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 单位性质中的 基本保障和定额、定项和零补助的区别是什么啊
基本保障就是指基本工资由财政一般预算拨款全额供给,定额、定项补助是指政府财政部门通过一般预算拨款(补助)对该单位每年按照固定数额或者固定项目。
基层党组织活动经费列入单位经费预算,保障工作需要。开展重大活动时,专项经费拨付及时到位。严格执行机关单位财务管理有关制度,活动经费和专项经费管理使用规范。
有制度的 “六有”标准规范建设。配备 “云岭先锋”党建书架,配套党报党刊并及时更新。室内上墙制度一般为组织架构、岗位职责、党内生活等基本制度。公开栏、宣传栏设置规范,内容简单明了、党内信息公布及时。
(1)事业单位定额补助是什么性质扩展阅读
定额补助在确定地方预算时,对好支大于收所出现的逆差,确定一个中央补助的固定数额,此后具体执行中一般不再变动。
这种定额补助的办法可以在一年订或者在一年确定补助定额后在今后几年内固定不变。地方政府多收可以多支,是带有包干性质的补助。
② “核定收支、定额补助的事业单位”是否等同于以前的“全额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工资和退休后有没有保障
“核定收支、定额补助的事业单位”不是“全额财政拨款”事业单位,是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但是事业单位有许多类型,最常见的,公办学校是“全额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公办医院大多数是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你说的“全额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应该是目前除了“公务员”外最好的一种选择了”,我极不认同,具体原因太多和太复杂。只要是编制内人员,工资和退休待遇肯定有保障,不过保障的层次和级别又是千差万别了,这个不可能说清楚的,即使是同一个事业单位的不同岗位和不同身份人员,都会有差别。我说一个大家传统观念上的好坏排序吧:公务员、参公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全额、差额、自收自支),在人员调动上来说,这几种性质单位的人员,可以从左到右调动,但是不能从右到左。
③ 什么是定额补助事业单位
定额,顾名思义,是按照一定的额度予以补助;定向,不对,应该是定项,是对某一个项目补助。定项补助的实质,是对事业单位负责的某项事业的补助,不针对人员福利。而定额补助,则应包括人员福利和办公经费在内。
④ 事业单位全额补助和适当补助哪个好
全额补助好。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其经费来源全部由财政全额拨款,包括人员的工资、社会保险、办公经费等全部来源财政开支。这种单位公益性质更为明显,属于公益一类的事业单位,本身不参与经营活动,不产生经济收益,一般为单纯的履行政府职能或者是执法部门。其它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主要有图书馆、文化馆、档案局、文化中心、公园、绿化站、城肥所、环卫处、疾控中心、防治站等。
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其经费来源全部由财政全额拨款,包括人员的工资、社会保险、办公经费等全部来源财政开支。这种单位公益性质更为明显,属于公益一类的事业单位,本身不参与经营活动,不产生经济收益,一般为单纯的履行政府职能或者是执法部门。
其它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主要有图书馆、文化馆、档案局、文化中心、公园、绿化站、城肥所、环卫处、疾控中心、防治站等。财政补助收入和预算外资金收入应首先用于工资等人员支出以及必不可少的业务和设备购置开支。必须指定支出用途的,财政部门在核批事业单位收支预算时,应予以明确。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中要严格控制各项支出。各项支出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部门财务规章规定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不得随意改变资金用途和支出规模。财政补助收入和预算外资金收入有指定用途的,应按规定的支出项目开支。
机关事业单位的在编工作人员,其经费渠道分为三种:
1.全额补助,又称全额拨款。
2.定额补助,又称差额拨款。
3.经费处理,又称自收自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八十条公务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地区附加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岗位津贴等津贴。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住房、医疗等补贴、补助。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称职的,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年终奖金。公务员工资应当按时足额发放。
第八十一条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应当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国家实行工资调查制度,定期进行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的调查比较,并将工资调查比较结果作为调整公务员工资水平的依据。
⑤ 什么是定额补助事业单位
大体可以分为"全额拨款"、"参公(即参照公务员)"、"财政补贴"、"自收自支"四类。
事业单位是以政府职能、公益服务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单位、非公益性职能部门等。它参与社会事物管理,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宗旨是为社会服务,主要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
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机构,与公务员是不同的。大体可以分为"全额拨款"、"参公(即参照公务员)"、"财政补贴"、"自收自支"四类。
全额拨款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也称为全供事业单位,也就是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是其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的一种管理形式。 这种管理形式,一般适用于没有收入或收入不稳定的事业单位;如学校、科研单位、卫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业单位,即人员费用、公用费用都要由国家财政提供。采用这种管理形式,有利于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收入进行的管理和监督,同时使事业单位的经费得到充分的保证。
财政补贴
财政补贴又称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按差额比例,财政承担部分,由财政列入预算;单位承担部分,由单位在税前列支,如医院等。
差额拨款单位的人员费用由国家财政拨款,其他费用自筹。这些单位的人员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为60%,非固定部分为40%。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差额拨款单位要根据经费自主程度,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办法,促使其逐步减少国家财政拨款,向经费自收自支过渡。 乡镇医院的差额拨款一般落不到实处,医院自身没有多少收入,不利于人民的身体检查和疾病治疗以及基层医院内部人员的稳定。希望政府部门能出台相关措施来解决此类问题。
自收自支
自主事业单位又称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作为事业单位的一种主要形式,由于不需要地方财政直接拨款,因而一些地方往往放松对它的管理,造成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有不断膨胀的趋势。
参公(参照公务员)
"参公(即参照公务员)"是一些涉及国家安全,对政策和经济管理工作有明确辅助作用,以及明显以社会公益性为属性的事业单位。
⑥ 财政补助事业单位是什么性质
摘要 财政补助事业单位又称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财政承担部分资金,由财政列入预算;单位承担部分资金,由单位在税前列支,如医院等。差额拨款单位的人员费用由国家财政拨款,其他费用自筹。
⑦ 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 单位性质中的 基本保障和定额、定项和零补助的区别是什么啊
摘要 亲,基本保障就是指基本工资由财政一般预算拨款全额供给,定额、定项补助是指政府财政部门通过一般预算拨款(补助)对该单位每年按照固定数额或者固定项目。
⑧ 请问核定收支,定额补助的事业单位是个什么情况 我指的属于财政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还是自收自支性质
分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其中地方财政一般又有省(自治区)、市、县(市)、乡(镇)分级,省属财政全额补助事业单位,是棣属于省一级的非营利事业性质单位,有一定的事业收入,其人员经费、科研经费、公用经费等全额由省财政全额拨款补助,其科研事业所得收入也全额上缴省财政。
如果是差额补助事业单位,其事业收入比较固定,财政部门按照事业计划每年核定该单位的收入和支出,收不抵支部分由财政定额(差额)补助。
有时中央政府对有条件补助再加上其他规定,如不仅规定中央补助的特定用途,还要求地方政府有一定金额的配合补助金作为特定支出。这实际上是中央政府出钱,地方政府办事。
如果组织得合理,这种补助是一种中央对地方进行调控的间接手段,能加强中央政府的统领导能力。另一类称为无条件补助,是指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补助金不规定其具体用途,也没有规定配套支出要求的转移支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