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事业结余是什么意思
事业结余是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除经营收支以外的各项经常收支相抵后的余额。
事业结余的多少说明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过程中收支相抵的程度,计算公式为:事业结余=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其他收入-事业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拨出经费-上缴上级支出-结转自筹基建-销售税金(非经营业务)。
事业单位的结余按资金用途不同分为:经常性收支结余和专项资金收支结余。经常性收支结余按资金获得 渠道不同又分为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
年度终了,事业单位事业结余不管盈利还是亏损,皆转入结余分配。
而经营结余通常应当转入结余分配,但如为亏损,则不予结转。
2. 结余是什么意思
结算后余下:这个月~二百元钱。
结余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jié yú,意思是结算后的剩余。
简介
结余属于会计术语,指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各项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一般指在年底、月终等进行结账时的核算结果。
事业单位的结余按资金用途不同分为经常性收支结余和专项资金收支结余。经常性收支结余按资金获得渠道不同又分为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
3. 月结余是什么意思
上月结余就是指事业单位在上月各项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
如:,顺昌县双溪街道城东村,2012年上月村财现金总收入为49176.2元,上月结余995.23元,总支出为50132.01元,本月结余39.42元。
事业单位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各项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一般在年终结账时一次性核算。
实际工作中,有的单位年终核算时制作会计凭证不是将收入和支出结转“结余”科目,而是将收入和支出相对转,结余或透支挂往来款项,从而使做出来的财务报表虽然收支平衡,但实际上财务报表不能正确、完整地反映核算单位收支及结余的真实情况。
(3)事业单位结余资金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事业单位结余会记核算
事业单位的结余按资金用途不同分为经常性收支结余和专项资金收支结余。经常性收支结余按资金获得渠道不同又分为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
(一)事业结余的核算“事业结余”科目核算
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除经营收支以外各项经常收支相抵后的余额。贷方登记收入转入数,借方登记支出转入数。本科目平时一般不核算,只在期末(一般在年末)转账时,将“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事业收入”、“其他收入”等科目余额转入本科目贷方 。
(二)经营结余的核算“经营结余”科目核算
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各项经营收入与其相对应支出相抵后的余额。本科目平时一般不核算,只在期末(一般在年末)转账。应将“经营收入”科目余额转入本科目,借记“经营收入”科目,贷记本科目;将“经营支出”、“销售税金”等科目余额转入本科目,借记本科目,贷记“经营支出”、“销售税金”科目。
参考资料:网络——结余
人民网——顺昌村务公开制度 给集体"三资"装上三道安全阀
4. 结余是什么意思。支出是什么意思
1、结余属于会计术语,指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各项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一般指在年底、月终等进行结账时的核算结果。
2、支出(payment),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获得另一项资产、为清偿债务所发生的资产的流出。如企业为购买材料、办公用品等支付或预付的款项。
为偿还银行借款、应付账款及支付账款或支付股利所发生的资产的流出;为购置固定资产、支付长期工程费用所发生的支出和生活中的消费支出。
(4)事业单位结余资金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会计核算
事业单位的结余按资金用途不同分为经常性收支结余和专项资金收支结余。经常性收支结余按资金获得渠道不同又分为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
(一)事业结余的核算“事业结余”科目核算
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除经营收支以外各项经常收支相抵后的余额。贷方登记收入转入数,借方登记支出转入数。本科目平时一般不核算,只在期末(一般在年末)转账时,将“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事业收入”、“其他收入”等科目余额转入本科目贷方。
(二)经营结余的核算“经营结余”科目核算
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各项经营收入与其相对应支出相抵后的余额。本科目平时一般不核算,只在期末(一般在年末)转账。
应将“经营收入”科目余额转入本科目,借记“经营收入”科目,贷记本科目;将“经营支出”、“销售税金”等科目余额转入本科目,借记本科目,贷记“经营支出”、“销售税金”科目。
本科目贷方余额为实现的经营结余,如为借方余额,则为经营亏损。年度终了,单位应将实现的经营结余全数转入“结余分配”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支出分类
一类为偿付性支出;一类为耗费性支出。
前者主要为清偿各种债务,与产品生产成本不发生联系,不作为生产性费用;
后者与产品生产成本相关,或迟或早都将转化为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资本性支出的特点是它的效益将长于一个会计期间,因此,在发生时,先将其资本化。
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将其中一部分转化为本期费用;收益性支出则不同,它是为一个会计期间而发生的,其未来的经济利益已在一个会计期间内耗费掉,可以全额、如数作为本期费用。
5. 资金结余率什么意思
结余资金是指同各级财政有缴拨款关系的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在预算年度结束时,尚未列支出的财政拨款资金。
结余资金管理是指各级财政部门,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通过制定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管理办法,对财政拨款专项结余和净结余资金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
“资金结余”有几种情况:
(1)事业单位,资金结余是财政拨款或专项拨款使用后,未使用完的部分,通常叫资金结余。
(2)企业单位,资金结余是指某项目或工程,预算与实际差额,也可称为结余
(3)会计账簿,货币资金,收入-支出,有的人也称其为资金结余。例如,现金:收入100,支出50,结余50
资金消耗率=消耗的资金/资金用量
拓展资料:
结余流量是什么意思?
流量不清零(结转流量)是指基础资费套餐内流量或流量月包套餐当月没有使用完流量结转次月,结转仅限次月前使用完,次次月清零,以此类推。
如果在查询当月流量中有结转流量那是上月基础资费套餐内流量或流量月包套餐当月没有使用完流量结转本月。
注意赠送流量或兑换流量或流量加油包不在流量不清零范围,仅限当月使用次月清零。
结余和节余怎么区别?
主要区别是,意思不同、基本解释不同、应用不同,具体如下:
一、意思不同
1、结余
意思是结算后的剩余。
2、节余
意思是因节省而余下。
二、基本解释不同
1、结余
属于会计术语,指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各项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一般指在年底、月终等进行结账时的核算结果。
2、节余
①、因节省而剩下的钱或东西。例如:伙食节余。
②、因节省而余下。
三、应用不同
1、结余
①、事业单位结余
事业单位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各项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一般在年终结账时一次性核算。
②、会计核算
事业单位的结余按资金用途不同分为经常性收支结余和专项资金收支结余。经常性收支结余按资金获得渠道不同又分为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
2、节余
因节约而剩下。亦指节余的钱或东西。
引证解释:《解放日报》1984.4.19:“工程造价由承包单位一次包死,亏损自负,节余归己。”
会计核算
事业单位的结余按资金用途不同分为经常性收支结余和专项资金收支结余。经常性收支结余按资金获得渠道不同又分为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
(一)事业结余的核算“事业结余”科目核算
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除经营收支以外各项经常收支相抵后的余额。贷方登记收入转入数,借方登记支出转入数。
本科目平时一般不核算,只在期末(一般在年末)转账时,将“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事业收入”、“其他收入”等科目余额转入本科目贷方。
6. 结余和节余怎么区别
主要区别是,意思不同、基本解释不同、应用不同,具体如下:
一、意思不同
1、结余
意思是结算后的剩余。
2、节余
意思是因节省而余下。
二、基本解释不同
1、结余
属于会计术语,指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各项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一般指在年底、月终等进行结账时的核算结果。
2、节余
①、因节省而剩下的钱或东西。例如:伙食节余。
②、因节省而余下。
三、应用不同
1、结余
①、事业单位结余
事业单位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各项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一般在年终结账时一次性核算。
②、会计核算
事业单位的结余按资金用途不同分为经常性收支结余和专项资金收支结余。经常性收支结余按资金获得渠道不同又分为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
2、节余
因节约而剩下。亦指节余的钱或东西。
引证解释:《解放日报》1984.4.19:“工程造价由承包单位一次包死,亏损自负,节余归己。”、
7. 结余结转是什么意思
账面上收支相抵(含上年结转的)后的那部分,要区别有没有特定用途的,有特定用途的是结转,没有的是结余。
举个例子:
会计科目上有收支余这个说法,就比如你今年赚了10万,花了9万,余的1万块表面看起来可以放心的存进银行吃利息了,这应算作结余,但你突然想起来你还要给女朋友8000块钱买衣服,那这8000块钱就是结转,你必须要支出去而且只能这么支出的,剩下2000才是结余,是你可以自己想怎么干怎么干的。
从字面理解可以帮助你区别,余下来的,一般是你能自由支配的,转下来的,其实说明是上年没干完,今年要继续干的,还不能作为“余”。
8. 结余金额是什么意思
根据《基本建设财务规则》第四十七条,结余资金是指项目竣工结余的建设资金,不包括工程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资金。结余资金是指同各级财政有缴拨款关系的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在预算年度结束时,尚未列支出的财政拨款资金。
结余和节余的区别
第一,参考不同
1.结余:结算后剩余。
2.节余:因储蓄而剩余。
第二,侧重点不同
1.结余:一般指年末、月末的会计结果。
2.节余:既可以做动词,也可以做名词。作为动词,表示因为节省而剩下的东西。
第三,引用用法不同
1.结余:鲁迅:但是,由它去罢,好在‘开审’时总会结帐的。
2.节余:《解放日报》:工程造价由承包单位一次包死,节余归己,亏损自负。
第四,应用不同
1.结余
1)事业单位结余
事业单位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支相抵后的结余,一般在年末核算一次。
2)会计
资金专项,根据资金的不同用途将事业单位收支分为经常性收支和经营性收支,资金根据不同的准入渠道将事业单位收支分为经营性收支和经营性收支。会计计量属性可以看看。
2.节余
所剩无几。也指积蓄的钱或者东西。
结余,比如每个月底工资还剩500元,就可以变成结余500元。
节余,比如你计划每月住1000元,但最后花了800元,你就存了200元,比计划少了200元,和月底还剩多少钱没有关系。
结余资金和结转资金之间的差异
1.不同定义:结余资金是指结算后的当年剩余资金,即因预算工作目标完成或某种原因终止而导致的当年剩余资金。一般指收支相抵后的余额,即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的部分;结转资金是指本年度已经落实但未完成的财政拨款资金,或者由于某种原因尚未落实,需要在下一年度按原定用途继续使用的,即结算期内因工作目标尚未达到而暂时未用完的资金,也可以说是余额中有专项用途需要继续安排使用的资金。
2.结算对象不同:结余资金是支出预算工作目标已完成或因某种原因终止的结算结果。结转资金是工作目标未完成的结算结果;
3.下一年的使用情况就不一样了:结转的资金是下一年需要按原定用途使用的资金。结转的资金原则上不调整用途,按原用途预算结转下年继续使用;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剩余的资金不再是继续按原定目的使用的资金。根据预算管理的有关规定,一般要收回国库,用于编制下一年度的部门预算,统筹使用。
4.支出内容不同:项目支出结余资金指项目支出结余资金,基本支出无结余资金。结转资金包括结转资金基本支出和结转资金。
9. 什么是结余什么是超支
结余属于会计术语,指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各项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一般指在年底、月终等进行结账时的核算结果。
事业单位的结余按资金用途不同分为经常性收支结余和专项资金收支结余。经常性收支结余按资金获得渠道不同又分为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
事业结余是事业单位各项非经营业务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即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和其他收入之和减去拨出经费、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销售税金(非经营业务)、对附属单位补助、结转自筹基金建等支出后的余额;经营结余是指事业单位经营收支相抵后的余额,即事业单位经营收入减经营支出、销售税金等支出后的余额。
一 结余属于会计术语,指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各项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一般指在年底、月终等进行结账时的核算结果。
二 超过收入或预算收入的,就叫超支。
如你家庭的月收入共只有5000元,你用了5800元了,本月你家庭就算是超支800元了。
再如你家庭伙食费每天计划支出100元,而今天因某原因,买了120元的菜都吃完了,那就是比计划超支了20元。
支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获得另一项资产、为清偿债务所发生的资产的流出。如企业为购买材料、办公用品等支付或预付的款项。 为偿还银行借款、应付账款及支付账款或支付股利所发生的资产的流出;为购置固定资产、支付长期工程费用所发生的支出和生活中的消费支出
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各项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它是单位经营成果的综合反映,也是考核单位财务收支最重要的指标。按照国家对事业单位实行的“核定收支、定额或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原则,事业单位的结余,除实行预算外资金结余上缴办法的预算外资金结余外,全部留给单位下年度继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