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党政机关级别是怎么划分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的行政级别按,200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十五号主席令颁布《国家公务员法》 有如下条款:
第十六条
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非领导职务层次在厅局级以下设置。
第十七条
综合管理类的领导职务根据宪法、有关法律、职务层次和机构规格设置确定。
综合管理类的非领导职务分为: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综合管理类以外其他职位类别公务员的职务序列,根据本法由国家另行规定。
(1)事业单位党政领导如何排位扩展阅读:
公务员的职位数,即党政机关的领导职数,是由该机关(部门)的《三定方案》核定的。由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三定方案”,确定了单位的性质、级别、财政供养方式、职能、内设机构、编制,以及领导职位的构成、职位的行政级别、领导职数等。
其中领导职数是严格根据行政编制总数进行核算,一般来讲,50名编制以下的党政机关,只允许核定一正两副3名领导职数,绝大多数市、县两级党政机关,都在这个范围以内,只是行政级别有所不同,市级党政机关一般为县处级,而县区党政机关为乡科级。
51-200名编制的部门核定一正三副4名领导职数、201-500名编制的部门核定一正四副5名领导职数,大家仔细查看各省厅、部委的“三定方案”中,关于领导职数配备的内容,就可以发现基本上都在这个范围以内。
至于最高1000名编制以上的部门可以核定7名以上的领导职数,这一编制数额基本上很难达到,仅存在理论上的可能性。
⑵ 行政事业单位干部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如果是走行政编制,就是按办事员--科员===副科级===正科级===副县(处)级====正县(处)级====副地(厅)级===正地(厅)级===副省(部)级,===正省(部)级===国家级。
我国多数事业单位还明确级别的,如股级、副科级、正科级、副处级、正处级、正部级,估计没有国家级事业单位。单位级别与单位党政一把手的行政级别相对应,如单位为正科级,单位的一把手也是正科级。
(2)事业单位党政领导如何排位扩展阅读:
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院等事业单位,其各级干部参照政府各级干部待遇,具有行政级别,但不属于公务员编制。
一、中国大陆大学行政级别的划分:
副部级:985高校中的三十二所(含副大军区级的国防科技大学)。
厅局级:除去32所副部级的所有一本院校和二本院校,包括211高校,副厅局级:高职高专院校。
独立学院有公办民助的性质,级别一般应该是副厅级,民办高校一般不看行政级别。
二、工委和管委:
1、开发区或经济区的工委和管委:
工委是党委的派出机构,管委是政府的派出机构。分别叫工委书记和管委会主任。
2、街道的工委和管委:
街道为区、不设区的市的派出机构,和乡、镇不一样,乡镇是一级行政单位,其叫党委和政府;而街道叫街道党工委,是区委、不设区的市委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是区政府、不设区的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分别叫街道党工委书记和街道办主任。
3、中央有中直机关工委和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两个分别负责党的部门和政府部门的机关党委的工作,无教育工委。
4、省委里只有省直机关工委全面负责省委和省政府的各部门机关党委的工作。
5、省教育工委是省教育工作委员会的简称。省教育工作委员会是是省委的派出机构,与省教育厅合署办公。
6、省市县还成立一个社工委(社会工作委员会),是党委负责、政府负责的一个机构。只有社工委主任、副主任。
⑶ 事业单位中,如何安排领导座次才不会被开除
1.会议主席台座次安排
领导为单数时,主要领导居中,2号领导在1号领导左手位置,3号领导在1号领导右手位置;可参见下图的座次排列:
说明:
1、小轿车1号座位在司机的右后边,2号座位在司机的正后边,3号座位在司机的旁边。(如果后排乘坐三人,则3号座位在后排的中间)。中轿主座在司机后边的第一排,1号座位在临窗的位置。
2、 如果由主人亲自驾驶,以驾驶座右侧为首位,后排右侧次之,左侧再次之,而后排中间座为末席,前排中间座则不宜再安排客人。
3、主人夫妇驾车时,则主人夫妇坐前座,客人夫妇坐后座,如果主人夫妇搭载友人夫妇的车,则应邀友人坐前座,友人之妇坐后座,或让友人夫妇都坐前座。
4、主人亲自驾车,坐客只有一人,应坐在主人旁边。若同坐多人,中途坐前座的客人下车后,在后面坐的客人应改坐前座,此项礼节最易疏忽。
5、旅行车接送客人:旅行车以司机座后第一排,即前排为尊,后排依次为小。其座位的尊卑,依每排右侧往左侧递减。
⑷ 在一般机关事业单位中,层级是怎样划分的
机关是机关,事业单位是事业单位,情况不一样。有些层级是机关独有的,有些则是事业单位独有的,不能一概而论。
一般来说,机关一把手是实职领导,如果是政府部门,“一肩挑”的一把手领导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把手”。如果行政领导不兼任书记,则有两个“一把手”,一个是行政上的,一个是党务上的。至于两位“一把手”谁说了算,那可不一定了,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事业单位在事业职务之外,还很讲究职称,往往高职称的人经济待遇高过管理岗位的领导。
⑸ 局党组书记和局长排位是怎么样的
局党组书记和局长没有明确的排位,二者的职责和分工不同。
党组书记是中国共产党党组的主要负责人。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九章,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可以成立党组。党组设书记,必要时还可以设副书记。
党组书记和局长的排名次序:不能简单的说谁大,排名也无法比较。两者有不同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职责的分工不同。党组书记是按党组织来说的,召开的会议叫党组会,一般讨论人事安排等等,参与会议的人数比较少。
局长是按行政职务来说的,召开的会议叫办公会,一般讨论工作安排等等,参与会议的人比较多,也可扩大。
级别参照
一级干部:政治局常委、国家主席、副主席、委员长、总理、军委主席、政协主席。
二级干部:政治局成员、书记处成员、副委员长、副总理、国务委员、军委副主席、政协副主席、最高法院院长、最高检察院检察长。
三级干部:俗称省部级,部长、部党组书记、省委书记、省长、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政协主席。
四级干部:副部级、副省级。
五级干部:俗称司局级,司长、厅长、地级市长。
六级干部:副厅级、副市级。
七级干部:俗称县处级,处长、市局长、县长。
八级干部:副处级、副县级。
九级干部:俗称科级,科长、市处长、县局长、乡镇长。
十级干部:俗称股级,科员、股长、乡镇助理。
十一级干部:县以下公务员。
一般情况下,干部的职务和级别是相对应的,比如某县的正县长就是县处级。但也有例外,某县正县长的职务是县长,但他可能是副市级。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党组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局长
以上内容参考:共产党网—中国共产党章程
⑹ 干部等级怎么排列
职务与级别:
(一)办事员:二十七至十九级;
(二)科员:二十六至十八级;
(三)科级副职,乡级副职,副主任科员:二十四至十七级;
(四)科级正职,乡级正职,主任科员:二十二至十六级;
(五)处级副职,县级副职,助理调研员:二十至十四级;
(六)处级正职,县级正职,调研员:十八至十二级;
(七)司级副职,厅级副职,助理巡视员:十五至十级;
(八)司级正职,厅级正职,巡视员:十三至八级;
(九)部级副职,省级副职:十至六级;
(十)部级正职,省级正职:八至四级;
(十一)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四至二级;
(十二)国务院总理:一级;
(十三)国家主席:一级。
级别内容解释:
(一)正国级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中央军委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全国政协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
(二)副国级
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纪委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注:正国级、副国级领导同志统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党和国家领导人。)
(三)省部级正职
包括各个省级行政区的省委书记、省长、省政协主席、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等、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直辖市市委书记等。以及国家各部部长等。
(四)副部级
包括各个省级行政区的省委副书记、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人大常委等(直辖市市委副书记等。以及国家各部副部长等,还有一些行政级别是正厅但是必须要副部级来兼任的,一般认为那个单位是副部单位,如省宣传部、组织部、纪委等必须由省委常委或者省委副书记任。
(五)正厅级
以前叫厅局级,主要是地级市(各自治州)市委书记、市长、市人大主任、市政协主席、省级下属单位,如省公安厅厅长、国家各部下属单位,如外交部新闻司司长。(注:正厅长级以上为高级领导干部。)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行政级别
⑺ 我国干部级别如何划分
中国政府官员级别划分如下:
1.国家级正职:
中央总书记、政治局常委、国家主席、军委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国家副主席。
2.国家级副职:
中央政治局委员、纪委书记、候补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国务院副总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 全国政协副主席。
3.省部级正职:
中央纪委副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
4.省部级副职:
中央纪委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副职领导人和副部级机关正职、 各人民团体副职 ;省纪委书记, 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
5. 厅局(地)正职:
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正职、全国政协副部级机关副职。
6.厅局(地)副职:
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副职,副厅级正职。
7.县处级正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单位下属处室正职。 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机关副职, 各地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正职 各县市党委、人大、政府正职, 国有正县级企业正职。
8.县处级副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处室副职。
9.乡科级正职:
各乡镇党委,政府正职, 国有正科级企业的正职县属重点中学正职。
10.乡科级副职:
各乡镇党委,政府正副职。
⑻ 行政单位级别是怎样排序的
行政单位级别是怎样排序的
行政单位级别是怎样排序的,在日常生活中,每个单位都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其中行政单位是分级别的,但是很多人都不了解行政单位的排序是怎么样的,下面我分享行政单位级别是怎样排序的,一起来看下吧。
1、中国行政级别采用行政五级划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司厅局级、县处级、乡镇科级,各级分为正副职。中央部委的等级即平常大家所说的“国、部(省)、司、处、科”五级。
2、省是部级,地级市是厅级,县是处级。一般来说,省级行政单位为正厅级,市级行政单位为正处级,县级行政单位为正科级。
但对四个直辖市来说,市级行政单位为正厅级,县级行政单位为正处级。对十五个副省级城市来说,市级行政单位为副厅级,县级行政单位为正科级。
3、舟山市是普通的地级市,所以舟山市财政局为正处级行政单位,某县财政局为正科级行政单位。
行政职务与级别:
(1)国家 主席:一级;
(2)国务院总理:一级;
(3)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四至二级;
(4)部级正职,省级正职:八至四级;
(5)部级副职,省级副职:十至六级;
(6)司级正职,厅级正职,巡视员:十三至八级;
(7)司级副职,厅级副职,助理巡视员:十五至十级;
(8)处级正职,县级正职,调研员:十八至十二级;
(9)处级副职,县级副职,助理调研员:二十至十四级;
(10)科级正职,乡级正职,主任科员:二十二至十六级;
(11)科级副职,乡级副职,副主任科员:二十四至十七级;
(12)科员:二十六至十八级;
(13)办事员:二十七至十九级。
政府部门的级别是怎么排列的.?
国家级正职:中共中 央总书记,国家 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国家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级副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纪委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省部级正职: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党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各人民团体(党组)正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国家正部级企业正职领导。
省部级副职:中共中央纪委常委,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副职领导人(党组成员)和副部级机关(党组)正职,各人民团体(党组)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省纪委书记,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国家正部级企业副职领导,国家副部级企业正职领导,副部级高校党政正职。
厅局(地)正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正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副部级机关(党组)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正职,副省级城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纪委书记。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国有副部级企业的副职和正厅级企业正职领导,省署高校党政正职。厅局(地)副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副职,副厅级正职。
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机关正职,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纪委书记国有副厅级企业的正职和正厅级企业副职领导,省署高校痴?敝埃?笞ㄕ?啊?县处级正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处室正职。
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机关副职,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正职各县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国有正县级企业的正职,省署高校院系处室领导,重点中学正职。县处级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处室副职。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副职和副处级单位正职。各县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纪委书记国有正县级企业的副职,副县级企业正职。市属中学正职。乡科级正职: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所属科室正职各县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正职,各乡镇党委,政府正职,国有正科级企业的正职县属重点中学正职。
乡科级副职: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所属科室副职各县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副职,各乡镇党委,政府正副职,国有正科级企业的副职。
⑼ 处级,科级,厅级怎么排列
大小顺序是:厅级、处级、科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级别序列:
1、国务院总理:一级;
2、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三级至二级;
3、部级正职,省级正职:四级至三级;
4、部级副职,省级副职:五级至四级;
5、司级正职,厅级正职,巡视员:七级至五级;
6、司级副职,厅级副职,助理巡视员:八级至六级;
7、处级正职,县级正职,调研员:十级至七级;
8、处级副职,县级副职,助理调研员:十一级至八级;
9、科级正职,乡级正职,主任科员:十二级至九级;
10、科级副职,乡级副职,副主任科员:十三级至九级;
11、科员:十四级至九级;
12、办事员:十五级至十级。
(9)事业单位党政领导如何排位扩展阅读:
根据《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2019年3月印发),厅局级以下领导职务对应的综合管理类公务员最低职级是:
(一)厅局级正职:一级巡视员;
(二)厅局级副职:二级巡视员;
(三)县处级正职:二级调研员;
(四)县处级副职:四级调研员;
(五)乡科级正职:二级主任科员;
(六)乡科级副职:四级主任科员。
公务员晋升职级,应当具备下列基本资格:
(一)晋升一级巡视员,应当任厅局级副职或者二级巡视员4年以上;
(二)晋升二级巡视员,应当任一级调研员4年以上;
(三)晋升一级调研员,应当任县处级正职或者二级调研员3年以上;
(四)晋升二级调研员,应当任三级调研员2年以上;
(五)晋升三级调研员,应当任县处级副职或者四级调研员2年以上;
(六)晋升四级调研员,应当任一级主任科员2年以上;
(七)晋升一级主任科员,应当任乡科级正职或者二级主任科员2年以上;
(八)晋升二级主任科员,应当任三级主任科员2年以上;
(九)晋升三级主任科员,应当任乡科级副职或者四级主任科员2年以上;
(十)晋升四级主任科员,应当任一级科员2年以上;
(十一)晋升一级科员,应当任二级科员2年以上
⑽ 领导干部排序是如何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职务:共10级。
1、国家级正职
2、国家级副职
3、省部级正职
4、省部级副职
5、厅局级正职
6、厅局级副职
7、县处级正职
8、县处级副职
9、乡科级正职
10、乡科级副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六条国家实行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公务员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对于具有职位特殊性,需要单独管理的,可以增设其他职位类别。
(10)事业单位党政领导如何排位扩展阅读
单位副职的名次排列:
1、单位副职,常务副职排先;不设常务副职的,以党内副职或在同一级别中兼有党内副职的排先,然后按级别大小为序。排名次序一般为:常务副书记(副局长、副主任)、副书记、副局长(副主任)、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党委委员(党组成员)。
2、同一级别、同一职务,以任同一级别时间的先后为序;同一级别、同一职务,并同一时间任职的,以到本单位工作的先后为序;同一级别、同一职务、同一任职时间,并同时到同一单位工作的,以姓氏笔划为序。
3、因工作需要组织上明确的排名次序,以组织上发文或宣布的次序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