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事业单位公益一类和二类的区别
区别在于:社会功能不同、拨款方式不同、定义不同。
1、社会功能不同:公益一类,即从事关系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公共教育、公共文化、公共卫生、经济社会秩序和公民基本社会权利的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公益二类,即面向全社会提供涉及人民群众普遍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公益服务,可部分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
2、拨款方式不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也称为全供事业单位,也就是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是其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的一种管理形式。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按差额比例,财政承担部分,由财政列入预算;单位承担部分,由单位在税前列支,如医院等。
3、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即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或者为政府行使职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国家保证经费,不再从事经营活动。自主事业单位是指有稳定的经常性收入,可以抵补本单位的经常性支出的单位。
(1)公益二类事业经费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1、服务性:这是事业单位最基本、最鲜明的特征。事业单位主要分布在教、科、文、卫等领域,是保障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正常进行的社会服务支持系统。
2、公益性:公益性是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决定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3、知识密集性:绝大多数事业单位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知识密集性组织,专业人才是事业单位的主要人员构成,利用科技文化知识为社会各方面提供服务是事业单位的主要手段。
② 福建省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是什么意思
根据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的功能特点,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被细分为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
在公益性事业单位中,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一类。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性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二类。
公益一类即现在所说的全额拨款,所有经费全由财政或上级拨款,不能有自营收入。
公益二类即现在所说的差额拨款,一部分经费由财 政或上级拨款,单位还可以另行开展自营业务。
③ 公益一类,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具体是指什么
就是事业单位的性质,一类就是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所有经费由财政拨款,二类的就是财政部分拨款,不够的需要单位自己去创收来补,不过如果是收入多的也可以发多一些的绩效工资,一类的就不能创收了,所以收入就是固定的了
④ 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工资标准是怎样的
01⑤ 什么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与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有什么区别
事业单位,英文是 public institution ,是指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是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法人实体。
根据2011年国家发布关于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精神,事业单位不再分为全额事业单位和差额事业单位。按照行业分类,事业单位可分为A、B、C、D、E五类,其中A类属于综合管理类,B类属于社会科学专业技术岗类,C类属于自然科学专业技术岗类,D类属于中小学教师岗类,E类属于医疗卫生岗类。
同时,事业单位还可以按照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很多人对着两个概念不太清楚,那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公益一类:
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一类。
公益二类:
公益二类是指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按照政府规定的公益服务价格收取费用,其资源在一定区域或程度上可通过市场配置。如普通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机构等。
很多同学担心事业单位改革会失去事业单位编制,但事实上,全国各地每年大量招聘的事业单位岗位,一般属于事业单位公益一类,而公益一类不适合或者表格按照市场资源配置,需要由国家组织举办,那编制肯定还是有的。
⑥ 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是全额还是差额
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是差额拨款,一部分经费由财 政或上级拨款,单位还可以另行开展自营业务。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是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主要为机关行使职能提供支持保障同时面向社会提供与主业相关服务的事业单位,包括高校等。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和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总体上都是属于事业单位,对工作人员都要实行编制管理,都要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公开考试后择优录用,并和用人单位签订聘用合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十三条 公务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年满十八周岁;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
(七)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四条 公务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忠于宪法,模范遵守、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
(二)忠于国家,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三)忠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
(四)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五)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六)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法治,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
(七)清正廉洁,公道正派;
(八)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⑦ 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和一类的区别
目前,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一类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其中,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指的是公共卫生、义务教育及基本医疗服务类的单位,这类单位为社会提供基本公益服务,不受市场资源配置的影响。比如公立中小学、公立医院、省图书馆等,都属于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而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一般的承担高等教育及一些非营利性的医疗卫生服务的事业单位,比如说各大高校就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的代表。
公益一类单位其实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基本上所有的经费都是国家财政或上级主管单位拨款获得,不可以通过自主性的营业来获取收入;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就是我们说的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单位经费中的一部分是上级领导单位或国家财政拨款,一部分是单位营业自创收入。一般情况下,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的收入比较灵活。
需要注意的是,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只代表从事的行业不同,不能代表是否是全额拨款或者是差额拨款。经费来源是否为全额拨款需要去事业单位在线网去查询。
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和一类的区别
⑧ 什么是二类事业单位
二类事业单位,是指应具备以下条件: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按照政府确定的公益服务价格收取费用,其资源在一定区域或程度上可通过市场配置。如普通高等教育机构、非营利医疗机构等。
根据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的功能特点,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被细分为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
公益一类:在公益性事业单位中,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一类。
公益二类: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性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二类。
事业单位的特征
1、提供公共服务:事业单位的功能实际上就是提供公共事业产品,提供公共事业产品是事业单位产生和存在的基本条件。科、教、文、卫等领域的事业单位,是保障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正常进行的社会服务支持系统。
2、属于非公共权力机构:事业单位所从事的事业多是政府职能所派生出来的具体事务,但它却不属于公共行政权力机关,不具有公共行政权力,同类事业单位之间也不能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它对于行政区划内的其他部门或个人也不具有行政管理的职能,它只能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向社会提供诸如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服务,专业性服务是事业单位基本的社会职能。
3、属于知识密集型组织:绝大多数事业单位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知识密集型组织,专业人才是事业单位的主要人员构成,利用科技文化知识为社会各方面提供服务是事业单位基本的社会职能。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公益二类
⑨ 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是什么意思
1、定义不同:
公益一类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指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属于公益一类的事业单位业务活动的宗旨目标和内容、分配的方式和标准等由国家确定,不得开展经营活动,其经费需由国家财政予以支撑。
公益二类即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指应具备以下条件的一类事业单位: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按照政府确定的公益服务价格收取费用,其资源在一定区域或程度上可通过市场配置。在确保实现公益目标的前提下,可依法开展相关的经营活动,依法取得的经营性收入主要用于公益事业发展。
2、天禀机能不同
公益一类、公益二类承担的是社会处事天禀机能,差别是一类完全由当局指定、当局供养,其天禀机能不克不及或许不宜由市场供给,完全没有收费天禀机能,不具有收取费用和从事运营勾当的资格。二类则是全数或许局部具有收费天禀机能,可以收取处事费用。
二类公益面向全社会提供涉及人民群众普遍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公益服务。政府予以支持,可部分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以及主要为政府履行职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
⑩ 幼儿园公益二类差额拨款是什么意思
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属于差额拨款,一部分经费有国家财政或上级拨款,另一部分经费由单位自行开展经营所得。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属于全额拨款,所有经费全部由国家财政或上级拨款,不能有自营收入;即使开展了一些不符合公益一类的事业单位,业务需停止。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属于差额拨款,一部分经费有国家财政或上级拨款,另一部分经费由单位自行开展经营所得。
公益二类是目前事业单位改革中的其中一个定性。事业单位改革后可以被定性为公益一类、公益二类、专为企业或收归行政。其中二类事业单位是指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按照政府确定的公益服务价格收取费用,其资源在一定区域或程度上可通过市场配置的事业单位。常见的是普通高等教育机构、非营利医疗机构,参公单位就是参照公务员单位管理,但每有公务员编制的单位,差额拨款就是经费来源一部分为财政拨款或上级补助,剩下的由单位自己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