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婚后事业 > 事业单位维修养护单位怎么改革

事业单位维修养护单位怎么改革

发布时间:2022-10-23 06:04:07

1. 环卫正式职工怎么改革 应该这样改!

1、环卫工人是城市的美容师,他们高尚而伟大。但是环卫局不属于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也不属于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环卫行业属于生产经营行业。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环卫所应当逐步取消其事业性质。

2、在我们县城的环卫所享有正式编制的职工都是事业性质身份,他们要么坐办公室,做管理工作。要么就是开大垃圾车,开小垃圾车的都是合同制工人。而真正在大街上扫地的工人都是一些短期合同制工人(一年一签),或者是他们嘴里所说的“临时工”。

3、其实我国劳动合同法就没有“临时工”的法律称谓。一个单位雇佣员工,无论其时间长短,都应该是劳动合同制工人。环卫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量且长期使用所谓的“临时工”,这和其内部“贵族化”的事业编制相比这些所谓的“临时工”就显得“贱民化”了。本来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消灭差别的,可是这种现象却是在制造新的差别。

4、要想彻底改善环卫工人的体制结构,其实就是要把其原有的事业性质身份给取消了。将所有员工都转为企业身份,并且取消“临时工”制度,所有的企业员工都称之为合同制工人。

2. 事业单位改革公路管理机构该怎么定性呢

此次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一是先将现有的事业单位性质确定下来(共分三类,行政执法类、公益服务类、经营类事业单位);

二是根据分类情况,制定不同的改革方案(行政执法类事业单位去向:一是成立行政单位,二是划归到某行政单位成为其内设科室;公益类还是成为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只是要加强公益服务性质;经营类事业单位全部转企成立公司)。

三是查看公路管理机构的职能(没有修路业务的前提下),多数职能为公益服务类,少数职能为行政执法类,所以有可能将行政执法类职能划转出去,成立一个真正的公益性单位。

承担农村公路的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拟订公路养护建议计划并按照批准的计划组织实施属于公益性质;组织养护工程的招投标和发包工作不算是公益;

一般划分标准,有执法权就有行政性质;有经营活动(花钱或挣钱)就有经营性质,没有前两项但这个单位还必须设立就是公益的。

(2)事业单位维修养护单位怎么改革扩展阅读:

事业单位改革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关键要从体制机制入手,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调整和规范政事关系。

2011年4月初,中央已经确定了一张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时间表,共涉及到超过126万个机构,4000余万人。

该表预计到2015年,中国将在清理规范基础上完成事业单位分类;到2020年,中国将形成新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201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发布。

定位及性质

事业单位是我国特殊国情下的特殊产物,它虽然有别于国外的非政府组织(NGO)和所谓的非营利组织(NPO),但是又同它们有着一定的联系。

根据1998年国务院发布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定义,事业单位是指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我国的事业单位就其定位而言,主要具备以下特征:

服务性

事业单位主要分布在科、教、文、卫等领域,是保障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正常进行的社会系统。如教育事业单位,主要功能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和各方面所需要的人才;卫生事业单位,主要功能是保障公民的身体健康,使其享受良好的医疗服务,等等。

缺乏这些服务支持,或服务支持系统不健全,生产力发展就会受到制约,并影响社会稳定。经济愈发展,社会愈进步,对服务功能的要求标准也愈高,范围也愈大。服务性,是事业单位最简明的特征。

公益性

公益性,是由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决定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在一些领域,某些产品或服务,不能或无法由市场来提供,如教育、卫生、基础研究、市场管理等。

为了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就要由政府组织、管理或委托社会公共服务机构从事社会公共产品的生产,以满足社会发展和公众的需求。

我国的事业单位大都分布在公益性领域中,主要从事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有的虽然也从事某些物质产品的生产,但多数不属于竞争性生产经营活动,不以营利为目的。

知识密集性

绝大多数事业单位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知识密集性组织,专业人才是事业单位的主要人员构成,利用科技文化知识为社会各方面提供服务是事业单位的主要手段。

虽然事业单位主要不从事物质产品的生产,但由于其在科技文化领域的地位,对社会进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总之,事业单位作为非政府、非企业组织,有着政府机构和营利性市场主体所不具备的优点。由此可见,改革后的中国事业单位应当是主要从事社会事业和公益事业的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非营利组织。其基本特点是:非政府(也非“二政府”);非企业(也非准企业);非营利(也非变相营利)。

改革背景

有统计称,我国有126万个事业单位,共计3000多万正式职工,另有900万离退休人员,总数超过4000万人。

来自高层的判断认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一些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机制不活。公益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方式单一,资源配置不合理,质量和效率不高。支持公益服务的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监督管理薄弱。

有的事业单位对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追求,偏离了公共服务这个公共机构的基本价值取向。此外,已经形成的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结构在改革中很难被打破,成为事业单位改革的最大阻力。这些问题影响了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通过分类改革加以解决。

“事业单位改革的实质性推进,与‘十二五’时期切实解决与百姓利益直接相关的医疗、卫生、教育等民生难题,以及‘民富’战略相吻合、相呼应。”汪玉凯说。

国家行政学院宋世明教授说,改革后的事业单位,即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成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组织支撑,成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主力军,以实现政府公共服务的核心职能。

3. 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究竟如何改

一、改革,面临两难的处境
现行的养护管理体制是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的。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公路管理体制经过几次上上下下,分分合合。公路养护开始采取由公路部门设立的道班专职养路和半脱产的农民代表工养护结合的体制,后来过渡到以公路部门设立的道班养路为主。公路养护部门作为公路管理机构的附属单位,养护生产按计划作业,养路工人作为国家的专业工人和其他国营企业的工人一样,被国家“统包”下来。
不过否认的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广大养路工人以“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到工作中,这种体制对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改善路况直到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特别是正式加入WTO后,传统的养护管理体制的弊端日益凸显。这些弊端主要有:一是因为公路养护部门是事业单位,实行的是单一主体的统包机制,生产靠计划,经费按人头,大锅饭严重,使公路队伍的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严重缺乏,“等、靠、要”思想严重。二是随着各地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下岗工人的增多,作为事业单位公路的养护部门在很多地方成了"香饽饽",成为一些地方实权人物安置关系户的"热门单位",导致养护部门普遍人员臃肿、超编严重,有限的一点养路费成了人头费,而养护生产方式仍然原始落后,效率低下。三是各地公路部门大多是建、养、管、征一体,既行使部分行政管理职能,又承担具体的公路养护生产任务,政企、事企不分。公路管理部门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就不能对公路养护实施有效的监督,这也和WTO的一些原则相违背。有人说,公路部门是交通行业计划经济遗留的最后壁垒。因此,打破这种和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体制已经成为形势所迫和大势所趋。
但改革又是一场艰辛的革命,牵涉到职工利益的调整。特别是公路职工,长期在计划经济的“安乐窝”里生存,迎接挑战和搏击市场的能力相当弱,再加上公路部门并没有像有些国有企业面临破产倒闭的境地,改革还没有到燃眉之急。所以推行改革可谓困难重重。这些阻力和困难主要有:
第一,缺少政策指导。这些年来,我们国家国企改革轰轰烈烈,而事业单位的改革相对滞后。尽管人事部出台了几个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但这些意见主要是针对科、教、文、卫等部门,而且主要针对人事制度方面。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国家并没有明确的方针政策。交通部部长张春贤在今年的全国交通厅局长会议上指出:“在养护机制改革上,全国不搞一刀切,鼓励多种实现形式。”这体现了交通部在改革方面慎重的态度,同时也使改革缺少明确政策。改革就像摸着石头过河,要做到既不使国有资产流失,又能有利于改制企业发展和员工利益的保障,就需要在体制机制上大胆创新。

4. 事业单位改革步骤

事业单位改革会安装分类属性不同进行,自主事业、差额拨款类的会陆续进入改革的步伐。


事业单位按拨款方式划分为三大类,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自主事业单位。

5. 事业单位改革后公路养护会被改成什么

我觉得跟行政这块肯定是搭不上边的,要改也是路政的改为行政。而且也不大可能改为企业,因为现在这些公路段,很多就是由企业改过来的,而且公路养护本来就是全额拨款的单位,自收自支不科学。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强化其公益性,事业单位本来就是以提高公共服务为主的,所以我觉得应该改不改都不会有什么变化。

6. 公路养护改革原事业编制人员会变成企业编制吗

摘要 您好亲,很高兴为您服务!公路养护改革原事业编制人员一般会变成企业编制的

7. 事业单位如何改革

事业单位的改革分三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就是履行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转立为行政单位。这部分唯数不算是很多。但是在一些行政机关中确实有一些行政跟事业的混编混岗的现象。改革会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在实际的改革过程中,一些地区采取了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在单位性质改变的同时个人的身份状态会继续延续,保证有效地平稳地推进改革!

8. 公路养护人员怎么改革

法律分析: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坚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并重的原则,明确各级政府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强化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管理养护职能,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稳定的养护资金渠道,加快公路养护市场化进程,促进农村公路持续健康发展。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立符合我国农村实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和运行机制,保障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和正常使用,实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正常化和规范化。

法律依据:《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 农村公路原则上以县级人民政府为主负责管理养护工作,省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组织筹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监督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结合当地实际,对有关地方政府及其交通主管部门管理养护农村公路的具体职责作出规定。

(一)省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负责制订本地区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编制下达农村公路养护计划,监督检查养护计划执行情况和养护质量,统筹安排和监管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指导、监督农村公路管理工作。

(二)县级人民政府是本地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其交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管理养护工作。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实施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编制农村公路养护建议性计划,筹集和管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监督公路管理机构的管理养护工作,检查养护质量,组织协调乡镇人民政府做好农村公路及其设施的保护工作。

(三)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所属的公路管理机构具体承担农村公路的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拟订公路养护建议计划并按照批准的计划组织实施,组织养护工程的招投标和发包工作,对养护质量进行检查验收,负责公路路政管理和路权路产保护。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没有设立专门的公路管理机构的,可委托省级或市级公路管理机构的派出(直属)机构承担具体管理工作,不宜另设机构。

(四)乡镇人民政府有关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保护以及养护资金筹措等方面的具体职责,由县级人民政府结合当地实际确定。经济条件比较好

9. 此次事业单位改革,环卫处、市政管理处、园林处、公交这些单位会继续保留事业还是会改成企业

环卫处、市政管理处、园林处、公交这些单... 这些都属于公共生产范畴,应由政府提供,继续保留正常,而且以公民所纳的税款作为公民对他们的报酬。
《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事业单位将被分类改革,事业单位将按社会职能划分为行政、经营生产、公益三类,并实现各自的转型。
1、对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型为行政机构;
2、对从事生产营业活动的,逐步将其转为企业;
3、对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将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是指将现有事业单位按照社会功能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
对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为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将其转为企业;对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将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

阅读全文

与事业单位维修养护单位怎么改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全国哪个地方国营经济发达 浏览:143
体彩有多少钱用于体育事业 浏览:268
上海哪些艺校美女多 浏览:996
美女用什么手机好 浏览:603
爱情小金库怎么开通 浏览:766
二次婚姻如何协议 浏览:1001
三圈排查表的身体健康状况写什么 浏览:925
中国导盲犬事业用英语怎么说 浏览:852
事业单位社保都交哪些 浏览:836
怎么写老师讲故事 浏览:759
张晋婚姻现状如何 浏览:362
忠于职责的故事有哪些 浏览:115
海水素食经济鱼类有哪些 浏览:574
幸福人总部电话是多少 浏览:818
临沂市的经济房怎么申请条件 浏览:565
三十多岁健康的男人多少斤 浏览:862
你长这么大最幸福的时刻是什么 浏览:913
李现的故事是什么 浏览:885
如何判断婚姻衰败 浏览:340
有没有哪些纯洁爱情的故事 浏览: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