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想问问事业单位工龄有什么作用
工龄与退休以后退休金的多少,是否有有害工种和特殊工种补助等有很大关系。
工龄主要分3种:
1、一般工龄,又称总工龄,指工人或职员的总的工作年限,在中国,一般工龄曾是确定职工退休待遇的一个条件。
2、本企业工龄,中国又称连续工龄,苏联称不间断工龄,日本称企业工龄,指工人或职员在某一单位(包括经组织批准的调动)连续工作的时间,是一般工龄的组成部分。
3、特定工作的工龄,工人、职员从事某种特定工作、但任某种特定职务或在某种特定部门担任工作的年限。
(1)事业单位确认工龄有什么用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第十章关于工龄的规定
第三十八条
一般工龄系指工人职员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之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而言。在计算一般工龄时,应包括本企业工龄在内。
第三十九条
本企业工龄应以工人职员在本企业连续工作的时间计算之,如曾离职,应自最后一次回本企业工作之日算起。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在此限:
一、凡经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调动工作者,其调动前后的本企业工龄,均应连续计算。但解放前确因业务需要调动工作具有确实证明者,其本企业工龄,始得连续计算。
二、解放前在本企业工作,曾经被迫离职又回本企业工作者,如有确实证明,经工会小组讨论通过后,并经劳动保险委员会批准,其离职前与回本企业后的工作时间,可合并作本企业工龄计算。
② 工作有工龄,工龄还有什么用
工龄很重要,不看后悔可没药!
工龄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工龄的长短直接决定你养老金退休以后的高低,所以说,一般情况下拥有长工龄的人群所,可以获得一个较高的养老金待遇,那么自己的工龄很短,甚至来说不足15周年的话,那么是直接领取不了养老金待遇的,所以说要必须保证自己的工龄在15周年以上,才可以领取到基本养老金的待遇。无论你在哪个行业,从事什么职业,你需要做的不是说你有多少工龄,而是你在这个领域掌握了多少工作经验,这才是我们应该注重的。以上就是我个人的回答,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呀。
③ 入编前的工龄有什么用
入编前一般工作工龄是可以连续计算工龄的。
工龄是我国职工退休的一个条件。也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资计算的内容之一。另外,工龄长短会影响到职工年休假、给予医疗期、病假工资等福利。
目前新入职机关事业单位后,工龄的认定目前主要的参照标准是与社保挂钩,交纳社保即可认定工龄。但前提是缴纳社保的单位与档案中劳动合同中的单位一致(包括三方派遣用工方式),挂靠补缴、代缴都不是工龄认定的依据。
工龄认定经常发生错误的原因:
虽然在进入机关事业单位以后,工龄的认定有详细的规定,但是我们经常还能发现存在工龄认定错误的现象。具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档案中个人书写或者填写时信息不准确。
二、是人事干部经办人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对业务和政策不太熟悉造成错误。这个也是最常见的,比如说从企业考录过来的新入职人员,因为社保是最直接的证明,很多人没有将社保和档案内容联系,错误性地把一些代缴补缴人员的工龄进行了计算。
三、是各地认定政策不一,在人员流动以后,工龄的认定可能会出现偏差。
④ 工龄有什么用
工龄作用问题:在缴纳社保时,工龄影响以后退休的养老金标准认定。各地社保部门要求的退休资料中,个人档案也是必备的资料之一,特别是那些具有视同缴费年限,具有特殊工种工龄,享受高寒补贴、个人发明创造或者享受特殊津贴、边远艰苦地区津贴等增加养老金项目的人员,没有个人档案的工龄是无法享受增加养老金项目补贴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三条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七十四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通过业务经办、统计、调查获取社会保险工作所需的数据,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及时、如实提供。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及时为用人单位建立档案,完整、准确地记录参加社会保险的人员、缴费等社会保险数据,妥善保管登记、申报的原始凭证和支付结算的会计凭证。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及时、完整、准确地记录参加社会保险的个人缴费和用人单位为其缴费,以及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等个人权益记录,定期将个人权益记录单免费寄送本人。
用人单位和个人可以免费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查询、核对其缴费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⑤ 工龄有什么用
工龄的长短标志着职工参加工作时间的长短,也反映了职工对社会和企业的贡献大小和知识、经验、技术熟练程度的高低。
工龄,是指职工自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起,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或全部来源的工作时间。对计算社会保险待遇有法律意义的只是连续工龄和缴费工龄。
(5)事业单位确认工龄有什么用扩展阅读
工龄的分类
工龄可分为一般工龄和本企业工龄。一般工龄是指职工从事生产、工作的总的工作时间。在计算一般工龄时,应包括本企业工龄。
本企业工龄(连续工龄是指职工在一个工作单位连续工作的时间。以前,连续工龄又称为“本企业工龄”。
1987年以后它的范围不限于在一个单位工作的时间,而是包括职工在各个单位按规定应计入的全部工作时间。是指工人、职员在本企业内连续工作的时间。一般工龄包括连续工龄,能计算为连续工龄的,同时就能计算为一般工龄;但一般工龄不一定就是连续工龄。
连续工龄和本企业工龄在含义上有一些差别,即连续工龄不仅包括本企业连续工作的时间,而且包括前后两个工作单位可以合并计算的工作时间。
若没有可以合并的情况,连续工龄就是本企业工龄。国务院1978年6月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规定将“本企业工龄”改叫为“连续工龄”。机关、事业单位为有别于企业用的"工作年限",实际上连续工龄和工作年限的含义和作用是相同的。
⑥ 入编前的工龄有什么用
入编前的工龄可以累积计算。
工龄的长短标志着职工参加工作时间的长短,也反映了职工对社会和企业的贡献大小和知识、经验、技术熟练程度的高低。
实行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以后,以实际缴费年限作为退休和计发养老保险待遇的依据,之前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工作年限或连续工龄计算应按国发[1978]104号文件的规定计算,即“满”一个周年才能算一年。
事业单位工龄认定情况
1、符合事业单位招考的人员,不管是专科、本科、研究生、博士,具备了应届身份,且考试后顺利入编的,则工龄是从0开始计算的。
2、在非公有制企业内工作的人员,工龄一般是从单位内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缴纳的那一年算起。举一个较为简单的例子,如果私企是在2020年缴纳的养老金,那么2022年入编事业单位,工龄就已经有2年了。
3、原本是在国企或者是集体所有制企业内工作,但与原单位解除了劳动合同,并考入到事业单位的人员,在原单位内的工龄,会算到事业单位工龄上。
4、对于之前进入到事业单位的编外人员,入编之前的工龄,一般是从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且缴纳了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开始计算的,入编后工龄会从社保缴费那一年算起。
⑦ 工龄有哪些作用
工龄,从字面理解为工作时间,但是空口无凭,如何认定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一般职工的工龄是指工人职员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之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在计算一般工龄时,应包括本企业工龄在内。
在确认职工享受社保待遇的工龄时,以最初缴纳社保人社部门的记录和档案材料为准,以后我们会谈到为什么退休会审查档案资料,这里我们可以简单将工龄看成缴费年限(以及可以视同的缴费年限)。工龄又分为连续工龄(累计工作的时间年限)和本企业工龄(在同一单位的工作年限),对普通企业人员来讲,影响最大的也是本企业工龄,因此本企业工龄,越长对职工越好。
那么工龄对哪些待遇有影响呢?第一、对带薪年休假的影响:
文件依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国务院令第514号)
在本单位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可享受5天年休假;
满10年不满20年,可享受10天年休假;
满20年的享受15天年休假;
为啥叫做“带薪年休假”呢?因为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作收入,也就是不能扣工资!这是重点哦!第二、对病假和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的影响
文件依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劳部发1994 479号)
实际工作年限10年以下,本单位工作5年以下的为三个月,5年以上的为6个月;
实际工作年限10年以上,本单位工作5年以下的为6个月;
实际工作年限10年以上,本单位工作5-10年的为9个月;
实际工作年限10年以上,本单位工作10-15年的为12个月;
实际工作年限10年以上,本单位工作15-20年的为18个月;
实际工作年限10年以上,本单位工作20年以上的为24个月;第三、对病假工资的影响(这个你可以知道)
连续休假6个月以内的(发放病假工资):
连续工龄不满2年,按照工资的60%计发;
连续工龄满2年不满4年,按照工资的80%计发;
连续工龄满6年不满8年,按照工资90%计发;
连续工龄满8年及以上,按照100%计发。
连续休假6个月以上的(给予救济费):
连续工龄不满1年,按工资40%计发;
连续工龄满1年不满3年,按工资50%计发;
连续工龄满3年及以上,按工资60%计发,
最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第四、解除劳动合同时的经济补偿金:
依据《劳动合同法》、《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
按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按半个月计算。第五、工龄对失业保险金的影响(以缴纳失业保险金为准):
依据《失业保险条例》
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满5年的,最长12个月;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满10年的,最长18个月;
累计缴费时间10年以上,最长24个月。第六、工龄对退休时核定基础养老金的影响
按照企业职工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基础养老金=(各省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 X 缴费年限 X 1%。缴费年限就是我们俗称的工龄,所以工龄越长,缴费越多,你的基础养老金的比例就越高,同时因为缴费多,个人账户养老金也越高。(不懂的,可以翻看我以前的视频,看看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养老金如何测算)。第七、工龄对医疗保险退休待遇的影响
同样是看参加医疗保险的缴费年限,即医保的工龄,目前的企业职工医疗保险,需要满足一定的缴费年限,退休职工才可以享受医保的退休待遇:即不再缴费,但是享受医保待遇,并每月按照退休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提取医保金发放到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用于看病买药。香不香?
第八、工龄对职工的特殊保护
职工并不总是弱势群体,因为在劳动法中明确规定,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劳动者,用人单位不能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工龄满足特殊保护的条件,你可以炫耀啦!
第九、退休人员每年退休金的调整,也与工龄相关。
近几年来,国家为了让工龄长的退休人员获得更多的实惠,在退休人员工资调整的方面,更加侧重按照缴费年限(工龄)调整基本养老金,也就是所说的长缴长得。
⑧ 工龄对我们来说,有什么用吗
“工龄”不但代表一个人的参加工作时间,还代表着一个人在一个岗位上的奉献。在现实生活中,工龄是十分关键的,工龄不但是一个人的工资待遇,还是一个人的晋升室内空间。工龄长的人薪水会比较高一些,晋升的机遇也会大一些。
说起在企业或是企业中谁的资历高,最先便是看谁的工龄最大,而工龄高的人在工作上也更受人尊重和高度重视,在朋友中的威望和影响力也越高,更受上级领导的重视和仰仗。是集团公司的骨干力量。
⑨ 我想问问事业单位工龄有什么作用
工龄与退休以后退休金的多少,是否有有害工种和特殊工种补助等有很大关系。
工龄主要分3种:
1、一般工龄,又称总工龄,指工人或职员的总的工作年限,在中国,一般工龄曾是确定职工退休待遇的一个条件。
2、本企业工龄,中国又称连续工龄,苏联称不间断工龄,日本称企业工龄,指工人或职员在某一单位(包括经组织批准的调动)连续工作的时间,是一般工龄的组成部分。
3、特定工作的工龄,工人、职员从事某种特定工作、但任某种特定职务或在某种特定部门担任工作的年限。
(9)事业单位确认工龄有什么用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第十章 关于工龄的规定
第三十八条
一般工龄系指工人职员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之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而言。在计算一般工龄时,应包括本企业工龄在内。
第三十九条
本企业工龄应以工人职员在本企业连续工作的时间计算之,如曾离职,应自最后一次回本企业工作之日算起。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在此限:
一、凡经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调动工作者,其调动前后的本企业工龄,均应连续计算。但解放前确因业务需要调动工作具有确实证明者,其本企业工龄,始得连续计算。
二、解放前在本企业工作,曾经被迫离职又回本企业工作者,如有确实证明,经工会小组讨论通过后,并经劳动保险委员会批准,其离职前与回本企业后的工作时间,可合并作本企业工龄计算。
⑩ 工龄有什么作用
“工龄”不仅代表一个人的工作年限,还代表着一个人在一个工作岗位上的贡献。在现实生活中,工龄是非常重要的,工龄不仅影响着一个人的工资水平,还影响着一个人的晋升空间。工龄长的人工资会相对高一些,晋升的机会也会大一些。
在职场中,“工龄”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首先,工龄决定工资。在很多单位中,工龄高的人的基本工资要比工龄低的人多一些,尤其是像教师和国家公务员,工龄对工资的影响非常大;其次,工龄影响晋升。在很多单位中,工龄越高的人越有资历和精力,所以更有机会被提拔升职,毕竟在一个岗位上的工龄越高,经验也越丰富,得到晋升的机会也就更大;最后,工龄代表资历。在一个公司中,工龄越高的人越受人尊重,在公司中地位和身份也越高,在岗位上的工作经验也更丰富,更受领导器重。
三、工龄也是资历。要说在公司或者单位中谁的资历高,首先就是看谁的工龄最高,而工龄高的人在工作中也更受人尊敬和重视,在同事中的声望和地位也越高,更受领导的器重和倚重。是公司的中坚力量。
你觉得工龄对于一个人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