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是什么意思
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是指不是由本级财政局下拨的收入。
单位取得的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从同级财政以外的同级政府部门取得的横向转拨财政款,另一类是从上级或下级政府包括政府财政和政府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款。
在具体核算时,事业单位对于因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应当通过事业收入,非同级财政拨款科目核算,对于其他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应当通过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科目核算。
在传统的预算体制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下,该资金也称为经费,收到的该笔资金称为拨入经费,非同级指不是由本级财政局下拨的收入,比如上级主管单位给的工作经费,同级行政部门给的帮扶资金等。
【法律依据】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
第三条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勤俭办事业的方针;正确处理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国家、单位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第四条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编制单位预算,严格预算执行,完整、准确编制单位决算,真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依法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支出;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经济核算,实施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产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产,防止资产流失;加强对单位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防范财务风险。第七条 国家对事业单位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转和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
定额或者定项补助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财力可能,结合事业特点、事业发展目标和计划、事业单位收支及资产状况等确定。定额或者定项补助可以为零。
非财政补助收入大于支出较多的事业单位,可以实行收入上缴办法。具体办法由财政部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制定。
2. 什么是非财政补助收入
财政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直接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和通过主管部门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事业经费,包括正常经费和专项资金。在我国传统的预算体制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下,该资金也称为经费,收到的该笔资金称为拨入经费。
温馨提示:以上解释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
应答时间:2021-11-19,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3. 什么是非财政补助结余
所谓非财政补助结余,就是指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
4. 什么是非财政补助的结转
非财政补助结转是指事业单位应当于期末将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本期发生额中的专项资金收入结转入非财政补助结转。期末,事业单位应当将除财政补助收支以外的各专项资金收支结转至“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分录如下:
借:事业收入,
上级补助收入,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其他收入,
贷:非财政补助结转。
5. 什么是事业单位的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的收入包含哪些
事业单位收入工资是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和绩效工资组成的。
1、岗位工资—以岗位权利、责任、劳动强度、劳动条件、劳动技能、重要性、安全系数等评价要素确定的岗位系数为支付工资报酬的根据,一般按照岗位级别来划定,通常将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管理岗、工勤岗。
专业技术岗有13级,分为“正高、副高、中级、初级”四个等级,管理岗位有10级,分为部级正职、部级副职、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工人岗位有6级,技术工一级到五级、普通工。
2、薪级工资—因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而设立的工资薪级,薪级工资标准由相应的"薪级"确定,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对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
3、绩效工资—绩效工资又称绩效加薪、奖励工资或与评估挂钩的工资,简单来说,员工的薪酬收入与个人业绩挂钩。
点击查看:事业单位资讯汇总
6. 什么是非财政补助
所谓非财政补助结余,就是指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
事业结余是指事业单位一定期间除财政补助收支、非财政专项资金收支和经营收支以外各项收支相抵后的余额。
期末,根据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本期发生额中的非专项资金收入。
经营结余是指事业单位一定期间各项经营收支相抵后余额弥补以前年度经营亏损后的余额。
年末,将“事业结余”科目余额和“经营结余”科目贷方余额结转至“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后,要按照规定进行结余分配。
有关分录:
借:事业收入
上级补助收入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其他收入
贷:事业结余
借:事业结余
贷:事业支出——其他资金支出
其他支出
年末:
借或贷:事业结余
贷或借: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有企业所得税缴纳义务的事业单位计算出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按照有关规定提取职工福利基金的,按提取的金额、将“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余额结转至事业基金。
7. 什么是非财政资金
非财政性资金主要是指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的自有收入,包括经营收入、捐助收入、不用财政性资金偿还的借款等。
据此,采购人全部用非财政性资金开展的采购活动,不受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的约束。
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和其他资金支出都是属于非财政资金支出,前者核算的是专项资金,后者核算的是非专项资金 到年终时财政补助资金部分要结转入“财政补助结转”科目;非财政专项资金部分要结转入“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其他资金部分要结转入“事业结余”科目。
拓展
财政资金是指国家运用价值形式参与社会产品分配,形成归国家集中或非集中支配,并用于指定用途的资金。它由国家预算资金和国家预算外资金所组成。前者属于国家集中性的财政资金,后者属于分散的、非集中形式的财政性资金。财政资金一般采取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形式存在。努力增加财政收入,积极筹措财政资金,主要是为了有计划地用于满足国家机器,社会消费和建设的支出需要。因此,合理聚集和管好、用好财政资金,是国家理财的一项重要任务。财政资金体现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财政资金的主体是税收收入和国家企业上缴的一部分税后利润.
为实现国家职能的需要,依据国家权力进行分配的那一部分社会产品的货币形式。表现为国家通过无偿的方式或国家信用的方式筹集、分配和使用的货币资金。它是国家进行各项活动的财力保证。
参考
网络-财政资金
8. 非财政补助结转什么意思
非财政补助结转是指事业单位应当于期末将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本期发生额中的专项资金收入结转入非财政补助结转。
财政补贴是指国家为了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目标,对指定事项由财政安排专项基金向企业或个人提供的一种补贴。我国现行财政补贴主要有价格补贴、亏损补贴、职工生活补贴和利息补贴等。补贴的对象为企业、职工和城镇居民。
补贴的范围包括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建筑、外贸等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居民生活各方面。财政补贴的主体分为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中央财政补贴列入中央预算。