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事业单位编制分为几种
事业单位编制分为四种,分别是:全额拨款事业编、差额拨款事业编、自收自支事业编、参公事业编。
一、全额拨款事业编
这类事业单位是全供事业单位,也就是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是其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的一种管理形式。这种管理形式,一般适用于没有收入或收入不稳定的事业单位,如学校、科研单位、卫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业单位,即人员费用、公用费用都要由国家财政提供。采用这种管理形式,有利于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收入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督,同时,也使事业单位的经费得到充分的保证。
二、差额拨款事业编
财政核拨补助:即财政核补,也就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一般包括医院等有收入的又承担政府社会职能的单位;自收自支管理的事业单位,现在很少了,主要是一些原来国有企业的行业主管局,现在企业大部分改制了,他们的职能淡化了,但是他们的人还属于事业编制。
三、自收自支事业编
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作为事业单位的一种主要形式,由于不需要地方财政直接拨款,因而一些地方往往放松对它的管理,造成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有不断膨胀的趋势。
四、参公事业编
参公事业单位作为一种特殊的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其与行政机关和一般事业单位的区别和联系。对于参公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来说,二者编制管理不同,但是实行相同的人事管理制度,即公务员制度。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其编制仍然在事业编制序列,然而却按照公务员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⑵ 事业编如何分类
1、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按编制类型来分,可以分为全额事业单位、差额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其中全额是指人员经费、工资福利等由财政全额供养的单位,差额单位和自收自支单位都具备一部分或者全部的生产经营职能,可以部分或者全部自给。在事业单位改革中,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要进行转型,将承担的公益服务职能,整合到其他事业单位,将承担的生产经营、收费、中介等职能,推向社会,参与市场自由竞争。《机构编制法》颁布之后,除法律规定的编制类型外,不允许使用自收自支、自定、自筹类编制。
2、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规定的分类,事业单位可以分为行政类事业单位、公益类事业单位、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行政类事业单位,是指完全、主要或者部分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目前省市县三级此类事业单位正在改革,要求将其承担的行政职能,全部划归行政机关行使,承担的公益服务职能保留,按其职能性质进行整合。
公益类事业单位,又分为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改革要求,将其承担的生产经营、中介、收费等职能剥离,改制为企业运营,将其承担的公益服务职能进行整合。今后,事业单位实行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只承担公益服务职能。
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是指其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可以由市场代替。这类事业单位全面改企,机构撤销,使用的事业单位收回统筹使用,自收自支和自定自筹类编制撤销。正式职工和退役军人分流到其他事业单位任职,人事代理、合同工、劳务派遣工等合同制管理人员自主择业。
3、按管理权限划分,事业单位又可以分为党委直属事业单位、政府直属事业单位、行政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以及行政部门的内设机构、事业单位的下属事业单位等。
4、按级别不同,又可以分为省直、市直、县直事业单位,乡镇的七站八所等。
5、按财政状况,还可以分为财政独立的事业单位,财政未独立的事业单位。
6、按是否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又可以分为法人事业单位,非法人事业单位。
7、事业单位受机构个数和职能限制,各地成立的事业单位中,省、市级别的基本相似,县区比较复杂,有的多有的少,有的单独成立,有的职能整合成立综合中心,并不要求一一对应。
更多信息,请搜索日照中公教育网站查看
⑶ 事业编制有哪些呢
事业编包括的职业:
1、教育事业单位;
2、科技事业单位;
3、文化事业单位;
4、卫生事业单位;
5、社会福利事业单位;
6、体育事业单位;
7、交通事业单位;
8、城市公用事业单位;
9、农林牧渔水事业单位。
编制分类:
1、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但须参加公务员考试;如设区市的城管。
2、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又叫全额财政拨款事业编制,多为一些公益性事业单位,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学校等。
3、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挂钩,如医院和部分景点等。
4、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实际上与企业差不多,待遇和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多为一些服务型事业单位,如设计院等。
⑷ 事业编制岗位分为几类
事业编制岗位分为三个类别,即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岗位。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是干部身份,工勤岗位是工人身份,管理岗位是走管理路线,拿的是管理工资,跟公务员有些类似。专业技术岗位走的是职称路线,拿的是职称工资。工勤岗位走的是专业技术路线。
三个岗位有两种身份,三种不同的发展路线,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相互之间可以自由转任,工勤岗位换岗需要竞聘,竞聘成功后可以享受相应的待遇,如果不进行岗位竞聘属于混岗是违法行为,不能享受相应的待遇。
事业编制岗位分为几类
⑸ 事业编分为哪几类
分为行政类、公益一类、公益二类、生产经营类。
事业单位按经费的来源,可分为“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三大类。全额拨款的如图书馆、文化馆等公益单位,也有行政机关下属的职能站所、中心、执法队伍等等,其经费由财政全额保障。差额拨款的主要是高校、医院等单位,财政保障部分经费,单位自己承担部分。自收自支的大部分是历史遗留产物,如一些老的印刷厂等。
事业编分参公性质和纯事业性质两种类型。前者使用事业编制,但不执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而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享受与公务员同等的工资和晋升待遇,在身份待遇上与公务员没太大的本质区别,这种性质的事业编主要集中在从事行政执法工作的事业单位中。后者也统一使用事业编制,但执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按照事业标准核发待遇,晋升级别、职称或技能等级。除了参公单位外,其他事业单位的事业编都属于这种类型。
⑹ 事业单位编制的分类有哪些
事业单位的编制为事业编制,编制分为行政编制、事业编制和工勤编制,只有党政机关使用的才是行政编制和工勤编制,干部使用的是行政编制,工人使用的是工勤编制,在事业单位都是使用的事业编制,党政机关的工勤人员现在是只出不进,工勤编制人员会随着调动、退休、死亡等自然减员,逐步的消失退出历史舞台。
事业单位的编制虽然只有一种类型即事业编制,但是事业编制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按照财政供养形式划分可以分为全额、差额和自支自收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按照职能性质划分可以分为行政类、公益一类、公益二类和生产经营类。
事业单位编制的分类有哪些
⑺ 事业编分类
事业编分类如下:
1、全额拨款事业编,这类事业单位是全供事业单位,也就是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是其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的一种管理形式;
2、差额拨款事业编,财政核拨补助,即财政核补,也就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一般包括医院等有收入的又承担政府社会职能的单位;
3、自收自支事业编,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
法律依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十二条
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
第十三条
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试用期为12个月。
第十四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提出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的,事业单位应当与其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
第十五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或者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个工作日的,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第十六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不合格且不同意调整工作岗位,或者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事业单位提前30日书面通知,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第十七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前30日书面通知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但是,双方对解除聘用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事业编报考条件要求是什么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
3、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4、符合各报考岗位所需的年龄、学历、专业及其它条件。
⑻ 事业编制都分哪几类
事业编制是辅助编制,事业编制按照财政来源又可分为全额事业编制、差额事业编制和自筹自支事业编制三种。那么这三种有什么区别吗?
全额编制即全额财政拨款事业编制,不允许也不能自主创收,完全靠财政拨款的单位,多指一些公益性事业单位和部分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如:公办义务教育学校、防疫站、海事局、公办干休所、交通局下属交通稽查队、卫生局下属防疫站等。
差额事业编制,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挂钩,如:公立医院、公立大学、日报社等。
自筹自支事业编制,实际上与企业差不多,待遇和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多为一些服务型事业单位,如政府招待所、政府下属培训中心、从事应用性研究和开发的科研单位、政府直属印刷所等等,随着事业单位的改革将逐步改制成企业。
⑼ 事业编分为哪几类
1、教育事业单位
高等教育事业单位 中等教育事业单位 基础教育事业单位
成人教育事业单位特殊教育事业单位 其他教育事业单位
2、科技事业单位
自然科学研究事业单位 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单位
综合科学研究事业单位 其他科技事业单位
3、文化事业单位
演出事业单位 艺术创作事业单位 图书文献事业单位
文物事业单位 群众文化事业单位 广播电视事业单位
报刊杂志事业单位 编辑事业单位 新闻出版事业单位
其他文化事业单位
4、卫生事业单位
医疗事业单位卫生防疫检疫事业单位 血液事业单位
计划生育事业单位 卫生检验事业单位 其他卫生事业单位
5、社会福利事业单位
托养福利事业单位 康复事业单位 殡葬事业单位
其他社会福利事业单位
6、体育事业单位
体育竞技事业单位体育设施事业单位 其他体育事业单位
7、交通事业单位
公路维护监理事业单位公路运输管理事业单位 交通规费征收事业单位
航务事业单位 其他交通事业单位
8、城市公用事业单位
园林绿化事业单位 城市环卫事业单位 市政维护管理事业单位
房地产服务事业单位市政设施维护管理事业单位 其他城市公用事业单位
9、农林牧渔水事业单位
技术推广事业单位 良种培育事业单位 综合服务事业单位
动植物防疫检疫事业单位 水文事业单位 其他农林牧渔水事业单位
10、信息咨询事业单位
信息中心 咨询服务中心(站) 计算机应用中心 价格信息事务所
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 企业经济调查队 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
11、中介服务事业单位
技术咨询事业单位 职业介绍(人才交流)事业单位
法律服务事业单位 经济监督服务事业单位 其他中介服务事业单位
12、勘察设计事业单位
勘察事业单位 设计事业单位 勘探事业单位 其他勘察设计事业单位
13、地震测防事业单位
地震测防管理事业单位 地震预报事业单位 其他地震测防事业单位
14、海洋事业单位
海洋管理事业单位 海洋保护事业单位 其他海洋事业单位
15、环境保护事业单位
环境标准事业单位 环境监测事业单位 其他环境保护事业单位
16、检验检测事业单位
标准计量事业单位 技术监督事业单位 质量检测事业单位
出入境检验检疫事业单位 其他检验检测事业单位
17、知识产权事业单位
专利事业单位 商标事业单位 版权事业单位
其他知识产权事业单位
18、机关后勤服务事业单位
19、其它类
如环保事业单位,某某工程项目指挥部等等
⑽ 事业单位编制分为哪几类
事业单位编制分为四类,全额拨款事业编、差额拨款事业编、自收自支事业编、参公事业编。
全额拨款事业编,这类事业单位是全供事业单位,也就是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是其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的一种管理形式。这种管理形式,一般适用于没有收入或收入不稳定的事业单位,如学校、科研单位、卫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业单位,即人员费用、公用费用都要由国家财政提供。采用这种管理形式,有利于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收入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督,同时,也使事业单位的经费得到充分的保证。
差额拨款事业编是财政核拨补助,即财政核补,也就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一般包括医院等有收入的又承担政府社会职能的单位;自收自支管理的事业单位,主要是一些原来国有企业的行业主管局,现在企业大部分改制了,他们的职能淡化了,但是他们的人还属于事业编制。
自收自支事业编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作为事业单位的一种主要形式,由于不需要地方财政直接拨款,因而一些地方往往放松对它的管理,造成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有不断膨胀的趋势。
参公事业编,参公事业单位作为一种特殊的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其与行政机关和一般事业单位的区别和联系。对于参公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来说,二者编制管理不同,但是实行相同的人事管理制度,即公务员制度。这类岗位编制,一般都是待遇好、晋升空间大。
【法律法规】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第一条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保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建设高素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促进公共服务发展,制定本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