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工会在我国经历了哪三个历史时期
工会经历由计划经济时期,到国有企业改制时期,再到市场经济时期三个阶段的历史性转变
中国工会是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中国共产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职工群众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中国工会在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对于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都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工会是重要的社会团体,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贰’ 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组织是由谁等发起,在哪里首先建立的。
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上海首先建立的。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组织是陈独秀、李大钊发起,首先是由陈独秀在上海建立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使用“社会党”的名称。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后登上中国政治舞台到同国民党合作胜利进行北伐战争,不到6年时间就由50多名党员发展成为拥有近6万名党员、领导着280余万工人和970余万农民、具有相当群众基础的党。
(2)我国工会事业的开创者是哪个扩展阅读:
名称由来:
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早期组织。1920年9月1日,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的《对于时局之我见》一文中,曾称“吾党”为“社会党”,后来才改称为“共产党”。
最早提出“中国共产党”这一名称的是蔡和森。1920年8月13日和9月16日,正在留法勤工俭学的他,在给毛泽东写的两封信中,详细地研讨了共产党问题,提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因为它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
他在对西欧各国共产党特别是俄国共产党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建党步骤,其中包括“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在此前后,陈独秀在上海,李大钊、张申府在北京也通过信函讨论了党的名称问题,决定采用“共产党”作为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名称。
‘叁’ 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时候成立的创始人是谁
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上海首先建立的。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参加者有陈独秀、李汉俊、李达、陈望道、俞秀松等,陈独秀任书记。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实际上成为各地建党活动的联络中心,起着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重要作用。
1920年10月,由李大钊、张申府、张国焘3人发起成立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李大钊为负责人。罗章龙、刘仁静、邓中夏、高君宇、何孟雄、缪伯英、范鸿劼、张太雷等先后加入,成员大多为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骨干。
1920年秋,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等在武昌秘密召开会议,正式成立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推选包惠僧为书记。
1920年秋,施存统、周佛海等在日本东京建立旅日共产党早期组织,施存统为负责人。
1920年秋冬之际,毛泽东、何叔衡等在长沙,以新民学会骨干为核心秘密组建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0年底至1921年初,王尽美、邓恩铭等在济南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1年春,在与无政府主义者组织的“共产党”分道扬镳后,陈独秀等重新组建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有谭平山、陈公博、谭植棠等,陈独秀、谭平山先后任书记。
1921年,张申府、周恩来、赵世炎、刘清扬等在法国巴黎也建立了由留学生中先进分子组成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张申府为负责人。
这些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名称不一,有的叫“共产党”,有的叫“共产党支部”或“共产党小组”,它们的性质相同,都是组成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的地方组织,后来被通称为“共产主义小组”。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有组织、有计划地扩大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批判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发起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办工人刊物,开办工人学校,领导工人成立工会,开展工人运动,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这样,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条件就基本具备了。
‘肆’ 谁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李大钊和陈独秀
‘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王兆国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是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与新时期中国工会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联系在一起,与实现中国工人阶级的崇高使命联系在一起,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和时代特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开创中国工会事业新局面,就必须准确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的基本内涵。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工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工会的政治原则、本质要求和根本保证,也是中国工会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会的根本特点。中国工会具有的鲜明阶级性、高度政治性、广泛群众性,决定了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工会、教育职工,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体现到工会的各项工作之中,把广大职工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发挥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使命、推进党的事业而努力奋斗。
——坚持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素质不断提高,先进性不断增强,已经成为一个包括广大农民工在内的由各种企业、各种机关事业单位以及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的全体劳动者构成的统一整体。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中国共产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中国工会作为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在依靠主力军、建设主力军、发展主力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作用。推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主力军作用,不断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贡献,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的根本要求。
——坚持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中国工会是职工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其性质和地位决定了既要全面履行维护、建设、参与、教育等各项社会职能,又要突出维护职能。要着眼于保持党同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把维护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法维护职工群众的劳动经济权益、民主政治权利、精神文化权益和社会权利。要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职工群众权益机制,把维护职工权益贯穿于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积极参与、大力帮扶的全过程,努力实现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与维护职工群众具体利益的统一,促进企业发展与维护职工权益的统一,维护职工群众权益与教育引导职工提高自身素质的统一。
——坚持维护工人阶级团结和工会组织统一。中国工会组织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在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变革的条件下,把扩大工会工作覆盖面和增强工会组织凝聚力统一于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职工素质的过程中,将广大职工群众最广泛地组织到工会组织中来,维护工人阶级团结和工会组织统一,符合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工会工作的发展规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的重要原则。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旗帜鲜明地维护工人阶级队伍的团结,始终不渝地坚持工会组织的统一,增强工人阶级的整体力量。
——坚持独立自主、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加强合作、增进友谊的工会对外方针。加强工会对外交往,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条件下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各国工会共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要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出发,在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基础上,积极同各国工会和国际工会组织建立和发展关系,不断增进我国工会同世界各国工会和工人的交流、合作、友谊,推动发展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友好合作、民主团结的国际工会关系,维护国家根本利益和我国职工权益,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陆’ 中国近代为中国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有哪些
1、钱学森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汉族,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应用力学、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科学家。
1934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1936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硕士学位,1938年获加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
早年在应用力学和火箭、导弹技术的许多领域都做过开创性的工作。独立研究以及和冯.卡门合作研究提出的许多理论,为应用力学、航空工程和火箭导弹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回国后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卫星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创建和发展我国的导弹、航天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在工程控制论、系统工程和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和人体科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许多理论领域都进行过创造性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1956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1年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邓稼先
邓稼先(1924—1986),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着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
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6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987年和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邓稼先在一次实验中,受到核辐射,身患直肠癌,于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62岁。
3、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9月生于北京,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2000年度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6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0年荣获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 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
与此同时,袁隆平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出版中、英文专着6部,发表论文60余篇。2017年7月,任青岛海水稻学院首席教授。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袁隆平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获评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
4、邓小平
邓小平(1904年8月22日-1997年2月19日),四川广安人,原名邓先圣,后由启蒙老师改名为邓希贤,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领导者,马克思主义者。
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邓小平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
5、李四光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蒙古族 ,中国着名音乐家、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的创建者之一。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着作有《中国地质学》、《地 质力学概论》、《地震地质》、《天文、地质、古生物》等。为中国甩掉“贫油”帽子,创立地质力学理论和中国“两弹”的研发作出了重大贡献。
‘柒’ 总工会属于事业单位还是行政单位
总工会性质属于事业单位。
中华全国总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书记处领导。
1921年8月,为了集中力量领导中国工人运动,中共中央在上海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1922年5月1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发起召集了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1925年5月1日,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东大学礼堂开幕,正式成立了中华全国总工会并成立了全总执行委员会。
(7)我国工会事业的开创者是哪个扩展阅读:
成立背景
“五四”运动时期,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中国无产阶级工会也逐步随着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而产生。
1920年8月,陈独秀在《劳动界》发表的《真的工人团体》中呼吁工人联合起来,组织真的工人团体。随着各地工人运动的发展,上海、广东等地的共产主义小组先后建立了一些具有的鲜明的阶级性、群众性和民主性的现代工会组织,为工人阶级建立现代工会指明了方向。
1921年7月,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指出,“党应在工会中要灌输阶级斗争的精神”。
‘捌’ 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时候成立的创始人是谁
1920年8月,陈独秀、李大钊。
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上海首先建立的。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参加者有陈独秀、李汉俊、李达、陈望道、俞秀松等,陈独秀任书记。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实际上成为各地建党活动的联络中心,起着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重要作用。
1920年10月,由李大钊、张申府、张国焘3人发起成立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李大钊为负责人。罗章龙、刘仁静、邓中夏、高君宇、何孟雄、缪伯英、范鸿劼、张太雷等先后加入,成员大多为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骨干。
创建共产党:
1920年2月,为躲避反动军阀政府的迫害,陈独秀从北京秘密迁移上海。在护送陈独秀离京途中,李大钊同他商讨了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组织的问题。陈独秀到上海不久,就开始到工人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他先到码头工人中了解罢工情况,到中华工业协会等劳动团体做调查。
他还约请北京大学进步学生和革命青年深入工人中间,了解工人的状况。4月中旬,他联合七个工界团体筹备召开世界劳动节纪念大会,并在筹备会上发表《劳工要旨》演讲。他受到工界团体的尊敬和拥戴,被推选为筹备会顾问。
在他的指导下,上海各业5000多名工人于5月1日举行集会,提出“劳工万岁”等口号,通过《上海工人宣言》。此后,陈独秀主持创办《劳动界》《伙友》等刊物,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启发工人的觉悟,组织真正的工会
陈独秀、李大钊等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发动和组织工人过程中,积极开展建党工作。1920年5月,陈独秀在上海发起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该会同3月李大钊主持成立的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一起,从上海、北京分别向各地辐射,先后同湖北、湖南、浙江、山东、广东、天津和海外一批受过五四运动影响的先进分子建立联系,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同年6月,陈独秀同李汉俊、俞秀松等人开会商议,决定成立党组织,起草了党的纲领草案十条,其中包括运用劳工专政、生产合作等手段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关于党的名称,陈独秀征求李大钊的意见。李大钊主张定名为“共产党”,陈独秀表示同意。
‘玖’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是谁
王尽美,原名王瑞俊,1898年出生在山东省莒县大北杏村(今属诸城市),是山东党组织早期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1918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期间积极投身五四爱国运动,被推举为山东学生联合会负责人之一。1920年3月,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后,他被发展为外端口会员。同年11月,他与邓恩铭等发起成立励新学会,创办《励新》半月刊,任主编。《励新》半月刊积极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登载了许多有关社会改造的文章,抨击时弊,启发青年觉悟。
1921年春,他与邓恩铭等发起创建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7月,他们一同赴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为此,他把自己的名字改为王尽美,并“尽善尽美唯解放”,抒发了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献身的信念。
党的一大之后,在中共中央代表的指导下,王尽美在山东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山东区支部,任书记。1922年1月,他和邓恩铭、高君宇等人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同年6月,为适应工人运动发展需要,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山东分部建立,王尽美任主任。7月,他赴上海出席党的二大。会后,他同邓中夏、毛泽东等人共同起草《劳动法大纲》,成为这一时期党指导工人运动的纲领。
按照党的指示,他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副主任身份,积极领导开展工人运动。1922年10月,在他直接领导下,京奉铁路山海关工人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大罢工,历经9天,取得斗争胜利。紧接着,他作为总同盟罢工指挥部重要成员之一,参加领导秦皇岛开滦五矿工人总同盟罢工斗争。同年11月,他在山海关领导建立党组织,发展党员。1923年1月,他领导建立京奉铁路总工会及山海关分会,任总工会秘书。同年2月,被反动军警逮捕,后被工人营救获释。继续主持山东党的全面工作。
党的三大后,王尽美根据党的决议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并于1924年1月出席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2月,去北京参加李大钊组织的国民会议运动讲演大会。归途中,在天津饭店受到孙中山的接见,并被孙中山委以国民会议特派宣传员。这期间,他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奔波于济南、青州、潍县、青岛等地,指导开展促成国民会议运动,积极建立与发展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并利用国共合作的有利形势,扩大党的影响,发展党的组织,使山东党的工作迅速发展。同年11月任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
长期的忘我工作和艰苦生活,使王尽美患上了严重的结核病。1925年春节前夕,因疲劳过度吐血晕倒,进院治疗。时值工人运动蓬勃发展之际,他毅然出院,抱病赴青岛投入战斗。他与邓恩铭等一起组织领导胶济铁路全线、四方机厂工人大罢工,并成立了胶济铁路总工会。4月,他去青岛与邓恩铭等一起领导青岛日商纱厂工人同盟大罢工,迫使日本资本家签订了9项复工条件。同年6月,因肺病复发,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回到家乡养病,后到青岛治疗。病重期间,他请青岛党组织负责人笔录了他的遗嘱:“全体同志要好好工作,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到底。”8月19日,王尽美在青岛逝世,终年27岁。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王尽美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拾’ 为祖国做出贡献的人有那些
一、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英勇牺牲,值得永远铭记的革命先烈(39位): 1、李大钊: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2、邓中夏: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者 3、蔡和森:党的早期卓越领导人、党建理论家 4、杨匏安:党的早期马克思主义的宣传理论家和活动家 5、恽代英: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创办和主编《中国青年》,它培养和影响了整整一代青年。 6、瞿秋白:党的早期重要领导人 7、赵世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着名的工人运动领袖 8、罗亦农: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革命先驱 9、陈潭秋:党的"一大"代表,党的创始人之一 10、何叔衡:党的"一大"代表,党的创始人之一 11、向警予:党的第一个女中央委员和第一任妇女部长 12、何孟雄:最早的党员之一,工人运动的重要组织者 13、张太雷:党的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党的历史上第一个牺牲在战斗第一线的中央委员和政治局成员 14、邓恩铭:党的"一大"代表 15、林育南:二七大罢工的重要组织者 16、阮啸仙:广东地区青年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是中共早期农民运动的重要领导者。 17、黄爱:"我的生命,终必为劳动运动一死!" 18、苏兆征:中国工人运动的着名领袖 19、林祥谦:二七大罢工的着名烈士 20、施洋:二七大罢的领导者之一,劳动者的律师 21、彭湃:中国农民运动大王 22、蒋先云:优秀党员、革命烈士 23、左权:八路军在抗战时期牺牲的最高将领 24、王若飞:一切要为人民打算 25、韦拔群:右江农民运动和百色起义领导者 26、叶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杰出的军事家。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 27、方志敏:赣东北根据地的创始人,写有《清贫》、《可爱的中国》 28、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29、卢德铭:秋收起义总指挥 30、袁文才:协助毛泽东创建井冈山根据地的革命烈士 31、周逸群:中国湘鄂西红军和苏区创建人 34、黄公略:军事家,被毛泽东称为"偏师借重黄公略" 35、郭亮:鲁迅说:"革命被头挂退的事是很少有的" 36、杨靖宇:东北抗联的重要领导人 37、刘志丹:陕甘根据地的创始人,周恩来称之为:"一个真正具有共产主义品质的党员。" 38、王尔琢:井冈山时期的红军重要指挥员 39、关向应:早期军事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二、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的基层优秀党员、战斗英雄、革命群众的杰出代表(61位): 1、杨开慧: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女党员之一,毛泽东诗词中"我失骄杨君失柳"的怀念亡妻之作,几乎为世人周知 2、陈然:红岩烈士、《我的"自白书"》的作者 3、许建业:小说《红岩》中许云峰的原型人物,中共重庆市委委员兼工运书记。 4、茅丽英:中国职业妇女俱乐部主席,"为义卖而生,为义卖而死"陈毅亲笔写了挽联:"为人民利益而牺牲是光荣的,人民永远纪念她! 5、何功伟:革命烈士 6、缪伯英:第一个女共产党员 7、于方舟:天津五四运动杰出的领导者之一,也是天津早期党团组织的重要负责人。 8、马骏:党的早期活动家和领导者之一,中国革命的先驱人物,第一批入党的回族党员。 9、毛泽建:衡山朱凤,傲霜秋菊 10、吴焕先:鄂豫陕苏区创建人,中国工农红军杰出指挥员 11、曹渊:周恩来赞扬他"为谋国家之独立,人民之解放而英勇牺牲了,这是非常光荣的"。叶挺称他是"模范的革命军人,且是我最好的同志"。 12—13、周文雍和陈铁军:刑场上的婚礼 14、李林:雁北游击队独立支队骑兵营教导员,贺龙称赞她是"我们的女英雄" 15、江竹筠:江姐的原型 16、张思德: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高度评价说:"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7、刘胡兰:生得伟大,死得光荣 18、张森林:冉庄地道战的组织者 19、何敬平 20、冯平 21、王孝和:中国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陈毅写了"为工人阶级牺牲"的题字。 22、陈翰章:东北抗联的早期领导人这一,"死也不当亡国奴!" 23、罗世文 24、耿长锁:被毛泽东誉为"群众所信任的领袖人物" 25、杨暗公:"你们只能砍下我的头,可绝不能丝毫动摇我的信仰。我的头可断,志不可夺!" 26、熊雄:我党早期从事革命军队政治工作的领导人之一 27—28、陈觉、赵云霄:革命伉俪义感天地 29、赵一曼:着名的抗日民族女英雄 30、冷云:八女投江 31、陈为人:中央文库的保管员 32、李白:〈永不消逝的电波〉 33、田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 34、聂耳谱出中国最强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 35、冼星海:《黄河大合唱》作曲 36、吴运铎:中国的保尔 37、李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位女将军 38、毛科文:"在行的农民运动领袖" 39、"刘老庄连"群体:朱德在《八路军新四军的英雄主义》一文中,把它誉为"我军指战员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 40、董天知 41、马天训:"山东爆破大王" 42—47狼牙山五壮士 48、杨承贵:《林海雪原》杨子荣原型 49、王克勤:"王克勤运动"中思想、技术、生活三大互助的带兵经验迅速在全军推广,对人民军队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50、杨根思:华东一级战斗英雄",获"华东三级人民英雄"、"全国战斗英雄"称号。 51、董存瑞:"为了新中国,冲啊!" 52、陈树棠:独胆英雄 53、魏大光:八路军参谋长的叶剑英在悼念魏大光的文章中说"这种百战而死的精神,说明魏旅长为国家尽了大忠,为民族尽了大孝"。 54、曹亚范:东北抗联第一军二师师长 55、夏云杰 56、任常伦:用大刀夺取日军的三八步枪,八路军"一等战斗英雄"。 57、桂干生:红四方面军授予"夜袭常胜军"的称号 58、文立正:电影《铁道游击队》的人,谁不熟悉政委李正这位传奇人物?他的原型 支前英模"沂蒙六姐妹": 59、明德英:"沂蒙红嫂" 60、李自兰:"拥军模范" 61、王凤英:渡江支前模范 三、坚决拥护和支持革命事业,积极从事进步活动的着名爱国人士和国际友人(15位): 1、白求恩:加拿大人,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2、汉斯希伯:德国人,第一个拿起枪杆子保卫中华民族的欧洲人 3、文幼章:加拿大人,致力于世界和平友好事业,世界着名的和平战士 4、斯诺:美国人,撰写了轰动世界舆论的《红星照耀中国》 5、露易•艾黎:新西兰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奋斗了整整60年 6、爱泼斯坦:波兰人 7、史沫特莱:美国人,在她的葬礼中奏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8、绿川英子:日本人,日本军国主义称为"娇声卖国贼" 9、郑律成:朝鲜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作者 10、鲁迅: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11、闻一多: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2、李公朴: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 13、蔡元培:被毛泽东同志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14、张学良:东北军少帅,伟大的爱国者 15、杨虎城:推动全国一致抗日,有功于国家民族 四、在全民族抗战中顽强奋战,为国捐驱的爱国将士(12位): 1、佟麟阁:是我国抗战中最早捐躯疆场的一位高级将领 2、赵登禹:强敌面前临危不惧、英勇奋战、血洒疆场的国军师长 3、高志航:第一个击落日军战机的空军飞行员 4、郝梦龄:抗战初期牺牲在抗日疆场上的第一位军长 5、王铭章:抗战名将,与强敌焦土激战三天,杀伤大量日军,守城官兵全部伤亡,王壮烈捐躯。 6、张自忠:抗战名将,,与敌搏杀,最后身中7弹。弥留之际,留下最后一句话:"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对长官可告无愧,良心平安! 7、谢晋元:抗日"八百壮士"的领导者 8、萧山令:湖南益阳县(今益阳赫山区)人。奉命兼任宪兵司令、南京市长等职,担负拱卫南京的重任。在率部坚守南京城弹尽援绝之际,疾呼:"杀身成仁,今日是也",自杀殉国。 9、李必蕃:湖南嘉禾县人。抗日战争任国民革命军师长,率部固守荷泽城,与优势日军激战数日。他在指挥部队突围时身负重伤,临终前留下遗言:"误国之罪,一死犹轻,愿我同胞,努力杀敌。" 郑作民:湖南新田县人。抗日战争任国军第9师长。在昆仑关战役中牺牲。 10、戴安澜:着名民族英雄,抗日名将 11、彭士量:湖南浏阳县人。抗战爆发任国民革命军暂编第五师师长,率部参加常德会战,相持数月余,重挫敌人的进攻锐气。在作战前线遭日机轰炸牺牲,弥留之际仍大呼:"大丈夫为国家尽忠,为民族尽孝,死何憾焉!"。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中将。 12、齐学启:湖南宁乡县人。任中国远征军新编第38师少将副师长,赴缅甸作战。首战缅北仁安羌即歼敌1200余人,解救出被日军围困英军数千人,轰动了英伦三岛。在一次战斗转移中因重伤昏迷被俘。面对日军诱降,他宁死不屈,大义凛然地斥责:"中国军人,可杀不可辱,速枪毙,勿多言"。 王进喜 王进喜的故事 除了“铁人”,他还有一个“工人工程师”的称号,他们总结出的“三老四严”等制度成为当时全国工业系统学习的榜样。以王进喜为代表的新中国石油工人,由苦难的旧社会解放出来,在新社会里表现出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据大庆油田负责人宋振明说,王进喜率领的12O5钻井队在1953年到1959年7年间,共完成钻井进尺71000米,等于旧中国1907年到1949年42年钻井进尺的总和。 从1960年6月1日大庆运出第一批原油,到3年之后大庆油田会战结束,中国石油结束了用“洋油”的时代,实现基本自给。毛主席非常高兴,于翌年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尽管这是在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上的一种尝试,但是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人的奋斗精神仍是永远值得学习的。 王进喜在技术上也肯于钻研,他曾带领伙伴用40年代的老钻机,克服技术上的困难,打出全油田第一口斜度不足半度的直井,创造了用旧设备打直井的先例。他与工友们发明了钻机整体搬家、钻头改进、快速钻井等多项技术革新,对改进钻井工艺技术做出突出贡献,被油田党委授予“工人工程师”的称号。王进喜等人的经验和做法有很多成了油田的规章制度。如“三老四严”(即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和“回访”制度等,还在全国工业系统推广。 缺少拖拉机、吊车,就用绳子、撬杠把60吨的钻机一寸一寸地运到井场;没有水罐车,他带领工人硬是用脸盆端来了几十吨水开了钻 石油,相当于现代工业化社会的血液。在旧中国,外国人给中国扣上“贫油”的帽子。全国解放后,虽然李四光等地质学家从理论上认定中国有较多的石油资源,但在物质条件极差的情况下要进行钻探和开采仍是难而又难。50年代前期美国石油年产量达3亿吨,中国的石油年产量不过10O万吨。身为石油工人,王进喜等英雄的中国工人,正是在这种为国争气的背景下,投入了如同军事斗争一般的石油大会战。 在玉门油田的一段时期,很多钻机因为没有钻头而停钻。当时还没有国产钻头,靠进口来不及,王进喜便组织青年突击队从废料堆里找到许多旧钻头,架起大锅煮去油污和泥沙,擦去锈,修修配配,拼装成可用的钻头,用了半年打了5口井,给国家节省了开支,又不耽误生产,经验在全油田推广。 王进喜刚到大庆时,脚下荒原一片,朔风呼啸,滴水成冰,吃的是苞米面炒面,住的是四壁漏风的马棚。没有公路,吊车、拖拉机不足,设备在火车上卸不下来。他当时说,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他带领全队30多个人用绳子拉,撬杠撬,木块垫,将60多吨重的钻机一寸一寸地运到井场。打井需要水,可当时没有水管线,没有水罐车,为了抢时间他决定用脸盆端。有人说这是“瞎胡闹”,没见过哪个国家端水打井。他说:“有,就在中国。”他表示,就是尿尿也要让机器动起来。硬是用脸盆端来了几十吨水开了钻。他与工人们日夜奋战在井场上,饿了就啃几口冻窝头,困了就躺在钻杆上睡一觉,他率领的1205钻井队被誉为“硬骨头钻井队”。 工人们说,你就是把王铁人的骨头砸碎了,也找不出半个“我”字 “铁人精神”是什么?工人们总结得好:不怕苦、不怕死,不为钱、不为名,一心为国家,一切为革命。 1961年王进喜当了大队长,1965年又当了钻井指挥部副总指挥,却仍然以普通工人自居。他家人口比较多,身体也不好,党委决定每月补助些钱,他说什么也不要,实在推脱不掉的,在病危期间交了党费。他的胃不好,上级为了照顾他,送来一些猪肝和苹果,他马上就分给了工人病号。当了大队长之后,管理员要给他换一把新办公椅,他说有个板凳坐就不错了。给他发的新劳保鞋,他说什么也不要,自己打草鞋穿。 工人们说,王铁人这个人,国家就是他的命,你就是把他的骨头砸碎了,也找不出半个“我”字。他当领导之后很少坐办公室,试验打直井的时候亲自扶刹把。钻头卡住了,他亲自去提钻,怕的是万一架子倒了,把工人砸伤。他在现场累了困了,就把老羊皮袄脱下来和工人们挤一挤。工人们说:“我们身上有多少泥,咱铁人队长身上就有多少泥。” 王铁人的性格率直。他工作中也犯过错误,出过娄子,却勇于承认并加以改正。他的队曾经打废过一口井,每次队里来了新工人,他都要带着去看,吸取教训。有一次开大会,台上领导批评他们的射孔错误,王进喜去的晚了,门口有人叫他快趴下。他坦率地说:“披红戴花的时候,你让我抢着往头里走;批评了,就叫我悄悄趴下当狗熊?我不当这个狗熊!” 时传祥 新中国成立后,时传祥被工友选为崇文区“粪业工人工会”委员。1952年,他加入了北京市崇文区清洁队,继续从事城市清洁工作。此时,北京市人民政府为了体现对清洁工人劳动的尊重,不仅规定他们的工资高于别的行业,而且想办法减轻掏粪工人的劳动强度,把过去送粪的轱辘车全部换成汽车。运输工具改善之后,时传祥合理计算工时,挖掘潜力,把过去7个人一班的大班,改为5个人一班的小班。他带领全班由过去每人每班背50桶增加到80桶,他自己则每班背90桶,最多每班掏粪背粪达5吨。管区内居民享受到了清洁优美的环境,而他背粪的右肩却被磨出了一层厚厚的老茧,因而赢得了人们的普遍尊敬,也赢得了很多荣誉。他以主人翁的姿态,以“搞好环境卫生,美化人民首都”为己任,肩背粪桶,走家串户,利用公休日为居民、机关和学校义务清理粪便,整修厕所。1955年,他被评为清洁工人先进生产者,1956年当选为崇文区人民代表,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8年当选为北京市政协委员。1959年被选为全国劳动模范。 1959年,时传祥作为全国先进生产者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群英会”,10月26日,国家主席刘少奇在人民大会堂湖南厅握着他的手,亲切地说:“你掏大粪是人民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勤务员,这只是革命分工不同。”时传祥高兴地表示:“我要永远听党的话,当一辈子掏粪工。”从此, 时传祥成为载誉全国的着名劳动模范。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单位都对他的事迹作了报道。他更加努力,更加热爱本职工作。 1964年,北京环保局分配部分青年学生作掏粪工。时传祥时任崇文区清洁队青工班班长,为转变部分青工怕脏怕丑的思想,年近半百的时传祥,脏活累活抢在前,对青年工人言传身教,以“工作无贵贱,行业无尊卑;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净” 的职业道德观,教育影响青年一代安心本行业工作。 1966年国庆观礼,时传祥作为北京市观礼团副团长受到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周恩来总理在招待宴会上为其敬酒。“文化大革命”期间,时传祥惨遭迫害,被诬为“工贼” 。1971年被遣送回原籍。1973年8月,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得知此事后,立即指示有关部门将他接回北京,政治上予以平反,恢复名誉,生活上照顾安排。1975年5月19日病逝于北京,终年60岁。 去世之前他还反复叮嘱,让儿子继承父志,也当一名称职的环卫工人。 刘英俊 刘英俊 ,(1945~1966) 着名烈士。1945年生于吉林长春,祖籍山东省寿光市古城乡桥子村。1938年因家庭穷困,其父刘天禄带全家迁往东北长春谋生,在市郊落户。1945年,他生于长春市,1960年入长春市第十八中学读书。1962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驻黑龙江佳木斯市某部重炮连任战士。入伍后,他处处以雷锋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为连队、为人民群众做好事,甘当无名英雄。他工作积极,先后受到营、团6次奖励。1966年3月15日早晨,他和战友们驾着3辆马拉炮车外出训练,在佳木斯公共汽车站附近,他驾的炮车辕马被汽车喇叭声所惊,突然向人群冲去, 这时有6个儿童吓呆了,孩子们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他把缰绳在胳膊上缠了几道,猛力一拉,使惊马前蹄腾空而起,紧接着他不顾自己生命危险,手撑辕杆,从辕杆下面用双脚猛跺马的后腿,马突然倒下,车翻了, 6名儿童安然脱险。他却被压在翻倒的车马底下,身负重伤。目睹这场舍己救人英雄行为的群众,一拥而上,急忙将他救起,把他抬送到附近的职工医院抢救。这时,许多候车的乘客、上班的工人、上学的学生,都被他的英雄行为所感动,关心地紧跟在后面。几百名群众和战士,纷纷要求为他献血。由于伤势过重,抢救无效, 他光荣牺牲。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记一等功1次。1966年7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发出向他学习的通知。同年7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人民的好儿子》的社论,把学习活动推向全国。为了永久纪念,吉林省将其家乡改名为"长春市二道河子区英俊乡"。英雄的牺牲地佳木斯市 为纪念“人民的好儿子”刘英俊烈士牺牲30周年,1996年3月前,共青团佳木斯市委倡议,在烈士牺牲地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刘英俊重塑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