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能否从事经营盈利性活动如果不允许的话,是根据哪条规章制度
事业单位人员从事盈利性活动,是可以的。法律没有禁止的。如果是公务员,就不得从事营利性活动,这个公务员法的规定。
B. 经营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要怎么进行
第一步组建转制工作组、拟定改制方案,第二步律师尽职调查,第三步拟定职工安置方案,第四步拟定资产处置方案,第五步资产清查、审计、评估,核定国家资本金、国有产权转让和登记,第六步报批备案,第七步职工代表大会通过改制方案,第八步工商注册登记,第九步核销编制、注销事业法人、党工团关系变更。
最近刚好有关注事业单位转制的新闻,简而言之就是以上九步,如果要找专业的答案可以寻求咨询公司的帮助,比如中大咨询,我记得这家公司就有这方面的业务。
C. 什么是经营性的事业为什么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单位后,最显着的变化是以盈利为目的
1、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是指面向市场从事生产经营或中介服务活动,为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事业单位。因为企业以盈利为目的,所以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单位后最显着的变化是以盈利为目的。
2、列入转企改制范围的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主要包括以下七类:
(1)宾馆、招待所、疗养院、物业管理等后勤服务机构。
(2)以接待服务为主要任务的各类培训机构。
(3)工程建设(维修)、产品设计、技术服务、物资供应、工交环卫等服务机构。
(4)剧场、会展中心、展览馆、旅行社等经营性机构。
(5)农场、园艺场、养殖场、林场等经营型机构。
(6)各类俱乐部、新闻出版、发行等文化产业经营机构。
(7)其他需转企改制的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省属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名单由省编办界定后下达。
(3)事业单位如何经营扩展阅读:
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其工作成果与价值不直接表现或主要不表现为可以估量的物质形态或货币形态。 事业单位是相对于企业单位而言的,事业单位包括一些有公务员工作的单位,是国家机构的分支。企业单位一般是自负盈亏的生产性单位。
企、事业单位的具体区别如下:
一、是否盈利
1、企业单位的特点是自收自支,通过成本核算,进行盈亏配比,通过自身的盈利解决自身的人员供养,社会服务,创造财富价值。
2、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机构,与公务员是不同的。
二、从事行业
1、企业单位可以从事任何盈利行业。
2、事业单位主要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行业。
三、名字
1、企业单位一般以公司结尾。
2、事业单位的明显特征为中心、会、所、站、队、院、社、台、宫、馆等字词结尾。
D. 事业单位怎样划分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
事业单位年末收支结转程序:1、年终,应将“事业收入”贷方余额全部转入“事业结余”科目: 借:事业收入 贷:事业结余 2、年终,应将“经营收入”贷方余额全部转入“经营结余”科目: 借:经营收入 贷:经营结余3、年终,应将附属单位缴款贷方余额全部转入“事业结余”科目: 借:附属单位缴款, 贷:事业结余 4、年终,应将其他收入贷方余额全部转入“事业结余”科目:借:其他收入, 贷:事业结余 5、年终,将拨出经费借方余额全数转入“事业结余”科目:借:事业结余, 贷:拨出经费 6、年终,将本期的“经营支出”、“销售税金”转入“经营结余”帐户: 借:经营结余, 贷:经营支出、销售税金7、年终,将上缴上级支出借方余额全数转入“事业结余”帐户: 借:事业结余, 贷:上缴上级支出 8、年终将对附属单位补助借方余额全数转入“事业结余”帐户:借:事业结余, 贷:对附属单位补助9、年终,将结转自筹基建余额全数转入“事业结余”帐户:借:事业结余, 贷:结转自筹基建 10、经营结余贷方余额为实现的经营盈利,借方余额为经营亏损; (1)若盈利: 借:经营结余 贷:结余分配(2)若亏损: 借:结余分配 贷:经营结余11、结转事业结余差额:(1)若为盈余: 借:事业结余 贷:结余分配(2)若为超支: 借:结余分配 贷:事业结余
E. 经营性事业单位如何改革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面对的政府体制与产权问题
1.彻底改革政府干部任免制度和用人制度。首先要真正取消企业的行政级别和企业经营者的干部待遇,培育企业家市场,完善企业经营者业绩考评制度,促进经营管理人才的合理流动;其次要在政府部门内部实行公务员的竞争上岗,建立公务员的工作绩效考核制度,提高其素质;再次,要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选人用人新机制,把组织考核推荐、引入竞争机制和公开向社会招聘结合起来。
2.产权制度改革仍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以产权明晰为前提,否则其他任何改革措施都将行之无效或收效甚微。成熟完善的产权制度应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产权明晰,即明确财产所有权主体及其与法人主体间的责权利;第二,产权流动,即产权可以交易;第三,企业内部产权结构合理,即企业内部产权主体多元化。
F. 事业单位从事经营活动是指的是什么
从2008年开始,凡是挂事业单位牌子以营利为目的的宾馆、招待所、食堂等,国家要求必须清出事业单位序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也不再批准设立。如: 一些地方还保留着国有电影制片厂、电影公司、影剧院、设计室、质监站、博物馆(有旅游收入)、出版社、报社、体育馆,医院、保健站、计生指导站、各类事务所等的事业单位地位。
G. 关于事业单位人员做生意
公务员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第一百零六条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本法进行管理。
解释: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应包括以下范围:(1)群团机关工作人员。群团机关工作人员,只是由于其特殊的工作性质,没有列入公务员范围,应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部分在民政部门登记的社团组织的工作人员,也列入参照管理范围。(2)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他们在履行公职、财政供养等方面与其它机关一样,但由于不使用行政编制,没有列入公务员范围,人事管理上与其它机关也大体相同,也应实行参照管理。这部分人员,主要包括政府系统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党委系统担负党的领导机关工作职能的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第五十三条 公务员必须遵守纪律,不得有下列行为:
(十四)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
解释:
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营利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公务员参与的活动或参加的组织所从事的活动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二是参加活动或参加组织的收入在成员中进行分配。公务员法禁止公务员兼任一切营利性组织的职务,但是并不一律禁止公务员从事经济行为,只是严格限制公务员参与经营活动。
H. 事业单位经营支出怎样管理
事业单位支出
(一)事业支出的核算
事业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开展各项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实际支出。
事业支出的具体内容
(二)经营支出的核算
经营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各项支出以及实行内部成本核算单位结转的已销产品实际成本。
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开展经营活动发生的应列入劳务或产品成本上升的各项费用,应先通过“成本费用”科目进行归集,完成劳务或产品时,再转入“产成品”科目,结转已销产品成本时,再转入“经营支出”科目。
(三)成本费用的核算
成本费用—→是指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发生的应列入劳务(产品、商品)成本的各项费用。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应设置“成本费用”科目。
(四)销售税金的核算
销售税金—→是指事业单位提供劳务或销售产品按规定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等。事业单位应设置“销售税金”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