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事业单位的退休金有多少
事业单位的退休金有多少
事业单位的退休金有多少,退休金的计算是有基本公式的,事业单位的退休金应该怎样计算呢,那么下面大家就跟随我一起来看看事业单位的退休金有多少的相关内容吧,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事业单位退休金有多少?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工资与退休年龄有关。因为影响养老金高低的因素主要有:退休上年度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缴费基数的高低、缴费年限的长短等等,并和上述因素成正比。
《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基本公式:基本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 个人账户本息和÷120 调整系数,各地实际计发公式会有差别,以当地政策为准。
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机关技术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退休金支付方式
退休办法按退休金的支付方式可分为一次支付退休金和分期支付退休金。前者指在职工退休后一次支付退休金。企业支付退休金后对职工退休退职无任何给付义务。
后者指在职工退休后分期支付退休金,直至死亡为止,如按月或按年支付退休金。
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为保障企业退休人员生活,2005年至2012年,我国已连续8年较大幅度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自2013年1月1日起,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幅度按2012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确定。
由于退休金是根据当地的基本工资以及退休名录来进行判断。所以具体的退休金实际下发内容需要根据当地政府所颁发的内容来进行计算。一般来讲,当地的退休金都是由政府部门来进行下发,无论是事业单位还是民营企业,但是前提是没有退休之时需要购买相关的保险,一般来说保险是由用人单位来进行做卖的。
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差距是比较大的,能否改变这样的一种现象呢?众所周知,从企业单位里退休,往往获得养老金的.替代率大概是40%~60%,如果说是自己是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替代率是可以达到70%~90%,很显然二者之间的差距是非常大的,所以说这也就形成了企事业单位之间,养老金待遇不同的问题。
再加上本身可能机关事业单位,所获得在职期间工资性的收入,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定的,比如说你有一定的这个工作年限,没有一定的资历,有一定的职称跟甚至是有一定的职务,那么工资待遇它会稳定的一个标准水平之上,但是我们的企业单位这边则不同了,企业单位完全是根据自身企业内部的经营利润来决定的,不要说你有一个稳定的工资,甚至来说连自己的这份工作都不一定能够保证得了,所以这就是企业单位的现状,它跟机关事业单位,二者之间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当然最终养老金的待遇水平也是有所差距的,这是由于本身在2014年之前,企业单位是按着原有的一些毛计算办法来计算的,那么企业单位这边是按着累计缴费年限,平均缴费指数和社会平均工资来计算的,也就是所谓的双轨制不同的计算方式,导致二者之间养老金待遇差距还是有很大的一个差距。
在2014年10月份以后有所改变,因为机关事业编制人员开始交纳机关养老保险,那么在此基础上,实际上从计算方式这一点来说是有一定程度的改变,因为毕竟计算方式上的改变,从一定程度上促使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二者之间养老金待遇差距会有所收窄,但毕竟现实情况是什么样呢,因为机关事业单位在建立机关养老保险支出同步去建立了职业年金政策,所以说有了这个职业年金,其实根本上来讲,它的这个养老金待遇水平其实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而且本身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在建立社保缴费基数方面,那么是严格地按照自己本人的实际收入来建立的,所以说从根本上来讲自己的社保缴费基数,包括参保条件这一方面都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但是反观企业单位这边,由于企业单位为了降低自己的用工成本,那么在选择社保缴费基数方面会选择一个最低的标准来缴纳社保待遇,这样的话就会给我们的企业在职职工,造成养老金偏低的根本原因,所以说二者之间的差距是很大的。
想要改变这样的一种现象其实是非常困难的,其实只能够从自身的身上去着手解决它,一方面是提高自己的参保缴费条件,另外一方面我们今后其实不能够单纯地去依靠社保来进行养老或者说获得养老金,那么在社保之外我们可以有必要去参加一些商业性的养老保险,以此来获得补充养老金的待遇,就可以提高我们今后养老金的待遇水平了。
❷ 养老金并轨后企业和事业单位养老金一样吗
也就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并轨。养老保险并轨后,企事业单位职工实行同样的养老保险制度,都需要满足15年的缴费年限,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到相关部门办理退休手续后,按月领取养老金。其实不管领取多少退休金,我们的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到2024年10月份采用新的办法计发退休金也是相同的道理。
肯定是缴纳的越多,领取的就越多。但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实行养老保险缴纳2014年10月1日开始交纳,退休时机关事业单位,老人和中人差别较大,所以机关事业单位中人退休养老金的计算,仍然按照老人的办法,暂时执行。等中人办法出来以后,对中人退休养老金实行多退少补。相对来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有完整的的人生职业规划的,随着工作时间越长,整个人生处于稳步上升阶段。
中国养老金主要分为两类: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
二者实行的不同制度,被舆论广泛称为养老“双轨制”,两者待遇差距巨大,是一种歧视性的制度,在中国已经持续20年。具体表现为三个不同:
一是统筹的办法不一样即企业人员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的则由财政统一筹资;
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样即企业人员由自筹账户上支付,而机关事业单位则由财政统一支付;
三是享受的标准不一样即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标准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差距大概是300%~500%。
法律依据:《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服务规范》 第七条 待遇支付,社保机构应每月编制基金支付明细,并协调金融机构及时划入参保人员账户。
社保机构对于终止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参保人员,应按规定办理注销登记手续,按规定将个人账户资金余额一次性支付给参保人员或其指定受益人和法定继承人。
参保人员发生按规定应暂停享受养老待遇情况的,社保机构暂停为其发放养老保险待遇。待符合继续享受养老保险待遇规定条件后恢复发放。
❸ 2021养老金迎17连涨,企退事退上涨方式一样吗差距在哪
进入3月份,退休人员迎来了一个好消息,养老金确定继续上涨,虽然还没有确定上涨幅度等问题,但每年人们都会关系企业退休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上涨差距的问题,值得庆幸,也是有目共睹的是,在最近里面的历次调整中,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上涨幅度明显高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
拿2020年为例,养老金调整方案中,有的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上涨幅度高达10%,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有的地区只上涨3%,可以看到各个地区为缩小养老金差距作出的努力。
那么企事业单位养老金调整方式和幅度有何不同呢?
首先,人社部确定养老金的整天调整幅度,之后各地区制定本地区的调整方案,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同步上涨。
其次,企事业单位的养老金调整方式是相同的。
最后,一般来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幅度会高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
企事业单位养老金调整有哪些不同
在每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中,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有哪些不同呢?
01,调整方案
在最近几年的养老金调整中,事业单位人员不再单独调整,而是和企业退休人员同步上涨,而且养老金的调整方式也相同,都是通过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倾斜调整三种方式。
除了一部分地区事业单位养老金补发到账时间晚一点之外,大部分地区养老金的调整时间和补发到账时间都是相同的。
举个例子,一个叔叔在上海,2020年上海是第一个补发养老金的地区,效率不是一般的快,他是水利部门退休,6月底才收到补发的养老金,而阿姨是国企退休,补发的养老金在5月中旬就到账了。
02,调整方式
不管是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还是企业退休人员,都是按照相同的三种调整方式进行调整。
定额调整,定额调整就是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同样上涨相同的金额。
挂钩调整,挂钩调整主要与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和缴费年限挂钩。
比如2020面江苏省的养老金调整方案,挂钩调整主要分为三个步骤,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在15年或者15年以下的部分退休人群,调整方式为,缴费年限每满一年,每月每人增加2元;缴费年限在15年到25年的,缴费年限每满一年,每人每月增加3元,缴费年限满25年的,每人每月增发5元!
可以看到,缴费年限越高,到手的养老金会高很多,调整方案中也并没有区分企退和事退人员。
倾斜调,倾斜调整最主要就是照顾高龄退休人员和偏远地区退休人员,2020年上海地区倾斜调整年龄的下限为65周岁,而其大部分地区倾斜调整年龄一般为70周岁。
为缩小养老金差距,各个的确都做了不同的努力。
在实际生活中,由于企业职工不稳定,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低,造成了退休后养老金水平普遍低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水平较高已经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又因为工作稳定,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多,在挂钩缴费年限和养老金水平调整的时候,养老金涨的也就多!
正因为这种差距,缩小养老金差距就成了很多地区调整养老金方案要考虑的事情,比如在2020年养老金调整中,企业退休人员涨幅最高在9%,事业单位最低只有3.9%。
由于以前较长时间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实行双轨制,造成了养老金差距较大,但随着养老金并轨和养老金调整中对企业退休人员涨幅的增加,养老金差距会逐步缩小,养老保险制度也越来越公平。
❹ 为什么企业与事业单位退休金区别如此之大
区别主要存在于是否有职位职称上。
一般来说,工厂职工如果有工程师或中高级技师职称的人员,其退休金要比普通职工高;
公务员或事业编制的人员,其退休金高低也是与本人职级职称挂钩的。公务员最高职级有国家级;事业编制人员最高职称由于系统的不同而职级不同,比如高校教师中有高级教授,工程部门里有高级工程师等等。
因为退休金的高低是与本人的职位职称直接挂钩的,由于职位职称的不同,差别就产生了。
没什么,很正常,自古以来官员和百姓的待遇就不一样。不仅是中国这样,世界其他国家也这样。感觉不公平,你可以凭自己本事考公务员或者考事业单位招聘。
原因很简单,2024年之前退休的,企业员工和事业单位干部的养老金计算方法并不一样!
企业员工养老 金 的计算方法比较简单,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就三个:一是缴费年限,二是平时缴费基数,三是退休年龄。
以女性为例,退休年龄才50岁,计发月数为195,非常吃亏。(注:计发月份为除数,越小越好。)
另外,小微企业给员工申报社保的缴费基数很少是足额申报的,基本都是按最低值,即当地 社会 平均工资的60%。再一点,企业员工的缴费年数偏少,很多人缴了15年后就不再缴纳。
种种原因导致,企业职工的养老金并不高,三线城市的工厂退休可能就2000左右。
而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在2024年之前,其养老金计算方法和企业职工完全不同的。
由于2014年以前,机关事业单位干部是不缴养老保险的,退休后由财政发放 退休金 ,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所以,如果事业干部退休前有职务在身,或者有高级职称在手,退休金达到七八千是很正常的。
2014——2024退休的,属于“ 中人 ”,养老金计算会复杂一些,按2种办法分别计算,保低限高。
最后再补充一点,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在2024年之后,虽然养老金计算方法和企业职工完全一样,但是由于缴费基数高、缴费年限长,养老金肯定会高于企业职工。
同时,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还有 职业年金 ,类似于补充养老金,退休后的待遇会再高一些。
欢迎关注 @瑛杰小猪 ,一起聊聊体制内的小知识。
企业单位与事业单位的退休金差别大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个是,事业单位只要你不辞职,退休金一直会替你交下去,而且还是顶格交养老金,试想,你在20多岁进事业单位,至60岁退休,总共有近40年的工龄,你连续交了这么长时间的养老金,当然退休金就相应高一些。而企业人员的养老金单位是最低限额交纳,退休后养老金自然会少很多,这并不奇怪。
二个是,事业单位一旦进去就做到退休,你的工作是可以有连惯性的,而企业单位,你要想在一家单位做一辈子,这几乎是不可能。所以企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缴纳是断断续续,能交满15年就不错了。
如果你以最低限度交纳养老金,再只交15年,那也只能拿2000多元,而事业单位的人,工作年头长,而且单位还顶额足额交纳养老金,所以,事业单位的退休金肯定比企业单位要高出许多。
楼主你好,为什么企业与事业单位退休金的区别如此之大?我们都知道企业单位退休以后,获得退休金的待遇水平,是要远远低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之后所获得的待遇水平。基本上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那么可以获得70%~90%左右的替代率。但如果从企业单位退休仅仅只有40%~60%,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虽然这一现象在2014年10月份以后,有所改变,因为机关事业单位人群开始缴纳了机关养老保险。但实际上没有从根本上降低我们,企事业单位人员之间的养老金待遇差距。其原因主要是在于缴费指数的问题上面,机关事业单位严格按照员工本人的实际工资,来建立社保的缴费基数,从而奠定了一个较高的平均缴费指数。
那么企业单位这边往往是为了降低用工成本,它在选择社保缴费基数方面都会选择最低标准60%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所以这样的话从根本上就决定了企事业单位养老金的差距,同时机关事业单位基本上是全员建立了职业年金,所以说在原有社保养老金的基础上,还可以获得一部分补充养老金的待遇,但是我们企业单位这边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单位少之又少,所以说大多数从企业单位退休的人群,他的养老金是比机关事业单位要低很多。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因为企业叫养老金,事业叫退休金,你去查查退休金和养老金的差别。
企业职工的养老金,与机关、事业人员的退休金相比,相差200%一300、主要原因有哪些?:
一:交费的单位与交费的档次差别:
①: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交费:是企业与职工共同负担,企业交费20%、职工交费8%,交费是以本地企业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来设置交费档次的,分为60%、100%、200%、300%;由于企业的经营与赢利高低不同、不少企业经营困难,企业为职工交纳养老保险,绝大部分是按最低档次60%、甚至40%交费的,交费的档次低、职工账户的资金就少,这是企业职工养老金低下的最重要原因;
②: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交费:是以本人的工资为基数交费的,档次分为60%、100%、200%、300%,2014年以前,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自己是不交费的,全部有国家财政代替个人交费、交费的档次是按200%、300%不等,这是机关、事业人员退休金高的最主要原因;
二:工资与交费基数的不同:
①:企业职工的工资与工资增长、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直接挂勾,80%的企业、长期无能力为职工涨工资,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低、企业和职工交纳养老保险的基数就低,职工社保帐户和统筹资金账户的资金就匮乏;职工个人社保账户和社保统筹资金不足,是企业职工养老金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②:机关、事业单位、是国家财政全额拨款的机制,机关事业的人员、初始工资定位高,工资的增长、是不折不扣的有保障,国家财政、永远不会干涸;工资的基数高,国家财政全额、又高档次交费,这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金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职业年金与企业年金的差别:
①:企业年金、是企业的行为,交纳企业年金、只有央企的部分企业才有能力、有资格享用;占80%的企业与个人,不敢问津、只有望洋兴叹!这是企业人员、养老金低下与悬差的重要原因;
②:职业年金、是补充养老金,是属于机关、事业单位的专利品;职业年金,个人交费4%、国家财政交费9%,2014年以前,机关事业人员个人不交费、全部有国家财政支付;职业年金、是机关事业人员退休金的50%左右,人人有份的双份“两金”、是机关事业人员退休金高的重要原因;
四:退休、养老金的计算方法差异:
①:企业职工退休金的计算,是以本地企业职工上一年度、平均工资为基数、来计算企业职工养老金的;这是企业职工退休金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②:职业年金的计算,是以机关事业人员、本人工资为基数计算退休金的;这是机关、事业人员退休金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工作在职时缴费基数低,企业普遍都是低工资。养老金比例单位都是按最低交,退休怎么能高?事业,公务员现在个人还扣职业年金!!!永远都比不了,心态平和点,不服气就自己努力考公务员。好好培养孩子吧!(费用也不低)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普遍比较高,这是我们从身边就能感受到的。据统计,“公务员”的养老金能达到普通企业退休人员的三倍。
过去主要是由于养老金“双轨”,
那么当养老金并轨之后,将来两者间的差距会变小么?答案是:不会。我们来看看究竟多在哪里?
第一部分:缴费正规、稳定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作稳定,他们的缴费严格按照工资缴费,不会拖欠中断。企业职工往往面临着企业少交甚至不交的困境,换工作导致的社保中断也时有发生。
第二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年金制度
年金制度是在职时扣除一部分不需要交税的部分,将来老年时可以领取。在机关事业单位也是严格执行的。有点类似于公积金制度,个人掏一半单位掏一半,将来都归属于个人。
而企业虽然也推出了年金制度,但截至目前也只有少数大型国企在使用,将来也将导致养老金的差距。
第三部分:机关事业单位的补贴和福利
作为企业职工,养老金的来源就只是养老保险的养老基金。而机关事业单位往往在养老金的基础上,还有着一定的补贴、津贴、福利,有专门的发放机构。
总体来看,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本就交的少,再加上“公务员”在基本养老金的基础上,还有着年金和补贴等加持。可见将来的差距还是不会小的。
主要是缴费基数,事业单位缴费是按实发工资视同缴费,外企或好的国企也是这种情况,所以退休金高。而大部分企业都是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为基数交的社保,这损害了职工的利益,使得退休金都是按最低工资标准核算的。
❺ 关于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岗位不同都有什么差距
关于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岗位不同都有数目上的差距。基本养老金主要与三大因素有关:退休最后一年的社会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和缴费年限。其中,视同缴费年限的视同缴费指数也是影响养老金尤其是过渡性养老金水平的重要因素。视同缴费指标主要由本人退休时的岗位等级、岗位工资等级及相应的退休生活补贴标准确定。
3.大多数养老金待遇低的人主要是因为缴费年限短,缴费基数低。由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较晚,养老金待遇较高的单位主要有过渡性养老金。随着时间的推移,过渡性养老金会逐渐消失,最终统一成养老金待遇。根据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假设基础养老金8级岗位的等值缴费指数为1.5,假设实际缴费指数也为1.5,缴费年限为40年,计算出的基础养老金为社会平均工资的50%。以上就是对关于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岗位不同都有什么差距这个问题的解答。
❻ 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后,二者退休金就不会有较大的差距吗
企事业单位养老金实行并轨制度,也就是说无论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他们的养老金计算方法都将逐渐趋同。但也并不意味着两者的养老金领取数额就完全一样了,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影响最终养老金的金额。
还有就是他们社保的缴纳基数可能也略有差异,因为正常的五险一金缴纳很多,私企它是按照最低工资标准去缴纳的。就是说其实交了五险但都是不能再低的标准的,而很多事业单位它是按照员工实际的去年的平均工资标准去缴纳的,虽然五险一金扣的更多了一些,但是人家交的钱更多,退休的时候领到的钱自然就更多。
❼ 从国企退休两年了,目前养老金3000元,是什么水平
自己已经从,国企企业离休两年多的时间了。目前每个月的养老金待遇在3000元钱上下。这是属于一个怎么样的水准呢?就目前看来,3000块钱的养老金确实是不具有极强的一个优点。在全国均值养老金的范围内看来,基本上是稍低于全国的平均。通过2021年养老金调节之后,全国每个地区发布了这个均值养老金。那样依据这个标准全国的平均养老金,大概是在3300块左右的水准。
❽ 养老金并轨后企业和事业单位养老金一样吗
养老金并轨后企业和事业单位养老金不一样,具体如下:
1、企事业养老金计算方式不同,并轨前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的计算方式为,基本工资加岗位工资加绩效工资加奖励工资,从这个公式来看,主要是看工龄的长短来发养老金,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金不会太低,加上各种补贴之后,总的养老金基本能达到退休前的70%。而企业单位的计算方式为,养老金等于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养老金。而基础养老金等于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加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除以2乘缴费年限乘1%;
2、企事业单位缴费基数不同,虽然双轨变单轨,但是也是用了同一种发放方式,差距并不会那么快消除的。缴纳基数的不同,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都是参加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纳的养老金是28%,单位缴纳20%,个人缴纳8%。而现在企业单位为了节约成本,给职工缴纳的基数大多是按照最低的60%缴纳,很多有企业单位能够按照100%全额缴纳的,相反事业单位则是全额缴纳的。
3、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方法不同,过渡性养老金也有很大的不同,企业在建立个人账户之前都是按照在职时缴纳养老金基数多少,根据基数选择不同待遇,最后再用相应的计算公式来算过渡性养老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❾ 事业单位退休每个月4600元,养老金是什么水平
从行政事业单位退休,每一个月4600元养老金是啥水平呢?众所周知从行政事业单位退休广泛而言,相比从企事业单位退休或者说自由职业者退休,所获得养老金待遇水平要高一些。那样4600块的退休金到底是否算高呢?其实这其实不算一个非常高的水平。应该是归属于中等偏下,这样的一个退休收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