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哪些从北航走出的航空航天领域的领军人物
北航作为航空航天类特色院校,培养的航空航天人类才是不计其数的。每年的毕业生中超过半数的学生会投身到我国各类航空航天院所,为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其中不少人,逐渐从一线员工,慢慢成长为航空航天领域内的领导、领军人才。
以北航这样背景的学校,航空航天领域的校友数都不数不过来。按照毕业后去院所工作的同学的描述,无论去到哪个航空航天类院所,都一定能够找到北航的校友在里面工作。
⑵ 关于中国航空航天的资料
中国航天事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以下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主要阶段: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 1964年7月19日,中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1968年4月1日,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选训宇航员和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1970年4月24日,随着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1988年9月7日,长征4号运载火箭在太原成功发射了风云1号A气象卫星。1990年4月7日,“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1号”卫星,中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为发射载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础。1992年,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1999年11月20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宇宙飞船--“神舟”试验飞船,飞船返回舱于次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2001年1月10日1时0分,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入太空。4月1日,“神舟”三号成功降落于内蒙古中部地区 2002年12月30日至2003年1月5日,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中成功发射,并在飞行7天后平安返回。 2003年1月5日晚上7时许,“神舟”四号飞船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着陆,顺利回收。2002年12月30日零时40分,“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 2005年10月12日,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再次飞上太空,并在遨游太空5天、完成一系列太空实验后安全返回地面。 总结:从1999年到2005年,六年时间,六艘飞船,六次飞跃,我国载人航天的速度和效率,令世界称奇,令亿万中国人民备受鼓舞、倍感自豪。 六年时间,六艘飞船,六次突破,中国航天人以他们的智慧与努力,弥补了物质技术基础的不足,创造了中国载人航天的一次次快速跃升
⑶ 中国当代航空航天界着名科学家
1、钱学森(着名科学家、物理学家。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做出许多开创性贡献。)
2、钱三强(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核裂变”方面成绩突出,是许多交叉学科和横断性学科的倡导者。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和“两弹”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3、竺可桢(地理学家、气象学家、中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一代宗师,是我国物候学研究的创始者、推动者)
4、李四光(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大地构造学家、第四纪冰川学家。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始人。“”化石新分类标准的提出、中国南方震旦纪与北方石炭纪地层系统的建立、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发现与研究是他对地质科学的重大贡献。)
5、袁隆平(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于1981年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6、侯德榜(着名科学家,杰出的化工专家,我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
7、周培源(着名力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8、茅以升(着名桥梁专家、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
9、邓稼先(物理学家,在核物理、理论物理、中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统计物理和流体力学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10、童第周(生物学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的创始人)
11、钱伟长(着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我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之一。兼长应用数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学,着述甚丰。特别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有重要成就。)
12、严济慈(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物理研究奠基者之一。)
13、吴有训(物理学家,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教育家)
14、张钰哲(中国现代天文学家,“中华”小行星的发现者。)
15、汤飞凡(微生物学家,世界上第一个分离出沙眼病毒的人,沙眼病毒被称为“汤氏病毒”)
16、丁颖(着名的农业科学家、教育家、水稻专家,中国现代稻作科学主要奠基人。)
17、梁希(林学家)
18、林巧稚(着名妇产科专家中国科学院第一位女学部委员。)
19、张孝骞(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等职。他长期从事内科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是中国胃肠病学的奠基人,一生确珍和治疗了许多疑难病症。)
20、吴阶平(医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泌尿外科开拓者之一,在泌尿外科、男性计划生育等方面有突出贡献。)
还有....
着名物理学家: 童博士 ,李政道 ,王晓渔,杨振宁,丁肇中,朱光亚,严济慈,钱学森,朱棣文,李四光。
化 学 家: 卢嘉锡,常新安 ,曹希寿 ,曹春晓 ,曹本熹 ,程翔 ,蔡启瑞 ,蔡国辉 ,蔡增良 ,蔡镏生 ,陈之荣 ,陈俊武 ,陈冠荣 ,陈凯先 ,陈创天 ,陈家镛 ,陈家鸿 ,陈尚贤 ,陈岱 ,陈庆云 ,陈晓晖.陈洪渊 .陈清奇 .陈珠灵 .陈维钧 .陈耀祖 .陈聪龙.陈荣悌 .陈裕光 .陈逢星 .陈鉴远 .陈騊声
⑷ 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取得了哪些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1、神舟八号
神舟八号飞船,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架飞船,飞船为三舱结构,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组成。神舟八号为改进型飞船,全长9米,最大直径2.8米,起飞质量8082公斤。神舟八号飞船进行了较大的技术改进,它发射升空后,与天宫一号对接,成为一个小型空间站。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中国航天事业
⑸ 国内航空航天专业就业怎么样
航空航天类专业就业不错。
航空航天类专业的开设院校可以说都是“大腕”,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都是响当当的,其学校牌子本身就是就业率的保证,一些民用企业很乐意高薪招纳该类毕业生任研发人员,如设计冲床等高难设备。加上航空航天业发展迅猛,人才需求量大,而它的专业又非常“专”,其他专业根本不具备可替代性,就业委实可以用“无忧”来形容,各大航空航天科研院所、军科院和航空公司,都是薪水高、地位高、技术高的“三高”好地方。以北航为例,在“神六”发射成功以后,统计出参与航空工程的北航毕业生有好几千人。
一般来说,航空航天类专业学生的就业与国防事业的挂钩比较紧密,大致面临着系统内和系统外的分别。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生而言,由于我国的航空工业还不太景气,加上大部分航空航天企业分布在沈阳、成都、贵阳等地,待遇也不是很高,所以北航的毕业生一般不情愿去这些单位,大部分学生还是愿意去外企、留京,或者留在研究所,或者通过考研转专业来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在系统内单位就业的北航毕业生大部分就业于一些像航空航天研究所或飞机制造集团这样的国防单位。
随着实现中国人首次登月的梦想的接近,航天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多,包括航天飞行器总体设计、航天产品推进技术、航天产品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航天产品光电通信技术、航天产品能源系统设计、航天产品热分析、设计与控制、航天产品力学及环境工程、航天产品计算机技术、航天产品仿真技术、航天产品可靠性设计技术、航天产品遥感、遥控、遥测技术、航天产品微波成像及图像处理技术、深空探测技术、航天产品制造工艺技术、航天产品新材料、航天产品质量管理、航天高级经营管理。
我国航天事业在软硬件条件上已有了极大改善,大多数研究机构都设在北京、上海、西安、武汉、沈阳等大城市,神舟飞船的研制工作都是在大城市的研究院里完成的,只有装备、发射在基地进行。许多学习航天专业的学生既可选择留在航天系统工作,也可到民用部门或公司从事设计、开发和研究工作。由于航天专业属于高、精、尖科学,因此学习航天专业非常辛苦,需要付出极大努力。
航天事业是一项寂寞、艰苦的工作,许多航天人在偏僻的地方默默无闻地辛勤工作。他们没有很高的收入、没有喧嚣的都市生活,他们有的就是一股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奉献终生的精神,有的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成就感。如果不能怀揣理想,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闪光,就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航天人。
⑹ 中国航空史上的重要人物有哪些
1、冯如
冯如(1884~1912年),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制造师和飞行家。号鼎三,广东恩平人。
他目睹美国先进工业,认为国家富强必须依靠工艺的发达,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非学习机械、发展工艺不可。他在研制出一些机械的基础上投入了飞机制造,第二次制造飞机并试飞获得成功,获得美国国际航空学会颁发的甲等飞行员证书,大长中国人的志气。
冯如传奇的一生,创造的“六个第一”,提出了航空战略理论,冯如被誉为“中国航空之父”。对中华民族航空事业和人民空军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
2、华凤翔
华凤翔,1897年3月29日出生于天津市。中国近代航空先驱,抗日战争期间,主持飞机工厂内迁并恢复生产。1949年参与“两航”起义的组织和发动工作。
50年代初主持建立新中国第一个民航机械修理厂。随后又参加筹建民航的科研所(中国民航总局科学研究所,现中国民用航空局第二研究所),并取得了可以实用的成果。他是民航科研工作的奠基人之一。
3、徐舜寿
徐舜寿(1917年8月21日—1968年1月6日),浙江省吴兴县南浔镇人,中国着名飞机设计师,曾任西安大型飞机设计研究所技术副所长、所长兼总设计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技术上校军衔。
徐舜寿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室,主持、组织或亲自设计的飞机有歼教-1、初教-6、强-5、歼-6、轰-6、运-7,是中国航空学会第一届理事、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着有《飞机的疲劳寿命》等。
4、刘善本
刘善本同志于1915年出生在山东省昌乐县农村。1935年,刘善本在“航空救国”思想的影响下,考入了杭州笕桥中央航校。他毕业后被分配到国民党空军八大队。
1943年,刘善本等二十四个机组人员被送往美国学习,并于1945年春驾驶一批美国制造的B─24型轰炸机,取道印度回国。“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残酷迫害,1968年3月10日去世,终年53岁。1975年10月,中共中央批准为他平反昭雪,其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5、潘国定
潘国定,飞行专家。长期从事飞行和飞行技术检查工作。他具有扎实的航空机械工程理论和丰富的实际飞行经验。
曾参加“驼峰航线”飞行,中印西北航线试航,支藏空投,西北、西南高原地区森林勘测。飞越“空中禁区”,试航拉萨成功,并完成多项试飞任务。积极参与制定飞行技术规定和培训飞行人才,为中国民航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⑺ 中国航天事业在世界上属于什么水平
中国航天能力居世界第四位。正处于从空间大国向空间大国迈进的关键时期。空间大国和空间大国之间的能力差距正在逐渐缩小。人类发射进入轨道的航天器数量创下新纪录。全世界共执行了92次发射任务,262艘航天器成功进入轨道。北京空间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首次从中国的角度定量评估了世界空间能力的发展状况。
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的航天梦想。新时期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提出了展望,指明了方向,发展航天产业具有多重重要意义。鉴于航天工业在上述领域的巨大作用,中国增加投资十分必要。作为亚洲第一航天大国和航天强国,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也有利于世界政治格局的进一步优化。
⑻ 一生为祖国航空航天事业做出无数贡献,戚发轫本人如何总结自己的成就
戚发轫1933年出生于辽宁,在日本侵占中国时,感到国家受人欺侮。东北解放、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战争时,都在第一线。在志愿军的伤员从朝鲜乘船被送到大连时,作为中学生参与运送伤员。因为伤员被美国飞机扫射、轰炸的而受伤的场面受刺激,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下决心一定要为国做贡献,当时意识到造飞机可以强国,就立志一定要去学航空、造飞机,建设国防。
戚发轫把他一生最多的心血和汗水贡献给了国家。在他心中,爱国是理所当然的,是不需要讨论的。航天事业强度高、压力大、责任重,但他始终甘之若饴,乐在其中。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从嫦娥奔月,到屈原“日月安属,列星安陈”的天问,再到纵使粉身碎骨也要为后世闯出一条探天道路的万户。中华民族一直没有停止探索宇宙的脚步。中国航天人61年来的奋斗与奉献,让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终于成为了现实。中国人在太空中留下了一百多颗卫星,把11名宇航员成功送上太空;湛湛青天,“天上宫阙”不再是诗人的想象,更是中国人迈向更浩瀚宇宙的前哨……
所有这些光荣与梦想,都离不开像戚发轫老这样的中国航天人,离不开他们一生的奉献与付出。
⑼ 中国有多少人从事航空航天工作
中国有二十多万人从事航空航天工作
⑽ 请问中国有多少所航空航天大学最有名的是哪所
中国航天航空大学北航的地位1)中国的航天航空工程师的摇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原名北京航空学院,成立于1952年,由当时清华大学、北洋大学等8所着名大学的航空院系合并而成,1988年更为现名,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20世纪50年代,北航被国家确定为全国15所重点大学之一;80年代中期,被列入国家“七五”
重点建设的15所高校行列,是我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并成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90年代,被确定为国家“八五”
重点建设的14所高校之一,并成为国家批准立项进入“211工程”建设的前15所大学之一。世纪之交,被教育部纳入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1年9月23日,国防科工委、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签署重点共建北航协议,国防科工委、中国工程院签署共建协议,联手帮助北航发展腾飞。2)中国多科性、开放式、研究型大学北航是一所具有航空航天特色和工程技术优势的多科性、开放式、研究型大学,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以及战略高技术研究的历史使命。作为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北航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重点高校和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工程院共建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44个,本科专业46个,涵盖了理、工、文、法、经济、管理、哲学、育教等多个学科门类。在02、03年育教
部组织的评估中,有4个一级学科排在全国前五名,有11个一级学科排在全国前十名,其中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排名全国第一。学校面向国家和国防战略需求,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取得了大批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学术声誉高,社会与经济效益显着。“十五”期间获得国家级科技奖1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15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01项,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10项。2006年又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一、二等奖7项,国防科技一等奖5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2007年,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一、二等奖4项,其中,“卫星新型姿控/储能两用飞轮技术”项目获得当年全国唯一的一项国家发明一等奖。学校以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为契机,全面推行高质量的素质教育,培养面向国民经济和国防领域以及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具有领军和领导潜质的优秀人才。本科教育,以“强化基础、突出实践、重在素质、面向创新”为培养方针,构建了以校、院(系)三级核心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代表的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以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为标志的科研实践训练体系等“三大体系”,创新了高等工程学院和中法工程师学院高素质人才选拔和培养新模式。2006年,以优异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研究生教育,以“拓宽基础、瞄准前沿、构建团队、自主创新”为培养方针,实施面向大型项目的梯队式培养和具有学术带头人品质的素质培养,实现了研究生、本科生教学实验平台一体化。学校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成绩斐然。“十五”以来,全校教改项目共有541项,其中承担国家级项目9项,省部级21项。2005年,在第五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7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9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在精品课程建设方面,获得8门国家级精品课,27门北京市精品课,48项北京市精品教材。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0篇。学校建有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力学教学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等国家级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基地,2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5个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生生源质量稳步提升,近年来,理工科生源质量基本保持在全国前十名。本科生一次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研究生接近100%。北航即是高校中心又是科研中心。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50年来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领域北航先后创造了40多项国内第一的高水平成果,累计有900多项重大成果获部级嘉奖,研制发射(试飞)成功的多种型号航空航天飞行器填补了国内空白。北航现有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为高校开展科学研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十五”期间,高校承担并参与了“973”项目9项、“863计划”85项,国防预先研究及国防基础科研项目150余项,各类基金资助年均150多项。近年来,高校科研经费一直保持2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研究成果数量、科研经费总数和学术水平在全国高校中均位居前列。3)承载航天航空梦想的大学北航积极探索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培养新模式,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人才培养体系。建校以来,培养了近8万名毕业生,他们之中涌现出一大批学术精英、兴业之才。如发射澳星的捆绑式火箭总设计师王德臣,通信卫星,“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总指挥袁家军,科研试飞英雄王昂、国家发明一等奖获得者高歌,以及一批当选为“两院”院士的校友等都是北航学子的杰出代表;更有无数学子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培养与期望,肩负母校的希冀和重托,走进“三线”;、踏入戈壁。他们都是共和国航空航天事业和国防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见证人!。面向未来世界,把握环境变化,适应工作转移,具有创新品质,以研究、开发、设计为主的多层次、多规格的专门人才“是北航培养人才的总目标。北航一向把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和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视为学校腾飞的双翼。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领域,创造了30多项国内第一的高水平成果,为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累计有876项重大成果获部级以上嘉奖(其中获国家自然科学奖6项,获国家发明奖2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8项,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学校现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7个,科研设备固定资产逾4.5亿元。科研任务拓展到40多个部委和省市区,每年承担国家重点攻关项目、”863“高技术课题和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近300项;科研经费一直保持20%的年增长速度,2000年科研经费达2.5亿元,研究成果、经费总数、学术地位和学术成果在全国高校位居前列。与此同时,学校积极吸纳办学合作伙伴,以联合办学、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品制造、人才培养为纽带,通过抓省(地、校)校合作、抓大型工程、抓共建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或联合实验室,抓联合办学,抓校办产业,努力推进产学研工程。抚今追昔,千万万英雄的航空航天人承载着蓝天的向往从这里起飞,雄鹰的志向、强国的梦想激励着北航一代代莘莘学子努力学习、立业成才。”求真拓新,尚德务实“的办学理念,”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校训,”艰苦朴素,勤奋好学,全面发展,勇于创新“的校风,北航将在这些光荣的传统中继往开来,团结拚搏,积极进取,向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阔步迈进。4)世界知名高水平的中国大学积极推进开放办学战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把与世界着名大学及跨国公司开展高水平、高质量的科技合作、人才培养等作为重点,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大力度的国际交流格局,促进学校向”国际知名“的目标迈进。先后与英、法、德、俄、美、日等近3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140余所着名大学、知名研究机构和世界级跨国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授予150余名国际着名专家学者为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和顾问教授,聘请长短期外国专家近千人,主办了40余次国际或双边学术会议。传承北航精神,永葆名校风采。为实现学校”十一五“规划制定的奋斗目标,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北航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质量、突出创新、强化特色为主线,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和创造新知识、新技术成果为目标,紧紧抓住大力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全面振兴国防科技工业的战略机遇,努力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充满活力的创新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化学校管理,积极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营造和谐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大力提升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促进学校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努力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