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校全面取消事业编,对大学教师是利是弊
按照事业单位改革的推进要求,2020年前,高校将全面取消事业编,今后,高校教师将采取全员合同聘任制。这样的做法,对高校教师而言到底是利是弊?看看以下4点,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最后,有能力的人在哪里都有市场,能力突出的高校教师待遇将更高
事业单位改革后,对于高校教师而言,虽然会有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却是很小的。尤其是那些有能力、有动力的高校教师,反而会迎来事业发展的春天。有能力的人,在哪里都有市场。能力越好,受欢迎程度越高,享受到的待遇也将更高。因此,高校教师身份改革后,对于他们而言,可谓是挑战和机遇并存。
㈡ 大学辅导员是事业编制吗
大学辅导员属于学校的行政编制,待遇是中等水平,略低于人民教师。具体多少要看地域和什么学校了。
聘用3年满后可以到机关工作,也可以去教课,当然可以继续当辅导员。
在编教师拥有的编制为事业编,即在编老师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非在编教师即为临聘人员或者称作合同工。
㈢ 大学教授是事业编制吗 大学教师有无编制有什么区别
高校取消了事业编制,大学教授不是事业编制了。
大学教师有无编制的区别:
1、最关键的是退休后有无正常的工资以及医疗、住房等保障 。
2、无编制的学校教师是制,不享受各种待遇,例如职称评选以及奖金等。
3、有编制属于事业单位,财政发工资,无编制的主要是学校发工资。
(3)高校哪些人没有事业编扩展阅读:
自《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发布以来,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一直在多方面、多角度向前推进。
最先开始的是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所谓“不纳入编制管理”,按照人社部的解释,就是取消事业单位编制,但保留事业单位性质。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主要是这种管理方式已经远远脱离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医院的人事管理工作实际。
不利于这些单位根据实际需要聘用人员,反而在所有高校、医院均造成同一单位内因有无编制几种身份人员之间的诸多矛盾。”
㈣ 大学老师是事业编制吗
大学老师是事业编制。但是并不是所有老师都是编制。
并不是所有的大学老师都有编制,目前大学里的职工队伍也分为两类:事业编制和人事代理。在现在,大部分高校在招聘时会给博士岗位有编制,而博士以下的学历的是人事代理。一般来说,在大学不管有没有编制,人员待遇方面都是同工同酬,待遇上基本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人事代理没有有编制稳定,各有各的好处,看你怎么选择。现在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向取消编制方向倾斜,区别会日趋减小。
其他
教师作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入职后按照相关规定,签订合同期一般为五年(实际操作中,一般只签订一次合同)并按照相关规定,享受事业单位工作待遇,但我们说的合同工一般指临聘人员。非在编老师,一般称作代课老师。
民办大学是没有编制的,编制通常是指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由财政拨款的编制数额由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制定,财政部门据此拨款,通常分为行政编制、事业编制以及公益性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