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35岁是一个人做事业最好的黄金年华,为何也处在一个艰难的人生阶段呢
道理其实很简单,35岁确实是一个人做事业最好的年纪,当然这个年纪也会有很多压力,我们说的这个压力主要是集中在个人问题和家庭问题上。到了35岁的时候,很多人都已经成家立业了,这个时候不再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状态,一个人需要去照顾到整个家庭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一个人在30岁的时候也会经历所谓的中年危机,虽然现在中年危机的时间已经明显之后了,但是很多人也会出现提前的焦虑状况,这就是导致很多人觉得这个阶段特别艰难。
很多年轻的小伙伴总会觉得自己不够成熟,包括很多未成年人总会想成为一个成年人,但是真当这些人的年龄到了35岁以后,他们就会发现,现在的生活其实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同时也会有非常大的压力,这样的生活一点都不像想象中那么美好,我觉得这种落差是非常正常的,几乎每一个人在这个年龄段都会经历这样的压力和困境。
35岁是做事业的黄金年华。
这句话很有道理,因为一个人到35岁的时候,基本上都有了一定的社会积累,同时也有了相应的工作经验和做事能力,所以在35岁的时候,一个人做事业是非常有效率的,同时也非常有概率把事业做得成功,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35岁确实是做事业的黄金年华。
Ⅱ 40岁才干到正处,还有前途吗
40岁正处,也就是80后的县委书记,你说有前途吗。人比人气死人,40岁正处级干部,这是多少公务员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你竟然问有前途吗?我觉得你要么是在炫耀,要么是在挑动公众情绪。抛开这些不谈,就事论事,40岁正处级干部下一步会如何发展,咱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首先如果你是在国家部委机关 ,40岁正处级干部真的不算早的,毕竟处级干部在国家部委是最低层次的领导干部,一个大学毕业生参加工作后,中规中矩的表现,一般在40岁左右能够到正处级干部,下一步好好表现,碰上合适的机遇,上副厅应该没问题。即使表现不好,提拔个巡视员还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你是在省级机关 ,40岁的正处级领导干部应该算是中层领导干部里面比较年轻的干部了,在省级机关好好做,下一步提拔副厅级干部可能性还是比较大,毕竟年富力强,发展前途还是很光明的。
如果是地级市及以下的机关 ,那么处级干部就是绝对的重量级人物了,市直单位的一把手,比如教育局局局长、发改委主任,对于县里面就是县委书记、县长级别的人物,每个人拿出来都是响当当的人物。能够在40岁解决正处,也就是80后的正处,这绝对是进步很快的,80后的正处,绝对重点培养对象,下一步前途大大的好。好多公务员终其一生,也就在科级干部徘徊,甚至科员退休的都有很多。
所以,80后的正处,前途是光明的,只是道路是曲折的,加油吧。
我看到很多55岁正科的人工作热情,思想觉悟都比你高。就冲你这样的觉悟水平,我认为你前途不大,跟你的年龄和职级无关
40岁正处级,感到没有前途,正说明这人那是永远没有知足的。如果40岁现在是正局级,那你可能就在想和我同龄的有的人家都是地委级了,人总是看着那山比这山高。这么比你工作不代干好的,不会踏踏实实在本岗位工作。如果你真有能力,你就应该在你现有岗位努力工作,遇到伯乐的领导也会赏识认知的,至于能否提干那是另把是,不是每个人的仕途都是一帆风顺的,机遇和能力并存。很多人40岁了还是科员科长那,所以人呐要有知足,在其位就要把工作做好。
这怎么说呢,40岁已经干到了正处,本来你这样提问,对于在体制内混的大部分人来说,是有点拉仇恨的。
至于有没有前途很难下结论的,因为40岁你就已经到正处了,虽然说不算最有年龄优势的年龄,但起码算得上是人中龙凤级别的了。
如果你的目标是省部级干部,那希望还有,但是不大了。如果你的目标是厅级干部,那应该只是时间的问题了。当然,前提就是别犯事,提个醒。
不过,凡事也不是绝对的。
我知道的一个人,2006年的时候,他36岁从一个大镇的党委书记直接当上县里的常务副县长。那个时候,他也是意气风发啊。都说他最差也能混到个市长当。那时之前,全县从来还没有过这么年轻的副县长,更不要说常务副县长了。
2010年,县委书记提拔当了副市长,他过度了3个多月的县委副书记,然后当了县长。
新的县委书记是市委常委兼任的,大家都知道他可能会很快就当上县委书记。结果是,几个月后,县委书记调到市里当纪委书记,从省团委调了一个处长来当县委书记,他又没当上。
直到2016的,整整10年时间,从他当常务副县长以来,经历了4个县委书记,才轮到他当上了县委书记,直到现在。
可是,如今已是2020年了,他已经50岁了。最多,估计他也只能到市里当个常委、或者副市长了。
做为39岁的我,马上步入40岁,虽然没有干到正处,但还是很高兴能够回答这个问题,下面我就简单的谈一下对此事的小看法。
首先,正处的行政级别就是正县级,在国企中属于地市级的老总,如果40岁干到这个级别是很厉害的,寥寥无几,可以说是年轻有为了,值得祝贺!
现在,很多单位都有不成文的规定,以培养选拔年轻人为主,所以40岁就成了仕途的分水岭,过了40岁就很难有升迁的机会,不过,大部分只是针对处级以下的官员,到了正处,40多岁升到厅级的也不少,更何况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其次,在工作中,40岁是一个人最成熟的时候,思想和心智都很沉稳和老练,已经到了遇事不经的年纪,也正是干事业的最好年龄,更是有经验有能力的时候,所以这个时候你如果是正处级,真的是前途无量。
所以,40岁的正处级的干部,往副厅级升职的机会很大的,继续加油,不要弃垒,弱弱的问你一句,你如果40岁就是正处级了,你还会在这里提出这种无聊的问题吗?
最后,我想说一句,无论40岁的你级别是否高低,也只是谋取生活的一种方式,也许等你50岁的时候,才会明白只有身体 健康 和家庭美满才是最终想要的!
40岁才正处,基本废了。我单位门口的保安,小学没毕业,今年39岁,已经是保安处处长了。单位男女厕所,男女所长,均不到18岁,据说享受副处待遇。
前途肯定有,关键要看你的内心追求,是把继续升官作为前途呢,还是把造福一方作为前途呢?如果追求的是继续升官,可能前途不会太广阔;如果追求造福一方,前途无限广阔,直至你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刘友权40岁时,就担任某地级市二本学院旗下二级学院的院长,是名副其实的正处。 刘院长为了二级学院的发展,搞创建、组织老师搞科研、与企业联姻解决技术问题和转化成果,申报 科技 创新基金…
专业出身的刘院长,自己手上有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还要搞课题和学术研讨,我亲眼目睹他,45岁时就满头白发。我见他退休前也没有当到二本学院的副院长(副厅级)。倒是他自己在本专业内的建树较有影响力,在55岁时,作为当地学术界的典型,兼任了本地级市政协的副主席(副厅级)。
要知道,这个政协副主席是学术界的唯一代表,而本地级市的人口是800多万人。所以,像刘友权这样的幸运者可谓是凤毛麟角。但刘院长把二级学院发展的有声有色,同时,自己专业的学术也颇有建树,刘院长在任期间,工作严谨,率先垂范,他的内心是舒坦的。
就县长、县委书记而言,据我对我所在的地级市多年的观察 ,通常在每届中,会有一人升为市委常委,履职常务副市长或政法委书记之类的;最多再有二人升为副市长。占比大约在25%左右。
像省厅内的正处能升为副厅的,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建议你还是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作为自己的内心追求吧。
惊得火锅一身冷汗!40岁正处,你是来炫耀的吗?估计网友排着队骂你。99%这是一个假问题。如果题主是真实的,你也是一个不称职的正处,能问出这等低级问题的,建议上级找你谈话。你这个年龄要感恩组织和群众,要一心一意想着如何为民服务,而不是前途和钱途。
作为老HR,曾经在一家巨型央企工作过,40岁能到正处的,凤毛麟角。全公司处级人员大约有2万人,40岁的正处不会超过200人。同学所在的大部委,起步就是副处了吧,40岁能到正处实职的也不到10%。如果放在县区一级,百万人民的大县,正处实职不到10人。你还想咋滴?你要飞呀。
如果放在五年前,40岁的正处更少。这几年大力推进年轻化,拔苗助长了不少年轻人才,40岁的正处,才开始多起来。比如,有的地方规定,班子里必须要有一名80后,有的老地区规定班子必须有一名85后,在这种强力推动下,才增加了40岁正处的概率,如果按照正常发招规律,40岁正处,太难了。除非在大部委或团委岗位上,重要的实职岗位,几乎不太可能让你上去,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具体到你个人,要分三种情况:
第一,在地市以上的大机关,40岁的正处,怎么能没有前途,如果在实职一把手的岗位上,再升一级到副厅,成为高干,概率还是比较大的。
第二,在地市一下的单位,40岁正处,凤毛麟角,基本上都是重点培养对象。如果在县委书记这类重要岗位,升为副厅的概率,更大。
第三,在大型央企国企,正处属于中层岗位,40岁正处,进步非常快了。比如,集团的部门处室负责人,集团二级公司的部门经理、三级分公司的正职,都是厉害角色。在某石油企业,正处就是一个大厂的厂长,有的要管几万人,产值几百亿。
如果你不好好做,只想着前途,不为企业发展着想,地方上不为群众着想,我觉得你升上去也不是好事。建议你如果真的是40岁的正处,还是踏踏实实做好你的本职,带领企业发展,带领地方发展,别的不用考虑了。
四十岁干到正处是相当不错了,但说前途嘛,是很渺茫的了。为什么?
所谓“前途”,在政治上当然就是逐级高升至顶层的可能性大小了。按照正常晋升的年限要求,即使很顺利也要到48岁以后才升到正厅,58岁才能升到正部,这都还不说一般要有党的正职岗位上干一任才有机会晋升了,仅仅竞争就已经很激烈。若无特殊情况,那么最多再升四级,而更大的可能是再升一级就到头了,所以说前途渺茫。我认识一位可以说是升的最快的了,四十岁任副厅,四十二岁正厅,四十七八岁时已升任副省级,但此后就没有机会再往上晋升了。
Ⅲ 一个男人,37虚岁,这年龄老吗
一个男人,37虚岁,这年龄老吗?我个人认为这个年龄不能说老,但也不能说不老。因为比37岁小的人多去了。而且三十多岁正当年。正是鼓干劲,大干事业的嘉年华。37虚岁。这年龄不老。正是大展宏图的黄金年华。
Ⅳ 40岁才干到正处,还有前途吗
40岁正处,也就是80后的县委书记,你说有前途吗。人比人气死人,40岁正处级干部,这是多少公务员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你竟然问有前途吗?我觉得你要么是在炫耀,要么是在挑动公众情绪。抛开这些不谈,就事论事,40岁正处级干部下一步会如何发展,咱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首先如果你是在国家部委机关 ,40岁正处级干部真的不算早的,毕竟处级干部在国家部委是最低层次的领导干部,一个大学毕业生参加工作后,中规中矩的表现,一般在40岁左右能够到正处级干部,下一步好好表现,碰上合适的机遇,上副厅应该没问题。即使表现不好,提拔个巡视员还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你是在省级机关 ,40岁的正处级领导干部应该算是中层领导干部里面比较年轻的干部了,在省级机关好好做,下一步提拔副厅级干部可能性还是比较大,毕竟年富力强,发展前途还是很光明的。
如果是地级市及以下的机关 ,那么处级干部就是绝对的重量级人物了,市直单位的一把手,比如教育局局局长、发改委主任,对于县里面就是县委书记、县长级别的人物,每个人拿出来都是响当当的人物。能够在40岁解决正处,也就是80后的正处,这绝对是进步很快的,80后的正处,绝对重点培养对象,下一步前途大大的好。好多公务员终其一生,也就在科级干部徘徊,甚至科员退休的都有很多。
所以,80后的正处,前途是光明的,只是道路是曲折的,加油吧。
我看到很多55岁正科的人工作热情,思想觉悟都比你高。就冲你这样的觉悟水平,我认为你前途不大,跟你的年龄和职级无关
40岁正处级,感到没有前途,正说明这人那是永远没有知足的。如果40岁现在是正局级,那你可能就在想和我同龄的有的人家都是地委级了,人总是看着那山比这山高。这么比你工作不代干好的,不会踏踏实实在本岗位工作。如果你真有能力,你就应该在你现有岗位努力工作,遇到伯乐的领导也会赏识认知的,至于能否提干那是另把是,不是每个人的仕途都是一帆风顺的,机遇和能力并存。很多人40岁了还是科员科长那,所以人呐要有知足,在其位就要把工作做好。
这怎么说呢,40岁已经干到了正处,本来你这样提问,对于在体制内混的大部分人来说,是有点拉仇恨的。
至于有没有前途很难下结论的,因为40岁你就已经到正处了,虽然说不算最有年龄优势的年龄,但起码算得上是人中龙凤级别的了。
如果你的目标是省部级干部,那希望还有,但是不大了。如果你的目标是厅级干部,那应该只是时间的问题了。当然,前提就是别犯事,提个醒。
不过,凡事也不是绝对的。
我知道的一个人,2006年的时候,他36岁从一个大镇的党委书记直接当上县里的常务副县长。那个时候,他也是意气风发啊。都说他最差也能混到个市长当。那时之前,全县从来还没有过这么年轻的副县长,更不要说常务副县长了。
2010年,县委书记提拔当了副市长,他过度了3个多月的县委副书记,然后当了县长。
新的县委书记是市委常委兼任的,大家都知道他可能会很快就当上县委书记。结果是,几个月后,县委书记调到市里当纪委书记,从省团委调了一个处长来当县委书记,他又没当上。
直到2016的,整整10年时间,从他当常务副县长以来,经历了4个县委书记,才轮到他当上了县委书记,直到现在。
可是,如今已是2020年了,他已经50岁了。最多,估计他也只能到市里当个常委、或者副市长了。
做为39岁的我,马上步入40岁,虽然没有干到正处,但还是很高兴能够回答这个问题,下面我就简单的谈一下对此事的小看法。
首先,正处的行政级别就是正县级,在国企中属于地市级的老总,如果40岁干到这个级别是很厉害的,寥寥无几,可以说是年轻有为了,值得祝贺!
现在,很多单位都有不成文的规定,以培养选拔年轻人为主,所以40岁就成了仕途的分水岭,过了40岁就很难有升迁的机会,不过,大部分只是针对处级以下的官员,到了正处,40多岁升到厅级的也不少,更何况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其次,在工作中,40岁是一个人最成熟的时候,思想和心智都很沉稳和老练,已经到了遇事不经的年纪,也正是干事业的最好年龄,更是有经验有能力的时候,所以这个时候你如果是正处级,真的是前途无量。
所以,40岁的正处级的干部,往副厅级升职的机会很大的,继续加油,不要弃垒,弱弱的问你一句,你如果40岁就是正处级了,你还会在这里提出这种无聊的问题吗?
最后,我想说一句,无论40岁的你级别是否高低,也只是谋取生活的一种方式,也许等你50岁的时候,才会明白只有身体 健康 和家庭美满才是最终想要的!
40岁才正处,基本废了。我单位门口的保安,小学没毕业,今年39岁,已经是保安处处长了。单位男女厕所,男女所长,均不到18岁,据说享受副处待遇。
惊得火锅一身冷汗!40岁正处,你是来炫耀的吗?估计网友排着队骂你。99%这是一个假问题。如果题主是真实的,你也是一个不称职的正处,能问出这等低级问题的,建议上级找你谈话。你这个年龄要感恩组织和群众,要一心一意想着如何为民服务,而不是前途和钱途。
作为老HR,曾经在一家巨型央企工作过,40岁能到正处的,凤毛麟角。全公司处级人员大约有2万人,40岁的正处不会超过200人。同学所在的大部委,起步就是副处了吧,40岁能到正处实职的也不到10%。如果放在县区一级,百万人民的大县,正处实职不到10人。你还想咋滴?你要飞呀。
如果放在五年前,40岁的正处更少。这几年大力推进年轻化,拔苗助长了不少年轻人才,40岁的正处,才开始多起来。比如,有的地方规定,班子里必须要有一名80后,有的老地区规定班子必须有一名85后,在这种强力推动下,才增加了40岁正处的概率,如果按照正常发招规律,40岁正处,太难了。除非在大部委或团委岗位上,重要的实职岗位,几乎不太可能让你上去,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具体到你个人,要分三种情况:
第一,在地市以上的大机关,40岁的正处,怎么能没有前途,如果在实职一把手的岗位上,再升一级到副厅,成为高干,概率还是比较大的。
第二,在地市一下的单位,40岁正处,凤毛麟角,基本上都是重点培养对象。如果在县委书记这类重要岗位,升为副厅的概率,更大。
第三,在大型央企国企,正处属于中层岗位,40岁正处,进步非常快了。比如,集团的部门处室负责人,集团二级公司的部门经理、三级分公司的正职,都是厉害角色。在某石油企业,正处就是一个大厂的厂长,有的要管几万人,产值几百亿。
如果你不好好做,只想着前途,不为企业发展着想,地方上不为群众着想,我觉得你升上去也不是好事。建议你如果真的是40岁的正处,还是踏踏实实做好你的本职,带领企业发展,带领地方发展,别的不用考虑了。
四十岁干到正处是相当不错了,但说前途嘛,是很渺茫的了。为什么?
所谓“前途”,在政治上当然就是逐级高升至顶层的可能性大小了。按照正常晋升的年限要求,即使很顺利也要到48岁以后才升到正厅,58岁才能升到正部,这都还不说一般要有党的正职岗位上干一任才有机会晋升了,仅仅竞争就已经很激烈。若无特殊情况,那么最多再升四级,而更大的可能是再升一级就到头了,所以说前途渺茫。我认识一位可以说是升的最快的了,四十岁任副厅,四十二岁正厅,四十七八岁时已升任副省级,但此后就没有机会再往上晋升了。
看了这问,禁不住也想说几句:
首先,恭喜题主!40岁就“干到正处级",这在体制内众多人的努力奋斗中有但绝对不多,要讲前途应该说成长晋升的机率还很大,为什么呢,一是,40岁就已履职正处级,说明你有进取心同时也具备相应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到目前40岁也说明你应该是70末或80后的年轻干部,离正常退还有慢长的20年,还有很长的奋斗历程;
其二讲,就体制内的公务员(干部系列)或事业单位讲,假若在县乡一级工作,40岁能奋斗到科级实职的干部真的不多,毕竟职数有限,能晋升到县处一级的更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可以说,绝大多数干部只到退休也就是“非领导职务"类的一至四级主任科员。
当然,这还得看所在岗位的平台高低,如参加工作起就在省级机关或中央部委,那个人学历、能力也肯定不低,这样40岁任处级干部的人也不少,且晋升空间也还很大,可这离不开个人的发奋努力和积极进取。
总之,人啊,不论从事什么职业,不论任何职务,一定要把握自我,为民办事,不忘初心,清正廉洁!
以上仅仅是个人的点滴看法。
Ⅳ 男人干事业的最佳年龄
18岁到35岁 因为18岁以前还未成人 对事物的看法还未趋于成熟 到了18岁首先便有了法律上作为一个成人的资格 此时一些有志于创业或其他方面志向的人便可以着手于实干 而如果到了35岁在事业上仍然没有明显的起色 那么之后也基本上没有干事业的能力了。因为首先是身体原因 35岁可以看做是人生阶段的分水岭 一旦过了35岁 哪怕外人听了也不会认为你还是一个年轻人 而你自己也开始渐渐体会到身体衰老带来的各种问题,第二是客观原因 目前很多企业或事业单位在年龄上的直接或潜在要求就是35岁 这就好比是门槛 一旦过了35岁门槛便提高了 在事业的拼搏上无疑会增加很多困难,第三是心理原因 35岁的男人一般不会幼稚到刚想起创业 必然之前已经经历过一番苦楚 可是吃了这么多的苦却没有得到自己要的收获 心理必定产生消极想法 再综合以上两个原因造成的心理负担 足以令一个很有抱负的男人锐气尽失。所以我认为男人干事业的最佳年龄段在18到35岁之间。
Ⅵ 怎么夸奖干出事业的人
一般夸别人事业好的话,一般都是用事业有成之类的,或者是说你的人生真的非常的精彩。人生巅峰。
Ⅶ 什么词语可以用来形容“正处于干一翻大事业的时机”
风华正茂 ( fēng huá zhèng mào )
【解 释】 风华:风采、才华;茂:旺盛.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年富力强
nián fù lì qiáng
〖释义〗年富:未来的年岁多.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
Ⅷ 年纪轻轻就有一番事业的成语怎么说
年轻有为
【释义】很年轻的时候就有作为了,形容一个人很年轻但是很优秀
Ⅸ 男人事业有成的年纪是多大,30岁和40岁
男人事业高峰时期应该在30岁左右,如果在30岁以前再不努力,不为自己的事业着想,过了30岁还一事无成的话,那么这个男人的一生都废了。
一、20岁左右没有事业是非常正常的,况且20岁还有的还是男孩儿,就算有事业,多半是富二代。楼上也说了,事业跟年龄没有太大关系,所谓“男人四十一枝花”,如果过了四十,男人还没有事业的话,人生就已经注定,因为你半辈子都过去了,也顶多只有十年的拼搏,五十以后就是老年期,早已过了事业期。
二、先成家后立业,那是对于有一定基础和后盾的,比如富二代,或者父母有经济基础,可以先成家,再立业。先立业后成家,则相反,比如,家庭条件不好,一个人在外面打拼,没有经济后盾,一切都要靠自己,如果先成家,家庭带来的压力更加的让你踹不过气来,所以,如果你是一个人打拼,最好等有了经济基础时才考虑家庭问题,那时你再维持一个家庭会相对轻松。
三、30岁就事业有成了,就应该考虑结婚了,毕竟,你不可能一辈子都献身给事业,那是很枯燥和寂寞的,组织一个家庭会让你感受到家的温暖,你工作的心情也会轻松不少。
Ⅹ 俗话说什么年龄做什么事那三十五六到四十岁该干嘛
三十五六到四十岁, 这个年龄段可以说是人生的黄金期。
若从家庭方面说,孩子10来岁左右。父母也应该到了退休的年龄。教育孩子学习,成长,赡养父母,是要做的事。
从工作、事业上来说,工作事业都到达一个黄金时期,继续保持现状,还是更上一层楼都是要考虑和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