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事业编制和行政编制有什么区别
业编制和行政编制的区别:
1、级别不相同
在行政编制就是国家公务员,是有级别的。如你第一年是科员,可能是最低一级的,你几年以后当了科长,就是股级。再几年以后当了局长,就是局级。你如果是行政编制,那你就是“走”级别的。而事业编制,名义上是国家干部,实际上还是工人身份,“走“的是职称,比如你几年以后是初级工,几年以后是中级工,几年以后是高级工。
2、身份不相同
进入行政编制的意味着你是国家公务员,如通过了选调生考试就是国家公务员。国家公务员享受着国家的各种法定待遇,如医疗、晋级等。事业编制是事业单位编制的总称,像学校就是典型的事业单位。事业编制不一定要求是公务员,而进入行政编制的要求是必须要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
3、退休后待遇不相同
公务员不用交养老金,所以退休后差别还是比较大的,如果是你是事业单位的,那你每个月发的工资中,会扣除养老金。而公务员不用扣。在部队同样级别,工资待遇基本相同。转业以后,因编制不同,待遇可能就会相差很大了。
B. 参公的科员与事业编制的中级职称,有哪些区别
先说相同点。
首先,参公人员和普通事业人员都使用事业编制,编制性质是一样的;其次,参公人员和普通事业人员(主要指公益一类)的工资待遇都由国家财政供养,按照相应标准核发,也就是说都是吃公家饭的人;第三,参公人员和普通事业人员现在都需要参加统一考试才能入编,入职后都能晋升担任领导职务,且可以相互交流。
不同之处也有几点:
第一,编制相同,工资待遇不同。参公人员虽然和普通事业人员一样都使用事业编制,但是不执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而是按照公务员法管理,享受公务员同等待遇。比如车补、年终绩效等,参公人员有,而普通事业编没有。因此名义上虽然普通事业编中级职称工资待遇相当于正科水平,一般情况下要比参公的科员要高很多,实际上算上年终绩效、车补等收入,参公的科员并不比普通事业中级人员少,甚至有的地方可能还超过中级职称人员。这是参公人员相对普通事业中级人员最明显的区别。
第二,编制相同,晋升空间不同。参公人员执行公务员法,因此有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如果单位平台高,比如是在市级以上机关,那么毫无疑问参公科员的发展空间会比普通事业人员大,哪怕后者已经取得中级职称。而如果参公人员所在单位的层级比较多,比如是县乡机关,那么反过来可能普通事业编中级职称更有优势,毕竟其已经相当于正科工资待遇,下一步还有机会晋升副高,而参公科员想要拿到副处的四级调研员,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第三,编制相同, 社会 地位不同。事业单位之所以能参公,是因为具备一定的行政执法职责。换言之,在参公单位工作,因为掌握执法资源, 社会 地位普遍要比只提供公益服务的公益类事业单位要高。这是个人一些隐形福利息息相关的。更直白点说,参公人员可能更实惠。这是参公单位的优势所在。
工资待遇不一样,参公和公务员一样,公积金高,每年有绩效工资。事业编没有。
干过机关事业人事工作十几年的人来说下,单纯从工资比,中级职称应该比参公科员高一些,一般来说中级职称工资与正科工资大体相当。参公后只能走职务和职级了,如果是基层的单位,职务天花板很低,有可能一辈子都是科员。但如果是省级直属单位,职务天花板高些,可以当到处级也不一定。举例说,县里的一个参公单位,单位领导才是科级,下面普通干部只能是科员。但一般基层人多一些的事业单位多少也会有些副高和正高的岗位,所以走职称还是有点盼头的,虽然也很难,但总比一辈子科员强。所以要看是哪一层级的参公单位,看看自己单位是什么级别建制的,是处级还是科级,级别越低走职称相对好些
C. 教师编制和职称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区别
教师编制需经过教师招聘考试,这个考试是有正式事业单位编制的,也就是一般公办学校的正式教师就是“带编教师”,在各级各类教育部门中,编制教师招聘是“凡进必考”的,是公开选拔优秀教师的一种人才录用形式。
职称是本人的专业技术水平,分为三级、二级、一级、高级和正高级。
教师职称的评定原则上跟教师编制是没有关系的。编制外教师原则上是可以参加教师职称评定的。但是每一所学校都会考虑到职称评定时的名额问题,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是可以的,但是在名额紧张的情况下,编制外教师是有可能无法参加的,编外教师跟编制教师比起来,评职称相对比较困难。
D. 公务编和事业编有什么区别
公务员和事业编两者区别很大,下面简要的从几个方面来说一下区别:1.身份性质不同:公务员的身份是行政编,事业单位人员的身份是事业编,行政编的数量占少数部分,事业编则包括教师、医生等数量庞大的群体。2.职业稳定性不同:公务员不用交失业保险,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交失业保险。同时,事业编实行合同聘用制,签订劳动合同,而同等条件下,公务员则不用签订劳动合同,也就是说当前的额制度下,事业编与企业职工一样存在失业的风险。3.工资待遇不同:公务员有车贴,事业单位的没有,有部分地区公务员有年终奖,事业的也没有。还有就是事业编实行绩效工资制,未来改革的方向也会向企业的工资管理制度靠拢,个人绩效与工资相挂钩,而公务员则不会面临这样的工资变动。4.职业发展不同:公务员可以提拔晋升,而且当前公务员实行职级过度,工作满一定年限可以享受科级待遇,而事业编只能靠职称涨工资,很多人穷尽一生都是初级职称,与同龄的公务员相比差别很大。5.考试难易程度不同:公务员考试考申论与行测两门,而部分地区的事业编考试只要考一张试卷吗,里面融合了申论、行测的内容,但是内容相较于公务员考试要简单些。
E. 事业编制跟职工的区别是什么
事业编制跟职工的区别大了去了 事业编制基本等同于公务员 他的福利待遇参考的就是公务员 而且有事业编制的人不犯原则性错误是不会失业的 职工就没啥福利了 而且随时可以叫你下岗
F. 事业编制有几种划分,又有什么区别
事业单位编制中一般包括三类人员:
一、管理人员,也称职员,如单位负责人,行管人员,从事单位管理工作;
二、专业技术人员,就是拿职称工资的人员,如正高、副高、中级、助理、技术员等;
三、工人,从事单位后勤或其他辅助性工作,分技术工和一般工,如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和普通工。
区别:
1、工资:三类人员执行事业单位三类不同的工资(职员工资、职称工资和工人工资)标准。
2、性质: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一般都是干部性质,工人是工人性质。
3、在医疗服务标准上,包括住院条件、用药等级、医药费的报销比例等等方面,干部都比群众高。
4、在养老标准上,干部比群众高出许多,而且干部级别越高,这种差距也就越大。例如,达到一定级别的干部可以享受离休待遇,而且有政府专设的老干部局为其服务。
(6)职称和事业编有什么区别扩展阅读
事业编制单位等级
一、管理岗位:
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根据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确定。
事业单位现行的部级正职、部级副职、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一到十级职员岗位。
根据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和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设置事业单位各等级管理岗位的职员数量。
二、技术岗位:
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等因素,根据现行专业技术职务管理有关规定和行业指导意见确定。
专业技术高级岗位分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的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的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其中十三级是员级岗位。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区分正副高的,暂按现行专业技术职务有关规定执行,具体改革办法结合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另行研究制定。
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以及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根据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和行业特点,以及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实行不同的结构比例控制。
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1:3: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在总结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优化结构、合理配置的要求,制定本地区、本部门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以及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结构比例控制的标准和办法。
各级人事部门及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要严格控制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严格控制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总量,事业单位要严格执行核准的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
专业技术一级岗位是国家专设的特级岗位。
G. 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评出的职称有区别吗
没有区别,你在普通企业获得的中级职称到了事业单位也是有用的,应该按照中级职称的级别享受应有的待遇。
职称获取方式有两种:以考代评、职称评审。两种方式都是通过社会保障和劳动部经过考试和相关的评判标准颁发的,所以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评定标准是一样的。不管你是教师、工程、经济、会计、统计、卫生系列职称或者其他职称,取得之后在无论在企业还是事业单位都是能被认可的。
(7)职称和事业编有什么区别扩展阅读:
中级职称申报条件
博士研究生毕业的话,经考核合格,可直接评为中级职称,硕士研究生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三年以上,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六年以上,以及其他符合评定条件人员。
职称级别
高校教师、新闻、科学研究、出版、教练员、翻译、艺术系列、律师、公证系列(专业)设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助理级4个级别,中小学教师设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助理级、员级5个级别。
H. 事业编制和行政编制有什么区别
事业编制和行政编制有着身份、级别、待遇的区别。具体如下:
1、身份不相同
一般而言,国家公务员都是行政编制。享受国家的各种法定待遇。事业编是事业单位编制的简称,一般都是事业单位,一般医院、学校、一些政厅就是典型的事业单位。无论是行政编还是事业编都是需要考试进入。
2、级别不相同
在行政编制就是国家公务员,是有级别的。而事业编制,名义上是国家干部,实际上还是工人身份,评定的是职称。
3、退休后待遇不相同
公务员不用交养老金,所以退休后差别还是比较大的,如果是你是事业单位的,那你每个月发的工资中,会扣除养老金。而公务员不用扣。
4、机构性质不相同
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机构,与公务员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国家会对这些事业单位予以财政补助。事业单位不属于政府机构,一般情况下国家会对这些事业单位予以财政补助,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信访局)、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交通局),还有一种是自主事业单位(医院),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
(8)职称和事业编有什么区别扩展阅读:
事业编制,是指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
实施单位是科研单位、教育单位、文化单位,新闻、广播、出版单位,卫生单位,体育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农业、林业、水利和气象单位,社会福利单位,环境保护单位、交通、城市公用等其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列入事业编制的单位,其工作人员的工资和活动经费的开支渠道除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外,还有部分事业单位的经费,采取自收自支,差额补贴等办法。
行政编制是国家机关编制管理部门根据宪法和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所确立的组织原则,根据行政部门的结构、职能和工作量下达的工作人员的编制额度。是国家对行政机关的规模实行宏观控制的手段,编制额度具有法律效力,公务员的录用和转任均受其约束。
工作人员的工资和日常办公经费,由行政经费开支,执行国家职能及政治体系管理职能的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党派机关、政协机关、人民团体所使用的人员编制,列为国家行政编制。行政编制是人员编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类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