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22河南退休金上调新政策
一、2022事业单位退休金上调新政策
1、改革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工资是按“最终工资”的一定比例分档计算,退休后的退休金大概为退休前的80%到90%,如果一名公务员退休前的工资为每月5000元,那么退休后能拿到4000到4500元。
2、由于退休前工资跟职务密切关联,所以还出现了“提职一日游”的现象,即退休前提个职位,为了退休后多拿点儿工资。
3、改革后,按照《决定》,不管是公务员还是事业单位员工,养老待遇不再和职称、级别挂钩,而是和企业职工一样,在职时单位和个人都要缴费,退休后到社保领取养老金。调整范围内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50元。
4、退休人员按调整范围内退休人员本人的缴费年限,每满一年增加1.5元,缴费年限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5、在上述基础上,再按退休人员本人基本养老金的0.88%计算增加。定额调整,12月31日前已办理退休手续的退休人员,从1月1日起,每人每月增加70元基本养老金;
6、挂钩调整,企业退休人员按调整范围内退休人员本人的缴费年限,每满一年增加1、3元,再按企业退休人员本人年12月份基本养老金的百分之六增加;
7、在普遍调整基础上,对高龄退休人员等特殊人群适当倾斜
二、符合什么条件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综上所述,改革后,不管是公务员还是事业单位员工,养老待遇不再和职称、级别挂钩,而是和企业职工一样,在职时单位和个人都要缴费,退休后到社保领取养老金。调整范围内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50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第十七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❷ 2021年全国企事业退休人员基础养老金调整方案
从2021年1月1日起,2020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增加基本养老金,总体调整水平以2020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4.5%确定。
今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统一实行“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调整办法。其中,定额调整部分,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实行统一的定额调整标准,每人每月增加35元。挂钩调整部分,实行与缴费年限和本人基本养老金水平“双挂钩”,缴费年限每满1年,每人每月增加2元,同时每人每月增加本人2020年12月基本养老金水平的1%。高龄倾斜部分,截至2020年12月31日,年满70-79周岁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10元,年满80-89周岁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20元,年满90周岁及以上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50元。其中,对2020年到达70周岁、75周岁、80周岁、85周岁的退休人员,按照上述办法倾斜调整后,累计享受高龄倾斜部分低于140元、180元、280元、390元的补齐至上述标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一条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第十三条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
第十四条 个人账户不得提前支取,记账利率不得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征利息税。个人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❸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涨工资
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涨工资的相关政策如下:❹ 退休金调整方案
一、调整范围和时间
从2021年1月1日起,对2020年12月31日前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职)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调整基本养老金。
二、调整办法和标准
(一)定额调整
调整范围内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51元。
(二)挂钩调整
(1)企业退休人员按本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折算工龄)每满1年(不满1年的计为1年)每月增加2元,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按10年计算。再按本人基本养老金水平的1.2%增加基本养老金。
(2)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按本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折算工龄)每满1年(不满1年的计为1年)每月增加1.1元。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按10年计算。再按本人基本养老金水平的1.2%增加基本养老金。
企业符合原劳动人事部劳人险〔1983〕3号文件规定条件的退休老工人,挂钩调整部分按机关事业单位办法调整。其中本人养老金水平含单位发放的比照机关同类人员执行的退休生活补贴。
(三)倾斜调整
在定额调整、挂钩调整的基础上,对下列群体进行倾斜调整:
(1)2020年12月31日前年满70周岁不足75周岁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再增加37元;2020年12月31日前年满75周岁不足80周岁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再增加38元;2020年12月31日前年满80周岁及以上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再增加39元。
(2)一类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再增加10元。二类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再增加15元。
(3)企业退休军转干部调整后月基本养老金低于3303元的补到3303元。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
第二条 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以下统称社会保险费)的征收、缴纳,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缴费单位、缴费个人,是指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的规定,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 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征缴范围: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
基本医疗保险费的征缴范围: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及其职工,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社会团体及其专职人员。
失业保险费的征缴范围: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事业单位及其职工。
❺ 2021年退休工资上调方案
法律分析:2021年4月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2021年调整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有关通知。旨在提升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水平,做到老有所依。
法律依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2021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从2021年1月1日起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以下简称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第一条 调整范围。2020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
第二条 调整水平。全国总体调整比例按照2020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4.5%确定。各省以全国总体调整比例为高限,确定本省调整比例和水平。
第三条 调整办法。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并实现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调整办法统一。定额调整要体现公平原则;挂钩调整要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可与退休人员本人缴费年限(或工作年限)、基本养老金水平等因素挂钩;对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可适当提高调整水平。继续确保安置到地方工作且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基本养老金不低于当地企业退休人员平均水平。要进一步强化激励,适当加大挂钩调整所占比重。
第四条 资金来源。调整基本养老金所需资金,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的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对中西部地区、老工业基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在京中央国家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中央财政予以适当补助。未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调整所需资金由原渠道解决。
第五条 组织实施。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重要措施,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退休人员的亲切关怀。各地区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加强宣传解读,正确引导舆论,确保调整工作平稳进行。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于2021年4月30日前报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备案。要严格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备案同意的实施方案执行,把各项调整政策落实到位。要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管理,提前做好资金安排,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不得发生新的拖欠。未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批准,不得自行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不得通过设立最低养老金标准等方式变相提高待遇水平。对自行提高调整水平、突破调整政策、存在违规一次性补缴或违规办理提前退休的地区,将予以批评问责,并相应扣减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和中央调剂金。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的调整方案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制定并组织实施。
❻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工资怎么涨
1、跟企业退休人员同步涨;
2、涨幅可能比企退人员低;
3、具体调整也是三步走。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工资怎么涨?
对于退休人员来说,准确的说法不是工资怎么涨,而是养老金怎么涨。
跟企退人员同步上涨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是跟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一起同步上涨的。
从2016年到2020年,事退人员的养老金跟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已经连续5年同步上涨了。
什么意思?就是两者养老金调整方式基本统一,调整方案基本统一,不再有区别了,也就是一视同仁了。
而且养老金的正式上调时间也是基本一样,不过,每年上涨养老金具体补发到位的时间可能有的地方的事退人员会晚一些。
比如,2020年上海是5月18日补发企业退休人员上涨的养老金,6月20日才补发事退人员增发的养老金。
调整方式也是三结合
在养老金的具体调整方式上,这些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也是遵循着三结合的方式。
也就是三步走,第一步参与定额调整,第二步进行挂钩调整,与退休人员的缴费年限、养老金水平挂钩,第三步是倾斜调整,高龄退休人员和艰苦边远地区的退休人员等重点人群会多涨一些钱。
机关事业单位由于工作稳定等原因,普遍工龄长,养老金水平高,所以在第二步挂钩调整的时候最受益。
涨幅可能比企退人员低
拓展资料:机关事业单位是?
1、机关单位,指国家机关,即国家为行使其职能而设立的各种机构,是专司国家权力和国家管理职能的组织,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组织。作为国家政权机关,机关单位包括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队中的各级机关。
2、事业单位指由国家行政机关举办,受国家行政机关领导,没有生产收入、所需经费由公共财政支出、不实行经济核算、主要提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非物质生产和劳务服务的社会公共组织。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是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❼ 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后怎么涨养老金
行政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执行之后,是依据老人老办法,人士中方法,新人新办法的需求进行计算退休养老金或者养老金的。除开缴存基数、缴费年限、个人帐户资金余额、退休前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收入、法定退休年龄等综合要素之外,不同类型的养老保险计算方法对养老金的多少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老年人、人士、新手因为执行养老保险计算方法有所不同,因此养老保险金差别是存在的。
2024年10月1日之后办退休工作的人员,尽管许多人也会存在视同缴费年限超过实际缴费年限的现象,但这类人群的数据资料早已比较完善,养老金的计算方法更成熟,养老金的计算完全按照新方式实行,再也没有了10年缓冲期,因此从历史范围来划分,这类人群归属于离休“新手”。
这一“新手”的意味并不是以参加工作的时间来区分的,反而是依照养老保险计算办法的来决定的。依照新方法计算出来的养老保险金,涵盖了养老退休金、企业年金两部分。在养老退休金里除了养老退休金、个人帐户养老保险金之外,因为这一部分工作人员也有视同缴费年限,因此更加需要测算过渡性养老金。
从“人士”和“老年人”养老保险计算方法来对比,广泛依照新方法计算出来的养老保险金都是会高过老办法,但高于的那一部分存有缓冲期;但“新手”和“人士”对比,养老保险金全部都是依照新方法测算,新方法计算出来的特性主要是考虑到缴存基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余额、退休前上一年度员工月平均收入等,在相同测算方法的情况之下,“新手”的养老保险金高于“人士”的养老保险金也是完全肯定的。
❽ 2022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工资调整方案
01退休费用标准
在2022年9月30日前已办理离退休手续和已达到离退休年龄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可以从2022年10月1日起增加离退休费。各类岗位的退休人员需要按照以下的标准来增加退休费,在管理岗位,省部级以上岗位退休费用增加1100元,厅局级岗位退休费用增加700元,县处级岗位退休费用增加460元,乡科级岗位退休费用增加350元,科员及办事员为260元。专业技术岗位,教授退休费用增加700元,副教授退休费用增加460元,讲师退休费用增加350元,助教退休费用增加260元。工人和高级技师为350元,高级工以下含高级工及普通工为260元。这次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离休和退休人员的离退休费所需财政资金,会按照行政隶属关系和现行经费保障渠道解决。
02离休费用标准
离休费用标准需要按照以下标准来执行,管理岗位,省部级正职及以上岗位离休费用14000元,副职离休费用1140元,厅局级正职离休费用900元,厅局级副职离休费用730元,县处级正职离休费用570元,县处级副职离休费用480元,乡科级以下岗位离休费用400元。专业技术岗位,教授离休费用820元,副教授离休费用540元,讲师离休费用400元。
2022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工资调整方案
❾ 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方案
法律分析:这次调整主要是针对2020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
全国总体调整比例按照2020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4.5%确定。各省以全国总体调整比例为高限,确定本省调整比例和水平。
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并实现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调整办法统一。定额调整要体现公平原则;挂钩调整要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可与退休人员本人缴费年限(或工作年限)、基本养老金水平等因素挂钩;对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可适当提高调整水平。继续确保安置到地方工作且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基本养老金不低于当地企业退休人员平均水平。要进一步强化激励,适当加大挂钩调整所占比重。
法律依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2021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 二、调整办法和标准
(一)定额调整
退休(职)人员、“五七家属工”每人每月增加基本养老金54元。
(二)挂钩调整
1. 退休(职)人员符合国家、省规定的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特殊工种等折算年限,下同)每满1年(不足1年按1年计算,下同),每人每月增加基本养老金1元。其中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部分,每满1年,每人每月再增加基本养老金1元。
2. 退休(职)人员、“五七家属工”按照本人2020年12月领取的统筹项目内月基本养老金(以下简称统筹内养老金)为基数,按0.6%的比例增加基本养老金。
(三)倾斜调整
在定额调整和挂钩调整基础上,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分别再按下列规定增加基本养老金:
1. 2020年12月31日前,年满70周岁(含70周岁)、不满80周岁的退休(职)人员、“五七家属工”,每人每月再增加45元;年满80周岁以上(含80周岁)的人员,每人每月再增加90元。
2. 符合《关于印发〈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61号)规定范围内的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再增加5元。
3.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增加基本养老金,在和其他条件相同的退休人员同办法、同标准调整后,统筹内养老金总额低于调整后全省企业退休人员人均统筹内养老金水平的,补足到该水平。
❿ 厦门市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都有哪些调整方法
厦门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再次上调!这是厦门连续第15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办理退休手续,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企业退休人员同步调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左右。调整后的金额将在7月底前补发,请退休人员注意核对,养老金按调整后的标准发放。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离退休人员继续同步调整,实现调整方式基本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