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么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摘要 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是指有一定数量稳定的经常性收入,但还不足以抵补本单位的经常性支出,支大于收的差额需国家预算拨款补助的单位。
⑵ 差额事业单位工资构成及现行工资标准
一、工资构成:
一、基本工资:
1、岗位工资:体现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分为:专业技术岗位(设13个等级)、管理岗位(设10个等级)和工勤技能岗位(设5个等级),每个岗位等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
2、薪级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详情请点击:《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工人基本工资标准表》。
二、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国家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进行总量调控和政策指导。事业单位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按照规范的程序和要求,自主分配。
三、津贴补贴:
1、艰苦边远地区津贴:主要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生活的工作人员给予适当的补助。重庆市现经国务院批准的艰苦地区是:一类地区有黔江县、武隆县、巫山县、云阳县;二类地区有城口县、巫溪县、奉节县、石柱县、彭水县、酉阳县、秀山县。对艰苦边远地区根据发展变化情况,每5年评估调整一次。
2、特殊岗位津贴补贴:对在苦、脏、累、险及其它特殊岗位工作的人员实行特殊岗位津贴补贴,国家统一制订特殊岗位津贴的项目、标准和实施范围。(尚未制定)四其它工资在重庆市有关津补贴出台前暂保留以下津补贴。1、保留奖金:在1993年工改前,国家规定机关执行的奖金额度为:3个月工资,事业单位为3个半月工资,工改后该奖金项目取消,但保留了事业单位多出的半月工资。该保留奖金只有93年工改前的老职工才有,执行当时的标准(每个人不一样),之后进入事业单位的职工没有。2、老粮贴:1965年开始执行的因粮食价格提高而发放的补贴。补贴数额不同地区、职工有差异,重庆地区大约在1.00~3.5元之间。1979年11月1日后参加工作的职工不再发该补贴。1993年工改对职工原有的该项补贴予以保留。
3、保留津补贴:原执行的69元保留津贴。
二、工资正常调整机制一岗位工资变动:工作人员岗位变动后,从变动的下月起按新聘岗位确定新的岗位工资标准(工资可能增加,也可能降低);“双肩挑”人员免去领导职务后执行所在专业技术岗位的岗位工资。
薪级工资变动:2006年6月30日以前(含6月30日)参加工作并已转正的在编正式工作人员确定薪级工资的基准时点为2006年6月30日,此后参加工作并转正的工作人员确定薪工资的基准时点为其转正定级之时;以下所述的薪级工资的变动均以教职工在上述基准时点时的学历、工作、岗位情况为基本计算依据。
1、正常增加薪级工资:(渝人发〔2007〕50号)年度考核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在编在岗正式工作人员,每年增加一级薪级工资;但因岗位变动而发生工资变动(见下条①)时,增加薪级工资超过原薪级工资1个级差的,当年不再增加薪级工资。
2、岗位变动调整薪级工资:
⑴在同类别岗位中变动的:
①由低等级岗位聘用到高等级岗位的,原薪级工资低于新聘岗位起点工资薪级工资的,执行新聘岗位起点薪级工资;达到或高于新聘岗位起点工资薪级工资的,薪级工资不变。
②由高等级岗位聘用到低等级岗位的,薪级工资不变。
⑶ 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有绩效奖吗
有。
在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中,不管是公益一类还是公益二类,其人员经费全部来源于财政,工资待遇来源更有保障。基本工资执行的是国家标准,但绩效工资总量审批处于平均水平,大部分是按工资改革前职务所对应的规范性津补贴来审批绩效工资总量,很多单位发放也是按此标准来发放。而在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中,其基本工资也是按照国家标准来发放,但绩效工资是根据单位的收益来确定的。如果是在收益比较稳定而且很可观的单位,比如医院,其工资待遇水平是远远高于全额拨款人员的工资待遇水平。但是如果在收益来源不稳定的差额拨款单位,则其工资(主要是绩效工资)待遇水平可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例如某地的培训中心、某地的单位下辖特殊幼儿园,这些单位人员的绩效工资收入波动很大,在近几年下降还是很明显的。
⑷ 全供事业单位和差补事业单位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
一、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机构,与公务员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国家会对这些事业单位予以财政补助,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还有一种是自主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
二、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按差额比例,财政承担部分,由财政列入预算;单位承担部分,由单位在税前列支,如医院等。差额拨款单位的人员费用由国家财政拨款,其他费用自筹。这些单位的人员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为60%,非固定部分为40%。
三、区别:
1、单位不同:
全额主要是学校、科研单位、卫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主要是医院等事业单位。
2、经费来源不同:
全额全部由财政拨付,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按差额比例,财政承担部分。
3、方向不同:
对承担行政职能的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为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公益一类事业单即现在所说的全额拨款,所有经费全由财政或上级拨款,不能有自营收入,另外现阶段开展的一些不符合公益一类要求的业务,届时需停止。
从经费类型来说:
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是其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的一种管理形式。这种管理形式,一般适用于没有收入或收入不稳定的事业单位,如学校、科研单位、卫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业单位,即人员费用、公用费用都要由国家财政提供。采用这种管理形式,有利于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收入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督,同时,也使事业单位的经费得到充分的保证。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差补事业单位
⑸ 什么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摘要 你好!我是寒冰老师,正在帮你整理答案,请稍等。
⑹ 事业单位差额补贴什么
差额补贴是改革原先住宅低租金制度的一种方案。这种方案的基本内容是,制订统一的住宅租金标准,以及住宅分配的标准;
然后以这一标准为准绳,对标准以内的住房面积,给予其超过成本租金或商品租金的部分以补贴。对于超过分配控制住房标准的部分不给补贴。住房补贴部分,将随着工资的改革,职工收入的提高,逐步予以冲销。
我国事业单位其实有三种体制,事业编制差额和全额的差别主要是,单位资金供给的方式或解决方案不同。具体意思是:
1、全额单位是指,它的资金来源由同级财政全额拔付。
2、差额单位,是指其资金供给只由同级财政解决一部分,不足的部分要靠单位创收,来弥补。
3、还有一种事业单位性质叫自收自支单位,也就是资金来源全靠自己单位收取,收到就发,收不到就不发。
4、现在国家在整顿,考虑能保留的全部由财政负担,取消自收或差补。
⑺ 什么叫差额补助
差额补贴是改革原先住宅低租金制度的一种方案。这种方案的基本内容是,制订统一的住宅租金标准,以及住宅分配的标准;然后以这一标准为准绳,对标准以内的住房面积,给予其超过成本租金或商品租金的部分以补贴。对于超过分配控制住房标准的部分不给补贴。住房补贴部分,将随着工资的改革,职工收入的提高,逐步予以冲销。 一般来说,财政全额拨款指的是公务员,他们是国家或者省在编人员,人员开支由国家或者省级财政核算资金据实拨付到本级财政发放工资;
全额财政补助人员指的是事业人员,他们的工资国家或者省级财政部分或者不承担,全部或者部分工资由本级财政负担,在编制上也属于地方编制(国家、省级招考事业人员除外)。
差额补助,也是指的事业编制人员,即对某些事业单位如公立医院等按照单位收支实际情况,每年对其不足部分给予相应补助,每年补助金额不同。与之相近的是定额补助,即根据单位收支实际情况,核定一个财政补助定额,每年按照核定的定额数一次性或者按照进度分次予以拨付。
⑻ 请问事业单位经费来源的“差额补贴”是什么意思所谓差额是什么与什么的差额
1. 国家财政对事业单位经费有3种预算方式,既全额\差额\自收自支.
差额补贴--是国家财政对差额预算单位,为了完成其事业计划或任务,事业收入不足以抵减事业支出时给付的资金.
一般年初预算时就确定了一定的补贴额,不是你想花多少就给你补多少差额的.
如果有特殊项目需要追加拨款,就打专项报告.
不管是差额补贴还是追加拨款或专项拨款,都要审计的.
2. 所谓差额是事业收入和事业支出的差额,收入大于支出的要交财政或结余下年用,支出大于收入的要在预算额度里补贴
⑼ “财政补助”和“全额补助”“差额补助”的区别。
财政补助、全额补助和差额补助的区别如下:
1、定义不同
差额补助费对实行差额预算管理单位的补助费,差额预算管理单位,如国营剧团、公立医院、体育场等事业单位,所需经费在收不抵支时,不足数由国家拨款补助。
财政补助是指国家为了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目标,对指定事项由财政安排专项基金向企业或个人提供的一种补贴。我国现行财政补贴主要有价格补贴、亏损补贴、职工生活补贴和利息补贴等。
2、对象不同
财政全额拨款指的是公务员,他们是国家或者省在编人员,人员开支由国家或者省级财政核算资金据实拨付到本级财政发放工资。
全额财政补助人员指的是事业人员,他们的工资国家或者省级财政部分或者不承担,全部或者部分工资由本级财政负担,在编制上也属于地方编制。
差额补助,也是指的事业编制人员,即对某些事业单位如公立医院等按照单位收支实际情况,每年对其不足部分给予相应补助,每年补助金额不同。
3、单位性质不同
如果单位性质属于全额财政拨款,那这个单位的人车会话都是财政负担的,来源叫财政补助,关键要看单位性质,这是决定性的。事业单位分为全额拨款,定额补助,差额补助、自收自支这几种。差额单位也有财政补助的资金,财政补助的不是收入的所有,还有别的收入用来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