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事业编制怎么转公务员编制要怎么转
一般事业编制人员转务员,最直接的方式是参加公务员考试,这可能是年轻的事业编制人员可以考虑的最快速、最有效的途径。
但是对于很多年龄偏大、工龄较长的事业编制人员,考试这条路已经很难走得通,那还有什么方式可以转务员?
提拔转岗
提拔到事业副处以上领导职务,转岗行政机关置换身份。
领导职务的提拔转任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但这种要通过提拔实现转换编制的方式,对于基层的大多数事业编制人员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那么普通的基层事业编制人员应该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编制转换呢?
调任
科级以下只能通过调任方式解决。事业单位调任行政机关,是有政策依据的。
《公务员法》在修订之前,第六十四条规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可以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
修订之后,新《公务员法》对此有了更加明确的规定:国有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其他不参照本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可以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四级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层次的职级。
新旧《公务员法》都非常明确,国企、事业单位在职在编人员可以通过调任的方式,调到行政机关担任副科级以上领导职务即可转换身份成为公务员。
在具体操作中,事业编调行政,必须具备几项硬性条件:
有接收单位;
接收单位有空编;
取得事业副科(管理岗位8级)。
除此之外,根据有关地方规定,还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学历要求。按照规定,调入市级以上机关任职的,一般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调入县(市、区)级以下机关任职的,一般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2、年龄要求。调任县(市、区)领导班子成员职务的,一般不超过50周岁;调任其他处级职务的,一般不超过45周岁;调任市级机关科级领导职务的,一般不超过40周岁;调任县(市、区)级以下机关科级领导职务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3、专业技术人员调任。专技人员调入市级以上机关担任处级领导职务,拟调任人员应当聘任副高职称2年以上,或具有正高职称。调入市级机关担任科级领导职务的,拟调任人员应当聘任副高职称1年以上,或具有正高职称;调入县区以下机关担任科级领导职务的,拟调任人员应当具有中级职称2年以上,或者具有副高职。
4、管理岗位人员调任。在事业单位取得副科级及以上职务,同等调任机关担任领导职务。
换届选举
对于乡镇的事业单位,在乡镇事业单位正职任职三年,可参加乡镇换届选举,选上了副镇长就可转公务员。
只有具备了以上条件,事业人员才可以调到行政机关变为公务员。但这也只是前置条件,在实际中,具备这样条件的人不在少数,但很少人能通过这种方式转务员,原因在于事业人员基数太大,行政编制紧缺。
尤其是在基层,相比起从事业单位“空降”而来的领导,公务员更容易接受行政编制内部人员的提拔,而且在手续上,事业人员调任的手续要更加繁琐,相关部门承担的压力也很大,所以现实中只有少数人能通过这种途径实现编制转换。
㈡ 事业单位改革中在行政机关的事业编制人员怎么改革啊
1、如果是行政类事业单位,将被取消行政职能收归机关或整合到其它行政机构,不再参公。其人员除极少部分随职能划转过渡为公务员外,其余人员将保留参公待遇,分流到事业单位安置,直至退休。本轮机构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和编制实行限额管理,没有多余的编制用于置换事业人员,因此大部分事业编制人员(包括参公身份)都将保持编制现状不变,无法置换行政编制转公务员。这是大环境,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
2、如果是执法类机构,保持现状。本轮机构改革,从中央到地方已经非常明确,除执法机构外,其它事业单位都不在参公。执法机构的改革,具体要等中央出台文件,在按照政策执行。目前现状,执法类机构如果没有转行政的,基本上保持参公现状不变,其人员参照执行。
3、如果是公益类事业单位,一类保持现状,二类视情况而定:效益不好的,剥离收费或经营职能,改为公益一类;效益一般,可以维持自负盈亏,不需要财政加大投入的,维持现状;效益好的,主体职能是经营或收费的,直接改企。其人员除少部分随职能划转分流到其它事业单位外,其余人员全部取消编制,改为企业人员。
(2)在地级公安机关的事业编怎么改扩展阅读:
行政机关要求编制和岗位相互对应。混岗混编是违规行为,行政机关使用的是行政编制,和极少部分供工勤人员使用的工勤编制。
由于行政编制少,大部分行政机关编制不够用,尤其是县区一级。为了弥补工作力量的不足,部分机关使用下属事业单位的编制和人员代替,或者是超编使用工作人员,这些虽然合情,但不全理,是违反机构编制管理的行为。
解决的原则:首先是严禁超编调人,调整人员的时候,先要在机构编制部门办理“控编卡”,如果有空缺编制,才能采用招考、遴选、调任等方式,为单位调整加强工作力量。
其次,不能混编混岗。行政机关只能使用行政编制或者工勤编制,不管是下属事业单位的事业编制,还是在机构改革中整合进来的事业编制,都不能供机关人员使用。调整使用的下属事业单位的编制和人员,要严格按照个人工作安排文件和信函,在相应的机构使用相应的编制,即使因工作借调,也不能超过6个月。
㈢ 事业单位改革中公安局事业编怎么改革
事业单位改革中公安局事业编改革有一些2方面:
1、涉及国家安全,对政策和经济管理工作有明确辅助作用,以及明显以社会公益性为属性的事业单位,将继续得到财政保障;目前这类事业单位的工资分配大多以"参照公务员"和"全额拨款"的形式获得,不过,在国家部委所属的事业单位中,比例在少数。
2、对于一些以业务突出、主要以行业或专业业务为主的事业单位,将继续获得财政扶持。此类事业单位工资收入主要以财政补贴形式获得。
(3)在地级公安机关的事业编怎么改扩展阅读:
改革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公益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分类指导,根据不同类别事业单位的特点,实施改革和管理;坚持开拓创新,破除影响公益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鼓励进行多种形式的探索和实践。
坚持着眼发展,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公益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和提供方式多样化;坚持统筹兼顾,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注意与行业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相衔接,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㈣ 公安局派出所的事业编干部怎么调动
摘要 通常情况下,事业编身份人员主动提出或是要求的跨系统调动,有一定的局限性,也就是按照人员流向的规定,只能调往事业单位中同类型或低类型的单位。
㈤ 公安机关的事业编制辅警能不能转成正式警察
辅警是可以转正式警察的,辅警变为正式警察的前提条件有参与招警考试,被招收后就会有正式的公务员行政编制,或是参公管理机关单位的编制,有特大记功表现,择人体制改革,现阶段许多地方早已实行了针对辅警选用事业编管控的方法。
辅警合同类型具体分成3种,一个是正式辅警,这类辅警具备事业单位编制,列入机关单位考评。二是劳务派遣制,这种与外部人力资源公司签署劳务合同或劳动协议,与正式辅警、正式警察待遇差距比较大;三是合同制,这类辅警与公安机关立即签订合同,薪酬较高过劳务派遣制。
许多地区、直辖市有破格晋升制度,会将一些表现出色的辅警,破格晋升为正式民警,例如:在北京、甘肃,获得荣誉奖赏、先进事迹非常明显的警务辅助人员,可以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招收入警。
㈥ 公安改革,公安在编工勤怎么办,不是文职是全供事业编转成工勤编,有希望转警吗公安局的事业编人员主要是
可以转警的;按照职位类别和职务序列,对人民警察实行分类管理。
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还明确提出,根据人民警察的性质特点,建立有别于其他公务员的人民警察管理制度和保障机制。按照职位类别和职务序列,对人民警察实行分类管理。适应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要求,建立健全人民警察招录培养机制。
贯彻落实人民警察生活待遇“高于地方、略低于军队”的原则,建立符合人民警察职业特点的工资待遇保障体系。完善人民警察抚恤优待制度,建立健全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职业风险保障制度。依法维护人民警察执法权威。
(6)在地级公安机关的事业编怎么改扩展阅读:
公安改革的相关要求规定:
1、建立全国公安院校统筹规划和协调发展机制,树立公安教育资源“一盘棋”思想,逐步建立完善统一领导、布局合理、资源共享、管理规范的部、省两级公安院校体系,进一步明确公安院校人才培养定位。
2、公安本科院校根据办学资质,培养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高层次警务人才(研究生层次)和高素质应用型警务人才(本科层次),也可根据需要举办适当规模的专科教育,培养实战型警务人才。
3、公安高职(专科)院校承担基层政法机关招录培养制度改革试点班干警培养工作,并根据需要举办适当规模的高中起点专科教育,培养实战型警务人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
辅警、协警、工勤、文职这些根本不是警察,是警务辅助人员,不存在转警和提拔,如有临时工也能转为公务员,那国家就不要设置公务员考试了。
根据《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办法》(国人部发(2006)58号)实施范围包括:
按照公务员制度管理和经批准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单位中,2006年7月1日在册正式工作人员。 工勤编制人员,通常是指在机关和事业单位内从事驾驶、收发、打字、维修等从事简单工种或辅助工作的人员。从事一些辅助性工作。
工勤编制人员一般有所在地区编制办或其他相关组织根据需要核定、由用人单位报备后找录用,并由财政统一支付薪酬,但其不同于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不同于公务员是其不能取得相应执法权限,不能对外执行行政事务,其薪酬和职务规定不适用公务员考核、职级职务等相关规定;不同于事业编制人员,主要是其工资来源于行政拨款,而非自筹资金,从其工作内容看,处于单位从属性质。未实行公务员制度前,称为工人身份、待转干工作人员;实行公务员制度后,称之为工勤人员,并向全员聘用演变。
公安改革工勤编怎么改? - :4. 分情况采取调离政法部门或自然减员等方式解决,应该说来无论如何改,作为党政机关的工勤人员个人利益应该依法得到保障. 公安局按级别通常有:直辖市公安局、省会城市公安局、地级市公安局、县级公安局,除...
公安改革,公安在编工勤怎么办,不是文职是 全供事业编转成工勤编,有希望转警吗? - : 别想了,完全不可能有希望,说好听点叫在编工勤,说难听点不就是辅警保安吗,转警这辈子没希望的,自己去考公务员去吧,别想这些有的没的,这种好事就算有,名额也是寥寥无几,早就被有关系的内定了
公安机关工勤人员工资改革方案 - : 如果你是公务员或者是参公管理人员(就是有编制),从你的描述来看是属于“中人”,对于已经在职没有退休的是逐步改革的,你们的改革方案还没有出来的.如果你是合同制员工(就是和公安机关签订了劳动合同的)的话就不会有任何变化的.
公安系统的工勤岗位: 工勤岗位属于合同制工人,一般是没有执法权的,符合条件的工勤人员也是可以考公务员的.工勤岗包括炊事员、驾驶员、打字员、水电工、保洁员等.
谁知道公安局的工勤是什么工作具体做什么待遇怎么样等 : 机关工勤 是个“四不象”的怪胎. 工勤这个怪胎之所以变异,是与我们近几年公务员队伍改革一些弊端有关.这些弊端的产生,直接责任的板子应该打在专门制订此类政策的有关政府部门屁股上.因为他们不是在积极的消灭...
公安改革,在编工勤有希望转警吗? - : 辅警、协警、工勤、文职这些根本不是警察,是警务辅助人员,不存在转警和提拔,如有临时工也能转为公务员,那国家就不要设置公务员考试了.根据《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办法》(国人部发(2006)58号)实施范围包括:按照公务员...
公安工勤改革有出路吗?有事业编,有当地财政全额发工资,能不能过度正式干警? - : 必须要考公务员编制.因为事业单位改制年内启动,以后没有参公了.所以要想转为管理岗位,必须自身性质要改变.公务员是可以过渡的,前提是副处级以上编制.
公安局的工勤编是啥意思 - : 工勤编制是为工勤人员所设置的编制,主要是提供后勤保障,如司机、食堂工作人员等.
公安局工勤人员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 : 传统的工勤人员占用编制,为工人身份,但现在各地执行政策有所不同,有些地方招收的是临时工勤人员,所以待遇会有很大差别.正式编制的工勤人员,一般分为行政机关工勤人员和事业单位工勤人员,前者服务于公务员系统,但...
公安局的工勤编制到底是什么样?工作,警衔,待遇,等等谁能全方面的告诉我吗?非常感谢! - : 公安局工勤编制就是公安里的职工,不是公务员编制,比协警强点,可以享受公安人员的工资和其它待遇,比如养老和住房工基金,,理论上说是没有警衔的,如同国企里的工人, 称之为事业单位在编人员,不是干部或公务员.在你所在地的市委或市政府有一个编制办专门管这个,你可以去问下
㈦ 关于事业单位改革中公安局事业编怎么改
摘要 公安专项编制,即纳入国家公务员管理,由国家财政负担的公安行政专项编制,是地方政府报公安部审核,经中央编委批准后下达到各地公安机关执法岗位的专用行政编制,对于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公安编制,需由省级政府提出意见,经中央编办征求公安部的意见后,进行审核,报中央编委批准下达。
㈧ 事业单位改革中公安局事业编怎么改革
事业单位改革中公安局事业编改革有一些2方面:
1、涉及国家安全,对政策和经济管理工作有明确辅助作用,以及明显以社会公益性为属性的事业单位,将继续得到财政保障;目前这类事业单位的工资分配大多以"参照公务员"和"全额拨款"的形式获得,不过,在国家部委所属的事业单位中,比例在少数。
2、对于一些以业务突出、主要以行业或专业业务为主的事业单位,将继续获得财政扶持。此类事业单位工资收入主要以财政补贴形式获得。
(8)在地级公安机关的事业编怎么改扩展阅读:
改革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公益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分类指导,根据不同类别事业单位的特点,实施改革和管理;坚持开拓创新,破除影响公益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鼓励进行多种形式的探索和实践。
坚持着眼发展,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公益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和提供方式多样化;坚持统筹兼顾,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注意与行业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相衔接,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㈨ 公安改革工勤编怎么改
司法体制改革不管如何改革,作为政法部门的工勤人员个人身份应该不会改变。
现在政法专项编制的普通公务员都是凡进必考(领导干部可以调任),机关工勤人员也不可能过渡为公务员。
中央早有规定政法部门要严格控制工勤人员编制,对于超编配备的工勤人员可能会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
分情况采取调离政法部门或自然减员等方式解决,应该说来无论如何改,作为党政机关的工勤人员个人利益应该依法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