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机关事业单位工勤岗位中的技术工人,其职业技能等级是如何核定的
在机关单位和事业单位中,都存在着工勤人员,虽然机关单位的工勤人员可以领取车补而事业单位的没有,但 两者都是通过鉴定职业资格等级来提升自己的工资收入的 。
工勤岗分为5个等级 ,一级为高级技师,二级为技师,三级为高级工,四级为中级工,五级为初级工。
每年各个省份都会组织工勤人员进行技能等级岗位考核,工勤人员报名后参加相应的考试,比如一些省份需要考核三科,《公告课程》、《专业理论》、《技能实操》, 在两年内通过这三科就取得了相应的等级资格 。而后用人单位根据工勤岗位空缺情况进行聘任后,就可以享受相应的待遇。
机关事业单位工勤岗位政治待遇低、晋升空间非常小,只能是从专业技能方面的晋升来提高工资待遇。机关事业单位工勤岗位分为普通工人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 专业技术岗位从高到低分为五级,分别为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和初级工 。在这五级专业技术岗位中,每一级的晋升都有严格的任职年限和专业技能规定。 同时,机关单位和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工勤岗位之间又有严格的岗位限制。
机关事业单位工勤岗位主要是70或80年代退伍写人退伍后安置在机关事业单位的驾驶员、打字员等,这些人员由于是当时因学习成绩较差,读完初中或高中后因不能考入更高一的的学校继续学习,因此就应征入伍,退伍后安置到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
那么机关事业工勤岗专业技术人员如何晋升呢?
1.、机关单位的工勤专业技术岗位的晋升 。机关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工勤专业技术岗位没有岗位设置的限制,只要到了任职年限,同级人事部门将通知其进行培训、考试合格后,单位召开党委或党组会议研究同意聘用后,就可以晋升到上一级职务。
2、事业单位工勤专业技术岗位的晋升 。事业单工勤专业技术岗位与机关单位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工勤专业技术岗位有严格的区别。机关单位不受岗位设置的限制。但是事业单位受岗位她就设置的限制。如果在事业单位,就算你的任职时间达到,专业技能考试合格后,如果你想晋升的上一级岗位没有空缺岗位,是不能被聘用的。
3、机关单位与事业单工勤人员转岗 。按照目前贵州的政策,如果机关单位工勤岗位有空缺,事业单位工勤岗位人员可以调到机关单位工勤岗位,调动后如果你达到任职条件,单位同意后也可以晋升上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机关单位的工勤岗位也可以调到事业单位工勤岗位,但调动后即使你取得聘用上一级专业技术岗位的资格,但单位没有空缺岗位,也是不能晋升上一级专业技术岗。但是,机关单位的工勤人员不会愿意转为事业单位工勤人员的,事业单位工勤人员转为机关单位工勤人员属于逆向转岗,当然很乐意。
4、招考录用 。如果工勤人员在学历、年龄、专业技术等方面比较符合条件,也可以通过考试录用的方式转为干部身份。但由于工勤人员都是退伍安置的退役军人,因些符合公务员招考或事业单招考条件的根本寥寥无几。由于这些年国家己经取消了以工代干考试,将部分符合条件的工勤人员通过考试的方式转为干部身份,这个渠道己经走不通了。
总之,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专业技术岗位的晋升空间小,只有通过专业技能岗位逐步考试后才能逐
先说个人见解:工勤人员等级分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5个等级。晋升每个等级如何核定,本质上与提拔干部相同:①需要参加相应的培训,取得人社部门承认的证书;②单位要有等级职位空缺;③单位党组织研究上报晋升等级方案;④组织部门或者人社部门核定批准,并下发晋升通知和工资晋升情况。一、什么是工勤编? 事业单位工人身份人员,又叫工勤编人员,它不属于干部,而属于一种 历史 产物的特殊编制。工勤编制可分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5个等级。
二、工勤编的未来? 工勤编既然是一种 历史 产物,那么它也将 历史 性的消失。现在各地对工勤编都实行‘’只出不进、严格控制‘’等措施,逐步消化存量。不久的将来,工勤编也将彻底退出 历史 舞台。
三、工勤人员职业技能等级如何核定?
工勤人员等级分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5个等级。晋升每个等级如何核定,本质上与提拔干部相同:①需要参加相应的培训,取得人社部门承认的证书;②单位要有等级职位空缺;③单位党组织研究上报晋升等级方案;④组织部门或者人社部门核定批准,并下发晋升通知和工资晋升情况。
四、现行工勤人员如何发展?①可以提升技能等级,享受较高的工资待遇。 比如可以从普通工,晋升到中级工,再晋升到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届时可以享受到更高的工资待遇。 ②可以聘任事业编管理岗。 参加竞聘,转任事业编管理岗位,虽然不能转换身份,但也可以增加工资待遇。 ③参加公务员或事业编考试 。如果自己年轻,文化水平可以,可以参加公务员事业编考试,转换身份。
达到一定的年限要求,既可报考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有些省行政工勤人员考上后就能兑现相应的待遇,而事业编制的工勤人员必须单位聘用后才能兑现待遇。
破除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用人才!利国利民。
综合管理现在有技术职称吗?有学习 科技 吗?
我是人社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工作人员,负责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设置、职称聘任及机关事业单位工勤岗位人员的技术等级考核等业务。
现在机关工勤进入渠道基本已经冻结,待消化后,机关将彻底实现公务员化。事业单位工勤岗位仍保留着接收政策性安置人员的做法,安置人员进入后,初始技术等级为普通工。
工勤岗位等级分为普通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由初级工开始,每个岗位的晋升基本年限为5年,符合破格条件者可提前申报,但并不能提前聘任兑现待遇。兑现待遇,仍需等待5年基本年限期满。
事业单位工勤岗位晋级相对还是较为困难的,技师、高级技师比例仅占工勤岗位总数的5%,也就是说20个工勤岗位人员中仅能产生一个技师或高级技师。高级工仅占25%,中级工以下无限制。技师相当于副科级工资标准,高级技师相当于副处级工资标准,高级工相当于科员,中级工相当于办事员。但机关附属工勤,因不属于事业单位,未开展岗位设置,所以,没有岗位名额限制,可直接申报并兑现待遇。
工勤岗位人员晋级一般由当地人社部门负责组织实施。高级工及以下的考核培训由县人社局组织申报,市人社局负责培训考核,周期大概半个月。技师及高级技师,由省人社厅负责培训考核,周期一个月以上。
明年没有专业考试了。怎么拿初级[捂脸]
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解决问题,绝对可以一刀切,主观臆断,伤害工人们!
什么样的人都有,在编人员没有工勤人员本领的多的是呀!
②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划分从什么时间开始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划分时间要根据具体单位安排来确定。
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按高级、中级、初级,设13个等级。高级岗位由高至低分为1至7级,其中正高级岗位为1至4级,副高级岗位为5至7级;中级岗位由高至低分为8至10级;初级岗位由高至低分为11至13级,其中13级为员级岗位。
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机构,其工作人员与公务员是不同的。根据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精神,事业单位不再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而分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还新兴了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事业单位和社会资本举办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
③ 事业单位岗位级数根据什么来的比如专业技术岗位是哪一级根据什么来判定
学历 职称 工龄
④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是什么意思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是事业单位岗位的一个类别,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这一岗位的设置要符合专业技术工作的规律和特点,适应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与提高专业水平的需要。
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根据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和行业特点,以及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实行不同的结构比例控制。
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市属事业单位总体控制目标是1.5:4:4.5,县(市、区)属事业单位总体控制目标是0.5:3:6.5。具体控制标准根据各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按照人事管理权限、核定下达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确定。
(4)事业单位专技岗位按什么来核定扩展阅读:
事业单位三类岗控制标准:
事业单位三类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确定,控制标准如下:
1、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
2、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管理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一半以上;
3、主要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和服务等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工勤技能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一半以上;
4、事业单位主体岗位之外的其他两类岗位,应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
5、推进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逐步扩大社会化服务的覆盖面。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⑤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怎么分级,又怎么升级
事业单位通常按单位员工性质来设置工作岗位,一般有三类:管理岗、专技岗、工勤岗。有些时候,一些事业单位,没有工人,则它就会不再设置工勤岗了!例如:某事业单位有200人,人社局核实高级指标15%左右,中级指标30%,其余为初级;而每个职级按三分之一设置!只有同时满足条件①,且本单位必须有相应的职级空缺,方能晋升!
往往会是设置的职称职级指标人,符合晋升条件的人多,因此在评职晋升上竟争较激烈!很多人到退休也只能拿到中级职称8档,无法实现高级职称拿到7档,更不用说6档、5档了。
基层事业单位,最高达到4档,也只有极少数人能实现,而1至3档只有较高层次的事业单位才会设置,一般事业单位的人就不用去想了!
当然每个地方在指标设置上有一些差异,并无统一的数据标准!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事业单位人员强烈要求取消评职晋级的名额限定,而以工作年限来实现晋升,让每个人都有晋级的希望与机会!
⑥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是怎么划分的
专业技术岗位是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按高级、中级、初级,设13个等级。
高级岗位由高至低分为1至7级,其中正高级岗位为1至4级,副高级岗位为5至7级,中级岗位由高至低分为8至10级,初级岗位由高至低分为11至13级,其中13级为员级岗位。
(6)事业单位专技岗位按什么来核定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报考职位的选择也很重要,根据个人能力知识水平,尽量选择乡镇及县份是最好的,因为报考乡镇及县份的人没有省直及市里面多,这样考上的机会会稍大一些
考试当天去考场之前,需要注意的是早上一定要按时起床,检查面试需要的相关物品和材料,特别是证件。女同学可以在早餐后再适当化装,男同学也要注意 不要穿戴整齐后在外边吃早饭,以免不小心弄脏衣服来不及更换。
⑦ 事业单位中岗位等级是通过什么来评定的 比如想专业技术岗从十二级到十一级,或者其他的。
现在的评定首先需要统一考试,然后根据你所在地是否有岗位,注意岗位和编制并不是一码事。
事业单位岗位分哪几类?岗位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1.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根据岗位性质、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对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分别划分通用的岗位等级。
2.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即一至十级职员。事业单位现行的部级正职、部级副职、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一到十级职员岗位。
3.专业技能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
1)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
2)高级岗位分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
3)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
4)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的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的岗位包括五至七级。
4.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
1)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即一至五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2)事业单位中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⑧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是怎么样的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是按高级、中级、初级,设13个等级。高级岗位由高至低分为1至7级,其中正高级岗位为1至4级,副高级岗位为5至7级;中级岗位由高至低分为8至10级;初级岗位由高至低分为11至13级,其中13级为员级岗位。
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是事业单位岗位中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中的一种。
其中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管理岗位的设置要适应增强单位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
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要符合专业技术工作的规律和特点,适应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与提高专业水平的需要;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要适应提高操作维护技能,提升服务水平的要求,满足单位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
事业单位三类岗控制标准:
事业单位三类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确定,控制标准如下:
1.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
2.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管理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一半以上。
3.主要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和服务等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工勤技能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一半以上。
4.事业单位主体岗位之外的其他两类岗位,应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
5.推进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逐步扩大社会化服务的覆盖面。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