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国家部委下属事业单位算什么级别
中央直属的事业单位是部级的,
例如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等等
部委直属的厅局级
例如部属的高校、报社、出版社、研究所等等
北京市市属的事业单位也是厅局级!
例如:市属高校、党校、报社等
❷ 什么是事业单位具体都包括哪些单位
事业单位(Public Institution)是指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是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
国务院共有社科院中科院等直属事业单位14个,有国资委、科技部等相关部委29个,税务总局、工商局等直属机构18个,以及部委管理的国际局10个。在这些机构下面,基本上都有数目不等的相关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机构,与公务员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国家会对这些事业单位予以财政补助,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还有一种是自主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的明显特征为中心、会、所、站、大队等字词结尾,例如会计核算中心、卫生监督所、司法所、银监会、保监会、质监站、安全生产监察大队等,二级局也为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分为参公事业单位以及普通事业单位。普通事业单位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❸ 什么是党政机关所属事业单位
党政机关所属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从社会公益角度出发,由党政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党政机关所属事业单位一般要接受国家党政机关的领导,要有其组织或机构的表现形式,要成为法人实体。
从目前情况来看,事业单位绝大部分由国家出资建立,大多为行政单位的下属机构,也有一部分由民间建立,或由企业集团建立。
(3)什么叫部委事业单位扩展阅读:
事业单位的五大特征
1、提供公共服务:事业单位的功能实际上就是提供公共事业产品,提供公共事业产品是事业单位产生和存在的基本条件。科、教、文、卫等领域的事业单位,是保障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正常进行的社会服务支持系统。
2、属于非公共权力机构:事业单位所从事的事业多是政府职能所派生出来的具体事务,但它却不属于公共行政权力机关,不具有公共行政权力。
同类事业单位之间也不能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它对于行政区划内的其他部门或个人也不具有行政管理的职能,它只能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向社会提供诸如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服务,专业性服务是事业单位基本的社会职能。
3、属于知识密集型组织:绝大多数事业单位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知识密集型组织,专业人才是事业单位的主要人员构成,利用科技文化知识为社会各方面提供服务是事业单位基本的社会职能。
4、经费来源的国产化:我国的事业单位基本上由国家财政统一拨给各项事业经费,这是中国传统事业管理体制的一个基本特征。
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发展,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日趋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但来自国家的财政拨款在事业单位的经费中仍然占主导地位。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经费来源主要包括财政补助和非财政补助两类。
5、事业单位范围的广泛性:事业单位的范围涉及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等行业部位和领域。其主体具有多元性,其规模具有宏大性。
功能特征
1.服务性。这是事业单位最基本、最鲜明的特征。事业单位主要分布在教、科、文、卫等领域,是保障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正常进行的社会服务支持系统。
2.公益性。公益性是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决定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但在一些领域,某些产品或服务,如教育、卫生、基础研究、市政管理等,不能或无法由市场来提供,但为了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就要由政府组织、管理或者委托社会公共服务机构从事社会公共产品的生产,以满足社会发展和公众的需求。
事业单位所追求的首先是社会效益,同时,有些事业单位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为实现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和社会服务系统的良性循环,根据国家规定向接受服务的单位或个人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3.知识密集性。绝大多数事业单位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知识密集性组织,专业人才是事业单位的主要人员构成,利用科技文化知识为社会各方面提供服务是事业单位的主要手段。
虽然事业单位主要不从事物质产品的生产,但由于其在科技文化领域的地位,对社会进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活动特征
1、设立目的:设立事业单位是为了向社会提供某方面的公共服务。
2、履行职责:事业单位的职责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各方面提供服务,包括改善社会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等等。
3、运行方式:事业单位的运行是通过向社会提供服务,以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从而有进一步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事业单位的运行成果主要体提供非物质形态产品之上,但提供非物质形态产品的单位不一定就是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的划分管理是我国特有的模式。
企业单位是以盈利为目的独立核算的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它的特点是自收自支,通过成本核算,进行盈亏配比,通过自身的盈利解决自身的人员供养,社会服务,创造财富价值。
企业单位的登记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企业单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发生劳动争议后,企业单位进行劳动仲裁。
❹ 部委事业单位有没有机会进部委
有。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从社会公益角度出发,由行政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而该分支单位的下属单位,就不被称为直属事业单位。其他机构的分支单位、直属事业单位,也不是该机构的直属事业单位。例如,电视台是广播电视局(厅)的直属事业单位,而电视台下设部门和单位,就不是广播电视局(厅)的直属事业单位。
一般来说,企业单位是以盈利为目的公司、企业,这类单位有工商管理局核发的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是相对于企业单位而言,它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而设立的,是一些国家机构的分支,没有营业执照。由事业单位法人依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登记或备案,完成获取法人资格的法定程序。事业单位开展活动时,须有《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作为法人身份的合法凭证。事业单位的分类较多,达一百多个。直属事业单位往往是指某机构的分支单位。
❺ 部委直属事业单位好吗
部委直属事业单位还是不错 ,发展前景良好,中央国家机关实行阳光工资制度,除驻外岗位外,部委间的待遇都大体接近,但具体待遇要看单位效益,各个单位不一样;工资节奏看司局、看处室,越是靠近领导(如办公厅)、接近核心业务的,就会越忙。
一、事业单位主要条件
(一)具有法律、法规授权的公共事务管理职能;
(二)使用事业编制,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
二、宗旨
(一)事业单位是以政府职能、公益服务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单位、非公益性职能部门等。它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宗旨是为社会服务,主要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
(二)其上级部门多为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政府职能部门,其行为依据有关法律,所做出的决定多具有强制力,其人员工资来源多为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的登记在编制部门进行。事业单位与职工签订聘用合同,发生劳动争议后,事业单位进行人事仲裁。
三、五大特征
1、提供公共服务:事业单位的功能实际上就是提供公共事业产品,提供公共事业产品是事业单位产生和存在的基本条件。科、教、文、卫等领域的事业单位,是保障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正常进行的社会服务支持系统。
2、属于非公共权力机构:事业单位所从事的事业多是政府职能所派生出来的具体事务,但它却不属于公共行政权力机关,不具有公共行政权力,同类事业单位之间也不能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它对于行政区划内的其他部门或个人也不具有行政管理的职能,它只能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向社会提供诸如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服务,专业性服务是事业单位基本的社会职能。
3、属于知识密集型组织:绝大多数事业单位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知识密集型组织,专业人才是事业单位的主要人员构成,利用科技文化知识为社会各方面提供服务是事业单位基本的社会职能。
4、经费来源的国产化:我国的事业单位基本上由国家财政统一拨给各项事业经费,这是中国传统事业管理体制的一个基本特征。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发展,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日趋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但来自国家的财政拨款在事业单位的经费中仍然占主导地位。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经费来源主要包括财政补助和非财政补助两类。
5、事业单位范围的广泛性:事业单位的范围涉及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等行业部位和领域。其主体具有多元性,其规模具有宏大性。
❻ 叫‘局’国家机关单位哪些是行政单位,哪些是事业单位
总体来说,名称为“局”的单位,一般分为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3类。承担行政执法职责的,是行政单位;承担社会公共事业服务的,或者受行政机关委托承担社会公共事业服务的,是事业单位;国家重要的经济命脉性企业(大多为国有垄断行业)是企业。
在中央层面,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下属的事业单位里,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是事业单位,国家档案局是办事机构(和中共中央档案馆是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其他名称叫“局”的都是直属机构,如税务局、广电局、林业局、质检总局、安监总局、体育总局等,是行政机关。
在中央部位层面,如叫“部”的机关下面,有的还设有“局”,一般都属于二级局,相当于“司”,级别为正司级,不是独立对外的;个别的局名称是“国家XXXX局”,但是级别又低于前述的直属机构和3个事业单位,是国务院委托国家部委管理的副部级局,可以对外独立,也是行政机构,一般和管理它的那个部位属于一个党组。
在地方,情况有所不同,直辖市、地级市、县级市、县,政府组成部门一般都叫“局”(除了几个“办公室”、“委员会”之外),是行政单位;
第二种,有的如“石油管理局”可以是行政单位,也可能是事业单位,还可能是企业;有的如“通信管理局”,是行政单位;有的如“XX林业局”(不是“XX省林业局”)是事业单位;有的如“矿产管理局”,是事业单位,而“煤炭管理局”是行政单位。
❼ 国家机关中有的叫部有的叫署有的叫委员会为什么 甚至什么局啊,司啊,办啊什么的!都有什么不同
我先这么草草回答,有不懂留言给我,你得耐心点,这东西需要时间领悟,我学的时候也吐了好久才明白。
一句话回答你的问题,国家机关有叫Xx部、XX委的,他们名称不同,地位相同。也就是享有相同的公权力,承担相同的义务,但是领域不同;至于局,和XX部,XX委是一样的,但是管的区域小一些。部委是管全国的,局是管省或者市的。司、办都是上述部委的内部划分,比如公司里面不是也有销售部,策划部,技术部吗,一个意思,他们叫办公室,或者什么司。
具体说:
首先,国务院是“中央的政府”,和“地方的政府”是相对应的。政府的主要工作是国计民生,但是由于太复杂了,所以就内部划分出了很多从事专门工作的部门。
简单来说:
国务院由几大块组成:国务院组成部门+国务院直属机构+直属特设机构+直属事业单位+议事协调机构+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事机构。
上面这些是大分类。
比如国务院组成部门:包括27个,包括外交部,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等等。
其次,至于“局”,是地方政府的组成部门的名称,比如工商局,公安局。原理和上面是相通的,只不过没有那么庞杂,因为地方不需要那么复杂
最后,至于司和处。那是上述这些部门里面的内设层级啦,司比较的高,处比司低一层。
全国的行政机关就是这样一级一级下来的,最低的就是乡和镇级的,这俩是一个级别,名称不同而已。
简单说就是这样的:省(直辖市)-设区的市(地市级)-不设区的市或县-乡或镇
镇再往下就没有了。
比如北京是这样的,北京市政府(省级单位)-海淀区(县级,直辖市没有地市级单位)就没有再往下的了。
比如四川省,这个比较全:四川省政府-成都市政府-郫县政府-红星镇政府。
然后上述政府之间是上下级领导关系,就是下级一切听上级的。每级政府都有对应的部门,可能到了县,乡那些基层政府就不单独设这些部门了,没那个必要,乡长一个人全包揽了。
❽ 管理事业单位的国家部委叫什么部希望各位大虾告诉下!
这个问题很复杂不能一概而论
事业单位按行业分:
1、广播影视事业单位--中宣部、广电总局
2、科研事业单位--科技部
3、学校--教育部
4、文化事业单位--中宣部、文化部
5、医院--卫生部
其中,
中组部和人事部负责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事业单位的编制管理
❾ 八大部委分别指什么
指国家发改委与财政部、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务院法制办和国务院纠风办等八个部门。
八部委指原先包含铁道部的九部委。即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住建部、铁道部(现已取消)、交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水利部、航天部(现为航天局)、文化部。
部委(all ministries and commissions),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下属的各部和各委员会。
(9)什么叫部委事业单位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各部、各委员会实行部长、主任负责制。
参考资料部委_网络
❿ 什么是中央部委
中央部委指的是国家机构和党中央的部级单位。
国务院设置办公厅、国务院组成部门(25个)、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1个)、国务院直属机构(16个)、国务院办事机构(4个)、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17个)、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22个)、 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33个)。其中以部、委、总局等结尾的单位一般为正部级。中央的话,中组部、中宣部等几个党的部也属于这一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