人是事业编制,大部分是企业编制。因为属于城市投资性质,是代建政府项目的单位。
2018年事业单位新改革:分为三类。
第一类: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将逐步转为行政机构,极少数有机会可以转公务员行政编。
第二类: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2018年年底将会转为企业,将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按照效益分为两类。
第三类: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将会保留事业单位序列,取消编制,如高校教师以及公立医院医务人员。
(9)住建委质监站事业单位怎么改革扩展阅读
事业单位五大特征:
1、提供公共服务:事业单位的功能实际上就是提供公共事业产品,提供公共事业产品是事业单位产生和存在的基本条件。
2、属于非公共权力机构:事业单位所从事的事业多是政府职能所派生出来的具体事务,但它却不属于公共行政权力机关,不具有公共行政权力,只能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向社会提供诸如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服务,专业性服务是事业单位基本的社会职能。
3、属于知识密集型组织:绝大多数事业单位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知识密集型组织,专业人才是事业单位的主要人员构成,利用科技文化知识为社会各方面提供服务是事业单位基本的社会职能。
4、经费来源的国产化:我国的事业单位基本上由国家财政统一拨给各项事业经费,这是中国传统事业管理体制的一个基本特征。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经费来源主要包括财政补助和非财政补助两类。
5、事业单位范围的广泛性:事业单位的范围涉及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等行业部位和领域。其主体具有多元性,其规模具有宏大性。
10. 考上杭州地区县级的建设局质检站,是事业编制的,具体问题如正文:
不知道你是质检站还是质监站,一字之差但是以后性质会不一样,以后事业单位改革质监站会改为全额事业单位,质检站会从质监站中政企分开,面向市场变为企业。所以你自己考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