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事业单位党费缴纳标准计算公式
法律分析:事业单位党员按规定缴纳党费,其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保留津补贴、职务岗位津贴、地方补贴、生活补贴、岗位补贴8项收入列入党费计算基数,这8项收入之和乘以相应比例,就是该党员每月应交的党费。计算公式为: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保留津补贴+职务岗位津贴+地方补贴+生活补贴+岗位补贴)x相应比例=党费。
法律依据:《关于中国共产党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规定》
第二条 党员交纳党费的比例为:每月工资收入(税后)在3000元以下(含3000元)者,交纳月工资收入的0.5%;3000元以上至5000元(含5000元)者,交纳1%;5000元以上至10000元(含10000元)者,交纳1.5%;10000元以上者,交纳2%。
第三条 实行年薪制人员中的党员,每月以当月实际领取的薪酬收入为计算基数,参照第一条、第二条规定交纳党费。
㈡ 2021年党费缴纳标准和计算公式是什么
01㈢ 党费按多少比例交
党费按工资额适用缴费比例,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和奖金。
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中国共产党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规定》第一条、第二条规定,按月领取工资的党员,每月以工资总额中相对固定的、经常性的工资收入(税后)为计算基数,按规定比例交纳党费。工资总额中相对固定的、经常性的工资收入包括:机关工作人员(不含工人)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津贴补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机关工人的岗位工资、技术等级(职务)工资、津贴补贴;企业人员工资收入中的固定部分(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和活的部分(奖金)。
党员交纳党费的比例为:每月工资收入(税后)在3000元以下(含3000元)者,交纳月工资收入的0.5%;3000元以上至5000元(含5000元)者,交纳1%;5000元以上至10000元(含10000元)者,交纳1.5%;10000元以上者,交纳2%。
㈣ 党费缴纳标准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交纳党费,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支部大会应当决定把这样的党员除名,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交纳党费非小事,一分一毫见党性。每一笔党费,即便数额不大,也足以测量出党员心中信仰的成色、党性的强弱和宗旨的分量。
连党费都无法按时缴纳的党员干部,省下的不过是蝇头小利,但失去的可能是组织的信任、应有的待遇和党员的资格。
党费交多少?怎么交?
《党员管理手册》明确规定,党员交纳党费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自觉。党员交纳党费必须做到自觉、主动、积极,除特殊情况外,应由本人亲自交给党支部或党小组,一般不宜由别人代交。
二是按时。党员的党费要按时交纳,不能无故拖交。
三是足额。党员交纳党费必须根据个人的实际收入,按照规定的比例和标准交纳。
1
按月领取工资的党员
每月以工资总额中相对固定的、经常性的工资收入(税后)为计算基数,按规定比例交纳党费。
工资总额中相对固定的、经常性的工资收入包括:
●机关工作人员(不含工人)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津贴补贴;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
●机关工人的岗位工资、技术等级(职务)工资、津贴补贴;
●企业人员工资收入中的固定部分(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和活的部分(奖金)。
交纳党费的比例为:
●每月工资收入(税后)在3000元以下(含3000元)者,交纳月工资收入的0.5%;
●3000元以上至5000元(含5000元)者,交纳1%;
●5000元以上至10000元(含10000元)者,交纳1.5%;
●10000元以上者,交纳2%。
2
实行年薪制人员中的党员
每月以当月实际领取的薪酬收入为计算基数。交纳党费的比例同上。
3
不按月取得收入的个体经营者等人员中的党员
每月以个人上季度月平均纯收入为计算基数。交纳党费的比例同上。
4
离退休干部、职工中的党员
每月以实际领取的离退休费总额或养老金总额为计算基数,5000元以下(含5000元)的按0.5%交纳党费,5000元以上的按1%交纳党费。
5
农民党员
每月交纳党费0.2元~1元。
6
学生党员、下岗失业的党员、依靠抚恤或救济生活的党员、领取当地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党员
每月交纳党费0.2元。
7
交纳党费确有困难的党员
经党支部研究,报上一级党委批准后,困难的党员可以少交或者免交。
8
预备党员
从支部大会通过其为预备党员之日起交纳党费。
9
党员工资收入发生变化后
从按新工资标准领取工资的当月起,以新的工资收入为基数,按照规定比例交纳党费。
忘记交党费怎么办?
党员应主动按月交纳党费。遇到特殊情况,经党支部同意,可以每季度交纳一次党费。补交党费的时间一般不得超过6个月。
㈤ 事业单位人员党费缴纳标准
严格按要求缴纳。
中共中央组织部下发《关于中国共产党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规定》,对党费交纳比例作出调整,新的党费收缴标准自2017年4月1日起施行。
新标准中党员交纳党费的比例为:每月工资收入(税后)在3000元以下(含3000元)者,交纳月工资收入的0.5%;3000元以上至5000元(含5000元)者,交纳1%;5000元以上至10000元(含10000元)者,交纳1.5%;10000元以上者,交纳2%。离退休干部、职工中的党员,每月以实际领取的离退休费总额或养老金总额为计算基数,5000元以下(含5000元)的按0.5%交纳党费,5000元以上的按1%交纳党费。
同时,农民党员每月交纳党费0.2元至1元。学生党员、下岗失业的党员、依靠抚恤或救济生活的党员、领取当地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党员,每月交纳党费0.2元。
(5)事业编党费交多少扩展阅读:
交党费 非小事
自觉、按时、足额交纳党费,是党员应尽的义务。党章明确指出,所有党员都必须按期交纳党费,如果党员连续6个月不交党费,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
之所以强调按期交党费,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党费是党员党性的体现,它承载了党员对党的忠诚、党员的身份意识及其使命担当。能自觉按时上交党费,表明党员能时刻意识到“我是谁”。
反之,如果一名党员长期不交党费,就会渐渐丢掉党员本色,至于有的一步步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也就不足为怪了。
㈥ 公务员党费缴纳标准
法律分析:1、党费缴纳标准计算公式:每月工资收入(税后)在3000元以下(含3000元)者,交纳月工资收入的0.5%、3000元以上至5000元(含5000元)者,交纳1%、5000元以上至10000元(含 10000元)者,交纳1.5%、10000元以上者,交纳2%,实行年薪制人员中的党员,每月以当月实际领取的薪酬收入为计算基数,参照前一款规定交纳党费。比如月收入2万(税后)一年需要缴纳4800元的党费;2、学生党员党费缴纳标准2021,《党费收缴管理规定》对学生党员、下岗失业党员、依靠抚恤或救济生活的党员、领取当地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党员,每月缴纳0.2元。此外,缴纳党费困难的党员,由本人申请,经党组织委员会同意,经上一级党委批准,可少缴或不缴;3、退休党员党费缴纳标准2021,《党费收缴管理规定》对离退休干部、职工中的党员,每月以实际领取的退党党费总额(退党时的基本离退休费和历次按国家规定增加的基本离退休费之和,以及按国家规定发放的离退休人员津贴)或养老金总额为计算依据,5000元以下(含5000元)按0.5%缴纳党费,5000元以上按1%缴纳党费;4、农村党员党费缴纳标准2021,考虑到不同地区农民收入存在较大的差异,《党费收缴管理规定》对农民党员每月交纳党费标准提出0.2元—1元的弹性要求,主要是针对农村中从事一般农牧渔业生产的农民党员,对外出务工经商、承包经营的农民党员,由本人申报月平均收入,自觉按照《党费收缴管理规定》进行交纳党费。
法律依据:《关于中国共产党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规定》
第一条 按月领取工资的党员,每月以工资总额中相对固定的、经常性的工资收入(税后)为计算基数,按规定比例交纳党费。工资总额中相对固定的、经常性的工资收入包括:机关工作人员(不含工人)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津贴补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机关工人的岗位工资、技术等级(职务)工资、津贴补贴;企业人员工资收入中的固定部分(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和活的部分(奖金)。
第二条 党员交纳党费的比例为:每月工资收入(税后)在3000元以下(含3000元)者,交纳月工资收入的0.5%;3000元以上至5000元(含5000元)者,交纳1%;5000元以上至10000元(含10000元)者,交纳1.5%;10000元以上者,交纳2%。
㈦ 事业单位人员党费缴纳标准
党费缴纳标准是以工资为标准的,不是以身份为标准的。
标准如下:
1、每月工资收入(税后)在3000元以下(含3000元)者,交纳月工资收入的0.5%;
2、3000元以上至5000元(含5000元)者,交纳1%;
3、5000元以上至10000元(含10000元)者,交纳1.5%;
4、10000元以上者,交纳2%。
5、离退休干部、职工中的党员,每月以实际领取的离退休费总额或养老金总额为计算基数,5000元以下(含5000元)的按0.5%交纳党费,5000元以上的按1%交纳党费。
6、农民党员每月交纳党费0.2-1元。
㈧ 党费交纳比例是多少
新标准中党员交纳党费的比例为∶每月工资收入(税后)在3000元以下(含3000元)者,交纳月工资收入的0.5%;3000元以上至5000元(含5000元)者,交纳1%;5000元以上至10000元(含10000元)者,交纳1.5%;10000元以上者,交纳2%。离退休干部、职工中的党员,每月以实际领取的离退休费总额或养老金总额为计算基数,5000元以下(含5000元)的按0.5%交纳党费,,5000元以上的按1%交纳党费。
党费计算方法
1、机关单位党员(公务员)按规定:职务工资、级别工资、保留津补贴、职务岗位津贴、地方补贴、生活补贴、岗位补贴7项收入列入党费计算基数。这7项收入之和要减去该党员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才是用来交纳党费的计算基数,这个基数乘以相应比例,就是该党员每月应交的党费。即:(职务工资+级别工资+保留津补贴+职务岗位津贴+地方补贴+生活补贴+岗位补贴—所得税)×相应比例=党费。
2、事业单位党员按规定: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保留津补贴、职务岗位津贴、地方补贴、生活补贴、岗位补贴8项收入列入党费计算基数。这8项收入之和乘以相应比例,就是该党员每月应交的党费。即:(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保留津补贴+职务岗位津贴+地方补贴+生活补贴+岗位补贴)×相应比例=党费
法律依据:《党费收缴规定》第一条:按月领取工资的党员,每月以工资总额中相对固定的、经常性的工资收入(税后)为计算基数,按规定比例交纳党费。
㈨ 党费缴纳标准
(1)每月工资收入(税后)在3000元以下(含3000元)者,交纳月工资收入的0.5%;3000元以上至5000元(含5000元)者,交纳1%;5000元以上至10000元(含10000元)者,交纳1.5%;10000元以上者,交纳2%。
(2)实行年薪制人员中的党员,每月以当月实际领取的薪酬收入为计算基数,参照前一款规定交纳党费。
(3)交纳党费有困难的党员,由本人申请,经党组织委员会同意,报上一级党委批准后,可以少交或不交。
凡有工资收入的党员,每月以国家规定的工资总额中相对固定的、经常性的工资收入(税后)为计算基数,按规定比例交纳党费。工资总额中相对固定的、经常性的工资收入包括:机关工作人员(不含工人)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津贴补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机关工人的岗位工资、技术等级(职务)工资、津贴补贴;企业人员工资收入中的固定部分(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和活的部分(奖金)。实行年薪制人员中的党员以上年月平均收入为计算基数。
法律依据:《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 第三十一条 制定党内法规,应当严格遵循效力位阶要求:
(一)党章在党内法规中具有最高效力,其他任何党内法规都不得同党章相抵触;
(二)中央党内法规的效力高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党中央工作机关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党内法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党中央工作机关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党内法规不得同中央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相抵触;
(三)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党中央工作机关制定的党内法规的效力高于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党内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党内法规不得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党中央工作机关制定的党内法规相抵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