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婚后事业 > 中国航天事业持续多久了

中国航天事业持续多久了

发布时间:2022-11-21 16:12:11

A. 1949到2021中国航天发展史是什么

1949到2021中国航天发展史

1956年10月8日,中国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它不仅成为中国第一个导弹火箭研究机构,同时也是整个中国航天事业的起点。

1958年10月20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正式组建。这是我国组建的最早、规模最大、技术最为先进的综合性航天发射中心,同时也是世界大型航天发射场之一。

1960年2月,中国迈出了探空火箭技术的第一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燃科操空火箭,在上海南汇简易发射场首次发射成功。

1970年4月24日,中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正式拉开了中华民族探索浩瀚宇宙的序幕。

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卫星在轨道上运行3天后,顺利按预定时间返回中国大地。

1981年9月20日,中国成功用一枚火箭发射3颗卫星。

1984年4月8日,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升空。中国卫星通信业务由实验阶段进入使用阶段。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获得了新的重大突破。

2001年1月10日,中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神舟二号”发射成功。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发射成功。

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发射成功。

2003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前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

2005年10月12日,载人航天飞船“神舟六号”发射成功,首次实现“多人多天”载人飞行。

2007年10月24日,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11月26日,“嫦娥一号”成功传回了第一幅月面图像,标志着中国探月时代成功开启。

2008年9月25日-28日,“神舟七号”发射成功。我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首次搭载三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2010年10月7日,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发射成功,获得了分辨率优于10米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月球物质成分分布图等资料。

2011年9月29日,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

2012年12月27日,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启区域服务。它是继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发射成功,搭载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发射成功,这是中国第一个月球软着陆的无人登月探测器。

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发射成功,这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完成世界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这是世界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同时也是首次在月球的高纬度极地着陆。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升空。自此,中国全面建成了属于自己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2020年7月23日,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发射成功,自此,中国迈出了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2021年7月20日,天通一号03星成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中国航天发射迎来2021年开门红。

B. 浩瀚星空,中国航天跑出“加速度”!中国航天业现在发展的如何了

我国的航天事业频繁传来捷报,作为收获丰富的一年,在今年共实现了谷神星一号商业火箭的连续三次发射成功,同时星河动力航天保持着100%的成功率,也创造了我国民营火箭发射的新纪录,这一记录也标志着我国的谷神星一号技术也从原来的摸索阶段走向了成熟,帮助我国民营火箭的商业规模进入新的阶段,如今的我国逐渐的从航天大国渐渐向航天强国进行迈进,我国的航天事业不断的探索,由原先的无人飞机再到载人飞机,实现了一人进入太空,到现在多人进入太空,从舱内工作到太空行走,我国的航天事业已经走过了66个春秋,经过了几代航天人的共同奋斗与努力,使我国航天事业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并且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这也源于航天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以及对航天事业的执着。

C.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如下:

1956年10月8日,钱学森受命组建的中国第一个火箭与导弹研究机构成立。1956年也被认为是中国导弹梦、航天梦的元年。

1970年,中国用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

1975年,中国发射了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第一次实现人造卫星“收放自如”。

1981年,中国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了三颗科学实验卫星,成为第四个独立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的国家。

1999年,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随后“神州二号”“神州三号”“神州四号”陆续顺利发射升空。

2003年,航天员杨利伟穿越大气层,不远万里为浩瀚星空增添了一抹中国红,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

2007年,嫦娥奔月再也不是幻想,“嫦娥一号”用相机掀开了月球表面神秘的面纱。

2008年,“神州七号”搭载三名航天员,完成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

2010年,“嫦娥二号”获得更高精度的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探测月球物质成分、月壤特性、地月与近月空间环境,刷新中国航天新高度。

2012年,“神州九号”与“天宫一号”实现载人“太空之吻”。

2013年,“嫦娥三号”成为中国第一个月球软着陆的无人登月探测器。

2016年,经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2018年,“嫦娥四号”带着“玉兔二号”来到了月球背面,开启月球探测新旅程,为人类首次揭开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

2019年,新一代固体运载火箭“长征十一号”首次完成海上发射,填补了中国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的空白,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海射技术的国家。

2020年7月,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发射升空,迈出了中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2020年11月,“长征五号”成功将“嫦娥五号”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开启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托举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拖曳着红色尾焰升空。“最强双十二”联手,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神舟十二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

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航天员乘组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按程序完成各项准备后,先后开启节点舱舱门、核心舱舱门。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后续,航天员乘组将按计划开展相关工作。

以上内容参考光明网-新闻背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回顾

D. 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如下:

1956年10月8日,钱学森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与导弹研究机构成立。

1970年,“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

1975年,中国发射了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第一次实现人造卫星“收放自如”。

1981年,中国独立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的国家。

1999年,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成功发射。

2003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

2007年,“嫦娥一号”用相机掀开了月球表面神秘的面纱。

2008年,“神州七号”完成空间出舱活动。

2010年,“嫦娥二号”探测月球环境。

2012年,“神州九号”与“天宫一号”实现载人“太空之吻”。

2013年,“嫦娥三号”成为中国第一个月球软着陆的无人登月探测器。

2018年,“嫦娥四号”带着“玉兔二号”来到了月球背面,开启月球探测新旅程。

2019年,“长征十一号”首次完成海上发射。

2020年11月,“长征五号”成功将“嫦娥五号”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开启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长征二号送入太空。

中国航天发展目标:

运载火箭进入空间能力和可靠性水平明显提高;建立长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协调配套的全国卫星遥感应用体系;建立较完善的卫星通信广播系统,卫星通信广播产业规模和效益显着提高。

分步建立满足应用需求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初步形成卫星导航定位应用产业;初步实现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由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航天器交会对接;实现绕月探测;空间科学研究取得重要原创性成果。

E. 中国航天事业有多少年历史

中国的航天事业起步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92年,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在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

2001年1月10日1时0分,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2003年1月5日晚上7时许,“神舟”四号飞船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着陆,顺利回收。2002年12月30日零时40分,“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入太空。4月1日,成功降落于内蒙古中部地区的“神舟”三号飞船舱盖被打开,阳光照在“模拟宇航员”的脸上,拟人载荷试验取得良好效果,“模拟宇航员”安然无恙。
2002年12月30日至2003年1月5日,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中成功发射,并在飞行7天后平安返回。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

2005年10月12日,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再次飞上太空,并在遨游太空5天、完成一系列太空实验后安全返回地面。

从1999年到2005年,六年时间,六艘飞船,六次飞跃,我国载人航天的速度和效率,令世界称奇,令亿万中国人民备受鼓舞、倍感自豪。

六年时间,六艘飞船,六次突破,中国航天人以他们的智慧与努力,弥补了物质技术基础的不足,创造了中国载人航天的一次次快速跃升。

F.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_百度知道

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
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85年10月长征火箭开始走向国际市场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
2001年1月10日1时0分,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入太空。4月1日,“神舟”三号成功降落于内蒙古中部地区
2002年12月30日至2003年1月5日,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中成功发射,并在飞行7天后平安返回。
2003年1月5日晚上7时许,“神舟”四号飞船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着陆,顺利回收。2002年12月30日零时40分,“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
2005年10月12日,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再次飞上太空,并在遨游太空5天、完成一系列太空实验后安全返回地面。
总结:从1999年到2005年,六年时间,六艘飞船,六次飞跃,我国载人航天的速度和效率,令世界称奇,令亿万中国人民备受鼓舞、倍感自豪。
六年时间,六艘飞船,六次突破,中国航天人以他们的智慧与努力,弥补了物质技术基础的不足,创造了中国载人航天的一次次快速跃升。
求采纳

G. 中国航天事业开始于哪一年

  1. 中国航天业开创于1956年。几十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China's space instry was founded in 1956. For decades, China's space instry has created miracles after miracles.


2. 1970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为世界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In 1970, China successfully launched the first man-made earth satellite, becoming the world's fifth country that concts independ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n artificial earth satellite.


3.1992年,中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飞行工程(manned spaceflight program)。

In 1992, China began to implement the manned spaceflight program.


4.2003年,中国成为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使中国成为第三个发射载人飞船的国家。

In 2003, China successfully launched the "Shenzhou V" manned spacecraft, making China the third country to launch manned spacecraft.


5.2007年发射了“嫦娥一号”,即第一颗绕月球飞行(lunar-orbiting)的人造卫星。

5. In 2007, "Chang'e I" was launched, becoming the first artificial lunar-orbiting satellite.


6. 2013年,第五艘载人飞船“神舟十号”发射成功,为中国空间站的建设打下了基础

6. In 2013, the fifth manned spacecraft "Shenzhou 10" launched successfully, laying down the foundation for China's space station development.

H. 2022最近的航天成就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逄晓飞 青岛报道

*

4月24日是第7个中国航天日,也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6周年。4月21日上午,国家航天局召开了2022年“中国航天日”新闻发布会。在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置景拍摄的两部国产航天题材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独行月球》“致敬版”海报也随之在新闻发布会上释出,共同致敬第7个“中国航天日”。

*

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

*

据悉,青岛东方影都作为国内集聚式发展的工业化影视生产基地,坚持做好主责主业,不断提升影都科技含量,服务影视大片拍摄制作。基于东方影都打造高科技影视工业化生产基地的目标定位,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现有40个国际一流的高科技摄影棚、32个置景车间、室内外合一的水下制作中心、全流程制作的数字影音中心以及影视虚拟化制作平台,一流的硬件设施和置景条件为剧组拍摄提供了极大便利。

*

从《长城》《环太平洋2》到《流浪地球》《刺杀小说家》,从待上映的《超能一家人》《封神三部曲》再到2022开年拍摄的《流浪地球2》《异人之下》《731》等,越来越多的“重工业大片”落子东方影都。

*

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内的虚拟化制作平台,在满足动作捕捉、三维阵列扫描等拍摄制作基础上,推出“可视化剧本”业务,便于剧组提高前期拍摄工作效率。《流浪地球2》《独行月球》等项目均利用该平台进行了“可视化剧本”创作生产。

*

亚洲首台Titan运动控制机械臂也率先在东方影都影棚内投入使用。除此之外,LED虚拟拍摄技术在东方影都产业园也得到高效利用,《警察荣誉》等项目在拍摄期间采用了置景和LED综合运用的技术,有效降低了拍摄成本。

*

青岛东方影都,硬核科技搭起“幻影宇宙”,成就中国大片!

","force_purephv":"0","gnid":"98800ca67790a0ec0","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100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50356a2e8a90b3dc.jpg","width":"676"},{"desc":"","height":"100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77551a339efe9df1.jpg","width":"714"},{"desc":"","height":"515","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8c4dd1c10da4675d.jpg","width":"750"}]}],"original":0,"pat":"art_src_1,fts0,sts0,op50_st","powerby":"pika","pub_time":1650614079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redirect":0,"rptid":"c53f2546bae4b6bb","src":"大众网","tag":[{"clk":"kfun_1:中国航天","k":"中国航天","u":""},{"clk":"kfun_1:流浪地球","k":"流浪地球","u":""}],"title":"《流浪地球2》《独行月球》致敬中国航天日 科技影都成就中国大片2021中国航天成就有哪些 - : 神舟一号,中国第一艘飞船 神舟五号,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 神舟七号,中国第一次出仓活动 神舟八号,中国第一次无人交汇对接 神舟九号,中国第一次有人交汇对接 以后将发射天舟一号,并在2022年前建设好空间站

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2020年,中国航天全年共执行39次发射任务,发射载荷质量103.06吨,发射次数和发射载荷质量均位居世界第二.其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34次发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拉开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阶段任务序幕.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全面投入应用发射,成功发射火星探测器和嫦娥五号探测器,实现了我国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由5.5吨级到14吨级的跨越.长征八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有效增强我国高密度发射任务执行能力.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达到4.5吨,突破了快速集成设计生产、电气一体化、节流减载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发动机推力调节技术的首次工程应用,为可重复使用打下坚实基础,能满足卫星组网工程和商业发射服务需求.

2021年以后的航天成就有哪些? - : 2021年2 月 10 日晚,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近火捕获制动,环绕器 3000N 轨控发动机点火工作约 15 分钟,探测器顺利进入近火点高度约 400 千米,周期约 10 个地球日,倾角约 10 的大椭圆环火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

中国的航天成就? - : 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二十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航天+成就有哪些? - : 新观察网发表了石豪的一篇文章,详细的从中国的航天2020年的最后一个收官战说起,一直到最新的一些发射任务,对2020年的所有的航天活动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又重回顾了一下我们前50年的成就.Error loading player: No Flash Player, please install

中国航空航天成就有哪些? - : 中国航空航天成就一、1999年11月20日发射升空,11月21日返回,飞行1天.“神舟”一号是不载人的试验性飞船.这是“长征”二号F型火箭的首次研制型飞行试验,主要目的是考核运载火箭的性能和可靠性. 中国航空航天成就二、2001年1...

2021年我国取得的重大航天成就有哪些? - : 中国航天事业成就有: 1、经过50多年的创业发展,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决策和领导下,航天事业经过发展导弹、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航天等几个阶段,目前已经形成了体系,形成了规模.2017年6月,我国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飞入...

I. 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

要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建以来,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迄今已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体系;建立了能发射各类卫星和载人飞船的航天器发射中心和由国内各地面站、远程测量船组成的测控网;建立了多种卫星应用系统,取得了显着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间科学研究系统,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队伍。
空间技术
1. 人造地球卫星。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主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截至2000年10月,中国共并发射了47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飞行成功率达90%以上。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四个卫星系列——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和“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地球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卫星回收成功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中国的气象卫星、地球卫星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国际水平。近几年来,中国并发射的6颗通信、地球和气象卫星投入使用后,工作稳定,性能良好,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运载 。
中国自主地了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适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长征”系列运载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到9200千克,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到5100千克,基本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自1985年中国正式宣布将“长征”系列运载投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以来,已将27颗外国的卫星成功地送入太空,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迄今,“长征”系列运载共实施了63次发射;1996年10月至2000年10月,“长征”系列运载已连续21次发射成功。
3.航天器发射场。
中国已建成酒泉、西昌、太原三个航天器发射场,并完成了各种运载的飞行试验和各类人造卫星、试验飞船的发射任务。中国航天器发射场既可完成国内发射任务,又具有完成为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和开展其他国际航天合作的能力。
4. 航天测控。
中国已建成完整的航天测控网,包括陆地测控站和海上测控船,完成了从近地轨道卫星到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从卫星到试验飞船的航天测控任务。中国航天测控网已具备国际联网共享测控的能力,测控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载人航天
中国于1992年开始实施载人飞船航天工程,了载人飞船和高可靠运载,开展了航天医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的工程研究,选拔了预备航天员,了一批空间遥感和空间科学试验装置。1999年11月20日至21日,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艘“神舟”号无人试验飞船,标志着中国已突破了载人飞船的基本技术,在载人航天领域迈出了重要步伐。
参考:
1.人造地球卫星。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主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截至2000年10月,中国共并发射了47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飞行成功率达90%以上。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四个卫星系列——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和“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地球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卫星回收成功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中国的气象卫星、地球卫星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国际水平。近几年来,中国并发射的6颗通信、地球和气象卫星投入使用后,工作稳定,性能良好,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J. 中国航天事业期始于几几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航天事业起始于1956年。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5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中国发展航天事业的宗旨是:探索外太空,扩展对地球和宇宙的认识;和平利用外太空,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造福全人类;满足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需求,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维护国家权益,增强综合国力。中国发展航天事业贯彻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即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中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三人组成。2021年10月17日,航天发射次数一年内“首次突破40次”。

阅读全文

与中国航天事业持续多久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做哪些动作益于健康 浏览:545
蚌端口幸福工厂在什么地方 浏览:328
性情淡薄的男人对婚姻什么态度 浏览:847
幸福是有什么而不是无什么 浏览:535
四美女在什么地方旅游 浏览:169
美女呢真漂亮北京话怎么说 浏览:503
爱情的神明有哪些 浏览:533
烟台幸福八村赶海主要抓什么 浏览:758
农村居民健康卡丢了怎么办 浏览:629
男虎与女羊人婚姻怎么样 浏览:967
橙子先生什么是幸福 浏览:893
为什么我会遇见错误的爱情 浏览:530
如何清除健康平板某些记录 浏览:643
为什么健康码里不显示14天行程 浏览:593
抗日的英雄有哪些故事 浏览:916
健康人肠道含气量是多少 浏览:303
塞班有哪些经济酒店 浏览:244
帮别人查看健康码怎么看 浏览:107
为什么网红美女很少 浏览:649
狮子座对爱情是什么样的 浏览: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